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汉几个大学来襄阳建校
截至2021年3月,武汉有两所大学来襄阳建校。
根据公开的消息,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研究生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在襄阳市开工或即将开工。除此之外,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在襄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文理学院新校区开工或即将开工。
武汉高校选择襄阳的原因:
1、可以扩展学校办学空间。
2、在襄阳建设新校区可以降低投入成本,相比于武汉,在襄阳建设新校区的地价、建设成本等更低。
3、高校的学科优势与襄阳市支柱产业契合度较高,二者合作可以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4、襄阳市极度缺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已经制约了其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引进重点大学更有助于为襄阳市未来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以上内容参考 襄阳市人民政府-襄阳着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引领“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
㈡ 襄阳四中怎么样
很好。不论是教育资源,还是人文素质,硬件水平都是很好的。当然少不了与五中的比较,五中最大的缺陷就在于老师素质与四中差得很远,四中老师很尽职。当然,还有一点是五中太偏。四中已出了五个省状元,五中就一个。希望你以后来四中,小学弟了。
㈢ 为什么襄阳教育那么残酷
因为湖北是教育大省,而襄阳教育目前算是湖北省西北部的主力军,所以襄阳教育竞争残酷。
湖北是一个教育大省,教育资源和质量都是全国前列。除开省会武汉外,湖北第二大教育强市就是。襄阳,一座拥有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今天的教育强市。五年七状元,这是襄阳高中近几年拿出的。
虽然状元不是唯一的评判优劣标准,但作为五年七状元的产出率,这成绩也让人不得不重视。
襄阳目前算是鄂西北主力军,领头羊,周围城市基本无可比拟。所以襄阳教育才会有那么残酷的竞争。
下面是襄阳各中学相关成绩信息及全国排名,可供参考。
襄阳五中:襄阳五中是百年名校。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初名“襄阳府中学堂”。知名校友有:黄火青、刘道玉、萧楚女、谢远定。一本上线率74%。自2001年到2017年,湖北省34名中,有6名状元来自襄阳五中。2017全国百所名校排行中,襄阳五中排名第25名。
襄阳四中:襄阳四中,创建于1954年9月,一本上线率70%。自2001年到2017年,湖北省34名高考状元中,有4名状元来自襄阳四中。2017全国百所名校排行中,襄阳四中排名第78名。
襄州一中:襄州区第一中学,简称襄州一中,原称襄阳区一中,也称县一中。后襄阳区改为襄州区,故改名为襄州区第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是湖北省示范中学,鄂西北名校。
襄阳一中
襄阳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897年,百年名校。是襄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是湖北省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中学。知名校友如:切斯特.朗宁、潘正文、程旭、冯博、龚强华。
㈣ 襄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怎么开通
1、首先在搜索引擎中搜索襄阳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㈤ 湖北地级市高中哪几家强对此你怎么看
湖北省高级中学最新排名榜前十名高中,有5所在武汉市,不属于题主所问的地级市。因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
湖北省每一个地级市都有一所重点高中。.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办学历史,办学特色等不同,办学成果 不一样。就2020年综合排名如下:华师一附中
武汉二中
黄冈中学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
武汉外国语学校
武钢三中
黄石二中
(襄阳坚持多年八校联考还有荆门,孝感。华师一附中稳操胜券,都不敢比)
㈥ 十堰和襄阳哪个更宜居哪个更适合就业,教育等等方面
本人从以下分析:
交通上襄阳优势与十堰‘’
襄阳作为湖北的副省级城市,可见 在湖北的地位不一般;只是这几年没有发挥出副省级应有的效应;没有跟上高质量发展的速度,而十堰这几年的发展都是高质量的、潜力大,从十堰机场可以看出,十堰交通发展也可以看出十堰潜力巨大很大;
教育上十堰并不差,底子也好,大学院校也多于襄阳这个是有目共睹的;
就业上襄阳的机会、所需人才的维度大于十堰地区;
居住的话,我选十堰,安逸,节拍慢,物价不高,山里人淳朴!
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自然资源,文化也不错!
㈦ 襄樊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1、关于市区面积及人口 市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其中襄阳古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78.8万人,市区人口218.6万人(其中襄阳区人口100.4万人),建成区常住人口90万人以上。 2、关于襄阳古城墙 襄阳古城墙筑于汉,宋改建砖城,全长7377米,其中有护壁砖墙6408米,平均高10.84米,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底宽13—15米,顶宽6-11米。 3、关于护城河 襄阳护城河长5060米,最宽处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面积91万平方米,为我国第一宽护城河。 4、关于汉江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32公里,在襄樊境内长195公里,流经我市一县两市三区(老河口市、谷城县、樊城区、襄城区、襄阳区、宜城市),26个乡镇(办事处)。汉江襄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200立方米/秒。襄樊市区以上为五级航道,可通航300吨级船舶;襄樊市区至转斗湾为四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船舶。港口最大靠泊能力500吨。 5、关于高速公路 我市境内高速公路长270公里。襄十高速公路:襄(樊)至十(堰)高速公路及连接线襄樊段98.53公里;襄荆高速公路:襄(樊)至荆(州)高速公路襄樊段57.15公里;孝襄高速公路:孝(感)至襄(樊)高速公路襄樊段91.09公里;樊魏高速公路:襄(樊)至南(阳)高速公路襄樊段22.81公里。 6、关于旅游景区(点) 我市共有13家A级景区,其中:AAAA级1家:隆中风景名胜区;AAA级4家:米公祠景区、水镜庄风景区、南河小三峡景区、薤山旅游度假区;AA级5家:锦绣园、白水寺风景区、熊河风景区、五道峡风景区、汤池峡温泉;A级3家:襄阳王府绿影壁、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香水河风景区。 隆中风景名胜区:隆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五大景区。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核心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公元197年-207年诸葛亮在此躬耕隐居十年。西晋时期已有纪念性建筑,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明代就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顾堂、躬耕田、小虹桥、野云庵、六角井、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樊,仅次于荆州。 米公祠景区: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路西段,原名“米家庵”,是纪念北宋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建的祠宇。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原名黻,字符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其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襄阳王府绿影壁:襄阳王府绿影壁坐落在襄城东南隅。其为明代襄王府门前照壁,约建于1440年,影壁长26.2米,高7.6米,厚1.6米,仿木结构庑殿式四柱三楼造型,影壁造型别致,雕刻精细,图案繁缛,是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瑰宝。现为我国唯一一座大型石雕龙壁。 中原古刹——广德寺: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襄樊市城西10公里处,寺院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后院内的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系砖石结构,通高17米,塔座高7米。塔座上建有五座佛塔,中心矗立一座印藏结合式喇嘛塔,高达10米。全塔上下内外共有石雕盘坐佛像45尊,硕大“佛”字3个,共48“佛”。 7、关于教育资源 襄樊学院是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位于襄樊市区和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距襄樊市13公里的隆中景区。此处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昔日,有中华智慧化身之美誉的诸葛孔明深居于此十年,躬耕苦读,交友修身,定下“三分天下”的宏图伟略。如今,万余名时代骄子在此苦读勤学,修身立德,立志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校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校训,以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己任。目前设有经济与管理学系、政治与法学系、教育科学与技术系、体育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音乐系、美术学院、数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系、化学与生物科学系、旅游与地理科学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8个系(院)和以学校为母体举办的独立学院——襄樊学院理工学院,本科专业33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12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生4200余人。 襄樊的高中教育在全国也很出名,襄樊四中,襄樊五中是湖北乃至全国出名的高中学校。襄樊五中始建于1902年,1953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首批5所重点中学之一, 2001年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示范学校。1999年以来, 先后连续五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襄樊五中一直被誉为“鄂西北人才的摇篮”。建校100多年来,近6万名学子成才报国,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科学家、教育家、外交家、军事家、艺术家,有各条战线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顺应时代的潮流,弘扬“文明、振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塑造具有“敬业、爱岗、拼搏、奉献”的教师形象,逐步形成了具有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历史名校。 学校现有6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4600余人。在岗职工288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13人,有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40余名。 在教学实践中,我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积极进行“理想的教育”的办学模式实验,力求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通过实施这一实验,让学生形成“崇尚礼仪、崇尚科学、崇尚创造、崇尚第一”的品格,把学校办成“先进教育理念的实验园、先进教学技术的示范园、先进人才的百花园”。2005年以刘道德校长为核心的襄樊五中领导集体提出了“制度激励,文化引领, 建设名校工程、名师工程、名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构建和谐持续发展的新五中”的治校方略, 围绕“理性、质量、和谐、规范”八字方针,全面打造以书香校园、歌声校园、艺术校园、快乐校园、平安校园为主题的“五园” 学校,推进了五中又好又快发展。
希望采纳
㈧ 为何襄阳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到底有何战略价值
襄阳作为一座历史古城,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作为中国版图中的中心地段,北可直驱中原,南可直下江南,西进可抵西川,东进可直抵江苏。可以说,襄阳的位置是天下之腹,进攻之天然胜地,所以不管在哪个朝代,兵家都把襄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一点,襄阳地理位置优越,襄阳作为中国版图中的中心地段。在三国时期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它北可进攻曹操,南下可直取东吴,西进又可抵到西川,所以说襄阳的位置是十分优越的,作为三国这样大乱的年代,得到这样一个天下之腹,它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把襄阳作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总的来说,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不仅能为一方诸侯提供良好的战略地位和物质材料,还能够为一方诸侯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
㈨ 教育资源丰富的湖北省,都有哪些很厉害的高中
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均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省内的中南和湖大的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给予的扶持和力度也不够,落后一步之后再想追赶就很难。一般说来有3+6的说法,3是指华师一附中,武汉外校,二中,这三所中学肯定是全国百强高中的襄阳第五中学,位列42。襄阳第四中学,位列59。武汉外国语学校,位列76。
黄冈中学名气比华东五校都出名,很多人知道湖北有黄冈中学,不知道湖北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超级高考工厂”的衡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华师一附中在湖北算是“擎天柱”一般的存在。特别是该校的一本升学率上每年保持了90%的比列,而且本科升学率接近百分之百。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市第二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武钢三中,武汉三中等等。
㈩ 襄阳二中,八中,二十四中,九中哪个好
襄阳二十四中相对好。下面从多角度进行四者的比对:
一、师资力量
1、襄阳二十四中:教职工202人(有研究生学历23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劳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隆中名师5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6人),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教科研成果丰硕。
2、襄阳八中:现有专任教师166人,其中35人为硕士毕业生;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科配套;高级教师50人,中级教师60人,省级教育骨干1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 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
3、襄阳九中:现有教职员工70人,其中中学一级教师职称以上37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全部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4、襄阳二中:有在岗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余名,优秀奥林匹克教练10多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0多人。
二、硬件设施
1、襄阳二十四中: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建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天光画室、各种功能室、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并都配备了空调。领先全市的标准化塑胶田径场上运动员奔跑如风,10兆带宽的多媒体校园网上现代教育信息奔涌而至。
2、襄阳八中:实验实习楼1栋,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建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及电子、电工等实习室10余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5个,计算机400余台,数控车间两个,仪器设备价值800余万元。
3、襄阳九中:现已拥有集教学、办公、实验、图书等一体的综合大楼,内设344座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
4、襄阳二中:设有形体训练房、力量训练房、美术画室、科技小制作室、书画室、棋社、艺术馆、状元桥文学社等活动室。
三、学校规模
1、襄阳二十四中: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中于1986年建校,校园面积120亩,学校现有高一至高三年级共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
2、襄阳八中:学校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35000余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栋,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共有80个教室
3、襄阳九中: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多人。学校现有校园占地面积13400m2,校舍面积9000 m2。
4、襄阳二中:占地50亩,建筑面积10000㎡;共有13个教学班,在校生400余人。
(10)襄阳教育资源如何扩展阅读
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中于1986年建校,市级示范学校,市重点高中,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省级文明单位。襄阳二十四中是襄阳市重点高中、湖北省素质教育实验高中,华中师大、湖北美院、湖北大学、湖北教院、长江大学教育实习基地。
教育部“十五”重点科研课题《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的子课题《中学艺术特长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科研课题《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承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