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都市民俗资源包括哪些
扩展阅读
中国石油柴油定价是多少 2024-05-19 11:00:09
ps钻石反光怎么做 2024-05-19 11:00:02

都市民俗资源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2-09 14:57:09

‘壹’ 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念

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是指民间的、非官方的风俗习惯,它包括很多种类型,如宗教信仰,地方语言,服装特色,饮食等等,而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将民俗与旅游相结合,让其在自身民俗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到旅游活动之中去,使其与其他自然旅游资源一样具有相同功能的一种形态

‘贰’ 都市民俗文化学包含的三个层次分别是

学科理论层面,大众知识层面,资料收集层面。

民俗文化学,是民俗学与文化学交叉与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中国民俗学者仲富兰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于上个世纪的1986年7月,首次提出的一个学科概念,旨在打破传统民俗学囿于民间文学的狭小、逼仄的领域,为此作者还撰着了55万字的《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出版。

(1)仲富兰对民俗文化的定义是: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

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传和传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它是由历史沿传来的,又在现实生活中生生不息,

具有一定特色的风俗、习惯、心态、制度等,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外延相当广泛,反映民间文化最

一般规律性的概念。

(2)民俗文化学,简言之就是关于研究民俗文化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民俗文化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民俗文化,它包含着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也折射出各个民族的文化风貌、思维模式、心理积淀。从传播功能的角来认知,那么,它可以被看作是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者被看成具有吸引力或排斥力量的场,或者是一种方式,系统、场或方式是由不同民俗文化的诸要素构成的具有众多层次和结构的传播架构。这种架构(或称为结构)既能够制约影响这个民俗文化场中人们的思想认识,传播及行为模式,亦能够制约影响他们对外来思想知识、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等的吸收、排斥及解释。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民俗文化学很类似于民间文化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性的边缘学科。

‘叁’ 民俗文化有哪些

钟敬文先生是我国民俗界的泰斗,他在《民俗文化学发展》一文中,提出民俗文化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集体性;类型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相对稳定性与变异性;轨范性与服务性。另外,在其他民俗学研究大家,如乌丙安、萧放等也都把稳定性与变异性列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目前稳定性与变异性作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民俗界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有必要首先弄清一个基本问题:到底何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提起它,我们并不陌生,但怎样来给民俗文化下一个准确的而又通俗易懂的定义?民俗或风俗这类词语,从它的历史源泉说,在我国先秦两汉的古代典籍中已经出现。直到现在,它还流行于人们的口头或书写的文字上。依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理解,所谓民俗或风俗,主要指的是:文化比较发展的民族,它的大多数人民在行为上、语言上表现出来的种种活动、心态。它不是属于个别人的,也不是一时偶然出现的,它是集体的,有一定时间经历的人们的行动或语言的表现。它既然是集体的、传承的,就必然要逐渐形成一种模式。换句话说,它被“定型化”,而决不是一种任意的、散漫无纪的文化现象。所以,对于民俗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
在明确了民俗文化的定义之后,我们再来试着说说本文的重点: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稳定性是中国民俗文化突出的表现之一。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的“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的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比起世界上其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发生了几十次的大规模的王朝更迭的战争,但农业社会的基础并未动摇,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农业宗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大农业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族观念的稳定性。宗法制度确定于周朝,宗法制度的基本社会单元是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家族共同体在中国社会传袭几千年,家族制度的传承与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人们长期居留一地,即便迁动也是“举族而迁”。“家”既是民众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民众“生活的世界”。因此,维护家族利益及家族内部等级秩序的家族观念至关重要。读过巴金的《家》,我们就可以从即将瓦解、支离破碎的“家”中体味出来“家”的重要。人们很早就确立了“亲不亲一家人” 的血亲关系原则与家族内“长幼有序”的伦理原则。人们利用种种民俗强化家族意识,维持家族的稳定,沿袭家族的传统。祖先崇拜是支撑家族的精神支柱。人们通过各种祭祀活动,不断地增强“念祖追宗”的“认同感”。在周期性的年节民俗中,祭祀祖先是一重要的节俗项目。元日为一年之始,返本追宗,自然首先要祭奠先人。元日祭祀的习俗起源很早,在东汉的《四民月令》中就有记载:“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祭祀祖祢。”这种习俗一直传承于民间,春节期间一定要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拜。“每逢岁首‘元日’各家男女均黎明即起,吃扁食,拜神祭祖”。目前乡村仍保持这一祭祀习俗。清明是强化家族认同意识的重要节目。清明祭祀活动,从宋代复兴祖宗意识开始,祠堂就成为家族活动的中心,一年两度的春秋祭仪均在祠堂举行。清末至民国时期庙祭依然是家族活动中的大事,时至今日,邓州的一些地方就在农历十月初一(人们俗称鬼节)举行立碑、唱戏等活动,让家族成员重温家族历史,感受家族亲情,稳固家族联系,人们在叩拜、参与活动时分享家族的荣誉、责任与义务。墓祭在唐代即已出现,当时没有祠堂、家庙的小户口人家以墓祭为主,清明祭墓之俗历代相沿。周期性的祭祀活动既是家族观念的体现,同时它又是家族观念的传承和强化。
家族互助与家族规范是增强家族观念的又一民俗事象。亲族之内强调长幼有序的伦理原则,“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相互扶持,一人有难,全家相助;一家有难,合家共济。在民间的婚丧礼俗中,家族成员除了帮忙应酬 ,增添热闹气氛之外,还多以礼金的形式予以资助。添丁进口、建房同样是家族大事,本家人也必然上门恭贺。家族伦理原则就通过这样的日常生活传承于民间。民间还以家规庭训的形式规范家族成员。民间族谱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族规家训,苏洵在苏氏族谱中告诫族人:“患必恤,喜必贺”。通过家族内部的亲爱与惩戒的教化与约束,家族观念日益牢固。直到今天,家族在乡村生活中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2)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依照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岁时节俗传统。周秦时期节俗开始萌芽,随着天文历法知识的进步,与天象、物候、人事相合的系统化的岁时节令逐渐走向成熟,汉魏时期中国节俗的主干模式已经形成。除中秋节外,其他主要节日都已具备,固定的节期、确定的节日主旨为历代所沿用。虽然具体节俗各时代、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与调整,但总体上看,没有脱传统节俗的范围。传统节俗有两个中心内容,一是祭神,一是娱人。祭神是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娱人是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二者都是为了缓和紧张关系,以放松身心。在传统社会中,节俗中的神异色彩较浓,人们常以神人共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节日活动虽以祭神为主,但它是民众心理的一种投射,服务现实才是其真正目的。这种祭祀与民众休闲相结合的传统贯穿在年节系列中,并传袭千年。如上元张灯,社日聚饮,清明祭墓与踏青,端午驱疫与竞渡,七夕祭星与乞巧,中秋拜月与赏月,重阳避灾与登高,除夕祭祖与团聚等,很多节俗至今仍在民间传承,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3)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人生仪礼是伴随着人生历程的通过仪式,它一般集中在人生的几个关节点上,它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与丧礼等。人生礼仪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仪式的程式与象征意义看,它表达了民众的心理期待与文化人格的要求。在传统社会里,民众十分看重仪礼民俗,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仪礼的民俗惯例。这种民俗惯制贯穿着农业——宗法社会的理念,仪礼观念与仪礼形式在传统社会中紧密结合、长期传承。如诞生礼。添丁进口在传统社会属于家族大事,因为人丁的兴旺是家族发达的标志,同时它也是家系传承的实际需要,所以男孩的诞生礼十分隆重。成年礼,古称冠礼。《仪礼•士冠礼》记载了古代贵族男子的冠礼情况,成年男子在冠礼之后,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有承担社会的义务。“弃尔幼志,顺而成德”;还由此获得娶妻生子的资格。后来,很多地方冠婚合一,将冠礼浓缩成婚礼的一部分,有的以婚礼代冠礼。婚礼是人生大礼,向来极受重视。“周公大礼”的婚俗模式,基本上为后世袭用。后代婚俗程序无论名称如何变化,却大致不离纳采、问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道仪式。婚前繁复的仪式是为了婚后婚姻关系的牢固。丧礼是礼敬亡者的重要仪式,传统民俗中队丧礼十分看重,生人怀着对亡人的敬与畏,谨慎而隆重地处理安顿亡人。古代礼仪制度中对此有细致的规定。据《仪礼•士丧礼》记载,有停尸、招魂、报丧、吊丧、入殓、祭奠、安葬等程序。人们对亡人的依恋与对灵魂的信仰,决定了人们对死者的态度,因此葬礼中禁忌很多。后世大致沿用了古代丧葬礼仪程序。传统社会中的人生仪礼以家族为依托,个人的生死与家族生活密不可分,它既是加强家族关系的日常事件,也是体现家族力量的时机。因此,自古及今人生仪礼总是办得隆重而热烈。
当然,中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在事物中只存在着变化程度的大小、变化速度快慢的区别。我们在讨论民俗的稳定特性时更不应该忽略其变异性。
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鲜明的特征之一。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结果是,有的民俗消失了,有的则随着人们生活文化和心态的变迁而变了形,乃至变了质。如近年来成为学术界热门话题的“傩戏”,它的起源本是一种驱除疫魅的宗教——巫术活动的仪式,但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它已经成为一种以娱人为主的艺术形式。它的原始含义(驱鬼),即使在某地区人们的脑子里还隐约残存着,但也不过是一种淡淡的历史影子罢了,好像现在民间还相当流行的赛龙舟、放风筝等具有相当普遍的民俗,它们所经历的情形和傩戏大略相似。另外,还有饮食民俗的变异。上古社会,民众原始、朴野、茹毛饮血。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知道了用火,于是便生食为熟食,学会了制陶,就变干食为煮食,饮食民俗就是这样随着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提高而变化。中古以后,农业的发展,农牧产品多样化,人们的饮食生活更加繁琐和精细,逐渐形成了日常食品、节令食品与礼仪食品的民俗区别。还不断地吸纳着异域的饮食风习,如胡饼、胡饭、胡羹、葡萄酒等在汉魏隋唐风行一时,丰富了中国民俗。近代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力度的增大,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人在吃惯了本国本地的风味食品的同时,也喜欢去吃“麦当劳”、“肯德基”洋快餐和“匹萨饼”;喝惯了中国茶的同时,也喜欢去品尝外国的咖啡。饮食民俗的时代变化说明了民俗在纵向传承中发生着变异的历史性特点。
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地域扩布中。同一种民俗,在各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形态。有的是因为发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形。特别是口耳相传的口承民俗,情节大致类似,但人名、地名或表达的观念会因流传的地方与人群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如端午节的传说,楚地说与屈原有关,而吴越地区认为与伍子胥或勾践有关。两地的民众都有自己的解释。还有的民俗是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读”,如紫姑信仰是起源早、流传久的一种,仅在湖北就有紫姑、戚姑、七姑等不同的称呼,有的还称为“七星仙女”。
一般来说,民俗的变异性可以有三种情况:一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例如,同样是拜年,在旧时是一定要下拜的,现在只要口头说声“拜年”就可以了。二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傩戏就属于这种情况。还有端午节竞渡,在上古时期竞渡主要是为了驱疫,祭祀水神;中古时渗入了伦理因素,凭吊屈原成为节日主题;近代以后龙舟竞渡逐渐成为重要的娱乐项目,信仰的因素淡化,时至今日竞渡则是纯粹的体育竞赛项目。竞渡的民俗形式虽未改变,但性质则迥然有异。三是旧俗的消亡。民俗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一些不适应人生的习俗,会逐渐走向消亡。如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寒食节,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崇火心理淡化,对寒食禁火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感受愈来愈强,因此,逐渐将其废止。还有我们熟知的缠足陋俗,同样亦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民国初年被完全革除。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
有意思的是,中国民俗文化在当代的变异并没有简简单单如往常一样,而是显示了它变异的复杂性。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一方面与时俱进,新的民俗文化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正在受误导。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理解?
我们首先来看民俗文化在当代变异的社会条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电脑信息化等高新技术为物质文化发展的前进动力,以及现代西方文化思潮在全球扩展,引发了全球性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剧变。各种类型的传统社会原貌,几乎都处在急速的变化中,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正在因为社会的加速变化而迅速改观,重新整合。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适应这种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大趋势。
全人类几乎都在行为上和心理上尽力适应这个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当固有的传统民俗文化对全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引导,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时,人们应自然地破旧立新、趋利避害,不再遵循传统民俗文化的指引,转而接受或创造具有新的适应性的现代民俗文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人们逐渐树立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社会道德风尚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正在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这些都表明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民俗文化正在形成。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新的民俗文化形成的同时,目前民俗文化也正在我国经受金钱至上风潮的误导,向经济转型期特有的文化误区走去。在我们社会的一些领域和地方,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式上,较为普遍地追逐现代化水准的超高消费和享受。以暴富阶层奢靡挥霍的生活方式为导向,形成了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比富、夸富、显富、媚富的拜金主义的时尚。不加选择地套用各种外来生活方式,同时引进了域外的吃、喝、玩、嫖、赌、吸等新型恶俗形式。用财富堆砌和铺张起来的婚礼与葬礼已成为时兴。随着物质生活的高消费增长,传统的勤俭持家和勤俭办一切事业以及艰苦奋斗等良俗,较普遍地或遭到鄙弃或受到嘲弄。在家族民俗方面,大家族正在最后解体,核心家庭正在迅速形成,传统婚姻基本得到改造,新式自由婚姻较为普遍实行。和西方社会相似,问题家庭增多,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家庭的宗法性礼俗迅速复苏,海内外同姓宗亲活动十分活跃,立族谱、建族史、修祖陵的热潮正在升温。民间信仰习俗经过从“士改”到“文革”的漫长的被逼休眠期,目前正普遍复旧并应运而生。除了较大规模的对民族始祖及古圣先贤的祭典日益隆重外,数以千万计的供奉各路神佛仙真的寺庙宫观香火正旺。民间还兴起了集资建庙风,愈演愈烈。与计划生育及“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相对照,朝奶奶顶和拜娘娘庙的求子习俗异常红火。致富的许愿还愿使各路财神的偶像稳坐上众家户和超级商厦的祭坛。占卦卜算,求吉避凶,请巫招魂,跳神驱鬼,以及建宅迁坟用阴阳风水等,都成为了当今民间日常生活的司空见惯的古旧习惯。
中国当代民俗的变异,从表面上看,首先是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方式(即物质生活民俗方面)的巨大改变和与文化、文明、道德相悖而低级庸俗趣味的滋生蔓延。但从深层次看,中国民众正在经历一场观念的转变,即世界观的巨大转变。在中国民众世界观转变过程中,当前显现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两种民俗文化的相克相斥的状态,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却会出现这类两种文化的相克相斥重新整合的现象。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牢固地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还远没有真正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让“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面对眼花缭乱的民俗文化的变异,人们大体上表现出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坚守传统,表现出对民俗文化的“恋旧”情怀。坚持遵循古老的传统民俗生活方式,或不能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特别强调传统民俗文化稳定性的特征和文化的延续功能,对民俗文化的变异持某种排斥态度,对民俗文化现状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特别是对外来的西方文化的难以认同。他们面对文化变异往往采取被动的守势,谋求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发展,反映了浓厚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心理。换句话说,他们肯定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否定其变异性。另一种态度是,表现出对民俗文化“趋新”,强调与世界文化“接轨”,极力促使现代民俗文化的更新演进,促使人们逐渐或尽快远离过去的传统,促使全球不停顿地经历和体验新情况、新事件和新的生活模式。特别强调现代民俗文化的创新和改造,很快地接受了民俗文化的新变迁,比较习惯了选取其它民族或外来的风俗习惯,并对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不表示特别尊重,以一种激进的、开放的文化心态面对当前民俗的变异。也就是说,他们肯定民俗文化的变异性,否定其稳定性。
上述两种态度构成了当代中国民俗文化变异性中的文化整合与世界观整合的新态势,并且这种整合动态标志着一种新的先进文化正处在一个合成过程中。那么在这个合成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对待几千年稳定下来的民俗文化和变异之后的民俗文化?也就是说该如何对待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民众必须用现代观念对民俗文化(它既包含几千年一以贯之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包括当代变异之后的现代民俗文化)中的所有事物和现象进行梳理和检验,分辨出哪些是对社会发展前进有益无害的良俗,哪些是妨害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害无益的陈规陋俗或邪风恶俗;对于前者就要积极发扬,把它融入现代化生活中去,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具有本国本民族民俗特色的文化财富;对于后者就要毫不吝惜地摒弃,把它们淘汰出局,变成历史沉渣。还有许许多多对现代社会发展并没有什么损害,但也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的传统风俗习惯事物,也尽可能经过重整再改造进入现代社会,为现代生活所用,适应现代化的多样民俗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民族众多的泱泱大国,由于历史的与民族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民俗大国,民俗资源异常丰富,从中心腹地到荒僻山原,可以看到民俗发展的纵向序列。目前中国民俗呈现出古今杂陈、中西交错的状态,中国民俗能依旧把它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性格保持下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当然,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中国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必然会发生变化,但坚信中国的民俗文化无论怎样变化和发展,它都会遵循一条基本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最终使民俗文化更好、更健康地从过去走向现代并走向未来

‘肆’ 山西有哪些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资源包括饮食、建筑、喜庆节日、岁时节令、手工技艺、文学艺术、土特产品等。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远古文化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三晋大地上创造了举世闻名、影响久远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山西民俗具有质朴的民间性、鲜明的地方性、资源的丰富多样性等特点。饮食民俗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山西人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积淀之深厚,令世人瞩目。丰富多样的面食山西盛产高粱、莜麦、荞麦、豆类、玉米、小麦、谷子等数十种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汤面类主要有刀削面、剔尖、揪片、转盘剔尖等十几种,不仅外形不同,口感各异,而且和菜肴相配更加营养丰富。炸焖面类:煎饼、锅贴水煎包、麻花、油糕等二十几种,享有胜誉的太谷饼,冷食酥而不硬、软而不皮。美味可口的菜肴在山西的饮食习惯中,菜肴与主食同时出现。菜肴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味美爽口,最负盛名的山西特色菜肴有:大碗蒸酥鸡,入口松化而不失鲜嫩;山西的过油肉曾获烹调比赛金奖,爽口、够鲜;五花猪脸外观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烩菜是山西特色地方菜肴,由粉条、薯仔、肉丸等杂烩而成,味道十分鲜美。山西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菜资源,野菜分布范围广,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食法多样,因此野菜在山西也是一种别具风味的菜肴之一。过去由于冬天没有新鲜蔬菜,所以全靠咸菜和酸菜佐餐,各种各样的咸菜和酸菜几乎是山西百姓常年必备之物。婚丧嫁娶和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生、婚、丧是人生的三大事,山西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形成了隆重的仪式,活动也特别讲究。从出生开始,经过的节日有满月、百天、周岁及本命年等,一般这些节日都要发请柬、收贺礼、请客聚餐。结婚是三件大事之中讲究最多的,从相亲、定亲、娶亲到拜堂闹洞房、回门等期间的礼仪非常隆重、考究。死也是人生大事。山西的丧礼也独具特色,仪式之多,讲究也颇为复杂。就其穿来说,人在未死之前就要准备四季穿的上下身衣服,上面还绣有寿花,举行丧礼时,子女及其小辈亲戚从头到脚一身白色,以表孝敬。敬献的物品也很讲究,12碗8桌的换饭,色泽鲜艳、品种丰富、味道独特。岁时节令岁时节令民俗是与我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紧密相连着的,随着一年到头的气候变化,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及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的一系列民俗习惯。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虽是典型的中华岁时节令,但庆祝方式却又独具特色。例如晋中的“寒食节”,这一天当地不仅寒食禁火,大人还要为孩子们捏制“寒燕儿”,既能吃又能玩;五月端午吃粽子;七月十五做面人;元宵节时各地有闹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此外山西还有一些独特的节日,如上梁节、油糕节等。民间建筑房屋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特点、所处环境密切相关,修建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西窑洞是最典型的代表且独树一帜。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零散分布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山区,以黄土为材料,在靠山或傍土的地方挖洞成窑,挡风避沙,冬暖夏凉。山西民居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大院。大院是山西典型的特色,它们多为商贾之家的居所。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其住所多规模大,建筑精美,气势宏伟,错落有致。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院内房舍鳞次栉比;从里面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楼厅台阁与天井花园相映成趣。现存院落中随处可见石雕、砖雕、木雕,玲珑剔透,内容丰富,图案精美,技艺精妙,且思想内涵丰富,体现了佛、儒、道及其民间的教育思想。如王家大院凝瑞居的石雕“鲁雨跃龙门”“指日高升”,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而“乳姑奉亲”则反映了传统的道德观;这些全都是对后辈的期盼和教诲。手工技艺民间刺绣,在山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对样、绣工精致,且反映出山西风土人情的特色和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民间的刺绣主要是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像衣服的领口和袖口、帽子、鞋垫和被面,还有枕头、荷包等都有不同纹样的刺绣图案。如鞋垫上常绣有相亲相爱、福海无边、莲花送子等图案花纹。山西剪纸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且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用于人生礼仪的剪纸,主要是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向往与追求,比如结婚时的“喜喜”字就表示喜上加喜的意思。吕梁地区的剪纸质朴、粗犷、雄浑;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雁北广灵、灵邱剪纸凝重而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有关内之隽秀;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则呈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风格。山西面塑也是一种民间文化,在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面塑的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可以说大自然有的无所不有,动物、植物、人等,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和睦友爱等意思。草编同样是流传于山西民间的一种技艺,草编材料来自大自然,有麦秆、柳条、玉米皮、藤条等。草编有生活生产用品,也有玩具饰物,在民间小的有佩带饰物、手玩小件、笼子,还有摆放水果的竹篮;大的有箩筐、挎篓等,它们为农家用具,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我们应该开发这些民间草编,让它们从古代单纯的实用性转为现在的实用欣赏性,并可以延伸到编提包、挂饰、椅垫等用品进入市场。文学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发源地之一。现主要存有四大剧种: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晋剧,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上党梆子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北路梆子有着慷慨激越的边塞风格。另外山西的道情戏、山西的皮影戏等也深受城乡劳动人民的喜爱。山西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地方人的心理、情感和愿望。这些民歌题材广泛,反映内容深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晋西北的“山曲”、太行山的“开花调”、忻州一带的“卷席片”都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或崖畔、场院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形式短小、单纯;词曲格律自由;感情真挚,无须伴奏。山曲高亢嘹亮;开花调委婉清秀;秧歌品种繁多,如河曲的“二人抬”、左权的“小花戏”、以及和顺的“风台小戏”等。套曲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如左权的“大腔”、兴县的“昆曲”、离石的“弹唱”等。 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个文学流派。他的着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赵树理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地方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写农民的“铁笔圣手”。而在他的影响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山西籍作家马烽、西戎等实力雄厚的作家,继承《小二黑结婚》的格调,发表了一大批风格相近的作品,形成了一个影响波及全国的作家群体。从“山药蛋派”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名词中,我们就不难想象到这些作品与群众和生活贴得有多么近,山西文艺独特之魅力了。

‘伍’ 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城市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吗

是的,包含且不限于民俗民居、传统街道、会馆当铺乃至剧院,以及地方或家族传承遗留的如祠堂、府邸、庙宇等等。其实像故宫,就是最大的府邸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非物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民俗节日或地方庆典,包括且不限于地方上如赶集、神祗庆生或如赛龙舟、春节这一类反应地方或民族的传统观念、道德风尚及宗教习惯的问题

‘陆’ 哪些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Y、锄头。★皇宫官府★:宫廷文化、帝王学。★诸子百家★: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仁、义、礼、智、信;中庸)道家(老子、庄子;道德,无为、逍遥)墨家(墨子、《墨子》、兼爱)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杂家(吕不韦)农家(《吕氏春秋》)小说家 兵家 医家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 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四大名着★传统节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大年三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春节(元日)为代表。★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越剧、川剧、黄梅戏;京戏脸谱。中国传统文化之昆曲★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千金方》★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中华武术★: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崆峒、昆仑、点苍、华山、青城、嵩山。★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饺子。★衣冠服饰★:汉服(汉族)、唐装(汉族盘领袍)、苗服(苗族)、维服(维吾尔族)、绣花鞋、老虎头鞋、伪唐装(满族马褂)、旗袍(满族)、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丝绸。中国传统服饰 汉服★四大雅戏★: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鲤鱼;★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器物随身★: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徽)、饺子、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传说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飞天、夸父逐日★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冥;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2.中国传统文化一览表-汉服(汉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满族)、中山装、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木屐、绣花鞋、翘头履-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昆曲脸谱、湘剧脸谱、川剧脸谱、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筝、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唐装(汉族盘领袍)、唐巾、深衣(汉族男装)、襦裙(汉族女装)、直裰(汉族男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满族)、伪唐装(满族马褂)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束发戴冠(汉族)、清朝大辫子(满族)、苗族银饰(苗族)、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汉字、数字8、6、4-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陕西传统民俗文化
风俗 生日 家中成员生日,全家吃面条,称“长寿面”。今更重视儿童生日,添衣物,送玩具,备办生日蛋糕、生日烛。小朋友亦携礼品来庆贺,主家则以蛋糕糖果分送幼儿园小伙伴。 做寿 老人做寿,外甥与女婿都要送厚礼,其中必有长寿面、寿桃、寿糕、红烛。昔时富贵人家,寿桃高达一米多,上插米塑戏曲人物,配以寿屏、寿嶂。寿堂上,礼品列陈,红烛高烧,敬过祖宗神祗,晚辈按辈份跪拜祝寿,送上寿面,寿翁寿婆分“寿钱”。而后亲友前来祝寿。 送五福 永嘉楠溪江两岸有送五福祝寿之俗。“五福”即在布上绣上五只蝙蝠,以蝠谐福,称为“五福拜寿”、五幅系指长寿、富有、康宁、积德、善终。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关中地区的民间习俗。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缺少的可用其他豆子或别物代替)等 5 种豆子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吃五豆在冬至过后,此时昼渐长、夜渐短。因此吃五豆还带有节令性变化的含义。吃五豆的风俗至今在农村尚流行。 做百日 做百日是西安关中地区习俗,分为新生儿百日和亡人百日。新生儿百日是为时满百天的婴儿举行庆贺祝福的礼仪,也叫庆百日。亡人百日是在逝者死亡满百天时举行的悼念仪式。在此之前,蒙丧之家有七七四十九天的衰悼时间,每七日祭吊一次。届时儿女都要在死者坟前和家里的神位、灵屋前进行烧香、焚纸、拾魂等仪式。百日这天,死者的主要亲友和邻里都要前来参加祭祀活动,并将放在神位前的灵屋拿到坟前烧化。蒙丧家这天要宴请宾客,以示谢忱。做百日之后,死者家属即转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四时风俗: 春节,元日祀六神,戚友相拜,以食物互遗。上元昼作社虎、柳木腿诸戏,夜则张灯作竹马、龙灯、纸船备戏,金鼓喧阗,举国若狂,然亦古难礼之遗。二月二日,剖正月献神之蒸饼炒面食之,谓可避蝎。三月三日佩甘遂,谓不生疮。夏节,四月朔,戴皂荚芽,谓可除目疾。重五日,以角黍各物相馈遗,捻五色线系小儿手足腕,入雄黄于酒饮之,谓可避五毒。秋节,七月七日,缚草作女像,加以衣冠,祭以瓜果,名"乞巧"。八月望日玩月,设香烛,以枣粟各物向月献之,调为"玩月"。二十七日,士人祀孔。重九日,亲戚以枣 糕新柿相馈,士人登高。冬节,冬至日祀孔,弟子皆拜师十二月八日,以米豆肉菜作粥,遍送里党,名为"腊八粥"。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以圆饼、饴糖献厨内,焚纸印灶神像,谓之送灶,除夕焚纸印马,谓之"接灶"。

‘柒’ 民风民俗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哪些

农家乐做客,农家乐娱乐,图片,器具,体验服装,美食,水车,风车,独轮车,农具,种植物,花草,收藏品,艺术品,

‘捌’ 都市民俗资源包括龙灯 踩高跷么

都市民俗因为场地限制,又没有民间的宗族气氛,所以资源只有龙灯、舞狮、高跷、龙船等。

‘玖’ 属于民俗旅游资源,这一类型可分为哪几种亚类呢

民间习俗旅游资源的范围非常广泛,其扩展范围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和层次,并通过心理,言语和行为方式来表达。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

这类民俗旅游资源又分为三个子类别:(1)流通民俗包括城市商业和交通通讯民俗等;(2)消费民俗包括衣食住行民俗;(3)生产民俗包括采集、狩猎、畜牧、农业、手工艺民俗等。

简而言之,民间旅游资源无论是物质的社会的还是心理的都在民间习俗的表面之下,它们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和思想背景。民间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征可以准确地揭示其原始外观。

‘拾’ 民俗旅游分类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葬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富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的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着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山东省长山岛“渔家文化”以及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五种模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概括为五种模式:
2.1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村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花很长时间、走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2.2复古再现式
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身着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滨州市孙武公园也属此类。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以上两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2.3原生自然式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的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惟利是图。
2.4主题附会式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近期“网师”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2.5短期表现式
以上四种模式均为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故不会常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贵州旅游。
3.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两大原则
3.1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保存原则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的反映文化与真实的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也已出现,一些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职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化定位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才是决策关键。因此,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慎选区位,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市,且具体位置予依托城市之间不宜超过1小时车程,与主要客源区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内且交通便利。
4.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但在全国范围之内几乎找不到一处相同的民俗文化。这就说明各个角落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好作为开发民俗旅游的丰富资源。填补我国的旅游空白区。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一是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中外男女的视线,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中国着名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千万名旅游者的心,形成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二是抓住田园式旅游。对于烦腻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都市生活的城市人来说,通过田园式旅游,来调节一下精神生活。田园式旅游把劳动、生活、科技、文化、知识融为一炉的最好的实践与体验,不仅极富情趣、教益,而且也很浪漫、清雅。
5.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应作秀
现在不少旅游活动中的民俗开发,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推动造成的,而是来自另一方面的动力,即经济因素,通过吸引眼球以招徕游客,从而拉动消费。
民俗文化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它是民众的有序的有文化传统的生活规则。从本质上讲,民俗不是做秀给人看,而是个体自我对生活传统的热爱和对群体生活的参与,体现的是人与社群的和谐关系。安居乐俗是和谐生活的前提,我们的民俗文化建设要以社区群体为中心,而不能一味的用于赚钱。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发掘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应就地取材,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生活现实。这才是民俗文化旅游的根本之道。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办的就不错,体现了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吸引了中外旅游者,扩大了潍坊的知名度,又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

好的话,选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