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行驶速度最快的火车叫什么
中国又一次受到全球瞩目。二零二一年一月三号,全球第一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正式落地,比高铁还要快上一倍,在陆地上、大气环境下的所有交通工具中,它可算得上是最快的,且以一人之力就可以将其推动。那么这款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到底强在哪里?除了速度快,它在其他方面的性能又是如何呢?接下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款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
我们都知道,平时出行大家所乘坐的陆地交通工具里,最快的可能就是高铁了,它的速度一般都在每小时三百公里,而这次亮相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列车速度达到了每小时六百二十公里。要知道这个速度已经基本上要与音速相差不多了,并且预计未来其速度将会达到每小时一千公里。而该列车所采用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技术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项技术。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的样车设计极为巧妙,其车头采用的流线型设计,形状如子弹头一般流畅。从它的名字里磁悬浮三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与通常的高铁不同,不需要依靠车载的电源驱动车体在设定好的钢轨上行驶,它会一直悬浮在永磁轨道上,在其轨道的中间装有直线电机。
同时列车底部还安装了超导悬浮装置,这一装置就恰恰替代了传统的车轮悬着的列车,车体与下面的轨道之间缝隙仅仅有十毫米左右。别看就这么小的缝隙,即使是在列车不运行的时候,它也能保持悬浮状态。它最大特点便是可以自稳定、自悬浮以及自导向。那么为什么它能够一直保持悬浮状态呢?
其实是因为在列车的底部安装着超导体,而它的轨道是永磁体,然后再通过液氮的作用,能够使列车车体与轨道之间一直有着很近的距离,但又不会贴在一起,也不会相互远离。其实就类似于我们平时见到的磁铁同级会相斥,很难会贴在一起。这样的设计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即利用了磁的物理特性,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额外再消耗其他能源。
并且由于其超导它的存在,不管我们是对车身的上下左右哪个方向施加推力,它都会自动摆正回到最初的位置。也就是说,它是不会因为没有与轨道接触而在运行的过程中脱轨的。并且到目前为止,全球就只有一辆样车拥有自悬浮这种高超本领。
这里我们可以和日本现在正在建造中的低温超导磁悬浮相比较。他们的这种磁悬浮相比我国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相比要麻烦很多,因为它在运行之前还需要有一个助跑的阶段,然后才能产生相应的磁力,使列车车体悬浮起来。
说完了他的磁浮,我们再来说说他名字中的另外两个词,超导和高温。超导体最早是在一九一一年就被我们人类所发现,当时有一位名叫翁纳斯的荷兰科学家,在测量汞电阻率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将汞的温度降到零下二百六十九度,这时便会发生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汞的电阻消失了,也就是说它成了一个没有电阻的超导体。
这一发现是人们研究超导体的开端,之后随着人类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大量的实验研究,逐渐发现了很多具有这种特征的其他材料,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或许大家会感到疑惑,导体存在电阻又会怎么样呢?存在电阻的导体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其实电阻的存在会使其在通过电流时产生热量,比如我们的电脑在运行的时候会发热,这显然对我们的电脑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再比如,我们也可以通过巧妙地利用电阻这一特性,设计出一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东西。好比我们常见的电锅,它就是因为在其内部有一个电阻比较大的发热管,当我们给它进行通电时,它便会发热,我们就恰好是利用这些热量来做饭的。
再来给各位说说这另一关键词,高温。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该高温并不是说明它的温度很高,它主要是表明与普通的超导体相比,其温度更高一些。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荷兰科学家翁纳斯发现的汞在零下二百六十九度时就会失去阻力。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很多种其他的材料,它们不需要到零下二百多度才会变成超导体,很多只需要达到零下一百多度,其电阻便会消失。
例如科学家们发现的铜氧化物在零下一百九十六度时便会产生超导现象,这二者相差只有几十度,但是在价格上却相差悬殊。比如我们想要将普通的金属温度降到零下二百六十九度,使其成为超导体,往往需要价格。昂贵的液态氦才能做到,但是零下一百九十六度就不一样了,它只需要利用液态氮就能做到。
液氮的价格比较便宜,且使用起来也很高效。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就是用的液态蛋来触发其超导性质。由此我们也能看得出来,这辆磁悬浮列车的成本非常低。除了成本低之外,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还拥有很多的优越性。
首先便是它的轻量化,能够实现以一人之力推动一辆火车。这里要提到一个小插曲,在该磁悬浮列车举行启动仪式的现场,其研发参与者邓志刚还对现场的人员笑着说:你推着它试试看。要知道这可是一列重量高达十几吨的大物件,这怎么可能推得动呢?不过现场人员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力推了一下。没想到车体真的动了,这也恰恰印证了磁浮系统的强大,没有一点儿摩擦力的列车当然跑得快了。
不过由于磁浮所撑起来的重量是一定的,这就需要列车一定要轻量化,要足够轻巧,才能搭载更多的乘客。也正是因此,它的车身会比普通的高铁体积小一些。高温超导磁浮列车还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功能,那就是如此之快的列车却能够实现无人驾驶。
这便要说到它的动力系统,它是藏在其轨道上面的,它的动力系统实则是一种线圈状的无线电机,盘绕在两根永磁体轨道的中间。无线电机的驱动力要比传统的旋转电机要大,这是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比普通的高铁列车速度更快的原因。
除此之外,这款样车比传统的高铁列车车头更长一些,没有了车体与轮轨之间的摩擦阻力,再加上其更长的车头,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空气阻力就会更小一些。我们从车厢内部来看,在车头的前方安装了一排简单的操控台,并且在车头上面没有安装动力系统。车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是依靠地面的电脑对直线电机的远程控制,无人驾驶便是这么实现的。
不仅如此,它还非常环保。高温超导磁浮不仅能够静止悬浮,而且完全不会产生噪音,其永磁轨道产生的磁场为静磁场,所以车上乘客所接触的地方磁场就是零,这也不会产生电磁污染。高温超导磁浮的产生意味着我国在科技交通领域又建一座关键性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又一次被备受瞩目,为我们的祖国再添光辉。
⑵ 五种陆上交通工具有哪些
五种陆上交通工具有公交车、火车、高铁、自行车、摩托车。
1、公交车:公交车,指在城市道路上有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有窗,设置座位。
2、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3、高铁: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50km/h以上。
4、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5、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
⑶ 地面最快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就目前来说,地面最快的交通工具是动车,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组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的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
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明年8月投入运营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
⑷ 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
1.自行车 18Km/h
2.江轮 20Km/h
3.海轮 32Km/h
4.摩托车 40Km/h
5.汽车 60Km/h
6.火车 170Km/h
7.飞机 1000Km/h
8.火箭 6.9Km/s
⑸ 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交通工具的相关知识
1、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铁、摩托车、马车、人力车等。
2、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发明,使人类探索另一个星球的理想成为了现实。也许不远的将来,人类可以到太空中去旅行观光,每一个人可以到另一个星球去考察学习。
⑹ 陆地上最快速的交通工具是神马
亲~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是磁悬浮列车,次一点的是高铁。
⑺ 陆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在此之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2003年磁悬浮列车创下的时速581千米,现在日本又刷新了自身记录,提速22千米。计划2027年开通造价470亿美元的磁悬浮中央新干线,到时东京至名古屋仅需40分钟车程。而中国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就是上海的高铁,最高时速达到432公里。
⑻ 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汽车、火车、自行车、地铁、摩托车、马车、人力车等。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早些时候,人类还没有“交通工具”这一代名词,那时,人们主要是靠步行来相互走访联系的。所以,那时候的科技、政治、经济等等都很不发达,毕竟相对距离较远的两地无法很好的沟通,人们不能相互交流融合,发展也极其缓慢。
现代的各种高科技交通工具绝大部分是从前几个世纪的工具演化过来的,性能良好,而工具最主要的就是速度,如今从北京到广州,就算坐火车两三天也到了,要是在远古时代,在此时间段内,能否走出北京都成问题(也许那时代的人都不认识广州,所以没去),这就是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优势所在,速度快、运量大。
⑼ 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Thrust SSC”是一辆超音速车。
超音速推进号(Thrust SSC,SSC是“超音速车”SuperSonic Car的缩写)是一辆由英国人设计制造,使用两具战斗机用涡扇引擎(Turbofan Engine)为动力,专门用来打破世界陆上极速纪录(Land Speed Record,因此经常被简称为LSR)的特殊车辆。迄今(2005年中)为止Thrust SSC除了是世界陆上极速纪录冠军之外,它也是第一辆在正式规则之下,于陆地上突破音障的车子,创下平均车速1227.99公里/小时的可怕速度!(已经超过音速)
简介
Thrust SSC是由LSR领域非常知名的英国老将理察·诺伯(Richard Noble)与一位退休的英国陆基防空导弹空气动力学专家朗·艾尔(Ron Ayers)合作设计的喷射动力车,使用两具原本是用于英国皇家空军F-4幽灵二式(Phantom II)战斗机的军用版“斯佩”系列涡扇引擎做为动力来源,包括初期用来测试车辆基本稳定性、输出较小的Spey Mk 202,与正式测速时实际使用、动力较强大的Spey Mk 205型。Spey系列引擎其实从未正式推出过使用“Mk 205”这种代号的版本,取而代之的,有许多Mk 202型引擎在出厂后追加了用来提升稳定性与耐用性的改良套件,而Mk 205则是用来称呼一些直接在出厂时就内建改良套件的强化版Mk 202型之惯称。由于材料经过改良,Mk 205可以承受比Mk 202更高的涡轮机温度,透过供油系统的修改喷入较多的燃料后,产生出比标准型Mk 202更大的推进力。相对于Mk 202约20,500磅的推进力,改良型的Mk 205拥有高达25,000磅的推力,使得使用两具Spey Mk 205作为动力的Thrust SSC,拥有相当于145辆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惊人推进能力。
在总数超过50,000磅的最大推进力之下,重约10吨的Thrust SSC初估可以在4秒之内由静止加速到161公里/小时的速度,在16秒内由静止加速到1,000公里/小时,如果顺利的话,它理论上可在半分钟内划过8公里长的距离,并且达到1370公里/小时(约850英里/小时)的理论极速。
实际负责驾驶Thrust SSC挑战世界纪录的安迪·格林(Andy Green)是一位现役的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驾驶员,在英军的幽灵式战斗机退役之前,他原本是个驾驶此型战机的高手。虽然在过去十余年的世界纪录挑战中Thrust SSC的计划发起人兼总监的理察·诺伯一直是亲身上阵驾驶挑战车辆,但在这次的计划中诺伯决定退居幕后不自己上阵,改以选秀淘汰的方式选出了安迪·格林来实际驾驶纪录挑战车。为了习惯超音速车独特的后轮转向设计,格林曾在英国本土利用一辆加长轴距与改为后轮转向的奇怪旧型奥斯丁Mini改装车练习如何利用后轮控制转向。根据车队方面表示,后轮转向车在超高速的直线行使上拥有胜过前轮转向设计的直线稳定性,这对于习惯前轮转向的绝大部分汽车驾驶来说,是种很难理解与想象的事实。
历史
缘起
Thrust SSC计划的发起人理察·诺伯(Richard Noble)是个在1970到1980年代间,就已非常活耀于陆地极速纪录挑战界的名人,曾经在1983年10月4日时,驾驶以一具亚文式喷射引擎("Avon" Turbo Jet)为动力的速度挑战车“推进二号”(Thrust2),在美国内华达州雷诺城北200英里的黑岩沙漠(Black Rock Desert)中,以往返各一趟1英里区间内平均车速1019.47公里/小时(633.468英里/小时)的成绩,拿下那时的正式世界陆地极速头衔。在此之前,1979年时美国人史坦·巴瑞特(Stan Barrett)曾驾驶一辆命名为百威火箭(Budweiser Rocket)的纪录挑战车跑出749英里/小时的成绩,但因为百威火箭的燃料槽容量过小无法在一个小时的中间整备时间内及即时补充燃料、调头、进行第二次反方向的加速测时,因此百威火箭的纪录并不符合正式纪录规则的要求而鲜少被承认是世界纪录。
然而,诺伯虽然靠着推进二号拿下世界纪录头衔,却对自己的表现不很满意。这是因为推进二号创下的纪录仅仅只比13年前的1970年时,前代纪录保持者美国人盖瑞·加伯利希(Gary Gabelich)的蓝火焰号(Blue Flame)那1001.67公里/小时(622.407英里/小时)的成绩快了不到20公里/小时,进步程度有限(世界纪录认证单位要求的最小进步幅度是1%,而诺伯只跑出2%的勉强及格成绩),除此之外推进二号也未能在1公里区间长度的测试项目上赢过前代冠军(这表示推进二号的瞬间高速能力没有前代冠军强),等于是个半调子的阳春世界纪录。诺伯深知如果要成为货真价实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下一个要挑战的关卡是700英里/小时,这对于速度挑战者来说是个非常关键的魔法数字,因为700英里/小时已经非常接近声音在地表的传递速率,而物理学告诉我们要突破音障所需面对的问题,与次音速的领域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但是,推进二号仅有的一具涡轮喷射引擎不可能提供突破音障所需的力量,于是诺伯只好将这个目标暂时搁置,开了一家小公司经营起平价轻型飞机的制造与销售,与挑战驾船横跨大西洋的世界纪录。
一直到多年之后的1990年时,发生了两件让诺伯决定从操旧业的事情。其一是诺伯在波奈维尔盐床(Bonneville Salt Flats,一个非常知名的起步加速竞赛胜地)遇到了他长年来的老对手,美国籍的五届世界极速纪录保持人克雷格·布瑞勒夫(Craig Breedlove)。布瑞勒夫告诉诺伯他先前才刚取得两具奇异(GE)出品的J-79涡轮喷射引擎(J-79是美国版的F-4幽灵式战斗机所使用的引擎,除此之外,早期型的F-16战隼式战机也是使用这款非常经典的航空动力系统),打算利用这两具引擎作为他着名的“美国精神号”(Spirit of America)挑战新一代世界极速纪录的推力源。诺伯很明白如果顺利的话,布瑞勒夫极有可能成功突破音障,为了不让美国人的团队抢得超音速俱乐部的第一张会员,他开始募集赞助商筹措资金来源、寻找适合的合作团队与动力来源,开始了接下来的一系列英美超音速对抗。
另一个让诺伯决定重新启动陆地极速纪录挑战计划的原因,则是他在参观英国的布鲁克兰博物馆(Brooklands Museum)时,结识了在那里当馆内导游解说员的朗·艾尔。退休后在博物馆当导游义工的朗·艾尔并不是个小人物,他是英国军方负责发展猎犬式地对空导弹(Bloodhound)时,研发单位的首席空气动力工程师。两个对挑战速度纪录皆有高度兴致的老手在偶然的机会凑在一起,于是决定正式开始携手合作研发新一代的速度纪录挑战车,也就是日后的Thrust S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