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中国硅藻土资源占全世界的多少
扩展阅读
钻石小袋子怎么 2025-05-19 14:56:59
ur预售产品多久发货 2025-05-19 14:45:28
会员活动价格怎么定 2025-05-19 14:25:54

中国硅藻土资源占全世界的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08 17:55:50

Ⅰ 硅藻土矿区的分布

硅藻土是一种硅质岩石,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丹麦、法国、苏联、罗马尼亚等国。我国硅藻土储量3.2亿吨,远景储量达20多亿吨,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东北地区,其中规模较大,工作做得较多的有吉林、浙江、云南、山东、四川等省,分布虽广,但优质土仅集中于吉林长白地区,其他矿床大多数为3~4级土,由于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深加工利用。

Ⅱ 中国矿产资源,世界排名第几

中国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

中国目前已经发现了171个矿种,探明储量的已经达到了159种,其中20多种矿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如钨矿、锡矿、锑矿、稀土矿等大约12种位居世界第一。探明的储量占到了全球12% ,从探明的总储量来看,我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所以我们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我国还有进一步找矿的巨大潜力。表现在:一是,我们国家成矿地质条件很好,全世界三大成矿域在我们国家都有分布,所以我们国家有很好的成矿先天条件。二是,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已经发现了将近20万个矿产地,但是目前经过勘探的只有两万多,还有90%以上的已经发现的矿产地没有进行进一步深入工作。

(2)中国硅藻土资源占全世界的多少扩展阅读:

中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1.21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2016年我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达1.21万吨,仅次于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中国黄金行业整体发展健康平稳,以黄金为主,多金属开发并举。2016年我国黄金交易所交易量达2.4万吨(单边)、期货交易所交易量3.9万吨(单边)、商业银行场外交易量0.7万吨,累计成交量达到7万吨。预计,“十三五”期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0万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黄金矿产资源丰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交易活跃,在世界黄金产业价值链条中占有重要份额和地位。将黄金作为先导性行业,优先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进行黄金勘探、开采、加工、消费以及黄金投资、交易方面的合作,对促进我国黄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 后备储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较多;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开采利用难度很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 找矿潜力大

Ⅲ 硅藻土(Diatomite)

一、概述

硅藻土俗称山粉、化石粉或放射虫粉,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主要由硅藻和其他微生物的硅质遗骸所组成。英文译名较多,见诸于报刊的有:Tripoli、Tripolite、TripoliEarth、Tripoli-Powder、Diatomite。

二、矿物性质

硅藻土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硅酸盐。SiO2的含量是硅藻土矿石中硅藻含量的量度标志之一,SiO2高则质优。我国主要产地硅藻土的化学成分见表2-49-1。硅藻土含水1%~5%,胶体水失水温度110~250℃。

表2-49-4 中国硅藻土矿分布一览表

五、矿床分布

我国硅藻土矿分布较广,仅次于美国,查明资源储量的11个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和云南、四川一带,其中吉林和云南矿床(点)最多,资源储量最丰富,其次是浙江、河北、广东、四川、内蒙古、福建、黑龙江、江西、山东。在辽宁、陕西、山西、河南、海南、湖南、贵州等地也有分布(图2-49-1)。

图2-49-1 中国硅藻土矿床分布示意图

硅藻土矿成矿时间分布很局限,硅藻的最老记录仅在侏罗纪早期,但含工业意义的大矿床则限于古近纪和新近纪。硅藻土矿在空间上分布很广泛,除寒冷的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硅藻土矿床。硅藻种属十分多,约有12 000~16 000种。几乎各种水域都有硅藻分布。现存硅藻可生长在海草上形成凝胶状薄膜,也可附于某些种属的腹部,既可栖息于海水的浮冰块上,也可以生活于湿土壤及热泉中,因此,可以在十分广泛的空间堆积成矿。

中国主要硅藻土矿集中形成于中新世至更新世,其中以中新世为主导。云南寻甸和吉林长白大型硅藻土矿皆属中新世矿床。矿床分布受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控制。

六、可供资源

我国查明51个硅藻土矿床,资源储量42.16×108t。其中,大型矿床(资源储量大于等于1 000×104t) 30个,中型矿床[资源储量(200~1 000)×104t]15个,小型矿床6个。

我国30个大型矿床查明资源储量41.40×108t,占98.19%。其中以吉林长白西大坡矿规模最大,详查区及外围普查区合计资源储量15.87×108t;其次是云南寻甸先锋矿,资源储量7.67×108t。资源保证程度较高。

Ⅳ 非金属矿石有哪些

非金属矿是与金属矿相对而言的,有91种,主要为金刚石、石墨、水晶、刚玉、石棉、云母、石膏、萤石、宝石、玉石、玛瑙、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陶瓷土、耐火粘土、大理岩、花岗岩、盐矿、磷矿等。

主要品种

(1)石膏矿区

我国已探明的石膏矿区达169处。主要有山东省大汉口、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湖北省应城、山西省太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甘肃省天祝、湖南省邵东、吉林省浑江、四川省峨边等矿床。储量600亿吨以上,居世界首位。

(2)耐火原料

我国耐火原料资源丰富,菱镁矿、高铝矾土与石墨原料的储量均占世界第一位。

中国是世界上菱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总保有储量矿石30亿吨,我国菱镁矿的资源潜力很大,据预测,菱镁矿资源80亿吨。居世界第1位。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世界菱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世界纪录。探明矿产地27处。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海城、山东省披县、西藏自治区巴下等地。菱镁矿的工业价值主要是其中氧化镁具有高的耐火性和粘结性,以及可以提炼金属镁。因此,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农牧业等领域,仍为提炼金属镁的主要原料。

耐火粘土与硅石等耐火原料分布地区很广,耐火粘土探明矿产地327处。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 以山西耐火粘土矿最多。总保有储量矿石21亿吨,储量与产量均很大,为发展我国耐火材料与原料的生产与出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石墨矿资源相当丰富。全国20个省(区)有石墨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处,主要有黑龙江省鸡西(柳毛)、勃利(佛岭)、穆棱(光义)、萝北;吉林省磐石;内蒙古自治区兴和;湖南省鲁塘;山东省南墅;陕西省银洞沟、铜峪等石墨矿床。以黑龙江省为最多.总保有储量矿物1.73亿吨,居世界第1位。

金刚石矿

河南、福建、广西等省(区)。就地区分布看,玻璃用石英岩以青海为最,占全国总储量的42.4%;石英砂以海南为最多;玻璃用石英砂岩山东则居首位。高岭土:中国高岭土矿资源丰富。在全国21个省(区)208个矿区探明有高岭土矿,总保有储量矿石14.3亿吨,居世界第7位。主要有广东省茂名、湛江、惠阳;河北省徐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湖南省衡山、泊罗、醴陵;江西省贵溪、景德镇;江苏省吴县等矿床。

(2)水泥灰岩

水泥灰岩:中国水泥灰岩资源相当丰富,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全国各省(区、市)均有产出。遍布全国.探明储量的矿区112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89亿吨。主要分布在陕西、安徽、广西、四川、山东等省(区), 储量以陕西最多,占10%,安徽次之,占6.7%。广西、四川、山东水泥灰岩资源也较丰富。水泥灰岩矿床成因类型分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矿床(如河北邯郸峰峰矿、四川峨眉黄山等)、机械碎屑沉积矿床(如山西大同七峰山等)、生物沉积矿床(如江苏、浙江等地石炭系黄龙灰岩等)和重结晶型石灰岩矿床(如黑龙江省爱辉关鸟河)。石灰岩自太古宙到新生代各时代地层中几乎都有形成,但用于生产水泥的主要是古生代形成的石灰岩。

(3)花岗石

花岗石:花岗石矿在商业中是泛指具有装饰功能、质地坚硬、抗酸碱,可加工成一定规格石料或工艺品的天然石材,并非地质学中的"花岗岩"概念。花岗石大体包括岩浆岩、火山岩类和部分变质岩类(如混合岩、片麻岩等)。我国花岗石矿资源丰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探明储量的矿区180余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7亿立方米,以山东、北京为多大理石:亦为商业名称,是泛指具有装饰功能、可加工成建筑石材或工艺品的天然碳酸盐类岩石,如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等。中国大理石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全国26个省(区)皆有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0亿立方米,以广东、河北储量最多。

(4)宝玉石

宝玉石:中国宝玉石矿品种繁多。辽宁岫岩玉、新疆和田玉和海蓝宝石、广东的南方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鸡血石、湖北的绿松石、抚顺的煤玉、琥珀和内蒙古的玛瑙等古代就已开采并驰名中外。在海南、江苏、山东等地还产有蓝宝石矿。我国宝玉石地质工作程度较差。对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海南五省12个宝石矿区进行了地质工作,总保有储量矿物4.1万千克,以宝石级刚玉、绿柱石、石榴子石和锆石为主。对北京、内蒙古、辽宁、河南、广东、青海六省(区)10个玉石矿区进行了地质工作,总保有储量矿石28.9万吨,其中以辽宁的岫岩玉保有储量最多,占全国玉石储量的一半。我国宝玉石矿有多种矿床类型,以伟晶岩型、热液交代型和风化残积-冲积型矿为重要,岩浆型、变质型、夕卡岩型次之。宝玉石成矿时间跨度较大,自前寒武纪直至第四纪均有宝玉石矿形成。

Ⅳ 硅藻土矿床地质

一、成矿地质条件

硅藻大部分生于淡水,少部分生于海水,还有过渡的半咸水硅藻。硅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借助于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其些细胞质物质,并分泌硅质,形成自己的介壳。硅藻经历了它的自然繁殖过程后最后死亡,有机物腐烂,其骨骼沉入水底,于是形成硅藻土堆积。据计算,1立方英寸

1立方英寸(in3)=1.63871×10-5m3——编辑注。的硅藻土至少有4000万个独立介壳。在适宜的沉积环境和地质条件下,湖泊和海洋中的硅藻均可堆积成巨厚的硅藻土层。

硅藻土成矿条件首先是沉积盆地。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断裂及升降运动发育,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为大型湖盆提供了先决条件,湖泊为硅藻的生存及遗骸堆积准备了良好的场所。

成矿条件之二是古地理环境。气候温暖湿润,雨水较充沛,能使潮盆常保持着一定的水量。但水深度不很大,一般不超过35m。这可从硅藻土中常含有石英、长石、云母及炭质碎屑,也与黄铁矿、磷矿结核等伴生,并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等特征得到证明。浅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如生长在湖泊中的硅藻,湖泊不仅给浮游硅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充分的阳光,而且亦有利于底栖硅藻的生长。在海洋中,为了使硅藻沉积物持续堆积,形成厚层的硅藻土,亦必须保持浅水条件。开阔的海洋是浮游硅藻生活的最好环境。

成矿条件之三是物质来源。硅藻的生长、繁殖需要水中有溶融的SiO2,而且有长期稳定的来源。中国东部地区新生代广泛发育基性岩,硅藻土矿多形成于喷发间歇期,火山活动为可溶性SiO2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西部地区例如,云南省的硅藻土矿则与火山活动无关,而是风化分解某些湖盆外围岩石而提供可溶性硅质。

从硅藻土的生存条件出发,带入湖盆的水不能含有高浓度的酸、碱及其他有毒害的物质。高质量的硅藻矿的形成还要求带入湖盆中的碎屑矿物很少。

硅藻土矿成矿时间分布很局限,硅藻的最老记录仅在侏罗纪早期,但含工业意义的大矿床则限于古、新近系及第四系。硅藻土矿在空间上分布很广泛,除寒冷的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硅藻土矿床。硅藻种属十分多,约有1.2万~1.6万种。几乎各种水域都有硅藻分布,现存硅藻可生长在海草上形成凝胶状薄膜,也可附于某些种属的腹部,既可栖息于海水的浮冰块上,也可以生活于湿土壤及热泉中,因此,可以在十分广泛的空间堆积成矿。

中国主要硅藻土矿集中形成于中新世至更新世,其中以中新世为主导。云南寻甸县和吉林长白县大型硅藻土矿皆属中新世矿床。矿床分布受新生代断陷盆地控制。

二、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世界硅藻土矿床类型有海相沉积与陆相沉积两大类,中国硅藻土矿皆为陆相湖泊沉积类型。湖盆可归纳为三种,即火山盆地(如吉林省长白县、山东省临朐县、浙江省嵊县等)、断陷盆地(如云南省昆明)及山间盆地(如四川省米易县)。含矿地层沉积类型属淡水湖的生物化学沉积型,特点是有较多的动、植物化石,与炭质碎屑粉砂层、粉砂质粘土层及硅藻粘土层共生。硅藻土矿层层理发育,岩性、岩相变化不大,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产出,产状平缓,并由四周向盆地中心倾斜。硅藻种属为淡水型,例如,颗粒直链藻、中国小环藻、冰岛直链藻等。

根据SiO2来源不同,可分成两个亚类。一个是火山物源硅藻土矿床,另一个亚类是陆源沉积硅藻土矿床。前者矿床所需SiO2主要来自火山,硅藻形成于玄武质火山喷发间歇期的湖盆中,以含矿岩系中夹有玄武岩层为特征,如吉林长白、敦化,山东临朐,浙江嵊县等中国东部的一系列矿床均属此亚类。

陆源沉积硅藻土矿床的SiO2主要是岩石经风化分解、搬运提供的。矿床内含矿岩系没有玄武岩层,但周围常有时代较早的玄武岩层,它是SiO:的物源岩石。例如,云南寻甸、四川米易等地的硅藻土矿床。此外,广东雷州半岛发现了半咸水型硅藻土矿床,表明除了上述淡水湖相沉积矿床外,还有沼泽相和深湖相沉积类型。

.1 陆相湖泊沉积火山物源矿床类型

该类为陆相湖泊沉积硅藻土矿类型中的火山物源矿床亚类,为中国已知的最大矿床,其规模世界少见。矿床空间分布受古构造格局控制。喜马拉雅期大量火山喷溢后形成的大型火山景观凹地,为硅藻的沉积提供了空间条件。古盆地不同部位及湖水盆地内的水下地形直接控制了矿床的展布。盆地边缘区由于受河流干扰,沉积环境不稳定,不利于硅藻的生存和堆积。盆地中心则由于水较深,阳光不足,因此同样也不利于硅藻生存所需的光合作用。中心与边缘过渡带阳光照度、沉积环境和水中SiO2含量均有利于硅藻的繁殖和堆积,可以形成质优的工业矿体。

矿床实例1:吉林长白县西大坡硅藻土矿

含矿岩系为马鞍山组沉积层,分布面积4.2km2,厚度1.36~57.58m。矿层赋存于含矿岩系内,垂直方向有明显的韵律,从下向上的完整韵律序列为:硅藻粘土→粘土质硅藻土→含粘土硅藻土→硅藻土→含粘土硅藻土→粘土质硅藻土→硅藻粘土,其间为渐变关系。韵律中心硅藻含量高,单层多,厚度大,粘土含量低;韵律上、下则粘土含量递减。中部矿层有三层,下面为第一矿层,厚0.88~5.67m,平均2.83m;第二矿层厚1.20~14.71m,平均6.9m;上面为第三矿层,不稳定,厚0.7~4.5m。

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硅藻蛋白石,少部分有再结晶现象,向玉髓方向转化。硅藻之间有少量粘土充填,粘土以水云母居多,也有高岭石及伊利石。含少量石英、长石、黑云母、菱铁矿等碎屑矿物。石英粒有溶蚀现象。黑云母已向蛭石、绿泥石转化。矿石化学成分中SiO273.1%~90.86%,Fe2O31%~5%,Al2O32.30%~6.67%,CaO 0.67%~1.36%,烧失量3.58%~8.31%。矿区内已发现硅藻22个种属,68种以上,占绝对优势的是圆盘形小环藻属和圆筒形直链藻属、桅杆藻属和舟形藻属,羽纹目的棒杆藻属也常见。其次还有卵行藻属、弯杆藻属等。

矿床实例2:浙江嵊县硅藻土矿

该矿属于陆相湖泊沉积硅藻土矿类型中的火山物源矿床亚类,主要分布于浦桥、福泉山、崇仁、逵溪、广利、大湾、四亩岭等地,出露面积35km2,目前仅东南郊浦桥至福泉山约5km2范围进行了较详细的地质工作。

矿层赋存于玄武岩喷溢间歇期形成的河湖相沉积层中。下伏地层为下白垩统期朝川组与部分上侏罗统黄尖组,在它的剥蚀面上沉积了古、新近系上新统嵊县组地层,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地层自上而下为:

第四系,砂砾、砂质粘土

~~~~角度不整合~~~~ 0~30m

古、新近系,上新统嵊县组:

⑥第三期橄榄玄武岩。 >30m

⑤第三沉积层玄武质砂砾岩,下部为含砾粉砂岩。 12~50m

④第二期玄武岩上层,气孔状橄榄玄武岩,中部见0~0.7m 白色含硅藻土薄层或透镜体,下部为致密块状玄武岩。 26~60m

③第二沉积层上层,上部10~20m,中—细粒砂层、粘土质砂层:中部26~65m白,蓝及少量黑色硅藻土层;底部0~15m 含植物碎屑粘土或砂砾层。20~78m

②第二期玄武岩下层,致密块状橄榄玄武岩。 5~88m

①第二沉积层下层,顶部为灰白色粘土质砂岩,中部为白、蓝色硅藻土层,下部为砂砾层。 5~35m

不整合

白垩系下统朝川组紫红色粉砂岩

硅藻土产于嵊县组第二沉积层中,含矿两层。出露地表部分风化为白色或灰白色,其余为蓝灰色。上矿层厚26~65m,出露面积40km2。下矿层厚度不到30m,出露面积约30km2。矿体产状近于水平,呈层状、似层状,见图16-1。

图16-1 浙江嵊县硅藻土矿床剖面示意图

(据浙江绍兴地质队,199)9

N2sh-B1第二沉积层中砂砾层和植物碎屑粘土层;N2sh-B2第二沉积层中硅藻土层;N2sh-B3第二沉积层中灰白色粘土和砂质粘土层;N2sh-β2—第二期玄武岩;N2sh-C—第三沉积岩;N2sh-β3—第三期玄武岩;K4c1—下白垩统朝川组;1—残坡积物;2—粘土层;3—砂质粘土层;4—砂岩、细砂岩;5—含砾砂岩;6—砂砾岩;7—玄武岩;8—矿层

硅藻土含硅藻遗骸60%~80%,此外为粘土矿物及少量粉砂。蓝色硅藻土(称为蓝土)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多少依次为: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蒙脱石;白色硅藻土(称为白土)则依次为蒙脱石、高岭石、埃洛石、水云母。

上、下两层硅藻土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不同颜色硅藻土间也无明显变化,只是白土因混入粉砂、粘土,使其SiO2含量相对较低,Al2O3、Fe2O3含量相对较高。矿层中部化学成分比较均匀,平均w(SiO2)63.94%,w(Al2O3)16.16%,w(Fe2O3)4.07%, w(TiO2)0.8%~1.01%,w(Ca0)0.39%~1.22%,w(MgO)0.14%~1.38%。

硅藻种属以直链属的冰岛直链藻占优势,约占95%,此外为湖沼圆筛藻、蛛网藻,见个别舟形藻和瑞士桥穹藻,可能还有短缝藻。均为淡水种群。

硅藻土堆密度:上矿层蓝土0.56g/cm3,白土为0.70g/cm3,原土孔体积0.6cm3/g。比表面积46.5m2/g。主要孔半径50~800nm。耐火度1470~1 510℃。导热系数0.297~0.264W/(m·K)。原土脱色力33~144。

嵊县硅藻土矿的特点是矿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连续性好、品位均匀、硅藻种属单一。沉积环境稳定,属淡水湖泊相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2.陆相湖泊沉积陆源沉积矿床

矿床实例:云南寻甸先锋硅藻土矿

该矿床属于陆相湖泊沉积类型中的陆源沉积矿床亚类,位于昆明市东北60km 寻甸县先锋新生代构造盆地内。盆地呈近东西向梭形,长9.5km,宽0.5~2km,面积12.5km2。含矿岩系为新近系中新统小龙潭组,厚约1000m,由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硅藻土、褐煤及透镜状砂岩组成。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性段:①含砾砂质泥岩段;②下含煤段;③硅藻土段;④上含煤段。含有植物化石及孢粉、硅藻等化石,与下伏地层下寒武统呈不整合接触,上覆第四系。

硅藻土赋存于新近系中统小龙潭组第三岩性段中。矿层顶、底板为褐煤层。东西长6.5km,南北宽0.5~2km,面积10km2。但是,矿层既厚质量又优而达工业要求的仅在17勘探线以东部分,面积3.2km2。矿体自下而上分五个亚段:①

亚段,厚113.59m;由黑褐色含炭含粘土硅藻土、褐灰色含粘土硅藻土和粘土质硅藻土组成;②

亚段,厚151.09m,由灰色含粘土硅藻土和粘土质硅藻土互层组成;③

亚段,厚57.10m,由绿灰色粘土质硅藻土夹硅藻质粘土组成;④ 亚段,厚105.98m,由灰绿色粘土质硅藻土夹含硅藻粘土组成,底部有一层厚1.03~1.33m的褐煤;⑤

亚段,厚110.49m,由灰绿色硅藻质粘土夹粘土质硅藻土及含硅藻砂质泥岩组成。矿层产状与围岩一致,界线清晰,但倾角有所变化,北翼倾角15°~25°,南翼倾角25°~50°,矿体埋深0~825m。

硅藻土有灰色、褐灰色、绿灰色、灰绿色等四种颜色。质地细腻、均一,孔隙度高,密度低,吸附性强,熔点高。呈硅藻遗骸堆积结构,块状或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中硅藻蛋白石含量为50%~80%,粘土矿物15%~30%,有机质17%~32%。陆源碎屑有石英、白云母、玄武岩屑,由微量至5%。偶尔见电气石、白钛矿、磁铁矿和锆石等颗粒。自生矿物有方解石、菱铁矿、黄铁矿和软锰矿,局部还有三水铝石,一般含量由微量至10%。次生矿物有褐铁矿等。

硅藻土在化学成分上的特点是高烧失量,比正常硅藻土高2~4倍之多,主要由有机质引起。化学组分如表16-5所示。

表16-5 寻甸先锋硅藻土成分变量及单位:wB/%

续表

(据徐则达等,1989)

硅藻土富含有机质,发热量3333~5719J/g,松散密度0.64g/cm3,孔体积1.34mL/g,比表面积23.7m2/g,硅藻孔径50~3000nm。硅藻个体大小1~100μm,其中10~100μm占50%,可塑指数19.77,液限72.20%,塑限52.52%。吸水率18.15%~211.17%,平均69.15%,孔隙率90.2%,白度20.93%,pH值3.12~3.75,松散系数1.39。

矿石自然类型有:含粘土硅藻土、粘土质硅藻土和硅藻质粘土3种。前两个类型层厚、储量大,品位达工业要求,后一类型层薄,无工业价值。硅藻土经氧化作用后,由于有机质的氧化、淋失,硅藻相对富集,SiO2含量提高7.9%,烧失量降低3.26%,矿石质量变好。氧化带深度一般6~9m,最深达13.69m。矿石中硅藻共有17属37种,绝大部分为中心目,淡水型。矿石质量下部好于上部,东部好于西部。由此划分出东部富矿带,中部分叉变化带,西部不稳定薄层带,如图16-2所示。东部富矿带主要是下部层位,矿层厚,矿石质量好,较稳定,宜于露天开采,又处于富煤带。

图16-2 寻甸先锋硅藻土矿矿带变化剖面示意图

(据徐则达等,1999a)

1—含硅藻粘土:2—含粘土硅藻土:3—粘土质硅藻土;4—硅藻质粘土;5—褐煤;6—石英砂岩;7—含砾泥质粉砂岩;8—粉砂质泥岩;9—泥岩;10—页岩;11—灰岩;12—白云岩;13—断层;14—不整合;15—钻孔;16—下寒武统;17—上震旦统灯影组;18—中元古界昆阳群

总之,矿床特点有以下四点:①矿体厚度大,储量集中,矿床规模特大。相伴褐煤亦为大型矿床;②含有机质高,为高烧失量型;③为陆相山间盆地的淡水湖泊,但还大量存在着喜盐环境里的圆筛藻,还有少量诺尔曼辐环藻盐生变种,与直链藻、桅杆藻和针杆藻共生,反映高有机质的特殊环境;④原矿石SiO2含量较低,但经煅烧后质量显着变好,易精选。

3.沼泽相和深湖相沉积类型

该矿位于雷州半岛,包括火山湖沉积的海康青桐洋、九斗洋,徐闻田洋等矿床及海滨沼泽相、深湖相沉积的徐闻九亩、海康卜昌等矿床。

矿床实例:广东海康-徐闻硅藻土矿

矿层赋存于第四系,其层位如下:

下更新统湛江组(Q1z):灰白、灰黄、褐红等杂色砾石、砂、砂质粘土、杂色粘土互层,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少部分为河口三角洲相或湖相沉积,其中夹有1~2层玄武岩,称湛江期火山岩。

中更新统早期石峁岭期火山岩

:玄武岩喷发,同时沉积了河流相北海组地层。下部为砂砾层,上部为杂色粘土质砂或含砂粘土层,有淡水藻和半咸水藻发现。

中更新统晚期—晚更新统早期田洋组(Q2-3t):为火山口塌陷形成的湖盆沉积。底板为层凝灰质角砾岩或玄武岩,顶板为有机质粘土及泥炭,再上则为粘土、砂质粘土等。该组是富集硅藻土的主要层位。

晚更新统中晚期下录组(Q3x):为泥炭、粘土和砂质粘土层,属海滨泥炭沼泽相沉积,与田洋组连续沉积。

全新统坡残积层

为深灰色淤泥,属于近代滨海、海湾相沉积,其中有咸水种属的硅藻分布。

破火山口受北西及北东向断裂交会点控制,火山湖沉积特征见图16-3。

图16-3 田洋火山湖沉积示意图

(据徐则达等,1999b)

—全新统坡残积层;Q2-3t—中—上更新统田洋组;Q1z—下更新统湛江组;N2x-上新统下洋组;

—石峁岭期火山岩

矿体呈水平层状分布。厚层矿层除含少量硅藻的粘土外,常见夹有薄层玄武岩或崩塌堆积玄武岩角砾及砂层等。矿层厚50~200m。矿石中除硅藻外还含有粘土,少量石英、玄武岩屑、有机质及植物残骸。矿石化学成分为:w(SiO2)55.57%~90.94%,w(Al2O3)2.09%~19.78%,w(Fe2O3)0.70%~10.05%,w(CaO)0.22%~2.93%,w(MgO)0.32 %~0.60%,烧失量9.84% ~24.59%。硅藻以中心目为主,羽纹目次之;淡水种为主,亦有少量半咸水—咸水藻。硅藻层内含有石油,田洋组平均含油率为TC 5.81%~6.26%。

三、资源分布及成矿规律

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产出硅藻土矿。中国硅藻土矿资源较丰富,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硅藻土矿分布较广(图16-4),保有储量的省、自治区有10个,此外在黑龙江、山西、海南皆发现了硅藻土矿。矿床分布有一定区域性,即东部和西南地区较多,西北地区较缺乏。这除了成矿条件以外也与地质工作程度有关。其中吉林省矿床数最多,保有储量也最多:其次是云南省。

图16-4 中国硅藻土矿床分布

硅藻土矿经常与粘土矿共生,粘土可以单独成层,也可与硅藻土相杂,形成粘土质硅藻土或硅藻质粘土。一般说粘土是有害组分,但在某些用途中则是有益组分。硅藻土矿与褐煤、泥炭层共生以云南先锋矿区最为典型。

硅藻土矿成矿时代一般较新,埋藏多数不深,因此主要是露天开采,仅部分矿床采取地下开采。有的从水下挖出,以矿泥形式泵取。

Ⅵ 中国矿产资源zhan世界的比例

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为93%和95%左右。
到1996年底止,煤炭资源远景总量达50592亿吨,探明储量的矿区5345处保有储量总量10025亿吨。位于独联体、美国之后,据世界第三位。
石油.中国1997年公布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居世界第11位。
天然气(包括沼气)1996年底,我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0.7060万亿立方米,世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43.95万亿立方米,中国约居世界第21位。
金属矿产.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沲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88种,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莹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叶岩、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黏土、凹凸棒石黏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累托石黏土、膨润土、铁矾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角闪岩、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长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
非金属矿产资源.

这个网地址很好;http://www.chinamining.com.cn/resource

Ⅶ 我国那个地方产硅藻土

我国硅藻土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东北地区,其中规模较大,工作做得较多的有吉林、浙江、云南、山东、四川等省,分布虽广,但优质土仅集中于吉林长白地区。

Ⅷ 硅藻土的介绍

硅藻土是一种硅质岩石,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丹麦、法国、罗马尼亚等国。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遗骸所组成。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可用SiO2·nH2O表示,矿物成分为蛋白石及其变种。1我国硅藻土储量3.2亿吨,远景储量达20多亿吨,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东北地区,其中规模较大,储量较多的有吉林(54.8%,其中吉林省临江市探明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浙江、云南、山东、四川等省,分布虽广,但优质土仅集中于吉林长白山地区,其他矿床大多数为3~4级土,由于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深加工利用。

Ⅸ 中国有哪些资源,在世界上分别排行第几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迄今为止,共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能源矿产7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41种、贵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89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程度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按探明储量计算,中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25种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钒、钛、钽、钨、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等12种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二位的有:煤、钼、萤石、硅藻土、锶、硅灰石7种。这些矿种在数量与质量上具备一些优势,存在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石油、天然气、铁、镍、锰、铬、铜、铝、钾盐等优质、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陆地面积占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的1/3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不到1/2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人均只有1/3

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人均仅为1/4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人均只有1/5

基本特征为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具体:

土地面积===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29%,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美国人均土地的1.8%、2.4%、7.0%和21.0%。

矿产储蓄总值===根据《各国矿产储量潜在总值》的估算,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为16.5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储量潜在总值为1.51万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世界第53位,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资源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和恶化。如:35种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其中石油、铁矿、铝土矿分别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44%、10%。

耕地面积===我国耕地面积142439万亩,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占有量1。4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

森林面积===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

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在世界排名120位。

河流年径流量===河流年径流量:第6位

人均占有量:第119位
人均河流年径流量:第88位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

Ⅹ 我国有哪些矿产资源占世界首位

​中国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水平。
中国至少在50 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
在明代和更早的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技术就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19 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以掠夺方式在中国开办矿山,因而自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矿产资源就处于这种半殖民地的地位被开发掠夺。但到1949 年为止,中国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仅有18 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查,到1990 年年底,中国已发现162 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48 个。主要有:
①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钚等。
②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③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锡、镍、铋、钼、钴、
汞、锑、金、银、铂等。
④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铌、钽、锂、铍、稀土族元素、锗、镓、铟、
镉、硒、碲等。
⑤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硅石、菱镁矿、
耐火粘土、萤石、铸型用砂、高铝矿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硫铁矿、自然硫、磷、钾盐、钾长石、明矾石、
硼、芒硝、天然碱、重晶石、钠硝石等。
⑦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
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筑用石材、大理石、铸石用玄武岩、珍珠岩、沸石、蛭石、硅藻土、膨润土、叶蜡石、刚玉、天然油石、玉石、玛瑙、金刚石、冰洲石、光学萤石、蓝石棉、压电水晶等。
⑧中国从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把地下水、地热等也列为矿产管理。(见
中国水资源)
自50 年代以来,采矿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共建立了重要矿山5000 多处,乡镇集体和个体办矿也有12 万处。全国矿石产量从1949 年的4000 多吨,增加到1984 年的12 亿多吨,采矿、选矿和加工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中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及其地质分布规律中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作有规律的分布,如: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湖南锡矿山的
锑矿、贵州汞矿、华北地区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矿、新疆的煤矿、鞍山的铁矿、江西的钨矿、新疆阿尔泰的稀有金属矿等。20 世纪50 年代初至60 年代初期,根据已掌握的一些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相继扩大或发现并勘探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产地,如: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北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白云鄂博稀土及铁矿,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矿,东秦岭、伏牛山地区的钼矿,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磷矿,祁连山地区的铜、镍矿,新疆、陕、甘、宁地区的油田,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渤海湾、河北、山东及江汉地区的油田等。70 年代中期以来,又在辽宁复州湾发现了与山东鲁南地区类似条件的原生金刚石,在胶东半岛扩大了金矿的远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区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成矿带和西藏的铬铁矿远景,在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盐矿,在山东、南京、吉林等地发现了石膏矿,在南海与东海相继发现了工业油流等等。
中国的矿产资源是按一定的地质规律而出现、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