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赛车轮胎温度怎样测试
测量赛车轮胎上的温度可使用两种工具。一种是红外温度计。红外温度计测量的是热量或红外能量,红外能量就是一种长波光线,人眼是看不到的。红外光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并以热量的形式表现。红外光与可见光不同之处在于,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任何东西都会辐射红外热量,甚至是非常冷的物体(如冰)也是如此。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大。红外能量可使我们看到眼睛所看不到的东西。
当测量赛车轮胎温度时,使轮胎尽可能接近于行驶时的温度非常重要。因此,您必须架车两到三圈以使轮胎变热,然后迅速驶入修车站。要尽可能快地获取温度读数,因为轮胎表面的温度下降非常迅速。
由于用途多样,红外温度计也可用于检测可影响到驾驶员的热源,寻找熄火的发动机气缸,或读取轴承、制动器或跑道的温度。
接触式温度计
第二种方法需要使用接触式温度计。带有一个穿刺芦拍弊型热电偶探头的接触式温度计与红外温度计相比要可靠得多,因为它们更加精确。当确定赛车轮胎的温度时,您测量的是轮胎胎面的内部温度,而不是轮胎表面温度。
胎面内部温度不会像表面温度那样下降很快,因此,通过测量胎面内部 1/8 英寸的温度,您就拥有更长的时间来对热轮胎进行精确测量。
使用红外温度计进行测量时,您得到的表面温度可能要比用探头型热电偶获得的温度读数低 10-40 度。
在每个轮胎上获取三个读数:胎面内层、胎面中间层和胎面外层。内层和外层读数是在离胎肩 1 英寸处获取的。将读数记下以进行分析。与轮胎厂商核实,以确定所用轮胎的建议使用温度。DOT-R 轮胎的典型使用温度为 180°F 至 200°F,热压力为 37 至 43 psi。您希望看到不超过 20 度的胎面内、外层温度差,并且内部温度略微高于外面温度。
轮胎温度对于精细调节悬架几何形状也十分有用。轮胎温度会贺运告诉您轮胎的陪族哪个部分与赛道接触,以及它的受力情况如何。
❷ 什么是热补轮胎
热修补是最彻底的轮胎修补措施。热修补还包括将轮胎从轮辋上取下,然后将特殊的生薄膜贴在伤口上。然后用烘烤机烘烤伤口,直到生膜完全附着在轮胎上。热贴的优点是非常耐用,所以基本不用担心伤口处反复漏气。但也有缺点,就是施工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为一旦烘烤时温度控制销纤歼不好,很可能会烤焦轮胎,严重时甚至会变形,这样对轮胎的伤害会更大。轮胎热修补需要以下工具:
1.使亏冲用标准化的热修补设备,如maroni、Tektr onix 和TIPTOP点硫化机。如果温度太高,橡胶会老化;如果太低,橡胶不会完全硫化。
2.固化时间。加热时间根据橡胶、硫化剂的厚度确定。使用优质热硫化剂。可以使用泰克和TIPTOP热硫化剂;
3.硫化后应贴上泰克或TIPTOP的加强贴。满足以上条件没问题。但是大部分轮胎店达不到要求。热修补不合格的缺点是橡胶老化不均匀,容易导致轮胎变形或爆炸。汽车轮胎通常有小伤口,用泰克、马罗尼或TIPTOP冷补就够了。最后,建议用任何方法修理的轮胎竖配都不要放在前轮上。 @2019
❸ 火补轮胎用什么材料,什么工具
一、材料:砂轮,生胶片,烘烤机。
二、火补轮胎的方法:
1、首先卸下轮胎。
2、用砂轮把破损处磨毛。
3、然后将专用的生胶片贴附于创口。
4、用烘烤机对创口进行烘烤。
5、直至生胶片与轮胎完全贴合即可。
三、火补,这种补法也是最安全和最牢靠的,它的补胎方式是把轮胎拆出,先用砂轮把漏气的地方磨一遍,一般是磨成一个正方体,然后用火把要贴的胶烧一下,主要是为了能更好的贴在漏的地方,贴好之后用专业的工具把贴好的胶垫磨一下让接触面能更好的紧贴,这是火补的一个流程和轮胎的补胎方式 ,对于有一种说法认为火补伤胎,甚至在加热过程中会顺着胎内钢丝传导热量,从而导致轮胎容易渗气。其实加热的温度、时间是随着胶的质量而变的,现在的稍好点的火补胶,加热温度也就110度,3分钟,不会造成轮胎伤害的。
❹ 有谁知道轮胎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要使用哪些原材料 最好推荐本书。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优越过合成橡胶,所以高级轮胎多用天然橡胶。为了使橡胶具有制造轮胎所要求的性能,必须要在穗携卜橡胶中渗入各不同的化学材料,即化学添加剂。其中添加的一种很重要的添加剂叫碳黑,因为碳具有特别的吸附性,碳粒子与橡胶分子的粘结非常好,使得橡胶增强了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由于碳黑与橡胶基本等量,所从汽车轮胎主要材猜穗料实际上是一种橡胶和碳黑的复合材料。
密炼过程可以分成3步。
第1步,是加入碳黑,油,生胶,各种小料,这一过程大约需要4-5分钟时间。碳黑可以分为白碳黑和黑碳黑两种。是橡胶的增强剂,起到添中补强的作用。加入的各种小料主要是配合剂,起到防老,分散,耐磨的作用,能够改善橡胶加工工艺,提高轮胎的性能,增强轮胎的质量。
第2步,加入小料,胶片,和碳黑,大约需要3分钟时间。
第3步,加入硫磺,大约需要3分钟的时间。硫磺可以使橡胶具有弹性和耐久性,最后一次炼胶加入硫磺,进行硫化,形成最终产品胶料。
用挤出机对这些胶料挤出,然后用隔离机把这些胶料件进行隔离冷却,形成不同的半成品胶布件,胎面、胎侧/子口和三角胶条。
轮胎是由胶面胶,胎侧,胎肩胶,胎体胶,带束层,过度层,气密层,子口布胶,上三角,和下三角,胎圈辐胶构成的。胶面胶耐磨,胎侧保证轮胎的弹性(高顺)。胎肩胶是纯天胶,一般用天然胶,胎体胶合带束层,属于钢帘线辅助胶料,对钢帘线起到辅助作用,过度层是胎面和带束层之间的胶,位于带束层和气密层之间,对两种胎进行粘合作用,提高轮胎的寿命和质量。钢丝圈的上方,叫上三角,下方,叫下三角。钢丝圈胎体起到骨架作用。胎圈辐胶用于钢丝圈和胎体之间。
然后进入半成品车间,成型车间和硫化车间,带领我们参观的刘主任。密炼加工的各种胶进入半成品车间,胶布件的准备工序分为6个工隐雹段,工段一:挤出,工段二:压延,原材料帘线穿过压延机并且帘线的两面都挂上一层较薄的胶料,形成帘布,保证压延制品的厚度。工段三:胎圈成型,胎圈有许多钢丝挂胶缠绕形成的,用于胎圈的胶料具有特殊性能。工段四:帘布裁断,帘布将被裁断成适用的宽度并接好接头。工段五:贴三角胶片,挤出机挤出的三角胶条将被手工贴合到胎圈上。工段六:带束层成型。零度带束层起到舒紧作用。主要工序是挤出,加温,冷却,成型。
进入成型车间,轮胎成型的工序就是把加工好的胎体、带束层、胎面、胎圈等各组件通过成型机组装成轮胎的形状,形成生胎,生胎经过检查后,然后进入硫化车间,对这些生胎进行硫化。使生胎装到硫化机上,与温度,压力,和时间有关,产生化学反应,使生胎的橡胶增强弹性。最终硫化成成品轮胎。硫化完后的轮胎就具备了成品轮胎的花纹,型号,出成品轮胎后,还要经过最终检验,用X光检验是否合格,经检验合格后,然后运送到成品库。
《车胎、轮胎生产技术配方制造工艺》‘电子书’
书籍作者:不详
图书出版社: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社
图书品相:10成品相
库 存 量:96 本
图书售价:260.00元
图书类别:综合类、其他类
图书标签: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社
上书时间:2010-12-27
ps:网络文库里也有相关的介绍,可以去查一下
❺ 割胶皮胎用什么材料做刀最锋利
高速锋钢锯片,这种材质是高速钢,高速钢的特征就是红硬性,可以在六百到六百五十度的温度保持硬度不退火,以前刀具的主要用材也就是这些材质了。
❻ 汽车轮胎是怎么制造的
汽车轮胎制造流程:
1、密炼工序
密炼就是把碳黑、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胶料。有人把这个过程形容成做饭时的和面环节。
2、胶部件准备工序
在这个环节,睁汪此一般用六个步骤来完成组成轮胎的所有半成品胶部件。
(1)工段一:挤出
把胶料加入挤出机陵源头,从而挤出不同的半成品胶部件,比如胎面、胎侧、三角胶条等等。
(2)工段二:压延
原材料帘线穿过压延机并且帘线的两面都挂上一层较薄的胶料,最后加工成帘布。原材料帘线主要使用尼龙和聚酯两种。
(3)工段三:胎圈成型
胎圈是由许多根钢丝挂胶以后缠绕而成的。用于胎圈的这种胶料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当硫化完以后,胶料和钢丝能够紧密的贴合到一起。
(6)体温度怎么做胎用什么工具做扩展阅读:
汽车轮胎美容保养常识
夏季用车除了要更加注意保护车漆之外,还要注意汽车轮胎的使用和保养,在给轮胎充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让轮胎降降温,这样才能保证轮胎有准确的胎压。靓车会提示车主,汽车轮胎美容保养的7个常识。
1、先散热后充气。车辆停驶后,须等轮胎散热后再充气,因车辆行驶时,轮胎温度上升,对气压有影响。
2、充气要注意清洁。充入的空气不能含有水分和油液,以防胎内橡胶变质损坏。
3、充气要注意安全。要随时用气压表检查气压,以免因充气过多,使轮胎爆破。
4、查气门嘴。气门嘴和气门芯如果配合不平整,有凸出凹进的现象及其它缺陷,都不便充气和量气压。
5、检查悉迅是否漏气。充气前,应将气门嘴上的灰尘擦净,不要松动气门芯,充气完毕后,应用肥皂泡沫水涂在气门嘴上,检查是否漏气。
6、切莫超标准过多。充气时不应超标准过多后再行放气,也不可因长期外出不能充气而过多地充气,如超标准过多会促使帘线过分伸张,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❼ 如何自制温度计
材料:小药液瓶、红墨水、橡皮帽、圆珠笔芯。
操作如下
1.把小药液瓶灌满哪帆红墨水 。
2.在橡皮帽上钻个小洞,使圆珠笔芯刚好插进去为宜。
3.把插了圆珠笔芯的橡皮帽盖在灌满了红墨水的小药液瓶上(应该有一小节红墨水上升到圆珠笔芯中).接口的地方用融化的蜡块封严。
4.对照着温度计的温度指示,比如温度计指示为25度,则在圆珠笔芯上红墨水的液面位置划一个刻度并标为25度,然后同时放入热水中,在对照的温度计在圆珠笔芯上标一个刻度,比如说是65度,则把这两个刻度之间平分为40分,每一分就代表一度的温差.根据这比例把刻度标全,自制温度计就做成了。
❽ 轮胎是怎么做成的,运用了什么科学道理在里面,子午线轮胎是什么意思
准备半成品
- 平整或切割橡胶
- 织物层
- 钢丝和胎圈
组装半成品
- 组装
- 后处理
硫化工序
质量控制
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为了得到所需要的硫化成品,未硫化的产品和半成品必须符合开发人员的要求。
需要准备的半成品包括了轮胎的各个部分::橡胶、织物、钢丝和胎圈。
:: 橡胶
轮胎的一种配方中包括以下基本材料:
- 合成橡胶(苯乙烯-丁二烯, 聚丁二烯, 丁基合成橡胶)
或天然橡胶
- 加固填充物:碳黑或者硅
- 硫化产品,实现从可塑状态到弹性状态的转变:硫磺、
加速剂和催化剂等
- 提高材料性能或改进材料某种特性的各种产品
:: 织物层和钢丝
混合物经过挤压成形,变成平整的(整张)或者带切割的(花纹条)产锋睁竖品。整张的材料用于生产织物层或者钢丝。叠加的过程需要将织物或者钢丝嵌入橡胶之中。
:: 胎圈
钢丝不仅用于制造钢丝带束层,有些较粗的钢丝还被用于制造胎圈。很细的钢丝被用于制造钢丝带束层(其直径约为0.25毫米),而较粗的钢丝被用于制造胎圈(直径大约为1毫米)。
组装包括两步:组装和后处理
组装程序是将半成品按照特定的程序组装起来。轮胎的组装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机器,它主要由一个旋转的鼓组成,半成品从气密层开始,一层层在鼓上叠加。为了做成一个外胎,要由机器或者人工在鼓上放置平整或者切割好的产品、帘子布层、钢丝带束层以及胎圈。
后处理阶段始于将外胎制作成未来轮胎的形状。鼓膨胀的同时将两个胎圈连在一起,外胎就被做成所需的轮胎型号的形状。胎冠层(织物或者金属层)被放置在成形的外胎上,形成了轮胎环带,然后再加上胎面的花纹。
在这个过程中,未来的轮胎被称作未硫化轮胎或者"绿色"轮胎。它仅仅是将产品中未硫化的半成品黏合固定在一起。
硫化是通过弹性体链之间的硫磺桥,把轮胎从可塑状态转变成弹性状早脊态。硫化中形成了轮胎中不同材料的合成结构。混合物被黏合在一起,填充层和钢丝相互混合。通过加热加压的方法,在特殊的机器上可以进行模具硫化。轮胎同时从外部(例如,热蒸汽在模具壁内部循环)和内部(一般使用轮胎内部的橡胶隔膜中的高温压力液体)进行加热。
通过在轮胎的内部用压力(超过10bar)把轮胎压在模具上,使得轮胎成型。模具内刻的花纹会制造出胎面的花纹和标识文字。硫化过程的长短因轮胎的尺寸、制造工艺和所使用的配方而不同。从制造自卸车轮胎的几分钟到制造汽车银大轮胎的15分钟,而制造推土机轮胎则需要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硫化的温度一般在摄氏100度到200度。
在这个过程中,橡胶混合物失去了其初期的可塑性,但同时也获得了稳定的弹性。
质量控制程序保证轮胎的质量和品质参数。质量控制包含很多方面:超声波、均匀性、结构、放射线透视和射线照片等。
现在轮胎就可以使用了!
2005赛季数据
2005赛季的规则变化影响深远,使得轮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车手们将使用相同一套轮胎完成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为了寻求在性能、耐久性和稳定性方面的平衡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米其林
原油、天然像胶价格的持续上涨让轮胎企业坐立不安。继3月普利司通、4月固特异涨...
(难撑材料上涨压力 米其林中国宣布下月提价)的工程师们尤其针对轮胎的结构和橡胶成分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10公斤
一条前轮轮胎的重量。
12公斤
一条后轮轮胎的重量。
1.2 / 1.3巴
为了提高抓地力,F1轮胎充气气压相对较低,以便让轮胎表面与赛道有最大的接触面积。
150
在制造一条F1轮胎时需要使用150种不同的原料,其中包括橡胶(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苯乙烯丁酸(用于提高抓地力)以及聚丁烯(用于提高耐久性)。除此之外,一条轮胎中还包含例如尼龙或者涤纶等织物纤维、树脂、硫磺、蜡、石油等原料。
100摄氏度
当胎面温度达到90到110摄氏度之间时,干地胎的行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30摄氏度
在潮湿的环境中,赛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与干地胎相比,湿地胎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运转,通常是30到50摄氏度。
30,000
我们在2004年制造的F1轮胎数量。
250
我们已经评估过的不同开发方案的数量。
100,000
在一年的试车过程中,我们测试轮胎的里程数。
150,000
在一站一级方程式大奖赛中,一条轮胎旋转的圈数。在最高时速时可达到每秒50圈。
25吨
到欧洲以外进行比赛时,米其林运输车中所装载的轮胎以及相关设备的总重量。
36升
当赛车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一条前轮湿地胎(宽度为270毫米)将在每一秒钟里排出36升雨水。
45升
当赛车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一条前轮湿地胎(宽度为270毫米)将在每一秒钟里排出45升雨水。
4G
在巴塞罗那这样的赛道上,轮胎所承受的横向重力加速度为4个G(相当于四倍的地心重力加速度),在赛车制动时为4.5个G。这种状态下,车手头部所承受的重量为正常情况下的4倍。
1.2吨
在快速转弯的时候,轮胎能够产生超过1吨的横向拉力,以克服转弯的离心力。
600公斤
根据不同的赛车调校,在赛车本身重量以及空气动力学组件所产生的下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每条轮胎所承受的压力可能会高达600公斤或更高。
300公里
在新的规则下,一条轮胎必须能够确保行驶300公里的里程。
0.002秒
当赛车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飞驰时,橡胶分子每0.02秒会与赛道表面接触0.002秒。
❾ 量体温的叫什么工具
叫做体温计。
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的多。泡里的水银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产生微小的变化,水银体积的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在35℃到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为10份,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1/10度。
发明及改进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的。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
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较大。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和其他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反复改进,如把玻璃管倒过来,把液体放在管内,把玻璃管封闭等。比较突出的是法国人布利奥在1659年制造的温度计,他把玻璃泡的体积缩小,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具备了温度计的雏形。
以后荷兰人华伦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
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温度计,网络—体温计
❿ 轮胎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需要用到哪些设备
流程:
混炼:保证胶料与配合剂分散均匀;
押出:保证胎面、胎侧和钢丝圈形状及尺寸;
压延:保证压延制品厚度、密度均一;
裁断:保证各部件宽度、角度长度等;
成型:保证组装时各部件定位精确,粘合良好;
硫化:保证压力、温度和时间;
生产汽车轮胎用到的设备:
炼胶工序:密炼机、开炼机、小料自动称量系统;
压延工序:帘布压延机、螺杆挤出机、开炼机;
压出工序:开炼机、螺杆挤出机、胎面联动线;
成型工序:成型机、贴合机;
硫化工序:硫化机(罐);
汽车轮胎生产工艺
一、配炼工艺
1、塑炼
生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便于工艺操作,需要减少生胶的弹性,增加塑性,使它变成柔性的可塑的胶料。
一般有开炼机塑炼、密炼机塑拆蚂炼和挤出机塑炼等,我厂采用的是密炼机塑炼
2、配料
配料是将各种橡胶用原付材料按配方表要求准确称量配制的过程,是胶料混炼的一个重要工序,其材料称量的精确度将直接影响到胶料的加工性能。
混炼的目的:(1)使配合剂均匀地分散于生胶中,以得质量均匀一致的混合胶。(2)使胶料具有适合的可塑性,以确保加工顺利地进行。
二、胎面压出
将热炼好的胶料经过压出机加工,胶料通过压出机机头出口处的型板,制成具有胎面断面、形状的胶条,这个过程叫做胎面压出。
胎面压出工艺流程:
热炼→供胶→压出→打标记→冷却→定长切割→称量检查→存放
三、帘、帆布压延
帘帆布的压延就是将做为胎体骨架材料的白坯帘线进行两面附胶,使骨架材料变成一种可以操作、弊御猜贴合、成型的弹性体。
目前压延 方法有两面贴胶:一面擦胶一面贴胶和压力贴胶三种。
压延工艺流程:
四、外胎成型
将外胎各个部件的半成品在成型机上且合成一个完整胎的工艺过程,称为轮胎成型。
成型质量对外胎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其手工操作多,工序复杂,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布筒上偏,布层之间存有气泡,钢圈偏歪,胎面缓冲偏歪,或应现折子露白、杂物等质量问题,会使外胎在硫化后或使用过程中出现肩空、肩裂、脱层,钢丝上抽等问题。
五、外胎硫化
外胎硫化是外胎制造的最后一个工序,也租型是对成品主要物理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工序。通常将胎胚放在一个具有一定轮廓和带有花纹的模型内,一方面让蒸汽通过模型,一方面过热水进入水胎或胶囊内,使外胎内外同时受热硫化。 工艺流程:
硫化机:胎坯→硫化→后充气冷却→检查入库
外胎硫化按硫化设备不同可分为硫化罐和硫化机硫化,其中硫化罐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产量大,但能源消耗大,劳动强度大,硫化机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热量耗用小,产品质量较好,缺点是设备费用高,不易变换产品规格,按尼龙胎的要求要逐步淘汰硫化罐,以机带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正常运行的有7个硫化罐,50台硫化机,硫化设备能力属同行业上游水平,我公司生产的除农业胎外均采用硫化机。
六、内胎制造工艺
工艺流程:
内胎胶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胶料中的杂质,保证内胎有良好的气密性和抗撕裂性。内胎硫化采用高温短时间硫化。内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杂质、汽泡,接头裂口或接头薄,或厚薄不均、打折、气门咀缺陷等,如发现有这些质量问题大部分为生产过程操作不当或设备胶料有问题而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