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材料購進短缺如何計算成本
擴展閱讀
鑽石在朋友圈怎麼賣 2025-07-26 12:15:14
龍嘯一般花多少鑽石 2025-07-26 12:05:04

材料購進短缺如何計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7-28 11:33:45

① 如何計算缺貨成本

我在這得說你一句:這訂購成本怎麼能忽略不計呢。那你要進多少貨,自己有計劃么,得先做一個缺貨計劃,其次在計算它的成本費用啊;「貨比三家」這就話你總該聽說過的吧,貨的價位過高,從中間或最低價格開始看起,總會有自己中意的商品的;但還有一點,就是商品在你所制定的價位上賣不出去,你可以降本求利啊,生意上面的利潤不在多少,而是要看它銷售的的量如何,先把商品的量跑上去再進一步規劃其他的;還有就是,每個商業零售點,必須得有自己的特色,得有自己店裡的主推品種,和長遠的銷售計劃。俗話說:每個行業都是萬利一本,就看你自己怎麼去把握各中的機緣與商機了。總的一句話就說:長久的做生意做到不虧本,不倒店,也就行了。但願這些話能給你些指引。

② 購入材料短缺怎麼算單價

不同計價方法下單價核算不同。
在實際成本法下,如屬於定額內合理損耗,應計入材料成本,即相應提高購入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如屬於運輸單位或供應單位造成的損耗,將索賠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應付賬款」,材料單價按實際單位成本核算。如屬於自然災害原因預計無法收回的損失,經批准計入材料成本,即相應提高購入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
在計劃成本法下,如屬於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相應提高入庫材料單價。如屬於尚待查明的途中損耗,按實際成本入賬,待查明後再做賬務處理。

③ 原材料短缺時入賬價值怎麼求

合理損失部分的金額計入到所購材料的成本中

1000*1600+6000*(1-7%)+2000+18000=1625580

運費可以抵扣7%的進項稅,餘下的93%計入到所購材料的成本

④ 已記進項稅的短缺材料如何計算成本

借:原材料 短缺數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短缺數額

⑤ 采購材料入庫,驗收時發現短缺, 怎麼做分錄

如果是正常損耗: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如果管理不善造成的: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材料采購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5)材料購進短缺如何計算成本擴展閱讀:

材料、管材在運輸途中發生的短缺和損耗,屬於合理的損耗,應計入材料、管材的采購成本;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應自「器材采購」科目轉入「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尚待查明原因和需經批准才能轉銷的損失,先通過本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後,再分別處理。

屬於應由供應單位、運輸機構、保險公司或其他過失人負責賠償的損失,借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損失,應報經批准後,將扣除殘料價值、過失人和保險公司賠款後的凈損失區別情況處理。

用於國家預算內地勘工作的,借記「國家基金」科目,貸記本科目;用於其他經營的,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屬於定額內短缺和其他損失,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⑥ 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方法

材料采購成本賬戶的設置及其對應關系
1.「物資采購」賬戶——反映材料采購資金的支出、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和采購成本結轉情況的成本費用類賬戶。
◆發生的材料的買價和采購費用,記借方;
◆驗收入庫轉入「材料」賬戶借方的實際采購成本,記貸方。
◆期末如有餘額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實際采購支出。
◆該賬戶應按材料品種設置明細賬。
2.「材料」賬戶—核算庫存材料成本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的資產類賬戶。
◆已驗收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記借方;
◆發出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記貸方
◆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該賬戶應按材料的種類、名稱等設置明細類賬。
3.「應付賬款」賬戶——反映和監督企業因采購材料而與供應單位發生的結算債務的增減變動及其餘額的情況負債類賬戶。
◆應付材料供應單位的款項(包括價款、增值稅和代墊運雜費),記貸方;
◆償付的供應單位的款項,記借方;
◆期末貸方余額,表示企業尚欠供應單位的款項。
◆該賬戶應按供應單位設置明細賬。
4.「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簡稱「應交稅金—進項稅額」)賬戶—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或勞務而應向供應單位連同買價一起支付的、代下一環節(最終為消費者)預先墊支的增值稅額——用來抵減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負債類賬戶。
◆預先墊支並用來抵減增值稅銷項稅額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記借方。
◆購貨退出或折讓應收回並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記在該賬戶的借方。
◆該賬戶沒有貸方發生額。
5.「預付賬款」賬戶—核算企業因向供應單位預付材料價款,而與供應單位發生的債權結算的增減變動及其餘額的情況的資產類賬戶
◆預付的貨款,記借方,表明企業的資產被對方佔用,與「銀行存款」賬戶發生對應關系;
◆沖銷預付款(一般為收到材料)時,記貸方,與「物資采購」賬戶發生對應關系;
◆期末借方余額,表示未收到材料的預付款項;
◆該賬戶應按供應單位設置明細賬。
6.「應付票據」賬戶—核算企業採用商業匯票采購材料而與供應單位發生的債務結算的增減變動及其餘額的情況的負債類賬戶。
◆企業開出承兌匯票時,記貸方,表明企業與供貨單位的債權債務關系的確立(增加);
◆償還應付票據款時,記借方,表明企業與供貨單位的債權債務關系的消失(減少)
◆期末貸方余額,表示尚未到期的應付票據款。
業務舉例
假設M公司2004年12月份發生下列材料采購業務:
例1:從AB公司購入甲、乙兩種材料。甲材料2400千克,單價50元,計120000元;乙材料1600千克,單價100元,計160000元。買價共計280000元,增值稅45400(280000×17%)。材料已驗收入庫,款項3276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
借:物資采購—甲材料 120000
—乙材料 160000
借:應交稅金—進項稅額 45400
貸:銀行存款 327600
例2:企業以銀行存款110000元預付向AB公司購買乙材料的貨款。
●分析:該業務屬於資產內部各項目之間轉換的業務。一方面使企業的一項資產——銀行存款——減少110000元,另一方面使企業的另一項資產——預付賬款 ——增加110000元,涉及到「銀行存款」和「預付賬款」兩個賬。其中,預付賬款的增加是企業資產的增加,應記入「預付賬款」賬戶的借方。
借:預付賬款—AB公司 110000
貸:銀行存款 110000
例3:從H公司購進丙材料2000千克,單價60元,計120000元,增值稅20400(120000×17%)元,貨款採用商業承兌匯票結算,但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物資采購—丙材料 120000
借:應交稅金—進項稅額 20400
貸:應付票據—H公司 140400
例4:收到AB公司發來的乙材料1200千克,單價100元,計價款120000元,增值稅20400元,除沖銷原預付貨款110000元外,其餘款項用銀行存款支付。
借:物資采購—甲材料 120000
借:應交稅金—進項稅額 20400
貸:預付賬款—AB公司 110000
貸:銀行存款 30400
例5:企業以銀行存款支付購入上述甲、乙材料的運雜費12480元,並在已入庫的材料之間進行分配。
采購費用分配率=實際發生的采購費用/材料的買價或重量
某種材料應分擔的采購費用=該材料的重量或買價×采購費用分配率
本例採用材料的重量(甲材料2400千克,乙材料2800千克)標准進行分配。
運雜費分配率=12480/(2400+2800)=2.4(元/千克)
甲材料應分擔的運雜費=2400×2.4=5760(元)
乙材料應分擔的運雜費=2800×2.4=6720(元)
借:物資采購—甲材料 5760
—乙材料 6720
貸:銀行存款 12480
例6:計算並結轉已驗收入庫材料的實際采購成本。
借:材料—甲材料 125760
—乙材料 286720
貸:物資采購—甲材料 125760
—乙材料 286720

⑦ 材料入庫的實際成本如何計算

材料入庫成本包括買價(不含增值稅)、運雜費、入價的稅費、合理的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這里費用等單位實際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
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拓展資料
企業在進行材料平時核算業務中,既可以採用實際成本作價,也可採用計劃成本作價。收料憑證要根據發粟價格及采購費用確定,其中能直接計入某種材料實際成本的,可以直接計入,不能直接計入的,可按一定標准在各種材料之間進行分攤。
至於發料憑證的計價,由於材料多系分批采購、分批領用,而每次實際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等多種,企業選定某種方法後,就不能隨意改動。
估計成本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
根據經驗和歷史資料估算成本,如購進存貨要花費買價、運雜費和倉儲費等等;
沒有歷史資料,而根據技術資料測算的估計成本,如產品第一次投產的估計成本;
由於歷史資料和技術資料細目過多,所以採用估算的辦法來預計成本;
是預測、決策成本、在決策時,盡管成本並未實際發生,但根據相關的經濟業務和事項,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發生的成本額。在財務會計中,估計成本往往是實際成本計算的一種手段。如計劃成本和定額成本等,它們可以按成本項目分別估計,也可以按成本總額估計,通過對估計成本的調整,既能計算出實際成本,又能計算出估計成本的差異,便於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會計中估計成本主要表現為預測和決策成本,也是機會成本的一種。這種成本可以有歷史資料也可根本沒有歷史資料,估計的目的,是為了揭示成本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更有效地進行長短期的投資決策,同樣能為企業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據。

⑧ 成本分析法中短缺成本如何算

現金的短缺成本,是指在現金持有量不足而又無法及時通過有價證券變現加以補充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現金的短缺成本與現金持有量呈反方向變動關系。現金的短缺成本隨現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即與現金持有量負相關。

⑨ 1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的計算和核算(特別強調材料短缺中的合理損耗)含計算和分

正確的分錄是:
借:材料采購 13000
貸:銀行存款 13000

借:原材料 12500
材料成本差異 500
貸:材料采購 13000

若是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話,則原材料按125KG計算。
原材料(計劃成本)僅僅是驗收入庫部分的材料。

⑩ 如何計算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

1、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

2、具體計算:實際單位成本=(24000+1400+520)/(400*(1-10%))=72元

原材料從采購到最後入庫發生的費用 24000+1400+520=25920 增值稅不用算,因為是稅,不是成本,可以抵扣的。

3、單位成本對於分析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單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生產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好壞。

(10)材料購進短缺如何計算成本擴展閱讀

材料成本是取得材料的成本。即為取得材料而發生的一切支出。自製材料的成本,包括在製造過程中耗費的各種材料、工資和其它費用。委託外部加工材料的成本包括委託加工材料的原價、加工費和發出及運回材料的運雜費用。

外購材料成本一般包括買價、運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用等。為了簡化核算,對於采購人員的差旅費,專設采購機構的經費、市內運輸費、企業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經費(包括入庫後對材料的整理和挑選費用),可列作企業管理費,不計入材料采購成本之內。

由於各種材料是分批取得、分批耗用的,而每次取得材料的單價又往往不同,按實際成本計價進行材料核算時,計算耗用材料成本時,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等計價方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