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没有塞尺气门间隙怎么调
就只有凭经验跟感觉去调了,最好还是用塞尺调的更准确一点。
B. 气门间隙如何测量
有专用的气门塞尺。比如四缸的车,在对好点火正时的情况下1-3-4-2.点火顺序,1缸双气门,3缸排4缸不调2缸进气门。 一定要在凉车的情况下调。
C. 气门间隙的测量怎么测
气门间隙的测量值,用塞尺插入间隙处进行测量
D. 没有工具怎么拧气门芯
只能工具,不能只淘宝买一个[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 店专业技术员,10分钟解决看看别人怎么说。
E. 我的摩托车是豪爵银豹125-7d我没有塞尺我自己怎么调气门间隙啊谁能告诉我啊
调整如下:
顶置凸轮轴式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拆下进排气门室盖和磁电机外罩;
2、转动磁电机转子,使其外圆面上的“T”刻线与机壳上的刻线对准,皮时活塞应处在压缩行程的上止点;
3、将厚度为规定气门间隙值的塞尺小心地插入气门间隙内来回拉动,若感到略有阻力时,说明间隙合适.
4、若间隙不合适,则行旋桦调整螺母,一边用小扳手转动调整螺钉,一边拉动塞尺检查间隙,待间隙合适后,再拧紧后间隙发生变化,应再用塞尺复测一次。
侧置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拆下气门室盖,卸下火花塞;
2、用手指堵住火花塞孔,踏动启动踏杆,当手指感到有气流冲击时,说明活塞已处在压缩行程;
3、这时可将螺丝刀头部伸入火花塞孔内,再缓缓踏动启动踏杆,当螺丝刀上升到最高点时,活塞即处于上止点;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方法同顶置凸轮轴工气门间隙的检查及调整方法:
需说明的几个问题对侧置气门来讲,气门间隙是指进排气门杆尾端与挺杆上调整螺钉间的间隙;对顶置气门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来讲,气门杆恬端与摇臂上调整螺钉间的间隙。 气门间隙分冷间隙和热间隙两种,热间隙比冷间隙略小,在发动机冷态下测量的间隙即为冷间隙。通常,进气门冷间隙在0.08~0.10毫米之间,排气门冷商隙在0.10~0.12左右。调整时应严格按说明书上规定的间隙进行。 气门间隙的检查及调整必须在进排气门者完全关闭时进行。而自学成才塞位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时,恰好进排气门完全关闭,所以调整气门间隙时,必须使客厅塞处于上止点。 气门间隙的调整应在发动机冷态时进行,严禁在发动机动转时即进行调整。对双缸发动机,应逐缸进行检查及调整。
F. 气门导管及气门油封检查
1、 检查气门杆是否有明显的弯曲、烧蚀和损坏,如有,应予以更换。
2、使用千分尺测量气门杆外径尺寸,倘若超过使用极限值则需更换。
3、使用微型千分表伸入气门导管孔内测量其孔径,根据气门杆的测量情况,计算出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若超过使用极限值,应更换相关零件。若没有专用测量工具,可将新气门杆插入导管孔内,将气门盘部提出一点,用微型千分表靠在气门盘头部,如果摆动量超过0.20 mm,则说明气门导管孔已磨损过量,应更换。
4、检查气门杆的弯曲和气门顶部的歪曲偏摆,可使用千分表在专门的检验仪上进行检测。若没有测量仪器,也可将气门杆放置在平板或平玻璃上,滚动气门杆,使用塞尺片测量气门杆与平板之间的间隙,只要间隙超过0.03 mm,就判断该气门杆弯曲变形,不能继续使用。
5、将气门杆靠到两个圆柱体之间,持千分表测头靠到气门锥盘部,滚动气门杆,观察搁在气门锥盘部的千分表指针,如果其跳动值超过0.05 mm,说明气门盘头部跳动严重,此时结合测量气门座圈的宽度来决定检修或更换某个零件。
201562211463694453.jpg
二、气门导管
气门导管(如图所示)为气门杆的上下运动提供导向作用,是气门的一个重要散热通道,目前摩托车大都使用粉末冶金合金和耐磨铸铁烧结而成,这些材料能部分地提高材质的导热性。其材质具有多孔组织,采用特殊渗油工艺处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气门的抽吸和温度升高的膨胀,机油能自动进入摩擦表面起润滑作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因毛细管作用,机油又被吸入孔隙中,这种自润滑性能极好地保护了气门杆部不受伤害,具有磨损小、工作可靠等特点(气门导管的技术参数:内外圆同心度≤0.022 mm,硬度HB150~180)。
若机油从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的间隙处进入燃烧室或排气道,会引起排气冒蓝烟。因为气门与导管磨损后,两者之间的间隙超大,一旦达到维修极限值0.08 mm以上,当气门往复运动时会左右摇摆,致使气门油封封油失效。此类故障常伴有启动困难、气缸盖噪声大、动力不足等现象,这种故障多见于使用时间较长的旧车。修复时,首先应检查气缸盖进排气道内导管及气门头锥部的形态。进气道内多表现为有机油浸润痕迹,检查其配合间隙时,可用一只标准的新气门和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孔配合比较。若气门导管孔磨损过量,则需更换导管。对于无凸缘型导管,在拆卸前需测量其安装高度。新导管装入气缸盖后应保证其导管上部的高度尺寸与旧导管基本一致。更换气门导管的气缸盖,需重新研磨气门与气门座。
201562211463691455.jpg
气门导管与气缸盖孔是过盈配合装配,若因过盈量不足,或因其它原因引起气门导管松动,机油会从气缸盖接合周围的间隙处漏入排气道,或被吸入燃烧室中。具体表现为:进气门导管松动时,进气道内有机油浸润痕迹,冷车启动后有蓝烟排出,与活塞环失效出现的烧机油故障极为相似;排气门导管松动时,冷车启动无蓝烟排出,排气管尾部有机油滴出,在热车状态特别是低挡重负荷时,有明显的蓝烟排出(在连续的坡道上行驶可检测到)。同时高温排气会窜入曲轴箱内,引起曲轴箱内的机油温度急剧升高和发动机过热等症状。
一旦确认气门导管存在松动,最好更换新件。若暂无配件,可在气门导管下端冲一些毛刺状凸起,同时用冲子仔细地在气缸盖导管孔周围冲一些对称的小凹点,使其口径变小,并在气缸盖导管孔内涂上一些液体密封胶(如乐泰515平面密封胶),然后把导管压入气缸盖导管孔内。如果更换新气门导管,不要忘记在导管下端套上耐高温的O型密封圈。必须注意:若旧导管与新气门的配合间隙达到了维修极限值,应更换旧导管,同时采取上述措施,使新导管和气缸盖孔有足够的过盈量,不致于在热态时自行松动。此外,如气缸盖破损,气缸盖颊扭曲变形,在进气冲程时,润滑油会被吸入燃烧室参与燃烧,出现冒蓝烟烧机油现象,此类故障车多数表现为气缸盖与气缸结合处有油渍浸润现象。修复时,应更换气缸盖垫和研磨气缸盖平面。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201562211463698982.jpg
1、使用铰刀修整导管或清除积炭时,铰刀伸进或取出都应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加适量机油润滑,以增加铰孔的精度及粗糙度。若铰刀逆时针方向转动或不动时取出,会破坏导管孔的精度。
2、气门导管的材质硬度较低,安装时要用带止口的芯棒进行操作装配,不要损伤其配合面。
3、导管与气缸盖导管孔的过盈量一般选择在0.04 mm~0.06 mm之间。多次拆装后,应适当增加其装配的过盈量,以保证配合的牢固性,必要时应使用液体密封胶防止松动。
4、无论气门是否更换,在更换气门导管后,均应检查气门的密封性,必要时需研磨气门和气门座,确认没有泄漏才能装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