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青铜食器有哪些工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青铜食器是古人用来盛稻、梁等熟食的工具,主要有簋、盂、盨、簠、豆等。有些食器还有盖,以便保温或盛食物。(1)簋类似现在的大碗,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西周、春秋时期多有盖。种类大体分为无耳簋、两耳簋、四耳簋、方簋等。(2)盂形状像有附耳的簋。侈口、深腹、圆足,有附耳,个别为方盂,使用年代主要为商代和西周。(3)盨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沿用至春秋,造型为椭圆形,敛口、两耳、圈足或四足,有盖,盖上一般有4个矩形钮。(4)豆类似现在的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有盖。西周时期的豆为浅腹、束腰、多无盖无耳,春秋时期的豆有耳,足增高。战国时期豆腹变深,豆把细长,盖上有提手并可仰放。(5)簠流行于周代中期,战国以后渐衰退。造型为长方形,口外侈,盖上有两耳,短足,盖与器物的形状大小相同,合上为器盖,打开则成为相同的两器。
2.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青铜炊器有哪些工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青铜炊器是古人烹制食物的炊具。大致可分为鼎、鬲、敦、甗、釜等。(1)鼎相当于现在的锅,造型多为圆形,有三足和双耳,主要包括柱足鼎、扁足鼎、尖足鼎、马蹄鼎、四足方鼎等。商代以前多圆腹尖足,商以后多圆腹柱足,西周后期呈蹄形足,战国至汉代蹄足变短并加盖,秦汉鼎多敛口、硕腹、附耳、三短足,均有盖,盖上有三环。(2)鬲煮粥的器物,一般有三个中空足,以便于加热,口沿外倾为侈口。流行于商至春秋。(3)敦特点是盖与器各为半圆,合二为一个球体,有二环耳。分三足敦和无足敦两种,盛行于战国时期。(4)甗相当于现在的蒸锅。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为甑,用以盛食物;下为鬲,用以装水。甑、鬲之间有一层带孔的铜片,称为箅,可透过蒸气。有独体甗,合体甗和方甗三种。
3. 明代铜器是什么工具加工制造
明代铜器制品很多,有铸铜制品,熟铜制品,不知你要问的是哪一类。铸铜一般是用模具浇铸而成,诸如:钟、鼎、炉等;熟铜制品很多,诸如:铜盆、酒壶、酒杯等,是铜板经过敲打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