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宝宝做手工要哪些工具
扩展阅读
摇号选房要用到哪些工具 2025-07-14 03:08:32
化工产品coa在哪里 2025-07-14 03:05:33

宝宝做手工要哪些工具

发布时间: 2025-07-13 18:31:29

❶ 怎么制作儿童手工布鞋

你好! 制作 儿童手工布鞋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工艺,因为这种鞋儿童穿上比较舒服,很多妈妈都想为自己的宝宝做几双,那到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制作儿童手工布鞋的工艺: 一.工具与材料 1. 工具:剪刀、锥子、1#手缝针、顶针、尖嘴钳(系带鞋打孔用)缝纫机(做鞋面滚边用,没有也可以全手工) 2. 材料: a.全棉布若干(新旧、颜色不限),用途是用来加工做鞋底的布壳(又称袼褙)。 b.鞋面布(灯芯绒、条绒、帆布、斜纹布等)和鞋里布,要求也是全棉的,这是因为只有棉布才能用浆糊很好的互相粘合,而且棉布的透气性才是最好的,保证宝宝穿着不起脚汗。 c.纳底用棉绳,(以前是用苎麻搓麻绳的,现在买不到苎麻了,改用棉绳,我多是用工人的那种纱手套自己来搓绳的)也要求全棉的绳哦,如果是化纤的绳纳底会拽不紧的。 d.魔术贴(做搭攀鞋用)、气孔和鞋带(做系带鞋用)。 二.布壳(袼褙)的制作: 用面粉熬制浆糊,用浆糊把棉布泯成袼褙。具体来说就是在木板上刷浆糊,然后把布一层一层粘上去。注意布与布之间不要留缝,也不要重叠太多,总之要平整。 用来做鞋底的布壳,用布颜色新旧都不限,看个人啦,一般糊4——5层布,晒干。 个人心得是:用米粉或玉米粉来熬制浆糊要比面粉熬制的好,因为他们的粘合性没有面粉强,而且要稍微熬稀点,这样的布壳不是特别硬,纳鞋底会比较不吃针,会省力些。 用来做鞋面的布壳,要求好一些的,大块一些的布,别太厚的新布最好,只要糊2层即可,晒干。也可以用一层厚牛仔布刷上浆糊晒干代替。但是糊做鞋面的布壳浆糊要干些。 三。鞋底的制作: 1,按照鞋底的纸样裁剪布壳若干个,厚度由自己决定。但一双鞋的两只脚注意要一样厚哦 2.将剪好的布壳用斜条布包边,可以是一块布壳包边,也可以2——3块布壳一起包边,也随个人决定。 3.再把另外几块(厚薄自己决定)布壳与包好边的布壳粗针大线固定一起,上面贴一块结实的新白布,边上留出 1.5厘米的边剪裁下来,刷浆糊,塞到与包好边布壳的间隙中,用锥子将布边塞紧,整理平整。这样鞋底的胚子就完成了。 4.开始纳鞋底,(鞋底太厚直接用针感觉困难可以先用锥子钻后再走线绳),先用棉绳圈边,再一行行纳,注意每行错针。 5.纳好后要用铁锤锤底,为了鞋底平整。 6.缝上鞋底的里布,可以是2层布用缝纫机粗踩一下(我一般用一层牛仔布),然后大针脚固定在鞋底的针脚不好看那面,好看那面是对外的,直接踩在地下的。 7.如果是做软底的小婴儿鞋则不用纳底,用几层布缝纫机踩底即可。 四.鞋面的制作: 1.先在薄布壳上裁剪出鞋面,分别用面粉熬制的较干的浆糊糊好鞋面布和鞋里布,晒干或熨干。 2.对合鞋跟,缝头锤平并用同色里布包住缝头;方口搭攀鞋和丁字鞋等先接好搭攀。 3.滚鞋口边,要用斜条布,颜色随意。 4.搭攀鞋先订好魔术贴,系带鞋先打好气孔。 5.把鞋面的前后2块缝合到一起(方口搭攀鞋无需此步骤) 6.将鞋面的另一端的毛边包边(与鞋底的固定处),一般是包白色布边。 五.上鞋:先固定好前后两个点,看看歪不歪,也可以在左边鞋腰处再固定一个点, 从鞋腰右边对应处开始上鞋,针法是针针回针,这样对新手保险些。鞋面如稍大尽量往鞋前方推,两个固定点之间的鞋面要在固定点距离内上完,不能把多余的推过固定点,如果推过去上,鞋就上歪了。如果右边的鞋面有向前推,那么在上固定点左边时,就要预先把鞋面稍拉过来些,鞋才能上正。 不过上鞋的方法说是说,还是要多上才行的。我当初也是经常要拆了返工的,大家自己体会啦。 六.暄鞋:鞋上好后,扁扁的,很没样,要暄鞋的。过去暄鞋是有专门的木制的鞋暄子的,现在我没有,就用破布来代替了。 方法:先把鞋面喷点水,微潮即可,然后将破布塞进鞋内,注意鞋头一定要塞满、塞紧,撑出圆形,直至整只鞋塞满、塞紧,鞋型好看为止,然后晒干,取出布。大功告成! 希望我的回答能成为你精典的答案,谢谢!

❷ 2岁宝宝手套编织教程有哪些

为2岁宝宝编织手套是一个既温暖又有趣的手工项目,以下是分步骤的详细教程和实用建议,适合新手和有经验的编织者:

一、基础款拇指分离手套(适合新手)

材料与工具

毛线:宝宝专用棉线或柔软羊毛(约50g)

棒针:3.25mm~3.5mm(或根据毛线标签建议)

辅材:剪刀、缝衣针、记号扣、软尺

编织步骤

1. 测量尺寸

宝宝手掌周长:约10~12cm(可量手腕最宽处)

手套长度:约8~10cm(指尖到手腕)

2. 起针

使用弹性起针法(如长尾起针),起36针(根据线材调整,需为4的倍数)。

圈织,用记号扣标记起始点。

3. 编织腕部

单螺纹针法(1针下针,1针上针)圈织2~3cm,增强弹性。

4. 手掌部分

换全下针圈织,高度约4~5cm。

5. 分拇指

第1圈:织14针下针,滑8针到废线或别针(拇指位置),用新线起8针(拇指桥),继续织剩余14针。

第2圈:正常圈织,拇指处新起的8针一并编织。

6. 收指尖

织至指尖(总长约8cm),开始减针:

每圈减4针(每织4针后2针并1针),直到剩余8针,用缝衣针穿线拉紧。

7. 拇指

将预留的8针放回棒针,从边缘挑4针,共12针。圈织2~3cm后同法减针收口。

二、连指手套(更简单)

1. 起针和腕部同基础款。

2. 手掌部分织5~6cm后,对半分成两部分(如18针前片,18针后片)。

3. 前片每行开头收1针(共收4次),剩余10针时平收,后片同法,形成拇指与四指相连的“馒头”形状。

三、创意设计建议

动物造型:缝上小耳朵或刺绣鼻子(如小熊款)。

双色编织:用对比色线织条纹或波点。

防丢绳:手套间用辫子针钩一条短绳,穿过外套袖子。

四、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避免小装饰物(珠子、亮片)被误吞。

确保线头缝合牢固,防止线头缠绕手指。

2. 灵活调整

若宝宝手偏大,可增加起针数(如40针)。

毛线洗后可能缩水,建议织前先测小样。

3. 快速修改技巧

如果手套偏大,用温水轻揉后晾干可适当缩水。

指尖若太紧,改用钩针收口(如短针圈收)。

图解与视频推荐

图文教程:Ravelry网站搜索“Toddler Mittens”免费图解。

视频教程:YouTube搜索“Easy Baby Mittens Knitting Tutorial”(推荐博主:Studio Knit)。

这样编织出的手套既实用又充满爱意,快为宝宝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