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的石器生产工具主要有哪三种
主要为石斧、石锛、石凿。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的石器已经不频繁了,反而他们的骨器、陶器更受人关注。
而且有最早的漆器,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很多。
2. 半坡人普遍使用的劳动工具是什么
半坡人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石镰——收稻
石斧——开垦耕地
石磨+磨棒——加工谷物
(还有生活用具普遍使用陶器)。
3. 半坡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什么
彩陶。
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半坡居民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
他们还用鱼叉或鱼钩捕鱼,用纺轮制作麻衣,半坡人制造的彩绘陶器,形状各异,表面用赭色、黑色等颜料绘成动植物或几何形的花纹,居住在黄河流域附近。
遗址特点
遗址北部是公共墓地,南部是居住区,东部是烧制陶器的窑厂。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为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小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居住区周围有用于防护的壕沟。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他们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然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的正分平整,中间有一个灶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
4.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工具:
河姆渡人:石锛、骨耜,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以木器骨器为主。
半坡人:石铲、石锄、石镰、石磨。以石器为主。
5. 半坡居民生活用具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什么
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半坡居民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他们还用鱼叉或鱼钩捕鱼,用纺轮制作麻衣,半坡人制造的彩绘陶器,形状各异,表面用赭色、黑色等颜料绘成动植物或几何形的花纹,居住在黄河流域附近。
历史情况
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已种栗、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他们在居住区内建起圈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去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
他们已经开始有彩陶了。使用的工具有骨耜,石铲,石斧等。大部分都经过了磨光处理。因为他们的石器比北京人的石器相比,已经进步了很多,所以人们把他们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6. 河姆渡原始人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河姆渡原始人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
1、河姆渡人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还会建造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羊、鹿、猴子等牲畜。
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地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
2、半坡人
半坡人6000年前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原始农业有了发展,开始有原始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等。会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并使用陶器,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定居生活。以经营原始农业为主,使用的石器为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
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进入了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他们用石斧、砍伐器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再用石铲翻掘土地,石锄和尖木棒挖穴点种,最后,用石镰或陶镰收获,食用时用石磨盘、石磨棒脱皮碾碎。
现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培,粟耐旱易种,且便于存贮,不仅养育了六千年前的先民,至今仍是中国北方种植的主要作物。
(6)半坡遗址使用工具以什么为主扩展阅读
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内的新石器文化三大经济文化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
3、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7.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是什么
半坡人生产生活工具有石器如石锄、石铲、石鎌、石磨盘,骨器如箭头、鱼叉、鱼钩。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木、骨质三大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
在同时代的遗址中别具一格。石器颇显逊色,数量少,种类单纯,只有斧、凿、砺石等。基本为木作工具,只磨刃部,器身尚保留打制、琢制痕迹。
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进入了较发达的原始文明。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
(7)半坡遗址使用工具以什么为主扩展阅读: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定居生活,进入原始农耕时期,并且普遍使用石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为研究中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8. 半坡原始居民使用什么石器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半坡遗址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五六千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半坡居民大多住在半地穴的房屋里,屋内有灶炕,供炊煮和取暖用.建房时他们先在地上挖出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坑,在坑中埋设立柱,然后用树枝等材料沿炕壁建起围墙,有的还在内外抹上草泥,以增强牢固性,最后在立柱和围墙上架设屋顶.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栗.半坡居名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鱼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半坡博物馆曾在修复当中,已在2006年7月重新开馆。 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聚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brg116/pic/item/a9b51b5151b945818c5430a2.jpg"</A> width=800 align=top border=0>
9.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居民使用的生活工具分别是什么
河姆渡遗址居民用木、骨、石质及陶制工具.半坡居民广泛用石铲、石刀等磨制石器.
10.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什么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磨制石具,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它们居住的房屋多半是半地穴式的。常用的狩猎工具有石湫、矛、弓箭。常用的纺织工具有陶纺轮、石坊轮、骨梭、骨针。半坡人是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陕西西安的半坡村的原始人。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半为半地穴式房屋,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位于中央,小屋围大屋而筑。半坡人局地在近地表水源的地方,相应的半坡文化则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