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的地下水情况如何
地处中国北方海河流域的北京,由于干旱少雨,十分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成为城市供水系统的支柱,但随着城市的日益扩大、人口的急剧增长,海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因为持续开采已经逐渐枯竭。 自上月初高层领导在节约用水大会上宣布推迟“南水北调”规划之后,长久以来北京水资源所面临的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水价调整等问题再次被置于聚光灯之下,拯救北京的水危机似乎已迫在眉睫。降水点南移 地下水减少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城市。资料显示,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在减少,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从1949年的1000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的不足23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值的1/13。有国外媒体称,“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北京的水资源有两个来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与降雨量有关。目前北京已经连续9年干旱,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依然是北京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水资源确实是有限的,说北京缺水也一点不假。”国家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绍堂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人们往往关心由降雨量所直接影响的地表水,事实上,对于北京来说,地下水的减少才是最可怕的。“长期以来,北京的地表水都不丰富,但是历朝历代之所以建都于此,正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以说,地下水是北京水资源的基础。但是现在是开采过量了,2/3的水资源都来自于地下水。”王绍堂说。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给《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2008年水务基础数据主要统计指标》显示,2008年全市供水总量35.1亿立方米,其中新水供水29.1亿立方米,再生水供水6.0亿立方米。在新水供水29.1亿立方米中,地表水供水仅占6.2亿立方米,而地下水供水高达22.9亿立方米。“可以说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过高了。”王绍堂表示,“这几年降水并没见减少,但是降水落点却南移了。以前降水点主要集中在北边,60%都是山区。山区的水流下来直接就浸入地下,变成了地下水。但是南移后,大量的水被浪费了。而主要原因就是城市热岛效应,环境被破坏了,植被也被破坏了,蒸发量很大。”水价面临调整目前,水资源紧缺的另一面却是水价的低位。水价要不要上调,一直争论不休。据建设部就《城乡缺水问题研究》课题所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国外一些资料分析,只有水费占家庭收入2%以上时,居民才会关心用水量,达到2.5%时,居民会重视并注意节水。2006年,35个大中城市的水费支出仅占可支配收入的1%,相当于国外平均水平的一半。“北京的水是全世界最紧张的,北京的水价却是全世界最低的。北京居民水价负担占收入的0.5%,而全世界的水价负担的比例是3%。两者还有很大差距。”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院士告诉记者,现在来说反对水价上涨是没有道理的。目前的水价不够高,不足以反映其稀缺程度,还应该提高。水价上调似乎已是大势所趋。“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引江水进京被推迟到2014年,使未来6年北京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将更加严峻,北京市将通过多种措施应对这一危机,其中包括调整水价。”在5月10日于北京举行的节约用水大会上,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作了以上陈述。近日北京市水务局有关人士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证实,“水价将由市发改委来进行调整,但会严格按照价格调整的程序进行,并将召开听证会,能否调整,从程序上讲要经过听证。目前具体调整方案尚在研究中。”其实早在今年1月6日北京市发改委就明确提出今年将适时提高居民用水价格。对于水价的调整,业内多数人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用水节约。但也有人指出,改变水务企业的普遍亏损状况被认为是价格调整的重要立意所在。“水价的调整最终敲定将由国家有关部门来决定,并不是由企业说了算。但是现在的体制也的确有些问题。”上述人士还表示,目前水价的确不足以反映水资源稀缺的程度。这不仅仅是在北京,全国都有一个这样的情况。但是要唤醒老百姓的节水意识,仅仅是调整水价,恐怕力量还是有点弱。“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居民才会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更加注重环保。而目前居民自身有意识地去培养节水意识相对水价提高更为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财经频道
⑵ 北京的水源主要有哪些
原来主要由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后官厅污染停用,没有市政供水管网的多是抽取地下水的自备井,另外南水北调预计2014年引水将成为北京新水源
⑶ 北京市自来水水源分布中,地表水主要分布在哪儿
北京市自来水水源地表水主要有——密云水库、京密引水渠、潮白河、官厅水库、永定河、永定河引水渠、十三陵水库、门头沟落坡岭水库、怀柔大水峪水库(含青龙峡水库)、怀柔水库、平谷海子水库、白龙潭水库、司马台水库、半城子水库、田庄水库、龙庆峡水库等等。还有河北岳成水库调水工程供水。
⑷ 北京的水源地是哪里在河北境内的水库例如官厅水库提供水源吗
一个是密云水库,这是北京最大的水源地
再一个就是张家口方向的官厅水库了
⑸ 为什么北京缺水
北京缺水主要有以下原因:
1、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
1999年以来北京连续多年干旱,年均降雨量480毫米,密云水库年均来水2.7亿方,为多年平均的28%;官厅水库年均来水1.3亿方,为多年平均的14%,年均形成水资源量约21亿立方米。
2、人口剧增和城市发展迅速
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过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3、环境恶化与节水意识的匮乏
北京人口增长过速、用水浪费,人均生活用水量210升/日,远高于全球每日人均约170升的用水量。节水工作虽然陆续在展开,但实际效果与以色列、新加坡等节水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节水更多的是停留在宣传口号上,还未真正渗入市民日常行为中。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5)北京水资源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³,居世界第五位。我国2014年用水总量6094.9亿立方米,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00m³左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另外,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水少地区;特别是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⑹ 北京市的水资源丰富吗它拥有哪些河流
引言:众所周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位于华北地区,在那里拥有广阔的平原,发展种植业也非常的合适,但是受到经济的影响,很多的地区已经不发展第一产业了,北京是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化的城市,人均的居住面积非常的狭小,人口密度也非常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北京市的水资源丰富吗?它有哪些河流?
三、分支水库
北京地区还拥有一条着名的河流,叫做潮白河,它是海河的五大水系河流之一,也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支流,贯穿了京津冀三个省份地区,在上游的枝干部分流入了北京的密云水库,密云水库供给了,全北京市的居民的日常饮用水。而在后来潮白河在顺义决堤之后河道变窄,流入了平原地区,河床比较小,河谷开阔,容易泛滥成灾。
⑺ 北京那里的水质最好
北京城区供水南水最好。
中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线居民。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指标。居民用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开始回升,城市河湖生态显着优化,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同步凸显。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监测显示,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由原来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130毫克每升。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说:“丹江口水库的水比北京原来的水,硬度上要减少很多,这个可能也是郭公庄居民这两年最大的体会,就是水质变好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国家对水的硬度有标准,每升不高于450毫克,以前北京市水的硬度在每升380毫克左右,在南水进京之前也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但是南水北调水的硬度,大家感觉还是比较舒服的,每升在120毫克左右,所以大量使用南水以后呢,都会感觉水的硬度降低了,烧出来的水,水碱减少了,这是大家非常欢迎的。”
目前北京城区供水中,南水北调水占到六成以上,是北京市接受南水的最大的用户。这里面有一个季节性的差异,不像夏季用水高峰那么大,就目前这个季节,我们集团城区的供水量,南水占到6成以上,到了夏季,南水的比例更高一些,能够达到7成,所以南水已经成为北京城区的主要水源。”
按照国家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划分,按照地表水的好坏,一共划分为五类:
最好的是一类,最差的是五类,一般是前三类也就是一二三类可以作为我们饮用水的水源,而达到一类和二类就被称为优良水源,优良水源是作常规的处理就可以进入自来水厂作为饮用水水源。
按照国家批复的方案,我们在100多公里的渠道上,共分布了30多个固定的监测断面,会固定在监测断面上取样,然后送到相关的实验室进行监测,出具相关的监测报告,从2014年12月通水至今,监测报告显示,这30个断面,稳定达到二类甚至是一类的标准,所以说这个水质还是很好的。”
据介绍,除了饮用水,还有超过2亿方南水储存到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对北京市水资源优化调配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北京城区供水南水占比超六成 自来水硬度大幅降低
⑻ 北京水源来自哪
北京市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来源分为地表水和城近郊区的地下水两部分。北京的地表水现在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困扰--水质富营养化。
北京的地表水指的是北京的三大水库,即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官厅水库。由于连续6年的干旱,库容量达44亿立方米的密云水库只剩下7亿立方米水量,其中还有4.25亿立方米无法流出的库底。怀柔水库的情况跟密云水库相似。官厅水库储存的是发源于山西的洋河水,洋河上游环境污染严重,水中藻类含量显着增多。也就是说,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的水用得多、补得少,水体没能及时稀释,微生物数量直攀官厅水库,三大水库水质全部富营养化。有资料表明,中国的地表水富营养化程度达到70%,远远排在欧洲、非洲甚至亚太地区的前面。由于三大水库水量严重不足,北京市于2003年开采怀柔、顺义应急地下水源,并将于2004年7月1日启动平谷应急水源。届时,怀柔、顺义、平谷三地每天将向北京输运优质地下水66.5万立方米。
北京的地下水的确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硬度较高,达到450mg/L(毫克/升),刚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北京水质偏硬是综合原因造成的,北京地层以碳酸盐为主,这一地质构造特点决定北京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长期的过量开采,北京地下水资源已经形成一个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再加上人为活动对环境的破环,都直接增加硝酸盐的含量,也就导致北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中钙、镁含量偏高。
⑼ 北京市自来水的来源在哪
北京市自来水的地表水源主要来自密云水库及南水北调进京的河北4个水库水源,未来几年内丹江口水库水源将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
据了解,北京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在城区设立了243个监测点,对管网水进行抽检。对管网水的检测周期为每半月一次,检测的指标包括余氯、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色度和嗅味。
据介绍,2010年和2011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分别改造了300公里老旧管网,包括对小口径铸铁管进行了除垢处理,防止水质受到污染。市政管网有实时漏水监测系统,每年按计划对老旧管网进行喷涂改造以保证水质。
(9)北京水资源在哪里扩展阅读:
在北京城区,每天有200多万立方米自来水,通过8800公里的管线送到居民家中。如果水源地是来自河北的水库,就要对河北水中的“氟、氯、硝酸盐、硫酸盐”这4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出来的定量,水厂将及时调整对河北水的处理工艺、河北水与本地水的水量配比。
技术人员解释,密云水库的原水里,这4种指标的量非常低,而河北水虽符合国标,但硫酸盐、氯化物等指标确实高出了本地水。“一旦指标变化显着,会影响到管网的安全,这样一些老旧楼层可能会出现黄水。所以要把本地水和河北水配比好,确保不发生水黄的现象。”
⑽ 北京五大水系图
北京市的五大河流串联了整个北京的水系,也是大多数发源于北京的水体的归属,此五大水系均属海河流域,它们是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其中,潮白河水系和北运河水系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60%,是保证北京市水资源供给的主要来源。
永定河水系:是北京市最大的水系,位于北运河、潮白河西南,大清河以北。永定河全长681千米,在北京境内流经延庆、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等区县,长约170千米,流域面积3168千米2,永定河含沙量大,素有“小黄河”之称。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支流众多,形如折扇。河系有白沟河、南拒马河、潴龙河、赵王新河等,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地区,支流小河大部分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山区及出山口的冲积平原,流域面积2219千米2。
北运河水系:属海河水系,位于潮白河与永定河之间。上源温榆河,至通县北关闸以下,始称北运河。自北京通州至天津入海河处,长186千米,流域面积4348千米2。
潮白河水系:属海河水系,是海河北系四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5688千米2,该水系由潮河和白河二条河流组成。流域内建有云州、密云、怀柔三座大型水库。
蓟运河水系:蓟运河水系位于潮白河水系的东南方,流域面积1377千米2,在北京境内的长度较短,其支流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平谷区境内,在平谷区西南部汇流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