A. 機器設備生產企業的成本如何計算包括哪些科目費用
機器設備生產企業的成本可按品種法計算,成本項目可設生產成本-主材費用、輔材費用、人工費用、動力費用、製造費用;製造費用-折舊費用、攤銷費用、人工費用(車間管理員工資/福利費/保險費等)、勞保費、運輸費、郵電通訊費、差旅費、辦公費等;注意製造費用月末必須全部攤銷計入每一品種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科目下,不能有餘額,否則報表不平;
B. 機械製造業成本如何核算
成本會計主要做成本歸集,確定進p/l的那個數字是對的。但是每個單位歸集的方法不一樣。但是原理就是,你做了產品a,b,c,花費了100塊去做,這個100塊有rm,有dl,還有utility等等,你要把這個100塊,分配到每個產品頭上。如果有個rm,就似乎為了做a買的,那麼采購成本肯定算a的,但是有個工人,他又做a又做b了,要算的精確就要看他的工時,每天8小時,是做了4小時a,4小時b嗎。現在 一般這種歸集都是系統自己分配的。但是很容易出錯,主要就是因為倉庫和生產的人,不懂得財務。她們key數字太隨意,我現在的單位,被我看到過很多低級錯誤。
但是作為一個成本會計,我肯定沒法一筆筆去對(如果業務大的話)系統分配的對不對,那麼我怎麼檢驗呢。這個又要看具體產品。如果產品是很標准化的,這個太容易了。做一個a,就應該花50-51塊錢,我歸集出來100塊,嘎么肯定是哪裡錯了,倒回去查。如果不是標准產品,就跟技術部有關了。因為之前技術部做這個產品的時候,肯定出過圖紙,估算過大概的毛利和成本的。就參照這個做。
還有很多成本要check工單,定期update標准成本,還要跟倉庫溝通。因為如果倉庫的庫存錯了,成本就肯定錯了。當然單批東西有點小錯,比如由於領料的估計和前人估計的不一樣導致進成本的數字有小差異,這個是容忍的(主要是一些產品比較大的企業,比如一些鋼鐵加工,生產部無法精確測量領料,誤差是正常的),不過如果月度直接看到fluctuation很大,那麼肯定要查查原因了,不然年底審計肯定是要查的
還有WIP的歸集也水很深。可以很細也可以很粗。如果這部分做的有問題,很可能日積月累會出現一個莫名其妙的巨大的loss。當然,也不該是莫名其妙拉,應該是會計和生產共同的責任。
所以製造業的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位置,毫不諱言的說,比g/l重要很多。不過我看到一些公司g/l就是成本。
C. 機械加工如何核算成本,如何報價
你說的這個問題,有點模糊不清,我猜測你的本意可能是說「利用機器設備進行加工承攬業務的成本如何核算」,如果確實如此,以下就是我的看法——
加工承攬的成本,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變動成本。
1、設備折舊成本;包括直接加工設備折舊和輔助設備、間接設備運行折舊成本;
2、人員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員人工和間接人員人工成本;
3、物料消耗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和動力、工具、器具等成本;
4、其他與加工直接相關的成本;包括間接的水、電、氣運行成本、其他未列明的直接成本;
5、與業務直接相關的稅費。
第二、固定成本。
主要考慮核算單位最低運行的保本點固定成本。
你所說的如何報價問題,我的看法是:
根據成本核算原則,考慮合理的利潤率(一般至少是15%-25%),加成之後,就是單位的比較合理的報價。
在合理報價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調整,就是對外的直接報價,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如有不明,歡迎追問。
D. 機械加工企業的成本如何核算
機械加工企業屬於工業企業。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分為供應、生產、銷售三大環節,其中生產環節為組織產品生產所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按產品對象形成產品生產成本,即為製造成本。要進行產品成本的計算,產品製造成本核算的准確與否,直接影響到產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正確性,進而影響當期的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賬務處理的相關程序和工業企業一樣處理,建議你看看有關工業企業的賬務處理辦法。
E. 機械設備製造成本核算有哪幾種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F. 機械製造公司怎麼做成本核算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3、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
4、基本生產發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 「 生產成本 — 基本生 產成本 」 ,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 基本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 直接材料
應付工資
輔助生產發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費用,按成本項目借記 「 生產成本 — 輔助生產 成本 」 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 輔助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 直接材料
應付工資
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借記 「 製造費用 」 ,貸記有關科目。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
月終,製造費用分配給成本核算對象時,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 基本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 — 輔助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 製造費用 」 科目月末無余額。
G. 如何進行機械生產的成本核算
產品生產成本計算方法中的計算程序:
1、確定成本計算方法。開展成本計算之前,先要確定採用哪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這要根據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組織的特點,同時結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況來進行選擇。
2、設置有關的成本計算賬戶。為了計算產品的成本,需要設置一個專門的賬戶,即"生產成本"賬戶。其借方匯集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種費用,貸方反映產品完工轉出的製造成本。
對於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來說,發生的費用無非是兩種:
①直接費用。
②間接費用,即共同性的、不是直接為生產這-對象服務的費用。如果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則直接費用和 間接費用並沒有差別,都應該直接計入產品成本。但是,企業一般都是生產多種產品。這樣,直接費用仍可以直接計入產品成本,而間接費用就必須先要匯集起來,然後再分配攤入各個不同的成本計算對象。這樣,需要先單獨設置一個賬戶,即"製造費用"賬戶,"製造費用"賬戶的作用就是匯集各種間接費用,再合理地分配到成本計算對象上去。
如果廢品和停工的情況比較多,就需要搜集有關的廢品和停工損失資料,並專門設置一個"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賬戶,把這些損失匯集到"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賬戶的借方,然後在其貸方作出恰當的處理並轉出:如果是正常損失,一般應分配進入產品成本;否則應轉入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
按權責發生制的要求,生產中發生的支出不一定就要計入生產成本,支出的期間與成本計算期間可能不一致。支出發生後有兩種情況:
①生產中發生的費用在本期發揮出全部效益,效益不遞延到下期。這種情況應把費用直接記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賬戶。
②本期發生的費用支出不應由本期負擔。這裡面又有兩種情況: 先支出,後計入成本費用。這種情況應設置"待攤費用"賬戶,支出時借記"待攤費用"賬戶,分期攤入成本費用時再貸記"待攤費用"賬戶。先計入成本,後支出。這種情況應設置"預提費用"賬戶,計入當期成本費用時借記有關成本費用賬戶,貸記"預提費用"賬戶,支付再借記"預提費用"賬戶。
(7)機械製造廠家成本怎麼核算擴展閱讀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正確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均需要將本月產品成本負擔的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凡能分清應由哪種產品負擔的費用,應直接計入這種產品成本;小能分清應由哪種產品負擔的費用,應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分配計人有關產品的成本。
由於產品成本的計算和分配方法比較多,比如品種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企業極容易在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盈利產品與虧損產品之間任意調節成本,藉以掩蓋成本超支、掩蓋虧損。
除此之外,對於生產企業,還有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如果在會計期末,某種產品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時,還須明確期末在產品與完工產品的成本費用分配,而分配時,有些企業通過各種手段人為地操縱分配方法,任意增加或減少月末在產品成本,調節完工產品的成本,從而造成財務報表信息偏離正常軌道。
H. 機械製造行業的成本如何核算
通常 包括幾部分:
1. 原材料成本:產品毛重、原材料價格的乘積
2. 加工過程成本:包括加工設備成本、勞動力成本、水電汽...
3.如果產品表面要處理,還有處理成本如鍍鋅或做防銹等
4. 運輸成本
5. 特殊處理成本
6. 管理費用等其它
I. 機械製造公司怎麼做成本核算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J. 機械廠生產成本核算
本月
銷售成本
=月初
存貨成本
+本月
采購成本
-月末存貨成本,每月給服務員和廚師開多少工資是已知的,銷售成本加人工應該就是成本總額了,每月的水電稅費也是已知的,那本月的收入減去成本和費用就是本月利潤了。
個人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