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行情 » 中国哪些行业限制价格

中国哪些行业限制价格

发布时间: 2025-07-24 11:50:33

❶ 我国政府对粮食实行的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

我国政府对粮食实行的是支持价格。
(1)中国哪些行业限制价格扩展阅读:
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和保护某一产品或者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产品或行业的产品规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减少库存或扩大外需。
支持价格一般应用于农业
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1.稳定了农业生产,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
2.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3.扩大了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负作用:主要是会使财政支持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包袱。
支持价格会出现过剩产品,政府的措施:
1.政府收购过剩产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在储备或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商品必然会增加政府财政开支;
2.政府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的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支持价格下的均衡产量,使供求平衡.但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且有一定的代价;
3.导致受保护企业缺乏在市场中具备的竞争性;
4.扰乱市场中贸易的秩序,打破贸易运行的规律,对进出口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限制价格(Ceiling price),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 般低于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价。而在中国,限制价格还包括最低价格 即“地板价格”。
负作用:
1.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
2.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
3.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会产生黑市交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4.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❷ 价格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几种

  1. 管制性政策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电力、石油、军需品等,以及一些存在明显的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如国防、邮电、交通、自来水等的价格。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限定价格水平或价格的浮动幅度,如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保护价、最 价格政策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或通过控制差价率、利润率、价格补贴等控制重要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供需间接达到调节价格的目的,如限产政策、重要商品的储备和投放等。由于这些商品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或者是关系人民基本生活的公共物品,对于这些价格的管理和调控可以直接起到抑制或鼓励消费的作用。另外,通过对产品提供者的补贴、保护,或限制价格,可以对投资及生产造成一系列影响,达到政策制定者的鼓励或限制的意图。调节性政策通过价格政策特别是收费政策,影响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生产成本、利润空间,以达到鼓励和限制的作用,从而实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价格政策的灵活性也正在于此。比如减免收费的优惠政策,可以刺激民间投资、支持西部大开发;清理涉及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各种收费,可以促进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2. 指导性政策通过发布成本调研报告、价格指数分析报告、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信息和价格走势报告,引导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的价格矛盾,运用宣传、协商、警告、通报或查处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市场竞争,调节供求。比如过去南方部分省市出现了板蓝根、白醋、食用盐等商品的涨价“抢购”风当地价格主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对违规商家进行警告,并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情节严重的价格违法经营单位依法实施通报和重罚,使事态很快平息。价格趋于稳定。服务性政策除了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鼓励或限制之外。价格政策还可以通过服务性的政策为经济活动提供更宽松有序的环境,促进市场准入的扩大和对经济的放活,减轻企业负担,增强投资和消费的信心,从而繁荣市场,达到宏观政策的目标。价格主管部门还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和渠道,做好对价格形势的跟踪分析,认真分析影响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深入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时反映重要的倾向性问题,做好价格预测和预警工作。

  3. 管理调控目标稳定价格总水平是价格调控的首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最敏感的信号,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机制,价格政策就是要引导和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现阶段价格政策应为更好地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以及扩大就业做出贡献,从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4. 政策制定由价格政策的调控目标和调控手段来看,价格政策必须由独立的综合管理部门来统一制定,这对保证价格政策效应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有些职能可以交由行业协会来规范和制定,但作为调控手段的价格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权限必须由政府掌握,这主要是由于: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价格政策的制定应当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从经济整体情况、长远走向的考虑来制定,是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势必会对某些行业或企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另一些行业或企业起到限制作用。如果把对各行业企业价格的调控和管理全部下放到行业协会或由市场自主决定,会导致价格的控制和管理权条块分割,价格的制定和管理势必会出于行业自身利益,各行业利益不同必然导致价格秩序的混乱,引起市场的波动,难免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发生偏离,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健全有力的价格管理部门是价格政策顺利贯彻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