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卫星有哪些
扩展阅读
巴克去疤产品哪里买 2025-07-25 04:41:05

资源卫星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21 04:06:41

‘壹’ 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有哪些常用的产品有哪几类

“资源一号”02C卫星是一颗填补中国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空白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卫星重约2100公斤,设计寿命3年,装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主要任务是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可用于1:2.5万和1:5万比例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调查,以及国土资源、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等主体业务,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国家重大工程、农业估产、水利监测、林业调查、海岸带及灾害监测、地震灾情监测等应用领域。该卫星用户为中国国土资源部。该星已于2011年12月22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4年12月7日上午11点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发射达到200次的国家。2014年12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公布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该批影像图像清晰,色彩丰富,质量优良,达到设计要求,这是04星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当天,中巴两国航天局还签署了双方关于后续卫星合作项目的意向书。

‘贰’ 地球资源卫星是什么

人造卫星诞生之前,人们对卫星应用只是一些设想,而今这些设想逐渐变成了现实,并且在现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地球资源卫星就是其中一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日剧增。但有些资源还沉睡在人迹未至的深山密林、茫茫沙漠和浩瀚大洋之中。而用人造卫星去勘测这些资源就是一种形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地球资源卫星离地面高度一般是1000千米左右,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另外,用卫星勘测地球上的资源,无论是原始森林,还是海洋、沙漠,尽收眼底,不受地理条件和国界限制。并且,地球资源卫星可以连续工作,测量迅速,有其他勘测手段所无法相比的优势。

1972年7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实验型的“地球资源卫星1号”,后改为“陆地1号”。这颗卫星进入轨道工作后,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资料,发现了许多重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卫星作用巨大,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发射了此种卫星,使人类改造自然界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叁’ 人造卫星有哪些种类

依使用目的,人造卫星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1、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等。

2、通信卫星:作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

3、军事卫星:作为军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

4、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

5、资源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做为地球资源探勘之用的卫星。

6、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等。

(3)资源卫星有哪些扩展阅读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除近地轨道外)通常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轨道。

①地球同步轨道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轨道。

地面上的人看来,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不动的一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选用这种轨道比较有利。地球同步轨道有无数条,而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

②太阳同步轨道是绕着地球自转轴,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旋转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360度/年)的轨道,它距地球的高度不超过6000千米。

③极地轨道是倾角为90度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圈都要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可以俯视整个地球表面。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常采用此轨道。

‘肆’ 主要的陆地卫星有哪些啊!

1、陆地卫星一号

陆地卫星1号(Landsat 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一颗遥感卫星。它是NASA的一项长期遥感卫星计划——陆地卫星计划的第一个成员。该人造卫星属于最早的地球资源卫星之一,对后来各国发射的一系列类似卫星有很大影响。

这颗卫星原被命名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1号(ERTS-1),但在1975年发射了第二颗相同任务的卫星后,该卫星被改名为“陆地卫星1号”(1月14日正式宣布)。相应的,第二颗卫星被称为陆地卫星2号。

陆地卫星1号的星体采用了较成熟的、雨云4号气象卫星的平台,但经过必要改进。卫星拥有2块太阳能电池板,约重950千克。卫星运行于近地轨道。

陆地卫星的主要任务

调查地下矿藏、海洋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监视和协助管理农、林、畜牧业和水利资源的合理使用,预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研究自然植物的生长和地貌,考察和预报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和环境污染,拍摄各种目标的图像,借以绘制各种专题图(如地质图、地貌图、水文图)等。

用以收集地球信息的星载遥感器有多谱段扫描仪(MSS)和返束光导管摄像机(RBV)。这些信息以电信号形式记录,卫星飞经地面接收站上空时把电信号发送给接收站,经处理后供用户使用。

陆地卫星还装有数据收集系统(DCS),为分布在各地的150个地面数据自动收集平台中继传输数据。这些平台收集当地的河水流量、雨量、积雪深度、土地含水量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等数据,经卫星中继以后集中送给用户。

‘伍’ 什么是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卫星。它能“看透”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能预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考察和预报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陆’ 资源卫星的卫星系列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1988年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联合议定书批准,在中国资源一号原方案基础上,由中、巴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的卫星(代号CBERS)。并规定CBRES投入运行后,由两国共同使用。
资源一号卫星(CBERS-1)于1999年升空,它是中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星上三种遥感相机可昼夜观测地球,利用高码速率数传系统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经加工、处理成各种所需的图片,供各类用户使用。CBERS-02星是01星的接替星,其功能、组成、平台、有效载荷和性能指标的标称参数等与01星相同。02星于2003年10月2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在轨测试后于2004年2月12日投入应用运行。02星仍在轨道上正常运行。资源一号卫星02星数据网上免费分发,用户可以申请使用。
资源一号 02C 卫星(简称ZY-1 02C)于2011 年12 月22 日成功发射。ZY-1 02C卫星重约2100 公斤,设计寿命3 年,搭载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主要任务是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传输型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中国曾于2000年9月1日和2002年l0月27日分别发射这个型号的01星和02星。这两颗卫星至今仍在轨正常运行,已发回了大量数据。2004年11月6日上午,中国自行研制的“中国资源二号”03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03星的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前两颗相比,有了改进和提高。今后一段时间内,太空将呈现“中国资源二号三星高照”的态势。
资源三号卫星(ZY-3)是中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卫星集测绘和资源调查功能于一体。资源三号上搭载的前、后、正视相机可以获取同一地区三个不同观测角度立体像对,能够提供丰富的三维几何信息,填补了中国立体测图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立体观测,可以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提供服务。该卫星于2012 年1月9 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柒’ 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三百颗,卫星有哪些种类

卫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有效载荷平台。有效载荷是指用于直接实现卫星自身使用或科研任务的仪器设备,如遥感卫星中使用的相机、通信卫星中使用的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等。平台是为有效载荷服务以保证其正常运行的所有支撑系统,一般包括结构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等。
侦察卫星是用于收集和截获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侦察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广,速度快,不受国界限制,可以定期或连续监视某一地区,对于增强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侦察卫星根据执行的任务和采用的侦察手段来区分。一般分为摄影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和预警卫星。

‘捌’ 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有哪些

资源探测卫星,用于对地球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勘测以及对某些自然灾害的监测,主要有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等。如果说气象卫星为了及时对变迁的大气层进行大面积和多次数的观测,它注重的光观测仪器必须有较大的视场角,而对其分辨率没有过高要求的话;那么地球资源卫星对观测仪器的性能选择则恰恰相反,它希望卫星上的光谱扫描仪对地面的分辨率要高,而相对地可以缩窄观测幅宽。地球资源卫星对发展国民经济的作用重大,如前苏联曾利用卫星获取的资料发现若干个金刚石矿,在第聂伯—顿涅茨的沼泽地区发现大油田。美国通过卫星勘察,在南非发现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镍矿,在撒哈拉大沙漠找到巨大的沙下古河道和多个淡水源。

被称作“耳、目”双全的海洋监视卫星,也是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卫星,它既能获取图像信息,又能截听电子信号,主要用于掌握海洋水文资料等环境状况和可能的变化,这对及时掌握他国海军在海洋中的活动情况,提高本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避免或减少海洋环境对海上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对测算海洋浮游生物分布、探测鱼群走向、预报渔讯等有重要意义。

‘玖’ 地球资源卫星的种类有哪些

地球资源卫星分为两类:一是陆地资源卫星,二是海洋资源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一般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运行,保证卫星对地球上的任何地点都能观测到,又能使卫星每天同一时刻飞临某个特定的地区,实现定时勘测,是个名副其实的“太空勘察员”。

‘拾’ 有哪些卫星又有什么作用

卫星的种类及作用:

1、气象卫星:

用来监测云层气象信息,提供最新的气象情况以及长期的气象分析。我国气象卫星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极轨卫星围绕南北极跨越赤道飞行,飞行一圈约102分钟,轨道高度830公里左右。

卫星所经过地点的地方时基本相同,所以也称为“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它的优点是可以对全球任何地点进行观测,主要用于天气预报、生态、环境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军事卫星: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对重要军事目标进行监视。

2、通信卫星:

主要为民用,提供各种通信用途,例如电视广播、IP通信网、电话网等等。通信卫星采用了Ka 频段、激光通信和电推进等一系列新技术,通信总容量超过20兆比特/秒;

从而超过了我国此前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这标志我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通信卫星宽带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资源卫星:主要用于资源探测等等。

3、低轨卫星:

低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2000千米,在这个高度范围内的卫星即是低轨道卫星。

一般是由多个卫星构成的、可进行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型卫星系统,可以实现通信、遥感、导航等功能。星座规模群体产生的效益,可能超过功能全面、性能突出的大卫星。

低轨道卫星也用于手机通讯,卫星的轨道高度低使得传输延时短,路径损耗小。多个卫星组成的通讯系统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频率复用更有效。

蜂窝通信、多址、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也为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保障。低轨道卫星是最新最有前途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4、军事卫星:

可为地面战车、飞机、水面舰艇、地面部队甚至单兵提供精确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并能为导弹和炮弹精确制导,大大提高武器的使用效率。

军事卫星要求具有迅速、准确、保密、连续、灵活等优点,所以常采用自适应天线调零、星上处理、星间链路等先进技术,以便提高可靠性、生存能力、抗干扰性等,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为作战所需的大容量、快速信息传递发挥关键性作用。

5、资源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是一种中等高度的“太阳同步卫星”,它的近地点是905千米,远地点是918千米,所以轨道是近于圆形的;每103.267分钟它就由北向南,又由南而北地围绕,地球一周,一天要转14圈,每隔25秒钟就“拍”一张相片。

地球资源卫星上带有两种“摄影”仪器(称为传感器),一是反光束导管电视摄像仪,类似电视摄像机;另一种是多光谱扫描仪,能把地面反射上来的电磁波按波长分开,记录下来。

这些仪器接收到的光讯号都经过转换,变成电压讯号记录在磁带上,等到卫星经过地面接收站上空,地面站又用磁带把它发射回来的电压讯号记录下来,再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把它变成光学讯号,在感光材料上重新成像,这就是卫星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