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中国有哪些资源
扩展阅读
管家婆如何结转商品成本 2025-05-14 16:24:31
工业去重油污产品哪个好 2025-05-14 16:16:11
如何养一只鸡的成本 2025-05-14 15:54:21

中国有哪些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5-26 16:05:47

1. 中国什么资源丰富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几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类型;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

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

耕地

根据1996年农业普查的数据,中国共有耕地13004万公顷,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耕地相对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亚麻和甜菜等。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生产水稻、柑桔、油菜等。四川盆地盛产水稻、油菜、甘蔗、茶叶、柑桔、柚子等。

但中国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据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从1996年到2004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660多万公顷,年均减少67万多公顷。近两年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耕地减少势头有所遏制,但年耕地减少量仍然很大。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16.7万公顷,灾毁耕地3.6万公顷,生态退耕33.9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万公顷,查出往年建设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9.1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6.7万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30.6万公顷。

林地

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活立木总蓄积量136.2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124.6亿立方米。

中国的天然林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部平原,以及辽阔的西北地区,森林却很稀少。

中国森林树种丰富,仅乔木就有2800多种,珍贵的特有树种有银杏、水杉等。为保护环境和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目前,中国人工林面积已达3379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1.86%,已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5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52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297万公顷,占2006年全年营造林面积的65%。全民义务植树18.9亿株。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命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3个,自然保护区达到239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15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6.2万平方公里。

东北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林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面积与木材蓄积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木材采伐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和红松。

西南林区—包括横断山区、喜马拉雅山麓、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的林区,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林区主要树种有杉树,以及红木、楠木等珍贵林木。

东南林区—包括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区,是中国最主要的人工林区,主要种植经济林木,如茶树、毛竹、马尾松、漆树等。

防护林体系—为了抵御风沙侵袭,防止水土流失,中国营造了许多防护林,如“三北”(东北地区西部、华北地区北部及西北地区)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等。其中“三北”防护林体系正在营造长700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范围约2.6亿公顷,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4,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

草地

中国现有草地面积4000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的草地31333万公顷,是世界草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麓一线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人工草地主要在东南部地区,与耕地、林地交错分布。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中国最大的牧区,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等。

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和伊犁马等。

青海牧区:主要畜种是牦牛,还出产驰名中外的河曲马。

西藏牧区:是牦牛的主要产区。

2. 中国有什么物产丰富

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煤、铁、铜、铝、铅、锌等支柱性矿产都有较多的查明资源储量。煤、稀土、钨、锡、钼、锑、钛、石膏、膨润土、芒硝、菱镁矿、重晶石、萤石、滑石和石墨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金刚石、铂、铬铁矿、钾盐等矿产资源供需缺口较大。
优劣矿并存。既有品质优良的矿石,又有低品位、组分复杂的矿石。钨、锡、稀土、钼、锑、滑石、菱镁矿、石墨等矿产资源品质较高,而铁、锰、铝、铜、磷等矿产资源贫矿多、共生与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
查明资源储量中地质控制程度较低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查明资源储量结构中,资源量多,储量、基础储量少; 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控制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探明的资源储量少。
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矿产资源的前景较好。石油、天然气、金、铜等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很大。老矿山深部、外围和西部地区是重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区。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煤、铁、铜、铝、铅、锌等支柱性矿产都有较多的查明资源储量。煤、稀土、钨、锡、钼、锑、钛、石膏、膨润土、芒硝、菱镁矿、重晶石、萤石、滑石和石墨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3. 中国境内丰富的物产有哪些

中国境内的丰富物产资源:

矿产资源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森林资源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

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9万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动物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

植物资源

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

植物种类多,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80个属、24600个种。其中被子植物2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区现代已经绝灭,都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比全欧洲多得多。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余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中国有哪些资源扩展阅读:

中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在中国都有大面积分布。但是,中国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

4.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5. 中国都有哪些资源

资源这个概念比较大 一般理解为矿产资源 大体如下 迄今为止,共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能源矿产7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41种、贵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89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程度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按探明储量计算,中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25种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钒、钛、钽、钨、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等12种居世界第一位。

6. 中国的自然资源是什么

中国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能源,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概括如下: 丰富多样、潜力巨大。 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富,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例如水资源,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

矿产:

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 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占世界前列。

如钨的储量为世界各国总储量的 3倍多,稀土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锑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44%。铅、铁、银、锰、镍等的储量亦具世界意义。

铁和锰的储量虽均占世界第3位,但贫矿多,富矿少;此外,还多伴生矿。如攀枝花铁矿中,有钒、 钛、 镍等伴生。非金属矿中的硫铁矿、菱镁矿亦居世界首位,磷矿居第2位,石棉等居世界前列。

7. 我国都有哪些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

古老的神州大地,不仅领土广大,而且地形类型齐全,气候复杂多样,大江大河众多,植被土壤丰富多彩。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正如人们形容的那样,中国的土地是“七山二丘一分田”,这一分田,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同时,多种多样的地形,也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着名的季风区。受季风之惠,我国在北纬15°~30°的土地,不仅没有形成干旱的荒漠,反而雨水丰沛,植被繁茂。由于受季风影响,我国雨热同期、多种多样的气候及夏季普遍高温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河湖众多、河川径流量极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的陆地面积与欧洲和美国差不多,但大河数量远远超过欧洲和美国。就连面积大于我国2倍多的北美洲,真长度超过1000千米的大河数也仅及我国的三分之二。这些河川湖泊,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滋润了富饶的沃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这一条条东流入海的大河巨川,是我国丰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大,品种多,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以上所述我国土地、气候、水、矿产等资源的情况,说明了我国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所以过去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起过积极作用。其实“地大”、“人多”是事实,“物博”则是相对的,从总量来说是丰富的,而人均数量又是不足的,这才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之一。

荒漠、沼泽是否属于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由此不少同学可能会认为,荒漠、沼泽目前人类不能大规模的利用,所以不属于自然资源。其实不然,土地资源与土地的关系就像水资源与水的关系一样,两者很难划清界限。所以人们将当前可以利用和预见将来能大规模利用的土地,都作为土地资源。其实人们对荒漠和沼泽的利用早就开始了,例如人们将沙漠作为核试验和卫星发射基地;古埃及人通过灌溉,将沙漠变成绿洲;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多沼泽地,经开垦,昔日的“北大荒”,如今良田成片,变成了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了祖国的“北大仓”。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荒漠、沼泽一定会得以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

8. 中国作为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有什么

有土地、淡水、森林、矿产、海洋、内陆水产和动植物等多种。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使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典型的几项数据有:淡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4,森林资源为1/9,耕地资源为1/5(为美国的1/1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1/2。因此,我们不应该总是津津乐道地大物博。分配开来,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对于我们来说,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显得更为重要。

9. 中国有哪些矿产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查,到1990年年底,中国已发现162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48个。主要有:

① 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等。

② 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③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锡、镍、铋、钼、钴、汞、锑、金、银、铂等。

④ 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铌、钽、锂、铍、稀土族元素、锗、镓、铟、镉、硒、磅等。

⑤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 硅石、菱镁矿、耐火粘土、 萤石、铸型用砂、高铝矿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 自然硫、磷、钾盐、钾长石、明矾石、 硼、芒硝、天然碱、 重晶石、钠硝石等。

⑦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筑用石材、大理石、铸石用玄武岩、珍珠岩、 沸石、蛭石、 硅藻土、膨润土、叶蜡石、刚玉、天然油石、玉石、玛瑙、金钢石、冰洲石、光学萤石、蓝石棉、压电水晶等。

⑧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把地下水、地热等也列为矿产管理。

中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及其地质分布规律中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作有规律的分布,如: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贵州汞矿、华北地区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矿、新疆的煤矿、鞍山的铁矿、江西的钨矿、新疆阿尔泰的稀有金属矿等。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期,根据已掌握的一些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相继扩大或发现并勘探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产地,如: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北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白云鄂博稀土及铁矿,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矿,东秦岭、伏牛山地区的钼矿,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磷矿,祁连山地区的铜、镍矿,新疆、陕、甘、宁地区的油田,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渤海湾、河北、山东及江汉地区的油田等。70年代中期以来,又在辽宁复州湾发现了与山东鲁南地区类似条件的原生金刚石,在胶东半岛扩大了金矿的远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区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成矿带和西藏的铬铁矿远景,在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盐矿,在山东、南京、吉林等地发现了石膏矿,在南海与东海相继发现了工业油流等等。

10. 中国高达亿级的各种资源和产量有哪些

煤矿和石油。煤矿在中国是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在煤矿行业中占据第二,而美国是第一。但是中国在石油出口量占据第一位。石油是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石油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