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如何使工具具备互换性
扩展阅读
农村地里的资源怎么加工 2025-05-10 13:55:57

如何使工具具备互换性

发布时间: 2023-04-01 22:42:52

㈠ 要实现零件在的互换性是否要把零件加功成一 模一 样

加工成绝对的一模一样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加工成一致性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尺寸公差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从而可以完全互换(或者分组互换)。

互换性
interchangeability
机械制造中,按规定的几何和机械物理性能等参数的允许变动量来制造零件和部件,使其在装配或维修更换时不需选配或辅助加工便能装配成机器并满足技术要求的性能。几何参数包括尺寸大小、几何形状、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角度和锥度等;机械物理性能参数通常指硬度、强度和刚度等。机器零件和部件的各种参数,只要实际值保持在规定的变动范围内,就能满足技术要求。参数值规定的允许变动量称为公差。
互换性原理始于兵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兵器便符合互换性要求。18世纪初,美国批量生产的火枪实现了零件互换。随着织布机、缝纫机、自行车等新的机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又出现了高精度工具和机床,促使互换性生产由军火工业迅速扩大到一般机械制造业。20世纪以后,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由于批量大和零部件品种多,要求组织专业化集模槐中生产和广泛的协作。工业标准是实现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基础。机械工业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公差与配合标准。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编制出版的极限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差与配合标准。30年代前后,各工业国家相继颁布了公差与简改配合国家标准。192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成立,1935年公布了国际公差制ISA草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2年颁布ISO/R286-1926极限与配合制。中国于1959年颁布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GB159~174-59,1979年颁布公差与配合新标准GB1800~1804-79。
按互换程度,互换性可分为完全(绝对)互换和不完全(有限)互换。零件在装配时不需选配或辅助加工就可装成具有规定功能机器的称为完全互换,而需选配或辅助加工才能装成具有规定功能机器的称为不完全互换。另外根据互换目的,互换性又可分为装配互换(规定几何参数公差达到装配要求)和功能互换等(规定几何参数公差和机械物理性能参数公差达到使用要求)。遵循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就旦咐友能实现高度专业化协作生产,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㈡ 什么是产品通用化,都有哪些特性方法

对某些零件或部件的种类、规格,按照一定的标准加以精简统一,使之能在类似产品中通用互换的技术措施。经过统一后,可通用于某些产品中的零件或部件,称为“通用件”。
所谓产品通用化,是指同一类型不同规格或不同类型的产品和装备中,用途相同、结构相近似的零部件,经过统一以后,可以彼此互换的标漏掘纯准化形式。显然,通用化要以互换性为前提,互换性有两层含义,即尺寸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功能互换性问题在设计中非常重要。例如所设计的柴油机,既可用于拖拉机,又可用于汽车、装运机、推土机和挖掘机等。通用性越强,产品的销路就越广,生产的机动性越大,对市场的适应性就越强。
产品通用化就是尽量使同类产品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类产品的部分零部件的尺寸、功能相同,可以互换代替,使通用零部件的设计以及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与制造的工作量都得到节约,还能简化管理、缩短设计试制周期。
产品通用化的必然性:
产品通用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产品规格、品种日益繁多,生产和需求反映在品种规格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将作用相同、尺寸接近的各种零部件和技术文件,经过比较分析,合理归并,使其统一,既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又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产品通用化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向之一。它能够减少生产重复现象,消除产品及其元件种类以及工艺型式的不适当的多样化。在通用化基础上增加批量,是建立专业化生产的有效条件,对采用先进设备、改善产品质量的更新速度,缩短掌握新技术的时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起着积极作用。由于产品结构中尽量采用通用件,可以简化产品设计、减少工艺准备的工作量,从而使生产组织和生产计划工作进一步完善。
产品通用化的一般方法:
在对产品系列设计时,要全面分析产品的基本系列及派生系列中零部件的个性与共性,从中找出具有共性的零部件,先把这些零部件作为通用件,以后根据情况有的还可以发展成为标准件。如果对整个系列的产品中的零部件都经过认真的研究和选择,能散哗够通用的都使之通用,这就叫返咐全系列通用化。
在单独设计某一种产品时,也应尽量采用已有的通用件。新设计的零部件应充分考虑到使其能为以后的新产品所采用,逐步发展成为通用件。
产品通用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一般是:
1、在基础产品的基础上,使各种用途的机器系列通用化。
2、在各种不同的机器中,最大限度地采用同一类型的零部件。
3、设计含有一般元件的典型方案,即工艺过程典型化。
通用化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会发生深刻影响。通用化不仅会完善纵向的联系,而且会完善横向的联系──它可减少各部门的企业内所生产的同类部件、零件和工具的型式尺寸的数量。因此,通用化工作只能综合地进行,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而不能将这项工作局限在个别企业或一些企业范围内。

㈢ 如何使工件具有互换性

我认为 互换性简史 互换性原理始于兵器制造。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2)生产的兵器便能符合互换性要求。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弩机(当时的一种远射程的弓箭)的组成零件都具有互换性。这些零件是青铜制品,其中方头圆柱销和销孔已能保证一定的间隙配合。18世纪初,美国批量生产的火枪实现了零件互换。随着织布机、缝纫机和自行车等新的机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又出现了高精度工具和机床,促使互换性生产由军火工业迅速扩大到一般机械制造业。20世纪初,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由于批量大和零部件品种多,要求组织专业化集中生产和广泛的协作。工业标准是实现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基础。机械工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是公差与配合标准。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编制出版的“极限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差与配合标准。30年代前后,各工业国家都颁布了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192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成立,1935年公布了国际公差制ISA草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62年颁布ISO/R286-1926 极限与配合制。中国于1959年颁布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GB159~174-59,1979年颁布公差与配合新标准GB1800-1804-79,已有尺寸、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等基本要素的公差和轴承、螺纹、齿轮等通用零件的公差与配合等整套标准。 分类 互换性分为外互换和内互换。对于标准部件来说,标准部件与其相配件间的互换性称为外互换;标准部件内部各零件间的互换性称为内互换。例如滚动轴承,其外环外径与机座孔、内环内径与轴颈的配合为外互换;外环、内环滚道直径与滚动体间的配合为内互换。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又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或有限)互换。零件在装配时不需选配或辅助加工即可装成具有规定功能的机器的称为完全互换;需要选配或辅助加工才能装成具有规定功能的机器的称为不完全互换。在机械装配时,当机器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如采用完全互换会使零件公差太小,造成加工困难,成本很高。这时应采用不完全互换,将零件的制造公差放大,并利用选择装配的方法将相配件按尺寸大小分为若干组,然后按组相配,即大孔和大轴相配,小孔和小轴相配。同组内的模辩兄各零件能实现完全互换,组际间则不能互换。例如滚动轴承,为了用户方便,外互换零件应实现完全互换。为了制造方便和降低成灶和本,内互换零件应采用不完全互换。互换性按互换目的又有装配互换和功能互换之分。规定几何参数公差达到装配要求的互换称为装配互换;既规定几何参数公差,又规定机械物理性能参数公差达到使用要求的互换称为功能互换。上述的外互换和内互换、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皆属装配互换。装配互换目的在于保证产品精度,功能互换目的在于保证产品质量。 基本内容 就装配互换性而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零件基本要素(构成零件的点、线、面)和通用零部件(轴承、键和花键、螺纹、齿轮等)的几何参数公差及其检验方法的标准化问题。基本内容有:尺寸公差和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形状和位置公差(见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浓度、角度公差和圆锥结合的互换性、量规公差和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键与花键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齿轮和蜗轮传动的互换性、尺寸链等。随着对机械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除装配互换性外,还要求零件和部件有一定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对齿轮传动,既要规定影响传动准确性、工作平稳性和负载均匀性的几何参数误差,又要规定材料、硬度、热处理形式、噪声大小等机械物理性能参数的允许值及其范围。功能互换性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旦袭产水平。
我认为如何使工件具有互换性?非常复杂,我都这么辛苦作答了,给个最佳答案把,谢谢啦! 煤矸石粉碎机

㈣ 怎样标注形位公差才能保证带孔圆盘的互换性

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就是指零件的尺寸大小在允差范围内,
在加工中,主要注意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尺寸则丛,不要超差就行了;位置公差就是指零件的面线的相互位置,如平行度、对称度、垂直度等,在加工中主要注意装夹和带盯薯校正,并尽可能蠢者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就可以保证。

㈤ 论述机械零件标准化、互换性和测量的关系.

互换性指的是零部件在几何,功能,等参数上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即同一规格的零件,不需要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并且符合使用性能要求.要求几何参数,机械性能纳基桥,理洞猛化性能以及其他功能参数都能互换.
标准化值得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有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按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测量指为了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即讲被测的量与复现计量单位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的比值的过程,一个完成的测量包括 1.测量对象 零件里限几何量,长锋颤度 角度 表面粗糙度,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等 2.测量方法 3.测量的精确度 4.计量单位
他们的关系 测量是进行互换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提之一,也是保证各种极限与配合标准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为了进行测量并达到一定的精度,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运用适当的测量工具.

㈥ 数控机床加工工件 如何正确选用刀具 对所选的刀具有什么要求

数控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a.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
(1)整体式;
(2)镶嵌式,采用焊接或机夹式联接,机夹式又可分为不转位和可转位两种;
(3)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
b.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1)高速钢刀具;
(2)硬质合金刀具;
(3)金刚石刀具;
(4)其他材料刀具,如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等。
c.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
(1)车削刀具,分外圆、内孔、螺纹、切割刀具等多种;
(2)钻削刀具,包括钻头、铰刀、丝锥等;
(3)镗削刀具;
(4)铣削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的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量上达到整个数控刀具的30%一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 2.2数控刀具与普通机床上所用的刀具相比,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刚性好(尤其是粗加工刀具)、精度高、抗振及热变形小;互换性好,便于快速换刀;
(2)寿命高,切削性能稳定、可靠;
(3)刀具的尺寸便于调整,以减少换刀调整时间;
(4)刀具应能可靠地断屑或卷屑,以利于切屑的排除;
(5)系列化标准化以利于编程和刀具管理。
3.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科的性能、加
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1) 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取镶硬质合金刀片的玉米铣刀;对一些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外形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锥形铣刀和盘形铣刀。
(2)在进行自由曲面(模具)加工时,由于球头刀具的端部切削速度为零,因此,为保证加工精度,切削行距一般采用顶端密距,故球头常用于曲面的精加工。而平头刀具在表面加工质量和切削效率方面都优于球头刀,因此,只要在保证不过切的前提下,无论是曲面的粗加工还是精加工,都应优先选择平头刀。另外,刀具的耐用度和精度与刀具价格关系极大,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好的刀具虽然增加了刀具成本,但由此带来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则可以使整个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3) 在加工中心上,各种刀具分别装在刀库上,按程序规定随时进行选刀和按刀动作。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刀柄,以便使钻、镗、扩、铣削等工序用的标准刀具迅速、准确地装到机床主轴或刀库上去。编程人员应了解机床上所用刀柄的结构尺寸、调整方法以及调整范围,以便在编程时确定刀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目前我国的加工中心采用TSG工具系统,其刀柄有直柄(3种规格)和锥柄(4种规格)2种,共包括1 6种不同用途的刀柄。 (4)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刃磨、测量和更换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减少刀具数量;②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步骤;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④先铣后钻;⑤先进行曲面精加工,后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等。

㈦ 什么叫互换性具备互换性的条件是什么

机器制嫌洞造中的互换性是指,按照规定的几何、物理及其他质量参模郑数的极限,来分别制造机械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其在装配与更换时不需辅助加工及修配,便能很好的满足使用和生产上的要求。

条件:几何参数包括尺寸大小、几何形状、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角度和锥度等;机械物理性能参数通常指硬度、强度和刚度等。机器的零件和部件的各种参数不可能也不必要达到绝对的准确值,只要实际值保持在规定的变动范围之内就能满足技术要求。参数值规定的允许变动量称为公差。

拓展资料

从使用方面看,如人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和手表的零件,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的零件等,当它们损坏以后,修理人员很快就可以用同样规格的零件换上,恢复自行车、手表和设备的功能。

而在某些情况下,互换性所起的作用还很难用价值来衡量。例如在战场上,要立即排除武器装备的故障,继续战斗,这时做主零、部件的互换性是绝对必要的。

从制造方面来看,互换性是提高生产水平和进行文明生产的有力手段。装配时,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故能减轻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装配周期,旦者颂并且可使装配工人按流水作业方式进行工作,以致进行自动装配,从而大大提高街道效率。

㈧ 求常见的互换性零件和测量工具介绍

互换性是指相同规格的不经过挑拣或修配就可直接使用并能够保证性能的一批零件。轴承、螺栓、垫片友纯、键、销。垫片、键好简咐、销使用通用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就可以。螺纹零件最好使用环、塞规测量,轴承有专咐谈门的测量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