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一想,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有哪些
交通:鸦片战争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铁路。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城、兰新等铁路,开通了西南、西北的交通线。90年代,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通车,使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火车机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程。铁路营运居世界第四位。公路交通方面,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一些偏远闭塞的地区也被公路联系起来。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目前,我国已成为航运大国。
通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察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1900年南京的电话局是最早的市内电话局,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B. 近代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
火车,自行车,火轮车
C. 近代民国交通工具有那些样子
一、交通工具
(一)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晚清的铁路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3.新中国建立后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D. 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的更迭速度迅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你好。
选择C 答案。因为近代使用自行车的只是部分人,并没有完全普及,所以谈不上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
E. 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
1、火车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中国人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恐惧。尽管如此,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还是被迫接受了修建铁路,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着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2、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飞行作为“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进行的受控的持续动力飞行”被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所认可,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3、黄包车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是黄色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
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4、汽车
以前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翁。
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 年中装出10 辆。
5、摩托车
自1885年德国戴姆勒发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摩托车以来,摩托车的发展已经历了100多年的沧桑巨变。
1951年8月,中国正式开始自行试制、生产摩托车,由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汽车制配六厂完成了5辆重型军用摩托车的试制任务,并由中央军委命名为井冈山牌。
该车车速最高可达每小时110公里。到1953年,井冈山牌两轮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000辆。井冈山牌摩托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摩托车工业开辟了新纪元。
F.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
1、近代交通工具更新: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以人力、机械动力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这一切与城市乡村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2、人力、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表现形式:人力车、自行车、电车、公共汽车。20世纪50年代以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中枢。
3、近代中国先进的交通工具是火车、轮船与飞机;这一时期交通工具的变化与洋务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密切相关。
4、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应用受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存在差距,使得交通工具发展呈不平衡性,且受到制约。
5、邮政通信的发展。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经历由试办到正式办理,涵盖范围不断扩大,辛亥革命后邮政工具变革,新中国成立后开创邮电合一新时代,独立发展。
6、电信事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到外商垄断对外电信交通,再到国民政府时期收回部分电信主权,电信事业逐渐完善沟通了城市与乡村、内地与沿海、边疆之间的联系。
7、电话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期,由西方传入中国,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通信设施逐渐完善,普及率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电话用户已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