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已知資金成本率怎麼算貼現率
擴展閱讀
原始工具有什麼特徵 2025-07-23 16:16:25

已知資金成本率怎麼算貼現率

發布時間: 2022-06-22 16:39:08

⑴ 什麼是貼現率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1、貼現率,簡單的說,就是將來的錢,折算到現值,少掉或多出的那部分的錢與將來的錢的比值。比如,現在你有95萬,1年後這些錢會因為銀行利息,或者是人民幣升值而變為100萬,多出的5萬比上1年後的100萬得到5%,所以貼現率就是5%。

2、計算公式:貼現率=貼現利息/票據面額100%。

3、貼現的比率就是貼現率(Discount Rate)。貼現指銀行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為了取得資金,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銀行的票據行為,是持票人向銀行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

4、貼現對持票人來說是出讓票據,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貨幣資金;對貼現公司或銀行來說則是向持票人提供銀行信用。銀行根據市場利率以及票據的信譽程度規定一個貼現率,計算出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貼現利息。貼現利息=票據面額×貼現率×票據到期期限。

⑵ 關於資金成本率

計算方法:資金成本率=資金佔用費/籌資凈額=資金佔用費/〔籌資總額×(1-籌資費率)〕。

解釋:先確定整個籌資過程中的現金流量表,其中包括資金的獲得、籌集費用、用資費用(計算稅後資金成本率的話,這兩項費用還應該扣除所得稅的相抵額)、以及本金的支付等,然後再據此進一步求解使這些現金流量凈現值等於零時的貼現率。該貼現率,就是這一次籌資確切的「(稅後)資金成本率」。

(2)已知資金成本率怎麼算貼現率擴展閱讀:

資金成本率是單位時間內使用資金所需支付的費用占資金總額的百分比。資金成本率可分為單項來源的資金成本率和綜合資金成本率。單項資金成本率是指為某項資金來源所支付的費用占資金來源的百分比,如借貸資金成本率、普通股票成本率、優先股票成本率及保留盈利成本率等。

綜合資金成本率是以各項單項資金成本率為基礎,通過加權平均方法計算出來的資金成本率。資金成本率是企業籌集資金和進行投資決策所需計算和分析的一個重要指標。

⑶ 貼現率計算公式

票面金額(1-貼現率×貼現日期)_=貼現金額
不帶息票據的到期值(到期貼現值)=應收票據的面值
帶息票據的到期值(提前貼現)=應收票據面值-貼現息
應收票據面值×(票據到期天數/360)×貼現率=貼現息
拓展資料:
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付款人開具並經承兌人承兌的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持票人),受讓人(持票人)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出申請將票據變現,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收款人)。商業匯票到期,最終持票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遠期匯票經開具後,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扣除貼現息後將票款付給出讓人的行為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的業務。
一般而言,票據貼現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
貼現:指商業票據的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為了取得資金,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銀行的票據行為,是持票人向銀行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
轉貼現:指商業銀行在資金臨時不足時,將已經貼現但仍未到期的票據,交給其他商業銀行或貼現機構給予貼現,以取得資金融通。
再貼現: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
貼現的性質:貼現是銀行的一項資產業務,匯票的支付人對銀行負債,銀行實際上是與付款人有一種間接貸款關系。
貼現的利率:在人民銀行現行的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上浮,貼現的利率是市場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但最高不能超過現行的貸款利率。
貼現利息的計算:貼現利息是匯票的收款人在票據到期前為獲取票款向貼現銀行支付的利息,計算方式是:貼現利息=貼現金額x貼現率x貼現期限
我國的票據市場通過票據的簽發承兌、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等業務把企業、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從而有效地傳導貨幣政策。

⑷ 如何理解下面按照貼現模式計算借款的資本成本率的例子

200*(1-0.2%)是借款減去借款費用現在實際得到的金額即現值。實際得到金額的現值還可以通過利息的年金現值加上本金的復利現值計算得到即=200*10%*(PA,KB,5)是代表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現值+200*(P/F,KB,5)代表本金的復利現值。

同時,利息費用稅前支付,可以起抵稅作用,一般計算稅後資本成本率即需要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現值(1-20%)。這樣就可以把整個公式理解了。

這是對於長期借款,考慮時間價值的前提下,利用折現模式計算資本成本率的方法。對於金額大、時間超過1年的長期資本,更准確一些的資本成本計算方式是採用折現模式,即將債務未來還本付息或股權未來股利分紅的折現值與目前籌資凈額相等時的折現率作為資本成本率。即:

籌資總額×(1-籌資費率)=利息×(1-所得稅稅率)×(P/A,k,n)+本金×(P/F,k,n)。的貼現率k即為資本成本率。一般要逐步測試結合插值法求貼現率,即使得未來現金流出量的現值等於現金流入量現值時的貼現率。

(4)已知資金成本率怎麼算貼現率擴展閱讀

不考慮時間成本借款的資本成本率的計算方法。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續費用。利息費用稅前支付,可以起抵稅作用,一般計算稅後資本成本率,稅後資本成本率與權益資本成本率具有可比性。銀行借款的資本成本率按一般模式計算為:

Kb=年利率×(1-所得稅率)/1-手續費率×100%=i(1-T)/1-f×100%

式中:Kb:銀行借款資本成本率;i:銀行借款年利率;f:籌資費用率;T:所得稅稅率。

對於長期借款,考慮時間價值問題,還可以用折現模式計算資本成本率。

⑸ 已知內部收益率\現金凈流量\資本成本率,貼現率怎麼算或是凈現值怎麼算

先把資本成本率作為貼現率,計算出NPV
即NPV=-80000+12800*0.9346+12500*0.8734+12415*0.8163+12325*0.7629+12100*0.7130+12050*0.6663+11900*0.6227+11250*0.5820+10400*0.5439+(9300+800)*0.5083
如此把結算計算出即可

⑹ 貼現利率計算公式

貼現利息的計算公式為:貼現利息=貼現金額×貼現天數×月貼現率/30,或者為貼現利息=貼現金額×貼現天數×年貼現率/360。
在貼現率的計算公式下,實際付款金額=票面金額-貼現利息,貼心利息是指匯票持有人向銀行申請票面金額而付給銀行的利息。
拓展資料:
貼現利率是指票據持有人在票據未到期時,為獲取現款而向銀行貼付一定利息的票據轉讓。而貼現利率指的是銀行接受商業票據、國庫券等貼現時對貼現申請人收取的利率。
貼現率又稱門檻比率或資本機會成本,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即為貼現率,它是票據貼現者獲得資金的價格。常用於票據貼現。
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
貼現率按貼現種類分為普通貼現率,轉貼現率和再貼現率,其中,再貼現率〈轉貼現率 〈普通貼現率。
一般來講,貼現利率要高於銀行貸款利率。原因在於,銀行貸款是根據借款合同所載明的金額貸給客戶,而貼現則是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息再給予客戶的,因此,銀行的貼現金額低於票面金額。
如兩者相等,這相當於銀行在相同的利率和收取的利息的條件下少付部分貸款本金。其次,貸款利息和貼現利息的收取期之間存在著時間價值差。貸款到貸款期終才能收取利息,而票據貼現則是現時收取利息,因此,貼現率應低於貸款利率。
公式:
貼現息=票據到期值×貼現利率×貼現期
①不帶息票據的到期值=應收票據的面值
②帶息票據的到期值=應收票據面值×(1+票據年利率×票據到期天數/360)
③貼現所用的利率稱為貼現利率,它不一定等於市場利率,但是總高於票據利息率。
貼現的利率:在人民銀行現行的再貼現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上浮,貼現利率是市場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但最高不能超過現行的貸款利率。
貼現利率按人民銀行規定執行。按商業銀行同檔次流動資金貸款利率下浮3個百分點執行。
貼現利率直接影響到匯票持票人最終取得的票款數目,所以,持票人應盡可能尋找信譽高,貼現利率低,而且貼現時間較快的銀行或者貼現公司進行貼現。

⑺ 公司估值(一):如何估算貼現率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一、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用不可分散化的方差來度量風險,將風險與預期收益聯系起來,任何資產不可分散化的風險都可以用β值來描述,並相應地計算出預期收益率。E(R)=Rf+β(E[Rm]-Rf)其中:Rf =無風險利率E(Rm)=市場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所要求的收益率即為貼現率。因此,從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公式可以看出,要估算出貼現率要求以下變數是已知的:即期無風險利率(Rf)、市場的預期收益率(E(Rm))、資產的β值。二、估算無風險利率無風險利率,是指投資者可以任意借入或者貸出資金的市場利率。現階段,符合理論要求的無風險利率有兩個:回購利率、同業市場拆借利率。在債券市場發達的國家,無風險利率的選取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用短期國債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用根據短期國債利率計算出的股票市場歷史風險溢價收益率作為市場風險溢價收益率的估計值。以這些數據為基礎計算股權資本成本,作為未來現金流的貼現率。第二種觀點:用即期短期政府債券與市場的歷史風險溢價收益率計算第一期(年)的股權資本成本。同時利用期限結構中的遠期利率估計遠期的無風險利率,作為未來時期的股權資本成本。第三種觀點:用即期的長期國債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用根據長期國債利率計算出的股票市場歷史風險溢價收益率作為市場風險溢價收益率的估計值。以這些數據為基礎計算股權資本成本,作為未來現金流的貼現率。三、估算風險溢價CAPM中使用的風險溢價是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計算出的,風險溢價的定義是:在觀測時期內股票的平均收益率與無風險證券平均收益率的差額,即(E[Rm]-Rf)。對於使用算術平均值還是幾何平均值有很大的爭論。主張使用算術平均值的人認為算術平均值更加符合CAPM期望一方差的理論框架,並且能對下一期的收益率做-全球品牌網-出較好的預測。主張使用幾何平均值的人認為幾何平均值考慮了復利計算方法,是對長期平均收益率的一種較好的估計,這兩種方法所得到的溢價利率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四、估算β值關於β值的估算,因首次公發與增發項目類型不同估算方法不盡相同。對於增發項目來說,其已經是上市公司、股票已經上市交易,對其β值估算的一般方法是對股票收益率(R1)與市場收益率(Rm)進行回歸分析:R1=a+bRm,其中:a=回歸曲線的截距, b=回歸曲線的斜率=cov(R1 Rm)/σ2m。對於首次公發項目,其股票尚未發行上市,無法通過上述估算方法得出β值,需要通過其他方法進行估算。可比公司法,即利用與該公司經營風險和杠桿比率都具有可比性公司的β值。而後,利用前面講過的β值與杠桿比率的關系,我們可以進一步根據被評估公司與可比公司之間財務杠桿的差異對β值進行調整。公司基本因素法,這種估算公司β值的方法是綜合考慮行業與公司的基一因素,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一些科目都對β值有很重要的預期作用,高紅利支付率表明公司β值較低;公司收益不穩定並且與宏觀經濟有很大相關性表明公司β值較同。研究人員已經對公司β值與其基本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據此便可依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公式計算出貼現率。歡迎與globrand(全球品牌網)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趙梅陽,金融投資專家|集團管理專家 個人背景:工學、理學、商學、金融。)進入趙梅陽專欄

⑻ 關於資金成本和貼現率

資金成本率=資金成本總額(即:資金籌集費用+資金佔用費)/所籌資金*100%
貼現率=一般貸款利率/(1+貼現期)×一般貸款利率
資金成本率指的是因為企業使用資金而付出的年復利率,資金成本率主要用來衡量企業融資效率,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主要用於金融機構,是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前瞻產業研究院團隊成員】為你解答,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