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辽宁省朝阳市自然资源的矿产资源
朝阳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品种比较齐全,现已了现各类有益矿产53种,矿产地830多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6种。有些矿种如金、钼、锰、磷、石灰石、膨润土、硅石、珍珠岩、粘土、含钾岩石等为省内优势矿种;硅灰石、紫砂、镍为境内首次发现;铁、煤、油页岩、白云岩、沸石、萤石、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等在省内占有主要位置。此外,尚有许多矿种如铜、铬、钨、银、铅、锌、铂、钯、石棉、泥炭、理石、地下热水、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㈡ 东北有哪些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7.2%。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87(新增菱镁矿)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2l5种)的37.7%。保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的有10种,即:石油、晶质石墨、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铼矿;位居第2位的有2种,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种,即:硒矿、珍珠岩、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矿产有42种。全省铁、锑、镍、钴、硼、萤石、石棉、磷矿、硫铁矿、钾等成矿地质条件较差,资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给率不足。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及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吉林省矿产资源品种较多。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蕴藏量大,许多矿产储量居于全国前列,能源矿产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和化工原料矿产也有一定储量。
(一)能源矿产
煤炭 吉林省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市有煤,主要集中在通化、舒兰、珲春、辽源等市、县。油页岩产地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辽、桦甸、罗子沟三个盆地,储量相当于全国储量一半以上,具有较大的潜在优势。
石油 吉林省石油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南部。列全国第八位。
(二)黑色金属矿产
铁 吉林省铁矿储量比较集中。在全国居中下。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有桦甸县老牛沟、浑江市板石沟、敦化市塔东等3处大型矿床和通化市四方山、和龙县官地、通化市七道沟、浑江市大栗子、七道沟、浑江市青沟等6处中型矿床。 钒 主要产地为敦化市塔东矿,保有储量31.97万吨,居全国第八位。
(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
铜 全省有铜矿产地31处,总保有储量84.4万吨,居全国第十四位。主要矿床有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等。 镍 全省有镍矿产地8处,保有储量35.3万吨,约占全国储量4。7%,居第三位。主要矿床有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蛟河县漂河川等。 钼 全省有钼矿产地6处,总保有储量109.81万吨,约占全国储量20%,居第二位。主要矿床有永吉县大黑山等。金 全省列入储量表产地24处,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产地有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桦甸县夹皮沟、板庙子、安图县海沟、汪清县刺猬沟、汪清县金仓、珲春县柳树河子等。锗 主要产于九台县营城矿,保有储量398。5吨,占全国储量1l%,居第三位。镓 全省有镓矿产地两处,一处为永吉县大黑山,一处为桦甸县西台子,保有储量1.6678万吨,占全国储量22%,居第二位。铼 主要产于永吉县大黑山矿,保有储量13.1吨,占全国储量9.2%,居第三位。
(四)非金属矿产
吉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有40多种,可供开发利用的矿地700余处,有远景的矿点还要多得多。非金属矿产在吉林省矿产资源中比重较大,而其中硅灰石、硅藻土和膨润土具有优势。
硅灰石 是吉林省有发展的矿种之一。已探明储量2000万吨,预测储量4000万吨,占全国储量97%。矿石质量较好,有害杂质含量低。主要分布在磐石县长崴子、梨树县大顶山、龙井县大灰沟等3个地区。
硅藻土 是吉林省地质储量很大的矿产,预测储量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而且质量好,名列世界前列,属国内优势矿产,在国际市场很有竞争能力。主要分布于长白县马鞍山、敦化县秋梨沟、高松树等地。
膨润土 已探明储量4041.9万吨,预测储量丰富,居全国第一位。近年内发现的钠基膨润土矿已开始应用于钢铁工业,用处广,需要量大。主要分布于九台县和公主岭市。储量较大的是公主岭市刘房子膨润土矿和九台县银矿山膨润土矿。长春市郊区石碑岭煤矿、羊草沟煤矿也勘探出膨润土,储量亦很丰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非金属矿产储量居于全国前列。如沸石矿、石墨矿、滑石矿、大理岩矿、石灰岩矿、硼矿、石榴石矿、耐火粘土矿、水泥粘土矿、火山楂矿和浮石矿,等等。
辽宁矿产资源截止1999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10多种,矿点以上产地2000多处,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菱镁、硼、铁、金刚石等7种。
辽宁省矿产资源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矿产资源较丰富,配套性好;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大中型矿产地36处,是全国平均密度的两倍多。钢铁工业中所需的主元素矿产和辅助原料矿产、能源矿产基本配套齐全。二是矿产地集中,便于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集中在盘锦、沈阳;铁矿95%分布在鞍山、本溪和辽阳市;菱镁矿主要在鞍山和营口;滑石80%在鞍山;硼矿的98%在丹东;金刚石在大连。三是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有色金属矿产,硼镁铁矿和磷铁矿等多为共、伴生矿产,伴有多种有益元素,尤其是伴有稀散元素矿产。四是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煤、铁矿产中有全国着名的抚顺、阜新、本溪、鞍山等露采矿山。
辽宁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产主要有菱镁矿。 菱镁矿质地优良、埋藏浅,规划基期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
硼矿共、伴生矿物多、品位较低,保有资源储量(B2O3)2630.0万吨,占全国的56.4%
铁矿以贫矿为主,多可露天开采,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110亿吨,占全国的24.0%,居全国首位。
金刚石质量较好,但品位偏低,保有资源储量金刚石2029354克,占全国的51.4%。
滑石质量上乘,驰名中外,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4791.2万吨,占全国的20.1%,居全国第二位。
玉石以质地细腻,色泽艳丽,晶莹剔透而闻名遐迩,被确定为主要候选“国石”。保有资源储量9.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9558.0万吨,占全国的7.9%,居全国第四位。
具有比较(区位)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煤、煤层气、天然气、锰、钼、金、银、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岩、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种。
㈢ 能源矿产主要有哪些
能源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以及地热等,属于可直接或通过转换而获得光、热以及动力能量的载能体资源,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的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
现代社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离不开能源矿产的开发和利用。本章述及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铀以及地热矿产均属一次能源。地热能又是一种新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成,属于化石燃料类。
煤炭主要是在地史发展过程中多在沼泽环境中生长的高等植物死亡后,在长期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随着含碳量不断增高而形成的固态可燃有机质。煤、石油、天然气不仅可用作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将更趋广阔。
铀是一种化学性质十分活跃的元素,易与其他元素化合成铀矿物。在地壳演变过程中,在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以及表生作用下,铀聚集而成不同类型的铀矿床。铀作为核燃料,是实现能量高度密集的核裂变的主要物质。
地热是蕴藏于地球内部的自然资源。地球内部,放射性热源是丰要热源,通过水载体在地下空间贮集,也通过某些裂隙通道流出地表形成温泉形式。地热己被用于农业、工业、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
(3)辽宁能源矿产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能源矿产是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占93%和95%左右。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知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地热等8种。
其中,煤炭资源有5345处,保有储量总量10025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资源有油区32个,探明地质储量有181.4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气资源量约70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0.706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
铀矿资源较少,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十位之后;地热资源分布较广,在距地表2000米以上的浅范围内,约有相当于13711亿吨标准煤的能量;油页岩资源有64处,总保有储量315亿吨;石煤资源有93处,总保有储量42.56亿吨。
㈣ 辽宁有哪些资源
土地资源 按利用现状划分,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人均占有耕地约0.096公顷,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园地面积59.8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04%;林地面积569.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47%,是各类土地中面积最大的一类,东部山区是全省的林业基地,也是调节全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生态屏障,其他地区则是以防风固沙等保护性的生态林为主;牧草地面积3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其它农用地面积49.9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38%;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13.4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67%;交通用地面积8.8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水利设施用地1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未利用土地面积138.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 水资源 2006年,全省平均降水量和河道径流量少于多年平均值。水库蓄水量也比正常年偏少,地下水位略有下降,水资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全年全省平均降水597.9毫米,总降水量为870.0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1.8%,比上年偏少19%,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全省水资源总量261.3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3.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3.9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1.5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6.5%。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64.17亿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141.2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98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87.3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1.8%;林牧渔畜用水量5.1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6%;工业用水量24.5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4%;城镇公共用水量6.7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8%;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15.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0%;生态环境用水1.9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4%。 动物资源 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动物有白鹳、丹顶鹤、腹蛇、爪鲵、赤狐、海豹、海豚等。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水产资源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主要有蛤、蚶、鲍鱼、海胆、牡蛎、海参、扇贝等;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包括头足类和哺乳类动物。全省沿海捕捞业直接利用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有鱼类117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70多种,如小黄鱼、大黄鱼、带鱼、鲅鱼、鳕鱼、鲳鱼等;虾类20多种,主要是对虾、毛虾、青虾等;蟹类10多种,主要是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等;贝类20多种,主要有蚶、蛤、蛏等。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近海水域二级生产力达320万吨,其中滩涂养贝生产潜力100万吨,沿岸动物生产潜力近150万吨,深水动物生产潜力70万吨。目前只利用水域生产能力三分之一。全省内陆水域有淡水类资源119种,其中典型淡水鱼类97种,河口洄游鱼类15种,咸淡水鱼类7种。淡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鲤鱼、鲫鱼、罗非鱼、鲢鱼、鳙鱼、青鱼、虹鳟鱼、泥鳅和池沼公鱼等20多种;淡水虾蟹类有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等5种;淡水贝类有无齿蚌和田园螺等7种。 植物资源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龙胆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薄菏、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森林资源 根据辽宁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成果(2000年)资料,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34.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64.1万公顷(含经济林面积141.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3.16%;疏林地面积5.69万公顷,占0.9%;灌木林面积22.75万公顷,占3.5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37万公顷,占2.74%;无林地面积123.9万公顷,占19.52%;苗圃0.63万公顷,占0.1%。森林覆盖率为31.84%。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1.85亿立方米,林分面积322.6万公顷,林分蓄积量1.75亿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162.4万公顷,蓄积2903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50.34%和16.61%;中龄林面积105.5万公顷,蓄积8067万立方米,分别占32.72%和46.15%;近熟林面积30.33万公顷,蓄积量3710万立方米,分别占9.39%和21.23%;成过熟林面积24.33万公顷,蓄积2797万立方米,分别占7.55%和16.01%。 全省人工林已成林面积267.6万公顷,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57.66%,其中林分面积150.7万公顷;人工经济林面积116.9万公顷。全省天然林面积196.5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42.34%,其中天然林分面积171.9万公顷;天然经济林面积24.64万公顷。 矿产资源 辽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66种(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地下水和矿泉水),矿产地672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种620处矿产地。辽宁的菱镁矿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质地优良、埋藏浅,保有资源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保有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56.4%(硼矿)、24.0%(铁矿)、51.4%(金刚石)、20.1%(滑石)、7.9%(石油),其中,硼矿、铁矿和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和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煤、煤层气、天然气、锰、钼、金、银、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石、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种。 4
㈤ 东北的矿产有哪些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蹄矿。现就主要金属矿产分布简介如下。
铁矿:全国已探明的铁矿区有1834处。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有:辽宁鞍山一本溪铁矿区、冀东一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一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宁芜一庐纵铁矿区、安徽霍丘铁矿、湖北鄂东铁矿区、江西新余一吉安铁矿区、福建闽南铁矿区、海南石碌铁矿、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钒钛磁铁矿、云南滇中铁矿区、云南大勐龙铁矿、陕西略阳鱼洞子铁矿、甘肃红山铁矿、甘肃镜铁山铁矿、新疆哈密天湖铁矿,等等。
锰矿: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有:辽宁瓦房子锰矿;福建连城锰矿;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锰矿;广东有小带、新椿等锰矿;广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锰矿;四川高燕和轿顶山锰矿;贵州遵义锰矿。
铬铁矿:有56处产地,主要是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内蒙古贺根山、甘肃大道尔吉等铬矿。
铜矿:已探明矿区910处,主要为:黑龙江省多宝山;内蒙古自治区乌奴格吐山、霍各气;辽宁省红透山;安徽省铜陵铜矿集中区;江西省德兴、城门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阳新铜矿集中区;广东省石菉;山西省中条山地区;云南省东川、易门、大红山;西藏自治区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舍勒等铜矿。
铝土矿:有310处产地,主要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苏、宽草坪;河南省的曹窑、马行沟、贾沟、石寺、竹林沟、夹沟、支建;山东省的淄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那豆;贵州省的遵义(团溪)、林歹、小山坝等铝土矿区。
铅锌矿:有产地700多处,主要为:黑龙江省的西林;辽宁省的红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营子;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甘肃省的西成(厂坝);陕西省铅硐山;青海省的锡铁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黄沙坪;广东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苏省的栖霞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厂;云南省的兰坪、会泽、都龙;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铅锌矿。
镍矿:有产地近百处。主要是吉林省的红旗岭、赤柏松;甘肃省的金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拉通克、黄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杨坪;云南省的白马寨、墨江等镍矿。
钼矿:有产地222处,主要是吉林大黑山;辽宁省杨家杖子、兰家沟;陕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栾川等钼矿。
钨矿:探明产地252处,主要是江西省西华山、漂塘、大吉山、盘古山、画眉坳、浒坑、下桐岭、岿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园、新田岭、瑶岗仙;广东省锯板坑、莲花山;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明山、珊瑚;甘肃省塔儿沟等钨矿。
锡矿:探明产地293处,主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厂、珊瑚、水岩坝;云南省东川;湖南省香花岭、红旗岭、野鸡尾等锡矿。
汞、锑矿:探明汞产地103处、锑产地111处。主要是贵州万山、务川、丹寨、铜仁;湖南省新晃等汞矿,湖南省锡矿山、板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厂;甘肃省崖湾等锑矿。陕西省旬阳汞锑矿。
金矿:探明矿区1265处,主要有黑龙江省乌拉嘎、大安河、老柞山、呼玛;吉林省夹皮沟、珲春;辽宁省五龙;河北省张家口、迁西;山东省玲珑、焦家、新城、三家岛、尹格庄;河南省文峪、桐沟、金渠、秦岭、上宫;广东省河台;湖南省湘西;云南省墨江;四川省东北寨;青海省斑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希、哈密等金矿。
银矿:探明产地569处,主要有陕西省银硐子;河南省破山;湖北省银洞沟、白果园;四川省砷村;江西省贵溪;吉林省山门;广东省庞西洞等银矿。
稀土、稀有金属: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801)、山东省(微山)、江西省(赣南、宜春)、广东省(粤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等地。
(一)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地处中国主要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与丘陵相间分布,地势平坦,水网发达,频临海洋,交通条件甚好,且属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占有明显的科技和经济优势。该地区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其中原煤产量占全国的23%原油占42%,发电量占49%,钢占58%,烧碱占64%,化肥占42%。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劣势是资源相对贫乏。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严重短缺。能源探明储量仅占全国的7.4%,45种主要矿产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只占全国的15.5%。从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己探明的储量来看,东部地区除石油、铁矿石外,其他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煤炭只占全国总储量的6.6%天然气占30%,铜占7.7%,铝土矿占19.7%磷矿占11.7%。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以山东为界,北富南贫。
(二)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45种主要矿产潜在储量占全国的44.8%,有20多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占全国的半数或更多。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58%,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占全国的近1/2,铝土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1%铜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7%磷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0%,稀土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98%。从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看,煤炭、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方省区,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煤炭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其储量占全国的51%;石油集中在黑龙江,储量占全国的37%;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北,储量占全国的21%;铝土矿主要集中在河南,储量占全国的18%铜矿主要集中在江西,储量占全国的22%稀土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储量占全国的96%。
中部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该地区生产的原煤、原油均占全国的半数以上。煤炭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山西为中心的煤炭基地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由于其地理位置适中、煤炭储量巨大、煤质优良、品种齐全、易于开采,己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供应基地。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的煤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安徽的两淮煤田,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煤炭基地。大庆油田和中原油田都是中国的大型石油基地。中部地区的铜产量、磷矿石产量都占全国的40%左右。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有包头、武汉、马鞍山、太原等钢铁基地,山西铝基地,江西、湖南、安徽铜基地,山西、内蒙古南部、豫西煤化工基地,湖北磷化工基地,吉林石油化工基地等。
(三)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远景储量很可观。能源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新疆的煤炭远景储量居全国首位,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前景良好。西部地区的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也是中国云母.石棉、石膏、玉石、菱镁矿等非金属矿的主要储藏区。根据目前探明储量,西部地区煤炭的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6%,石油占全国的12%天然气占全国的53%,铁矿占全国的24%。西部地区还有许多富有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如西藏的铬铁矿,甘肃的镍、铜、锌,贵州的汞,云南的锡、磷、铜、铅、锌,青海的钾、铝、石棉,陕西的钼等。西部地区铬铁矿储量占全国的73%,铜、铅占41%,锌占44%,镍占88%,汞占86%,钾盐占99%,磷矿占49%,石棉矿占98%。西部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中,一些重要的矿产和有色金属产量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镍产量占全国99%,汞产量占全国84%,锡产量占全国72%,磷矿石、铝、天然气的产量接近全国的半数。但是,大部分产品的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较小。
㈥ 矿产资源种类与分布
1.金属矿产
可提取某种金属元素的矿产资源称为金属矿产。按工业用途可分为:
1)黑色金属矿产,如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矿产,如铜、铅、锌、铝、镁、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贵金属矿产,如金、银、铂、钯、锇、铱、钌、铑等;
4)稀有、稀土和分散金属矿产,如钽、铌、锂、铍、锆、铯、铷、锶、镧、钕、钐、钇、锗、镓、镉、硒、碲等。
金属矿产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黑色金属矿产中的铁矿石是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有色金属矿产中的铜、铅、锌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器制造、化学工业及国防工业的各个方面;贵金属矿产中的金是货币的代表,在工业上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金属矿产提供工业使用的主要是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的克拉克值通常都比较低,必须通过成矿作用才能富集成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许多矿物都含有金属元素,但只有某些矿物具有工业价值。如铁的矿石矿物只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4种;金的矿石矿物主要是自然金、银金矿和碲金矿3种。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金属矿产有59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有铁、铜、铅、锌、金和钨等。金属矿产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如铁矿主要分布在前苏联、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铜矿主要分布在智利、美国、前苏联、赞比亚和加拿大;金矿主要分布在南非、前苏联、美国和澳大利亚。
我国已探明的金属矿产有54种之多,其中钨矿和锡矿的储量分别列世界的第一和第二位。我国金属矿产在分布上不均衡。如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冀东、川西等地;铜矿主要分布在川滇、西藏昌都、山西中条山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南岭、川滇和秦岭—祁连山一线;金矿主要分布在山东、青海等地;钨矿主要分布在南岭地区(图5-4)。
图5-4 中国金属及能源矿产资源分布图
2.非金属矿产
可以提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或可以直接利用的非金属矿产及其集合体的矿产资源,称为非金属矿产。工业上除少数非金属元素(如硫和磷等)之外,大多数非金属矿产是直接利用矿物或集合体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如金刚石大多数是利用它的硬度和光泽;云母是利用其透明度和绝缘性;水晶是利用它的光学和压电性能等等。非金属矿产按工业用途可分为:
图5-5 非金属矿产冰洲石
1)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黏土、白云岩和石灰岩等;
2)化学工业及化肥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和石灰岩等;
3)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金石和刚玉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图5-5)和萤石等;
5)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石英岩、高岭土和黏土等;
6)建筑材料及水泥原料,如石灰岩、大理岩、石膏、花岗岩、珍珠岩等;
7)宝石及工艺美术材料,如硬玉、软玉、刚玉、玛瑙、水晶、石榴子石、绿松石、琥珀、叶蜡石、蛇纹石、孔雀石、电气石、绿柱石和橄榄石等。
非金属矿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矿产,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按照分类,可以看出非金属矿产用途很广。实际上,现在人类对非金属矿产的需求量已远远超过对金属矿产的需求量。
非金属矿产具有与金属矿产不同的特点,表现为:①组成非金属矿产的主要元素O、Si、Al、Fe、Ca、Na、K、Mg等的克拉克值高,因而矿种多、分布广、储量大。②利用方式多,除少数矿种用来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外,大多数矿种可以直接利用矿物、矿物集合体和岩石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③可一矿多用,如膨润土、高岭土等黏性矿物,既可作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又可作填充料、涂料等;石灰岩可依据其不同性能,用作电石、水泥、化工、熔剂、建材等原料。
尽管非金属矿产的矿种多、分布广,但某些开采、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工艺性质特殊的矿种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有局限性的,如金刚石主要分布在扎伊尔、博茨瓦纳、澳大利亚,重金石主要分布在美国、印度和加拿大。
我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产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约80种,产地4500多处,其中硫铁矿、石墨、重晶石、高岭土、叶蜡石、石膏、硅藻土、玻璃原料、大理岩和花岗岩等20多种在国际上占优势。沸石、珍珠岩、硅灰石、黏土等几十种非金属矿产可望成为国际优势矿产。金刚石、蓝宝石、天然碱和钾盐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图5-6)。
㈦ 辽宁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鞍山铁矿 葫芦岛铅锌矿 辽西菱镁矿 煤矿
㈧ 辽宁省矿产资源分布图
黑色金属及冶辅助原料矿产产地127处(按截至2000年底有保有储量的矿产地统计,下同),有铁、锰、红柱石、菱镁矿、普通莹石、熔剂灰岩、熔剂 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砂岩及耐火粘土共10种,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的 四分之一、菱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铁矿:辽宁是全国铁矿集中产地之一,产地70处,保有储量109.48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6.48吨,占总量52%。矿石类型以含铁石英岩(贫矿)为主,矿体厚度大、埋藏浅,适于大规模露天开采。主要集中分布于鞍山、辽阳及本溪地区、约占全省总储量90%以上。主要生产矿山有鞍山齐大山南采区、齐大山北采区、眼前山(眼前山区)、东鞍山、大孤山;本溪南芬、歪头山、北台;辽阳弓长岭一、二矿区等。
锰矿:主要分布于辽西朝阳瓦房子及凌源太平沟、均为贫锰矿石、产地3处保有储量3814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134万吨,占总量的30%。
菱镁矿:主要分布于海城--营口一带,产地11处,保有储量25.6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1.2亿吨,占总量44%。
熔剂用灰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本溪地区,产地10处,保有储量14.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8.8亿吨,占总量61%。
冶金用白云岩:产地7处,保有储量5.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7亿吨,占总量的87%。
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
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地148处,是全国有色金属重要产地之一。
铜:产地18处,保有储量铜27.0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2.8万吨,占总量的32%。
铅:产地20处,保有储量铅31.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7.7万吨,占总量的24%。
锌:产地22处,保有储量锌95.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0.4万吨,占总量的32%。
钼:产地8处,保有储量钼27.6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0.0万吨,占总量的36%。
金:分布遍及全省,相对集中于丹东、抚顺、阜新及朝阳等地区。岩金、砂金 、伴生金共55处。大多数产地已开发利用,主要生产矿山有五龙、四道沟、白云 、二道沟、新甸、柏杖子、红透山等。
银:产地11处,主要生产矿山有红透山及八家子等。
能源矿产
石油、天然气: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0.6亿吨、天然气21.9亿立方米。
煤:产地(井田)144处,保有储量60.2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3.9亿吨,占总量85%。
全省煤矿产地主要分布于沈阳、铁岭、抚顺、阜新、北票、锦州、朝阳等地区。省内煤种以气煤、长焰煤及长褐煤为主。
油页岩:产地3处,主要集中分布在抚顺,全省保有储量36.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32.8亿吨,占总量90%。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34种,产地160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全省有探明储量的矿产为硼,硫铁矿、电石灰岩、含钾砂页岩、砷、磷、泥炭、金刚石、石墨、水晶、硅灰石、滑石、云母、长石、玉石、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饰面石材、高岭土、陶瓷土、膨润土、珍珠岩、沸石、透闪石等共三十多种,其中硼,金刚石、滑石、玉石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硼:集中分布于凤城、宽甸、大石桥一带。产地18处,保有储量B2O3为261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569万吨。主要矿石类型为硼镁石及硼镁铁矿。主要生产矿山有杨木杆、二人沟、栾家沟、后仙峪等。
硫铁矿:产地10处(不含伴生硫产地),保有矿石储量3908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467万吨。
水泥灰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太子河流域,产地39处,保有储量19.6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2.7亿吨,主要生产矿山有周水子南山、周水子玉山、福金沟、火连寨、牛毛岭、下富尔沟、小屯、双庙子等。
金刚石:集中分布于瓦房店一带,原生金刚石产地6处、金刚石砂矿3处,保有储量金刚石2000千克。
玉石:保有储量8.3万吨,累计消耗储量占累计总储量95%以上。
膨润土:分布于黑山、凌源、建平及法库一带,产地4处,保有储量539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349万吨。
饰面用石材:主要有饰面用辉长岩、饰面用大理岩等。
玻璃原料:主要有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白云岩、玻璃用砂等。其中玻璃用石英岩产地7处,保有储量2.6亿吨;玻璃用砂3处,保有储量1782万吨。
㈨ 东北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有
①东北地区的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等金属及 煤、石油等能源资源.
②东北地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同时南部濒临黄海、渤海,海运交通便利.
③辽中南工业区人口集中,城市密集,造成本区能源、水源、交通紧张,污染严重.
④经过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的一部分矿产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工矿城市面临着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近些年来,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矿城市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治理污染,促进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故答案为:①铁;锰;铬;煤;石油;②铁路发达;海运便利;③城市;④D.
㈩ 东北三省的主要煤矿都有哪些啊
辽宁省:煤:产地(井田)144处,保有储量60.2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3.9亿吨,占总量85%。全省煤矿产地主要分布于沈阳、铁岭、抚顺、阜新、北票、锦州、朝阳等地区。省内煤种以气煤、长焰煤及长褐煤为主。
黑龙江省:煤炭是黑龙江省的第二大能源矿产,资源总量约408亿t,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矿区
吉林:分布于长春、辽源、通化、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