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一商店銷售商品,因為進價降低了5個百分點,利潤率增加了8%求原來的利潤率是多少
設原來的利潤率是x,設原來的進價是單位「1」
則原來的銷價是:1+x
現在的進價是:1*[1-6。4%]=0。936
[1+x]-0。936=0。936*[x+8%]
x=0。17
即原來的利潤率是17%
Ⅱ 某一種商品,進價降低5%,銷售價格不變,利潤率提高6%,原利潤率是多少
原利潤率是14%。
具體計算過程:設原進價為x,原利潤率為m則:
x+m%_x=95%_x+95%_x_(m+6)%,
1+m%=95%+95%(m+6)%,
100+m=95+0.95(m+6),
0.05m=0.7
m=14。原利潤率為15%。
售價=原價(標價)×折扣率;
售價=進價+進價×利潤率;
利潤率=(售價-進價)÷進價;
原價=標價;
進價=售價÷(1+利潤率)
利潤=售價-進價(成本價);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獲利款=售價額_進價額。
利潤的三個計算公式分別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毛利潤=主營業務收入-與收入配比的主營業務成本;利潤=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所以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營業利潤>毛利潤>凈利潤,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的最終經營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准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利潤。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毛利潤在利潤區間的劃分上並沒有一個統一,清晰的定義。凈利潤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
Ⅲ 某商店經銷一種商品,由於進價降低了百分之5,售價不變,使得利潤提高了6個百分點,求原利潤率
一、原利潤率為14%。
二、計算過程如下:
設原來進價是單位「1」,利潤率是:M%,那麼銷售價是:1+M%
現在的進價是:1-5%=0。95,利潤率是:(M+6)%,銷售價還是:1+M%
銷售價=進價*(1+利潤率)
0。95x[1+(M+6)%]=1+M%
0。95+0。95xM%+0。95*6%=1+M%
M%=0。14=14%
M=14
三、一些利潤的問題:
1、這里是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Operatingmargin),是企業利潤與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它是以銷售收入為基礎分析企業獲利能力,反映銷售收入收益水平的指標,即每元銷售收入所獲得的利潤。銷售利潤率是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標。屬於盈利能力類指標,其他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還有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凈利率、已佔用資產回報率、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
2、毛利潤率:
1)毛利潤是指以貨幣計算的金額總額,毛利潤率則是一種比率。
2)毛利潤率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因為它能夠讓企業家了解企業的盈利趨勢,而盈利趨勢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很多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往往都呈現出毛利潤.上漲但是毛利潤率下降的趨勢。
3)有兩種提高毛利潤率的方式:
(1)首先,可以通過增加產品價格的方式。
(2)可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
但是,增加產品價格可能會導致銷售額下降。如果銷售額大幅下降,那麼很可能獲得的收益總額還不夠支付營業費用。增加價格還需要對通貨膨脹率、競爭因素、產品基本的供求關系等等有深刻的了解。提高毛利潤率的第二個方法就是降低生產產品的可變成本。這可以通過降低原材料成本或者提高產品生產的效率來實現。總額折扣是降低原材料成本的一個好方法。從某位供貨商那裡購買的原材料越多,他們提供特價折扣的可能性就越大。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另一個方式就是尋找價格更低的供貨商。但是,如果對方提供的原材料質量不夠好,那麼就得犧牲原材料質量上的降低。
3、凈利潤: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以後公司的利潤留存,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Ⅳ 某物品成本降低5%,降低後的利潤率上升15%,問該物品成本降低前的利潤率是多少
如果售價不變的話,設成本為X元,利潤率為M%,則有
(1-5%)X (1+M%+15%)= (1+M%)X
解之得 M% = 1.85
這個利潤率真的很高啊,幾乎翻兩倍了.
Ⅳ 如果一種商品的成本降低10%,而售價不變,那麼其盈利率將提高15個百分點。求該商品成本降低後的盈利率
成本降低後的盈利率為50%
一、盈利率又稱市價盈利率、股價盈利比率、價盈比、盈利比、本益比,亦簡稱PAE值,是指長線投資復息回報年率。盈利率是我們簡化的稱謂,實際是價格盈利率。這一比率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期,比率越高,越表現出投資者對股票的預期越樂觀,反之則不然。
二、其原因在於,正因為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盈利的預期大,股價才會上升,這一比率才相應地增加。一般說來,那些快速發展的公司,這一比率比較高,而平穩發展的公司這一比率則相應低。
三、計算這一比率時必須與當前的利率標准相比較,然後才能確定是否屬於有利的投資。此外,運用這一比率衡量股價時,應將各種不同的股票分別考慮,而且隨時注意究竟多少倍率才是合理的投資。美國證券投資專家指出:若干年前,10比1是公認的標准比率,但最近則認為這個倍率太高,不是健全的投資。目前美國金融界認為,這一倍率越低越好。
四、比率越低,即表示投資價值越高。例如,假設某種股票目前每股市價為120元,平均每股稅後利潤為20元,代上公式計算,所得結果為6倍。換句話說,投資於此種股票,必須投資6元,才能獲得盈利1元。反過來,如果上例比率為3倍,每股稅後利潤不變,則投資者只需投資60元。當然,這種分析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並無絕對意義,因為其中還涉及投機與投資的區別,以及公司經營的發展狀況等由於用此比率乘以每股盈利即得每股市價,就可由此求出股票應有的價格。
五、售價通常是指"含稅售價"(注:電腦系統實際是以"未稅售價"來計算毛利的),華聯的"天天低價"是指售價不高過其鎖定的競爭對手。采購人員對A類及B類商品的售價應極為敏感,經常做市調,有助於培養采購人員對價格的敏感度。
Ⅵ 如果某商品進價降低5%而售價不變,利潤率增加8個百分點,則該商品原來的利潤率為______.
52%,這應屬加成利潤率設原進價為A、原利潤率為M,則可得:(M*A+5%*A)/[(1-5%)*A]=M+8%化簡得M=(8%*95%-5%)/5%=52%則該商品原來的利潤為52%
拓展資料:
利潤率的計算方法
利潤÷成本*100%=利潤率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1,利潤率有成本利潤率和銷售利潤率,如果沒有註明銷售利潤率的是成本利率,計算公式:成本利潤率:利潤額÷銷售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額÷銷售收入×100%。
2,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3, 利潤率分好幾種,比如:①銷售利潤率,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②成本利潤率,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領域,利潤率是資本主義企業,或資本主義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投資項目的相對收益。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的計算公式:利潤率=剩餘價值÷資本投資額×100%。
企業利潤率的主要形式包括:
1、銷售利潤率,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
2、成本利潤率,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
3、產值利潤率,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
4、資金利潤率,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
5、凈利潤率,一定時期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凈額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