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球上有多少能用的水
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其中大部分(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千米3。
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的地区,水资源贫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为主要指标。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为47 000千米3,按人平均约为9 000米3。我国河川径流总量约27 000亿米3,按人口平均每人占有量约2 400米3,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我们要做到:(1)必须懂得如何科学用水;(2)从每个家庭做起,建设节水型家庭;(3)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控制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环境监测,强化法律意识,依法管理水资源、水环境。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3月22日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加强淡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并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十年计划得以实施。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的目标是敦促各国更加关注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和《21世纪议程》中与水相关的目标。联合国大会呼吁联合国各相关机构、专门机构、地区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共同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和自愿捐款,在十年行动中体现“生命之水”的含义。
◎ 中国水周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 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贰’ 地球的水资源很多,但能直接饮用的水资源有多少
我们可以知道,在地球为人类提供的“大水缸”里,可以饮用的水实际上只有一汤匙。地球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 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即使如此,总体而言,世界上是不缺水的。但是,世界上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 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人类使用水资源的方式以及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形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35.5亿立方米以上的水体受到污染.
‘叁’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海洋水B.江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两极冰川D.高山冰
目前被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故选:B.
‘肆’ 世界上的水资源有多少
据测地球上大约有14.5亿立方公里的水,这是个大得惊人的数量。如果把这些水均匀铺在地球表面上,那么平均水深可达2800多米。因此,地球可称为“水球”。有人要问,水是自然界里最普通的物质之一,从天上到地下,皆有水的源头,为什么还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呢?这是因为,水在地球上虽然到处可见,但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却只是源于江、河、湖、泊、水库和地下的淡水。而占地球总水量94%的海水。因为盐分很高,还不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应该说地表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固态水——冰川,它占陆地面积11%,厚度从几米、几百米一直到几千米。但它们多分布在南、北两极或人迹罕到的高山,、目前还不能大量开发与利用。湖水虽然占一定比例,但也有一半是咸水。就是目前能为人们所利用的那些江河水、水库水,却又分布不均,而且只占淡水储量的30%左右。在干旱、半干旱和沙漠地区,降雨量少,河道有时常年干涸,地下水源又贫瘠。由此可见,地球上水虽然多,但目前能为人类所开发利用的却很少。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大门的时候,当今世界上却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许多国家的伛表都认定,缺水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如今的“水球”,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伍’ 地球上有多少淡水
据了解,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5%左右,而且分布不均。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拥有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种结果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按149个国家统计,统一采用联合国1990年人口统计结果),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陆’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是
C冰川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8.7%。
冰川水资源(glacier water resources)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气降水多为固体状态,形成一定厚度的积雪,经过压实、融冻成为冰川冰。以冰川冰形式储存的固体水资源称为冰川水资源。研究表明,地球的两极和两极至赤道带的高山均有冰川分布,总面积达1622.75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储水量估算为2406�41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8.7%。中国是多冰川国家,山岳冰川总面积占亚洲的二分之一,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达58?000平方千米,折算成水量约51?300亿立方米。这些冰川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和西南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是中国西部河流和湖泊的重要补给来源。每年的降雪和冰川消融是冰川水资源系统的输入输出形式。在气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冰川消融量与降雪补给量大体保持平衡,多年平均降雪量(或冰川消融量)可以表征其补给资源量。冰川消融产生的液态水为山区的河流、湖泊提供了补给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现今所见到的冰川中相当大的固体水量是在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中积存下来的,它们属于不可再生的储存资源。如果气候变暖或人为消冰取水,冰川水系统原先的补排均衡关系就会被打破,储存资源将向减少的方向发展;即使储存资源的减少纯粹是人为开发利用冰川所致,其减少量也不会因人为活动停止而得以恢复补偿。冰川储存资源的减少不仅仅是水资源的问题,长期大量地消耗冰川还可以引发气候变化和生态失衡.
‘柒’ 高山积雪为什么是水资源
高山积雪是水资源,是因为当气温升高或太阳照耀下,高山积雪会融化,形成水源。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
人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水,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积雪和冰川、湖泊水、沼泽水、海水。按水质划分为淡水和咸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被人类所利用的水增多,例如海水淡化,人工催化降水,南极大陆冰的利用等。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各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资源量不等于可利用水量,往往采用修筑水库和地下水库来调蓄水源,或采用回收和处理的办法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扩大水资源的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并出现年内和年际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储存形式和运动过程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影响。
淡水来源包括:
地表水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或是淡水湿地。地表水由经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下雪累积而成,并且自然地流失到海洋或者是经由蒸发消逝,以及渗流至地下。
虽然任何地表水系统的自然水来源仅来自于该集水区的降水,但仍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此系统中的总水量多寡。这些因素包括了湖泊、湿地、水库的蓄水量、土壤的渗流性、此集水区中地表径流之特性。 人类活动对这些特性有着重大的影响。人类为了增加存水量而兴建水库,为了减少存水量而放光湿地的水分。人类的开垦活动以及兴建沟渠则增加径流的水量与强度。
当下可供使用的水量是必须考量的。部分人的用水需求是暂时性的,如许多农场在春季时需要大量的水,在冬季则丝毫不需要。为了要提供水与这类农场,表层的水系统需要大量的存水量来搜集一整年的水,并在短时间内释放。另一部份的用水需求则是经常性的,像是发电厂的冷却用水。为了提供水与发电厂,表层的水系统需要一定的容量来储存水,当发电厂的水量不足时补足即可。
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水在地下分为许多层段便是所谓的含水层。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一个将咸水(通常为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最常见的方式是蒸馏法与逆渗透法。就当今来说,海水淡化的成本较其他方式高,而且提供的淡水量仅能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此法唯有对干漠地区的高经济用途用水有其经济价值存在。至今最广泛使用于波斯湾。
不过,随着技术的跟进,海水淡化的成本越来越低,其中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捌’ 地球上水资源还有多少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占地球水总量的2%,约有3000万立方公里,而这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地球上的水,总是处在变化之中,海洋和陆地上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养万物,补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还会渗入地下,汇入地下蓄水层。极深的地下水不能补充,也不能开采,被称为原生水,因而不能再生。正因为水资源的这种流动性质,因而形成陆地的水涝或干旱,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人口共占世界总人口的40%的80个国家(其中9个国家在近东和中东)却严重缺水,另26个国家(共有2.3亿人口)的水资源也很少。我们称这些国家为缺水国家。国际上对缺水国家的标准是依据瑞典水文学家马林、法尔肯马克所下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淡水供应量在每人每年1700吨以下,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定期或经常处于少水的状况;如果每人每年水供应量在1000吨以下,那就会感到水紧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应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国家有15个。在这些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况位居缺水国家之首。除马耳他外,最缺水的国家还有卡塔尔(年人均占有91立方米)、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亚(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新加坡(180立方米)、巴巴多斯(192立方米)、沙特阿拉伯(249立方米)、约旦(318立方米)、也门(346立方米)、阿尔及利亚(527立方米)、布隆迪(594立方米)、佛得角(777立方米)、阿曼(874立方米)、阿联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预计到21世纪中,这些国家的水将比石油还贵,如马耳他年人均将为68立方米。
‘玖’ 世界上还有多少淡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
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
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
布在海洋中。淡水只占地球水总量的2%,约有3000万立方公里,而这
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
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
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
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地球上的水,总是处在变化
之中,海洋和陆地上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
养万物,补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还会渗入地下,汇入地下蓄
水层。极深的地下水不能补充,也不能开采,被称为原生水,因而不
能再生。正因为水资源的这种流动性质,因而形成陆地的水涝或干旱,
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
家里,而人口共占世界总人口的40%的80个国家(其中9个国家在近东
和中东)却严重缺水,另26个国家(共有2.3亿人口)的水资源也很
少。我们称这些国家为缺水国家。国际上对缺水国家的标准是依据瑞
典水文学家马林、法尔肯马克所下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
更新的淡水供应量在每人每年1700吨以下,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定期或
经常处于少水的状况;如果每人每年水供应量在1000吨以下,那就会
感到水紧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应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国家有15个。
在这些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况位居缺水国家
之首。除马耳他外,最缺水的国家还有卡塔尔(年人均占有91立方米)、
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亚(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
新加坡(180立方米)、巴巴多斯(192立方米)、沙特阿拉伯(249立
方米)、约旦(318立方米)、也门(346立方米)、阿尔及利亚(
527立方米)、布隆迪(594立方米)、佛得角(777立方米)、阿曼
(874立方米)、阿联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预计到
21世纪中,这些国家的水将比石油还贵,如马耳他年人均将为68立方
米。
‘拾’ 南极冰盖储存的水资源占地球淡水是多少
南极冰盖储存的水资源占地球淡水资源的70%左右。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2%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而南极又占了两极冰盖的90%。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2%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而南极又占了两极冰盖的90%。
南极冰盖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大冰块,在南极目之所及的冰雪地都是南极冰盖。南极冰盖面积,占南极大陆面积大约95%,厚度高达二千五米左右。南极冰盖其实不全是冰,这还要从它的形成说起。
(10)高山冰固体水资源有多少扩展阅读
当南极圈形成之时,南极开始隔绝热量,变冷。从那时开始,南极大陆飘雪且不化,形成了厚厚的积雪层。由于表面不断接受降雪的沉积,下层的雪受到重力压迫,发生重结晶成为了冰。不过这个过程也是非常的漫长。
南极冰盖不断移动,到了海洋边缘的时候,就形成了冰架。冰架也就是连接了大陆冰川的那部分冰体。冰架会出现崩解的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在冰架崩解后形成冰山,最终脱离冰盖。所以南极冰盖的大小一直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