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怎么样,在二线城市有发展前景吗
是否有发展前景,看你所在的企业,个人的能力和面临的机会。
1、中国经济发展还是不错的,体量大,速度快;不要盲目信从网上唱衰国内经济的论调。
2、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因为经济发展了,老板、管理和职工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因为开放交流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
3、二线城市,比如各省会城市和沿海工业城市,经济基础较好,潜力较大,这里的企业实力、规模和管理都不差。
4、术业有专攻。企业规模大了,就要有人分管人力资源,甚至再细分招聘、培训、绩效、劳资、薪酬,甚至企业文化,这就是你专业的切入点。
5、企业用人,都喜欢召之即来,来就能用,那么你是科班出身,做HR有先天优势,这是企业领导人的定向思维。如果你在这个职业勤奋、多学、多做,积累三两年,会获得加薪晋职的机会。
6、高职必然高薪,这是职业的价值规律决定的。随着经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你可以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重,那么你的权限和汇报也随之上涨。权责利对等嘛。
7、那么前景是什么?你自己先说明白。
按照常规做法,就是HR专员→HR主管→HR经理→HRD→VP→常务副总,或者创业。
‘贰’ 人力资源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作为一个从事人资工作两三年的人给你的回答:就业前景还是要看你的工作地点。
1,人力资源发展较好的地方就是北上广,深圳,沿海这些城市,中部地区一般,越是小城市越没有发展。
2,大公司比小公司发展要好,大公司人力资源部是独立分开的,甚至一个版块有一到两名专员负责,大部分中小型公司一般行政人事不分家。
3,专业对口比较重要,职业资格证也很重要,比较难考。
4,性格也重要,要耐的烦,要乐观,随和。
5,就业初期,就普遍而论,女生比男生好找人资工作,后期男生比女生发展空间要大。
这条路不好走,希望你能不放弃加油一直走下去。
‘叁’ 刚毕业想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请问去大连发展好还是去沈阳
说实话,东北三省的人资工作发展的都比较一般。相对比较,还是根城市发展有直接关系。沈阳因为是省会,企业发展相对较快,而且近几年沈阳发展比大连要稍微好一点,所以,沈阳的人资做的稍微好一点。不过,也跟具体企业有直接关系。总的来说,大企业模块分的细一点,你学习的会快一些,专业技能提高的多一些。小企业你的工作能力提高的会多一些,人资接触的会广一些。建议先在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长经验、长本事、长阅历,然后在小一点公司实践自己的能力。
‘肆’ 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哪个城市发现比较好
如果想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建议去一线城市,或是南方城市,因为二,三线城市,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大城市不一样
‘伍’ 做人力资源沈阳和大连哪个城市更有发展,IT、软件、建筑、房地产等好的行业哪个城市更好
做人力资源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你要做哪一行,也看到你有考虑IT,软件开发,房地产等等这种热门行业,目前这种行业在一二线城市发展成熟,二三线城市逐渐开发,如果你是考虑更好的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市场,建议你还是选择沈阳!像你也可以看看沈阳各大行业的一个招聘需求,我之前也是在选择地域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在房地产英才网的沈阳区域选择了自己的心仪!
‘陆’ 人力资源在哪些城市发展较好,并说明好的板块是哪些谢谢!
一、二线城市最好,那里的公司对人力资源岗位更加的重视。薪酬、培训、绩效方面的你可以考虑。
‘柒’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往哪个城市发展较好。
中等以上城市,小城市根据就不怎么重视,大都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工作没有什么区别。
‘捌’ 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暑假想找工作实习,却不知道该去哪个城市,对于这个专业,哪里会比较好发展
其实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学历和能力是一回事,只要的是气质和样貌,大城市发展虽然是好的,但是大城市也是灯红酒绿的城市,那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一个本科生刚毕业工资甚至养活不了自己,从一个过来人角度,你还是在家周围有了两年经验再出去闯荡,起码你不是一张白纸,不会受骗,不会因为一些你没有见过的大场面而失去了自己。一些自己的经验,仅供参考,希望你有一个好的未来
‘玖’ 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在哪个城市最好找
广州、深圳或上海、江苏一带。
‘拾’ 在中国的哪个城市发展好
现阶段上海市发展的最好,当然其他一些城市发展的也不错! 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位于浦东新区的陆家嘴是上海的新兴金融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开市场操作。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分公司和办事处。上海已经成为全中国纳税率最高的城市,上海历来上交的税款达中国国内总税款的一半。下面还有数据你可以看一下:2009年上半年中国城市GDP总量20强排名
01、上海市:直辖市 6930 6.3%
02、北京市:直辖市 5780 10.1%
03、广州市:副省级 4040 9.2% (广东)
04、深圳市:副省级 3970 8.9% (广东)
05、苏州市:副省级 3770 10.2%
06、天津市:直辖市 3580 16.6%
07、重庆市:直辖市 2230 12.2%
08:无锡市:地级市 2225 10.3%
09:杭州市:副省级2215 7.8%
10、佛山市:地级市2208 11.8 %(广东)
11、青岛市:副省级2185 10.1%
12、沈阳市:副省级2045 15.1%
13、武汉市:副省级2022 10.2%
14、大连市:副省级2005 13.4%
15、成都市:副省级1980 13.5%
16、南京市:副省级1965 10.3%
17、宁波市:副省级1940 4.8%
18、东莞市:地级市1880 2.3%(广东)
19、唐山市:地级市1874 9.5%
20、烟台市:地级市1850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