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债务工具与权益工具
债务工具就是债券,权益工具就是股票
⑵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和债券工具
1、通过损益转回,意思是说转回的时候,通过的科目是损益类的科目,会影响当期的利润;通过资本公积转回,意思是说转回的时候通过的科目是资本公积,这个属于权益类科目,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但是不影响当期的利润。
分录就是按照上面的计提分录做相反分录。可以看出债券类转回,通过的还是资产减值损失,这个属于损益类科目,转回损失,会使当期的利润增加;而权益类转回是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这个科目不影响当期利润,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
2、发行债券,需要在还本付息,实质是向债权人借钱,对公司而言,形成的是一项负债,不会改变公司的股东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但是发行股票,股票所有人实际上成为公司的股东,虽然发行股票也使公司取得了资金,但是却是会改变公司的股东结构,甚至影响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所以是属于权益工具。
⑶ 会计 财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什么情况下属于债务工具,什么情况下属于权益工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债务工具: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债务工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权益工具:
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权益工具;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权益工具。
(3)什么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算公式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提前退休的个人所得税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网络-债务工具
网络-权益工具
⑷ 什么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谢谢
既不是为短期持有获取差价也不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权可划分为该类
⑸ 债务工具是什么,权益工具是什么,请举例谢谢
债务工具是金融工具当中会形成债权债务的一类工具;
如各种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等都是债务工具。
权益工具是金融工具中形成股权的一类工具;
一般就是指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股票、可供出售股票等等。
(5)什么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扩展阅读:
债务工具是金融工具中会形成债权债务的一类工具。如各种债券、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商业票据等。属于固定收益证券。其持有者的要求权是获得固定的支付,它具有具体的支付条款,如期限、利息、息票率等。按时间划分,有短期债务工具与长期债务工具,前者为一年以内的,后者是超过一年的。
按发行主体划分,分为公债与企业债,前者是由政府及其有关机构发行的,后者是由公司发行的。由于公司的风险特性与政府不同,因此同样期限的企业债收益率高于政府发行的公债。企业债有不同的还款形式,可以附加一些选择权,如可转换债券、可赎回债券。
权益工具是公司融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股权工具。在公司扣除债务后的资产中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合约。如果该合约条款中没有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没有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则该工具属于权益工具。权益工具的发行人有义务根据公司的盈利状况向资产的持有者支付红利。
权益工具发行的形式有公开募集和私募。前者需要具备特定交易市场的条件,如财务状况、公司治理、产业前景等,需要专业机构来帮助实施。后者是对特定人员或机构发行,不需要向社会公开有关的信息。
参考资料:网络-债务工具
参考资料:网络-权益工具
⑹ 在会计实务中,可供出售债务工具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特指什么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一般指债券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一般指股票
⑺ 可供出售 债务工具 可以通过损益转回.债务工具是债券等类. 可供出售 权益工具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权益工具
这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和权益工具减值转回处理的不同规定。这个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企业操纵利润。
债务工具指债券投资、权益工具指股票投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波动非常大,外加有些公司通过种种手段可以干预股价,为免企业操纵利润,规定不能通过损益直接转回减值损失,而是通过资本公积。债券投资相对波动较小,债券减值损失转回可以通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实现,计入当期损益。
两者异同点归纳如下:
1、相同点:
(1)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都计入投资成本。
(2)都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3)公允价值变动都计入资本公积。
(4)期末发生减值迹象时,都需要进行减值测试,若发生了减值,应计提减值损失。计提的减值以后期间都可以转回。
2、不同点:
(1)对象不同。前者主要是债券投资,后者主要是股票投资。
(2)期末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同。前者应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后者按应享有的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
(3)减值转回的处理不同。前者的减值可以通过损益转回,后者的减值不能通过损益转回,而应通过权益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