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種植一畝桃金娘需要多少成本

種植一畝桃金娘需要多少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7-22 07:54:50

1. 桃金娘是一種什麼樹它現在的種植前景怎樣

棯子一般指桃金娘,別名:哆尼、崗菍、山菍、多蓮、當梨根、稔子樹、豆稔、仲尼、烏肚子、桃舅娘、當泥,果可食用,全株供葯用,有活血通絡,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那麼2018山棯子(桃金娘)種植成本經濟效益如何?畝產多少斤?什麼時候可以收獲呢?據悉,稔子,是一種野果,每年的農歷七月是成熟期,是一種免費野果。

2. 一畝種植多少棵桃金娘

3×5公分的間距點播的話,大概可以算一下
桃金娘,別名:哆尼、崗菍、山菍、多蓮、當梨根、稔子樹、豆稔、仲尼、烏肚子、桃舅娘、當泥,英文名:myrtle。
桃金娘科、桃金娘屬灌木,高可達2米;葉對生,革質,片橢圓形或倒卵形,花常單生,紫紅色,萼管倒卵形,萼裂片近圓形,花瓣倒卵形,雄蕊紅色,漿果卵狀壺形,熟時紫黑色;花期4-5月。夏日花開,絢麗多彩,燦若紅霞,邊開花邊結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釀酒,是鳥類的天然食源。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濕度:桃金娘 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由於桃金娘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環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
⑴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
⑵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
⑶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
在冬季:
⑴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⑵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桃金娘光照:喜歡半蔭環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但在夏季要遮蔭50%以上。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卧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控制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翠姆」顆粒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3. 我想種植山捻子前景如何

  1. 山捻子的種植前景是非常廣闊的,桃金娘天然果實加之現在林地開發等原因市面上已不多見。

  2. 山捻子即桃金娘,別名:哆尼、崗菍、山菍、多蓮、當梨根、稔子樹、豆稔、仲尼、烏肚子、桃舅娘、當泥,英文名:myrtle。桃金娘科、桃金娘屬灌木,高可達2米;葉對生,革質,片橢圓形或倒卵形,花常單生,紫紅色,萼管倒卵形,萼裂片近圓形,花瓣倒卵形,雄蕊紅色,漿果卵狀壺形,熟時紫黑色;花期4-5月。夏日花開,絢麗多彩,燦若紅霞,邊開花邊結果。成熟果可食,也可釀酒,是鳥類的天然食源。用於園林綠化、生態環境建設、是山坡復綠、水土保持的常綠灌木。果可食用,全株供葯用,有活血通絡,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3. 形態特徵 : 為矮小常綠灌木,高1-2米,葉對生,葉柄短,4-6mm,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6cm,寬1.5-3cm,先端鈍,基部楔形,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麵灰綠色,密披茸毛。聚傘花序腋生,花1-3朵,直徑約2cm,有紅、粉紅、白、玫瑰紅色,狀似梅花,漫山遍野,絢麗多彩。幼枝常呈紅色,密披柔毛。結紫色漿果,漿果球形或卵形,布滿枝頭,直徑可達1.4cm,頂上有宿存的萼片,狀似乳頭,味甜可食,花期5-7月,果期7-9月。

  4. 產地生境:桃金娘廣泛分布於中國華南粵、閩地區,多為野生灌木,高1米左右,葉對生,卵形。花單生葉腋,花期為七月至八月。果實為漿果,未成熟時為綠色,八月至十月間成熟,成熟時則變成紅色或者紫黑色,手指般大小,成熟時果肉紅色,味甘,可食用。

  5. 習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境及酸性土壤,耐瘠薄土壤,通常零星分布於低山坡疏林中。

  6. 主要價值:初秋,是桃金娘果熟時節。其果先青而黃,黃而赤,赤而紫。掛果累累,像一個個縮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條蟲子,芯外多籽,味道異常甜美。崗稔熟得紫色的時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頭牙齒也會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時一定要喝一碗鹽水,否則次日會大便困難。

  7. 葯用:桃金娘的根含酚類、鞣質等,有治慢性痢疾、風濕、肝炎及降血脂等功效。


4. 桃金娘種植條件有哪些

桃金娘種植條件:

1、調節好田間的濕度、溫度以及肥沃程度。

桃金娘喜濕,那麼種植地空氣中的濕度至少要在百分之七十,但最高不能高於百分之八十五。田間的濕度過高會導致根腐病的出現,而濕度過低則會導致葉片發黃、脫落等。

2、桃金娘喜溫暖

種植地的溫度一般不能低於十度,否則會停止生長,當溫度過低時,非常容易發生凍害。最後就是生長需要光照,但光照強度不宜過大,所以需要有部分遮陰地帶。

3、做好追肥工作

一般主要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的復合肥使用即可,促進桃金娘的生長以及提高桃金娘的產量。

(4)種植一畝桃金娘需要多少成本擴展閱讀

桃金娘的繁殖方法

桃金娘繁殖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1、種子繁殖我們需要選擇顆粒飽滿的、沒有受到殘缺的、沒有病蟲害的、優良品種的種子。在播種前需要將種子放入六十度左右的熱水中浸泡十五分鍾,然後將種子放入葯劑中進行消毒殺菌,最後按照行間距五十厘米、株間距三十厘米進行播種即可。

2、扦插繁殖一般是在每年的春季進行,採用當年生的、健壯的桃金娘枝條為插穗進行扦插繁殖。我們需要將插穗剪為十五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放入是生根液中浸泡十五分鍾後撈出,再進行扦插。

5. 桃金娘是什麼樹它的種植經濟效益如何

山捻子的種植自從它出現以來就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但是在山上採摘的捻子是有限的,我們要是喜歡吃山捻子的話,還是可以採取種植的方式,並且這種野果種植的經濟效益也挺高的。

山捻子需要在什麼環境中生長

說到種植山捻子,我們關注的肯定就是關於山捻子的產量,目前,山捻子多為野生,具體的畝產量還需要看地區。但是山捻子氣候適宜就可以種植。具體種植條件如下:

濕度:山捻子喜歡的氣候是那種濕度相對較高的,一般是要環境的濕度在70%以上才可以,這樣的山捻子種植出來的果子才比較多汁,也比較甘甜一點。關於土質也有講究,最好是黃泥土,以及在酸性的土質中,生長出來的山捻子比較好。

溫度:溫度上其實山捻子主要是在亞熱帶生長的,所以最好不要太冷的,要是溫度太低,很容易導致山捻子停止生長,在種植的過程就需要格外的注意了,一般溫度要求在10度以上比較好。

6. 桃金娘畝產多少斤

桃金娘種植畝產大約616公斤左右。

田間管理

1、濕度:桃金娘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2、溫度:由於桃金娘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環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

⑴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

⑵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

⑶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

在冬季:

⑴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⑵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光照:喜歡半蔭環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但在夏季要遮蔭50%以上。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卧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

3、肥水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采法特氨基酸水溶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7. 桃金娘畝產量多少,桃金娘一畝種多少課為宜,產量如何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我們現在按照詩意分為四節來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他非常發愁,愁不用煩惱了得不得了。那麼愁的是什麼呢?原來他是苦於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在那裡為「求賢」而發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唯有杜康。

8. 三農想承包一座山,種山稔子,好不好做呢

山捻子,又名桃金娘。為桃金娘科、桃金屬的常綠灌木。由於其株型高大、花期較長而被廣泛栽植於園林、綠地或村口路旁。在夏日來臨時,綠葉映襯紅花猶如藍天映襯彤雲,煞是好看。因此,許多人都想引種山捻子。不過,由於許多人還不知道山捻子的「脾性」以及栽培管理方法,故還不敢引種種植。為此,我們有必要聊一聊山捻子以及山捻子的種植管理方法。

四、山捻子的大田管理

●遮蔭

遮蔭是山捻子移栽後的首先選項,因為,山捻子的幼苗尤其怕曬。如果有條件,可以採用遮陽網遮蔭;如果沒有條件,可在山捻子的植株旁插上一些帶葉子的樹枝進行遮蔭。

●追肥

當山捻子栽植成活一個月後,應進行第一次追肥。此次追肥應追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一般每株追施半公斤即可。

在第一次追肥時應在距山捻子植株10厘米處挖一5厘米深的淺穴,切不可挖穴太深和距離植株太近,以免灼傷根系。施肥後覆土即可。

第二次追肥應在七八月份進行。此次追肥可採用復合肥,原則上每株追施0.2公斤即可。追肥的方式與第一次追肥方式相同。

第三次追肥一般在秋季進行。此次追肥應採用土雜肥,因為土雜肥不但有持久的肥效,而且還可以起到冬季根系保溫的作用,所以應優選土雜肥。

此次追肥可以不挖穴,將土雜肥「煨」在山捻子的根部即可。一般每株追肥5公斤。

以後各年可視植株的長勢,隨時進行追肥。追肥應以農家肥和復合肥為主,追肥量可以自定。

●澆水

在山捻子移栽成活一周後進行第一次澆水。此次澆水盡量採用逐穴澆水法,以免大水漫灌後導致土壤板結。

第二次澆水應在5月下旬進行,此次澆水可以順畦漫灌,並一次性澆透。

第三次澆水和第四次澆水應分別在7月份和10月份時進行,澆水的方法與第二次相同。

以後各年可視土壤的乾旱情況,及時進行澆水。

●中耕除草

中耕可分別在澆水一周後進行。第一次和第二次中耕一定要淺,以免傷及山捻子的根部;第三及第四次中耕時可適當深一些。

除草應隨時進行,只要發現田間有雜草出現,應及時拔除,以免雜草與山捻子爭奪養分和水分。

●出售或上盆

在大田種植三四年後,即可根據情況進行出售或上盆了。無論是出售或上盆,都必須在挖取時先澆水,待一周後再挖取。因為澆水可增加土壤中的「粘度」,以便於挖取山捻子根部時帶土,從而為出售或上盆成活提供保證。

另外,在挖取山捻子植株時,一定要將穴挖的大一些,以便將根系全部挖出。

五、山捻子的病蟲害防治

山捻子的主要病害有葉斑病、葉枯病、白粉病、煤污病、病毒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薊馬、介殼蟲等。

●葉斑病

葉斑病主要侵染山捻子的葉片和葉柄,常常會導致葉片上出現褐色斑塊,從而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採用20%氟硅唑咪鮮胺30ml+68%甲霜靈錳鋅25ml兌水15公斤對葉片進行噴灑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7-10天。

●葉枯病

葉枯病可導致山捻子葉片上出現波紋狀的黃綠或灰綠色病斑,對山捻子葉片的光合作用有較大的影響。

防治方法:可採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50%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萊特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等對葉片進行噴灑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5-7天。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山捻子的葉片,常常導致葉片上布滿白色粉狀物,嚴重影響山捻子葉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以採用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60%防霉寶2號1000倍液、15%庄園樂水劑200倍液、6%樂必耕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5%三泰隆可濕性粉劑2000倍粉、30%白粉松乳油2000倍液對葉片進行噴灑防治。一般需要防治4次,間隔期為5-7天。

●煤污病

煤污病又稱煤煙病,主要危害山捻子的葉片,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降低山捻子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甚至會引起山捻子的死亡。

防治方法:可以採用2%硫酸亞鐵溶液、50%退菌特1000-15000倍液、50%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對葉片進行噴灑防治。一般需要防治5次,間隔期為5-7天。

●病毒病

病毒病可導致山捻子的葉片黃化甚至凋零。

防治方法:可採用植病靈、32%核苷·溴·嗎啉胍(全新配方)、抗病威(病毒K)、病毒立克、病毒A、病毒B、病毒殺星等進行噴灑防治。具體使用量應參考說明書。

●蚜蟲

蚜蟲主要危害山捻子的嫩芽和嫩葉。

防治方法:可採用25%蚜蟎清乳油50毫升、吡蟲啉系列產品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凈60-70克、20%的吡蟲啉2500倍液或25%的抗蚜威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多次。

●薊馬

薊馬主要危害山捻子的莖葉。

防治方法:可以分別採用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的1000倍液或25%噻蟲嗪大功牛3000-5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5天。

●介殼蟲

介殼蟲主要危害山捻子的葉片和嫩芽。

防治方法:可採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需要防治3次,間隔期為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