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費用成本等科目的借貸關系
這個問題還要先從會計恆等式說起,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所謂借方、貸方只是一種記賬符號,為了會計等式的平衡,規定資產類借為增、貸為減;相反,與資產類對應的負債和權益類,就必須貸為增、借為減了,要不會計等式如何平衡。
再有就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負債增加,必然資產一邊會有減少,或者負債增加引起權益的減少,這樣就平了,否則就會借貸不相等。
用資產負債表考慮:
同方向賬戶是一增一減,如,銀行存款購買材料,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是,一增一減;
再如,用未分配利潤分紅,借:應付股利(負債增加),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權益減少),也是一增一減。
資產負債表兩邊(左邊、右邊)的賬戶是同增同減,如銀行還債務,兩邊同時減少(銀行和負債同減);
又如追加投資,兩邊同時增加(銀行和權益同增)。
不知這么說是否能理解。
B. 成本、費用、支出三者之間的關系
支出、費用與成本的聯系如下:
1、支出與費用的聯系:支出的范圍比費用大。支出包括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稅支出、利潤分配支出和營業外支出五大類支出,但只有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稅支出三類支出可轉化為費用。
2、費用與成本的聯系:費用的范圍比成本大。費用包括期間費用和生產費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圍,期間費用不能轉化為成本,只有生產費用才能轉化為成本,依據會計准則,對象化後的生產費用是產品成本。
支出、費用與成本的區別如下:
1、內容不同
企業的支出分為資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投資性支出、所得稅支出、營業外支出和利潤分配性支出六大類。
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可劃分為生產費 用、期間費用和所得稅費用三大類。
成本是產品在生產、製造過程中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價值。包括:原材料、 燃料等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折舊費用,工資等。
2、影響因素不同
成本與企業特定資產或勞務相關,而費用則與特定期間相關。成本是企業為取得某種資產或勞務所付出代價的量度,而費用則是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資源耗費金額。成本不能抵減收入,只能以資產的形式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而費用則必須沖減當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潤表中。
3、表現形式不同
費用是會計期間內經濟利益的減少,其表現形式為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減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進行分配等經濟活動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成本是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的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
支出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經常性業務,是為了在室特定的目的而由經濟主體的支付行為而導致的資源的減少。
C.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與收入,費用,利潤有什麼關系
會計等式(1):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即:資金運用=資金來源。該等式是會計記賬、核算的基礎,也是編資產負債表的基礎,它表明了股東與債權人兩者在企業的資產中到底佔了多大份額。在負債不變時資產與所有者權益同方向變化,所有者權益不變呢,資產就與負債同方向變化,而當所有者權益與負債都變化的時候,其資產的變化則等於兩者之和。會計等式(2):收入-費用=利潤(或虧損),即:得到的-付出的=賺的(或虧的)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為這筆收入所花的費用還有剩餘,企業才算是盈利了。會計等式(3綜合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會計恆等式企業在經營中,「收入-費用=利潤」中的利潤就表明現金流入大於現金流出,也就是企業資產增多,從另一個方面說,這一時刻負債不變,賺與賠都是股東的。新的所有者權益=舊的所有者權益+利潤=舊的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而,新資產=負債+新所有者權益=負債+舊的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D. 請問:成本、費用、支出的包含關系是什麼
成本與企業特定資產或勞務相關,而費用則與特定期間相關;成本是企業為取得某種資產或勞務所付出代價的量度,而費用則是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資源耗費金額;成本不能抵減收入,只能以資產的形式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而費用則必須沖減當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潤表中。支出與費用、成本之間的關系(1)收益性支出形成費用。《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凡支出的效益僅及於本年度(或一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根據配比原則,收益性支出形成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但筆者認為,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時間標准如果以月為單位,可能更恰當,更容易使相關概念之間的協調,避免相互矛盾的產生。如,制度規定:將資本性支出計列於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反映,以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將收益性支出計列於利潤表中,計入當期損益,以正確地計算企業當期的經營成果。(2)資本性支出形成資產。《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凡支出的效益及於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周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根據配比原則及資產的定義,由於資本性支出使幾個會計期間受益,在發生的當期就不能作為費用計入損益,而應該作為資產在未來的受益期間內分期轉作費用。因此,資本性支出形成資產,而資產的取得成本,就是全部資本性支出。如果企業不能正確區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將本應作為收益性支出的而作為資本性支出就會虛增企業的資產和利潤;相反,將本應作為資本性支出的而作為收益性支出,將會虛減企業的資產和利潤,這兩種現象都會影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誤導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這都是現行制度或法規所不允許的。
E. 會計中成本,資產,費用之間的關系
資產表示的是資產價值的存量,成本費用是資產價值的流量(轉移量)。轉移既可以是資產價值流出企業,也可以是企業資產負債表科目的內部轉化。
你可以把資產負債表左半部分的資產部分整體想像成一個牛奶池,流動資產想像成普通牛奶,非流動資產想像成凝固的牛奶棒冰。
付錢買了台機器設備作為固定資產,你可以理解成部分牛奶結成了冰。固定資產定期提折舊產生了折舊費用,你可以想像成棒冰冰又慢慢融化成牛奶流出了水池。這也是為什麼為什麼很多企業喜歡把支出資本化,因為資本化時相當於牛奶結成了棒冰沒有流出池子,池子看上去滿一些,更好交待一些。
又比方說銷售型企業賣出了一筆存貨,由於存貨並不像貨幣或貨幣等價物有那麼好的流動性,那麼我們就把存貨想像成酸奶好了,比較粘稠,但仍然是流體。那麼相當於牛奶池中流出了一些酸奶,但同時產生了收入,收到了現金,牛奶池中又流進了一些牛奶,進來的牛奶的體積與流出的酸奶的體積差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就是資產總額增加,在利潤表上反映的就是營業利潤。
這也是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之間最重要的勾稽關系。資產負債表是時點數,是靜態的,利潤表是時段數,是動態的。
銷售型企業與生產型企業的不同點在於,銷售型企業的成本費用一般就發生在牛奶流出池子的時候,如賣出庫存商品借記主營業務成本、支付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這些科目是費用類科目,也是費用類會計要素,發生時就會同時影響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而生產型企業的某些所謂的 " 成本 "、" 費用 " 如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製造費用是過渡科目)等,本質上來說,他們是費用類科目,但卻屬於資產要素,而不是費用要素,未完工在產品的生產成本要在存貨項目下列示。因為生產成本表示的是資產,是牛奶與酸奶的中間態半成品。牛奶要先變成酸奶,這時由於還沒有流出池子,因此發生時並不影響利潤表,等酸奶再流出池子的時候才影響利潤表。
因此,同樣是科目名稱里帶有 " 成本 "、" 費用 ",在銷售型企業和製造型企業裡面代表的內涵確實是有差別的。
F. 資產、成本與費用是什麼關系
資產、成本和費用皆因資金支出而起,資產更多的時候是體現資金支出的存量,而成本和費用往往體現資金支出的流量;資產、成本和費用這三個專業術語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任何營商單位、企業或個人擁有的各種具商業或交換價值的東西。資產按其流動性(資產的周轉、變現能力)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有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是企業、自然人、國家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來計量收支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收入、債權和其他。
資產作為一項資源,應為企業擁有或者控制,具體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控制。
通常在判斷資產是否在時,所有權是考慮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況下,雖然某些資產不為企業所擁有,即企業並不享用其所有權,但企業控制這些資產,同樣表明企業能夠從這些資產中獲取經濟利益。
G. 成本與資產的關系是啥
成本是資產的一部分,屬於存貨-在產品
H. 資產,成本與費用是什麼關系
資產、成本和費用這幾個詞語是從事財務工作,從事經營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士經常提到的,人們出於不同的角度,從不同方面的要求來使用它們,所以在不同的環境下,這些財務術語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用一句相對共性和中立的話來說明資產、成本和費用的關系,應該是這樣:資產、成本和費用皆因資金支出而起,資產更多的時候是體現資金支出的存量,而成本和費用往往體現資金支出的流量;資產、成本和費用這三個專業術語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同樣一個專業術語在不同的場合下有著不同的理解,對資產、成本和費用的解讀應該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比如站在經營管理的視角和站在會計核算和納稅的角度,對資產、成本和費用的理解就是不一樣的。
I. 賬戶的基本結構,其4個金額要素之間的關系
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賬戶的「基本結構」一般包括:
1、賬戶的名稱,即會計科眉;
2、日期、即記錄經濟業務發生的日期;
3、摘要,概括說明經濟業務的內容;
4、憑證號數,表明記錄經濟業務的依據;
5、金額增加額、減少額和余額。
每個賬戶一般有四個金額要素,即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和期末余額。在正常情況下,賬戶四個數額之間的關系如下:
期末余額一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賬戶本期的期末余額轉入下期,即為下期的期初余額。
(9)資產成本的金額存在什麼關系式擴展閱讀:
賬戶的格式:
賬戶作為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活動的一種形式,其基本功能是便於對各項經濟業務所引起的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的變動數額進行分門別類和有條不紊地進行歸集、匯總。
要使賬戶發揮其功能,不僅要確定其名稱和進行分類,還要使其具備相應的結構。
所有經濟業務的發生所引起的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的變動,從數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減少」兩種情況。
因此,每個賬戶起碼要劃分出兩個方位:即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登記減少額,這是一切賬戶的基本結構。為了便於說明問題,賬戶的基本結構可簡化為左右兩方,即「丁字形」。
J. 費用與資產、成本和損失有那些關系
廣義的費用包括成本,廣義的成本也包括期間費用。
費用、成本在利益流出會計主體前屬於資產。
超出正常的損失不屬於成本也不屬於費用。屬於成本費用的損失其實只是合理的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