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如何自造再生水资源
扩展阅读
中国石油官网专业怎么填 2025-07-29 03:55:17

如何自造再生水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9-03 13:45:48

‘壹’ 水资源怎么循环利用

目前研究表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系统:建立中水回用系统;
企业内部:实施串联用水,进行梯级利用,有条件的可建立中水回用设施。对于石化、钢铁、电力等企业,进行水夹点分析是不错的选择。
企业之间:可进行废水交换利用,自己不用的废水别的企业也许能用的上
工业园:建立废水集中处理及回用设施,实现企业的共享。
社会层面:建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及回用系统。
生态系统层面:注意补充生态用水及对自然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此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及海水利用。
写的应该比较全了,呵呵。希望能对你有用。

‘贰’ 增强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途径

就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而言,水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几方面的问题都与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有密切联系。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会使污水处理成本大大增加,污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可更新的水资源总量减少,水资源可再生能力也随之减弱;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水平是提高水资源社会可再生能力的关键,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则不能使水资源循环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保障。

8.5.1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大幅度提高我国用水效率首先是革新观念,其次是采取经济、技术、法规政策和公众参与。早在20世纪末,原水利部水政司司长、教授级高工柯礼聘就在《地下水》杂志上发表了“掀起一场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的文章[14]。文章指出:许多国家,不论是富水国还是贫水国,已逐渐认识到,加强需水管

理而不是不断去满足需水要求,实施全面节水,向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经济转变,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是平衡水的供需矛盾的最经济和最有利于环境的措施;同时,可以推进或避免建设昂贵的供水工程设计和污水处理费用,节约资金,保护环境,而且毫不影响经济和生活水平。但是,这场提高用水效率的改革目前主要还是局限于发达国家中开展,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普遍引起重视。

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相对缺乏,因而关于北方地区用水效率和节水的研究(特别是在农业领域)文章较为多见。而文献[15]则从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用水与水费制度的关系出发,研究了在有水权水量约束和无水权水量约束下,按单位耕作面积水价征收水费时的水的利用情况和卖水可能时水的利用情况,根据水利用的均衡原理和利润最大化的拉格朗日函数分析,得出了只要农业部门向外部卖水(水权水量),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都能增加经济效益的结论。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6]。一是节水政策研究不够。节水灌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二是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目前,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还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一半,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灌溉等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仅占灌溉面积的2.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农业灌溉水价偏低。低水价难以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利于节水灌溉的推广。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五是认识不到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还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地区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经济效益,仍在过量引水或超采地下水,搞大水漫灌。有的流域由于上游用水得不到控制,已造成下游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关于城市用水效率方面,文献[17]对国内外城市用水水平、供水损失量和用水效率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家庭生活各种用水器具均已装备,家庭生活用水量将不再继续增长,将会稳定在一个相应水平上。我国目前城市家庭除水冲厕所外,洗浴设施、洗衣机、洗碗机等用水器具和热水系统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人均家庭生活用水还将逐年有所增加。但是2002年我国城市人均家庭生活用水平均指标已达到150.5L/d,已接近欧洲13国的平均值,同时某些城市甚至超过了200L/d。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居民生活用水某些浪费用水方式和习惯应该摒弃,节约家庭生活用水还有潜力。另据4个不同供水检漏公司对我国179个城市的20731.6km供水管线实际检漏结果计算,平均单元管长供水实际漏损率为1.55L/km·h。约为欧洲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比各国平均值还高62%。而在总体取用水资源效率(单位取用水资源量产生的GDP)方面的数据表明,我国2002年数字比美国1998年的数字还多800亿m3左右,但GDP仅为美国的1/64,我国总体用水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10~1/20。因此,我国目前形成的浪费用水模式和用水效率的低下必须警惕。我国节约用水的潜力还很大。

8.5.2大力开展污水资源化工作

污水是被污染、使用价值不高的水资源。污水资源化(也叫污水回用)是指生活污水和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经深度处理后,作为可再生资源回用到适宜的位置,它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口的膨胀和工、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资源性缺水和质量性缺水问题都很严重,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危机。水资源危机的解决有赖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污水资源化正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城市的污水是一种水量稳定可靠的水资源,将污水资源化是必要和可行的。

8.5.2.1污水的利用方向

面对如此严重的水污染现状,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质量,使水量枯竭和水质恶化尽快得以解决已势在必行。污水经过处理以后,有以下几个利用方向

王建新:对我国污水资源化的思考.见http://www.cce 365.com。:①用于市政公益事业。污水经过处理后,外观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发黑发臭,但里面仍有不少有害物质,不能饮用,但这些水体可以用于道路洒水,公用设施清洗,浇林绿化,还可以排放到公园作为景观用水。这样做,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②工业废水的回用。工业回用水是指一定期限内被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用于系统内部或外部其他用水过程的水。大量的工业冷却水,经过一定处理,可以用于工厂内部的其他部门使用。③从污水中提取有用物质。污水中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油类、氮磷物、金属与非金属、水资源热与气能等。显然污水是很宝贵的综合性再生资源。将这些有机质与无机质提取出来用于工业或其他事业,既可以防止水污染,又可以废物利用,一举多得。④污水回灌。污水地下回灌是一种污水间接回用的方法,又是一种土地处理污水方法。满足一定要求(经过一定处理)的污水渗透到地下与地下水混合以后,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也可以作为饮用水。这样做还可以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以及污水对城市建设管道、楼房的破坏。⑤“中水”技术。“中水”技术是实现污水资源化有效途径之一,其已在世界上许多城市广泛采用。顾名思义,中水是介于上水(清洁的水)和下水(污秽的水)之间的一种水质,不能饮用。把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集中起来,经过去污、除油、过滤、灭菌等处理,输入中水管道网,可以用来冲厕所、洗车、浇草坪、洒马路。用1m3的中水就等于少用1m3清洁水,少排1m3污水。中国大连1992年就建成了示范工程,日产水10000t。目前,北京、天津、昆明、青岛、长春等缺水城市也都建成中水利用工程,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⑥在污水灌溉农田,生物净化污水养殖,污水重用供暖节煤等方面也可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当然,在污水回用过程中,必须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8.5.2.2污水资源化的对策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刘坤一:论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策.见http://www.hwcc.com.cn。:①要确立污水回用在水资源中的地位。过去人们在寻找水源时,总是优先选择地下水,次之是地面水,就近没地面水,就长距离引水。但一般都不把污水回用和这几种水资源平等对待,在规划水资源时,往往不把污水看做是资源,而看做是废水。客观评价水资源的顺序,应是地下水、地面水、城市回用污水,最后才是长距离引水。规划部门今后在规划评价工程建设的同时,对水资源部分应加上城市污水回用的可能性,否则是不完善的。②关于污水回用的运营费用和收费政策。一般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的费用,按照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计算,处理成本为0.33元/m3水(不计折旧)。如作为工业冷却水的水源,尚需再作补充处理,按照一般的常规处理,混凝沉淀(石灰法)、过滤、消毒,处理成本为0.13元/m3水(不计折旧)。则最后1m3回用水的总价为0.46元,比目前自来水售价1.5元/m3(居民用水,工业用水价格更高)低一些。但是还有一种计算方法,二级处理的费用0.33元/m3,不向工厂收取,只收后一段补充处理的费用,只有0.13元/m3,这对工厂有更大的吸引力,其价格政策起到了鼓励回用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对城市污水处理实行国家财政扶助政策。③加强污水处理与回用的科研与技术交流。污水回用是个复杂的技术课题,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及各种工业污水处理涉及技术问题也十分复杂,如设备腐蚀问题、微生物结垢问题……。为了减少技术事故的发生,维护回用水的声誉,必须深入开展回用水技术课题的试验研究,建立全国性的学术组织(污水回用协会),在有关学会专业委员会领导之下,进行学术交流,技术经济政策分析,参与各大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协调科研设计任务,搞好国内外技术情报交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8.5.3充分利用雨洪资源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了必要的节水措施外,还必须积极探索新水源的开发,如对暴雨洪水的利用——洪水资源化。洪水资源化是指在不成灾的情况下,尽量利用水保工程,水库拦河闸坝,自然洼地、人工湖泊、地下水库等蓄水工程拦蓄洪水,以及延长洪水在河道、蓄滞洪区等的滞留时间,恢复河流及湖泊、洼地的水面景观、人类居住环境,最大可能地补充地下水[11]。科学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可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如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性水资源承载力、发挥水库多年调节作用,开展养殖及灌溉、旅游业等。因此,洪水资源化、雨水回用不仅可以起到减灾的作用,同时还能补充水资源,使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再生能力,缓解供需水的矛盾。

洪水是洪灾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洪水并不是灾害,它是大气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其本质具有淡水资源的属性。将洪水作为一种资源,合理地加以储积、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淡水严重紧缺的局面,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起到“防洪减灾”的作用,兴利除害,一举两得。李长安等[18]对此提出了4条措施:①加强水库建设;②退田还湖和退耕还湿;③人工控湖;④充分利用水库、湖泊和湿地蓄积长江汛期洪水以供枯季北调。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降水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均匀,经常出现旱涝同期异地发生和同地持续发生的情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的关系,必须防汛抗旱相结合,从洪水资源利用上下功夫。文献[19]提出了3个方面的建议:①建立水库、湖泊风险调度机制;②充分发挥河道蓄洪作用(北京、胶东有成功范例);③建立流域或跨流域的洪水利用措施(河道串联和洪水利用社会保障体系等)。在山区,可以把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如修建坡面水系工程(沿山排洪沟、蓄水池、拦沙池、塘坝等)和水窖工程[20]

雨水回用也是水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它具有水质污染轻、建设费用少等特点,而且具有广泛的作用。雨水回用可以改善自然界的水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缓城市洪涝灾害,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压力,补充地下水资源等。总之,雨水回用在城市工业、民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2]

参考文献

[1]曾维华,杨志峰,蒋勇.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刍议[J].水科学进展,2001,12(2):276~279

[2]李春晖,杨志峰.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及其基本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54~55

[3]杨志峰,沈珍瑶,夏星辉等.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论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2,5:5~6

[4]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3

[5]郭其浅主编.广东省梅州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报告书[R].梅州市水利局,2000.6:60~63,158

[6]赵西宁,吴普特,王万忠等.生态环境需水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16(4):618

[7]李广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13~14

[8]沈珍瑶,杨志峰,刘昌明.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能力及其与更新速率之间的关系[J].地理科学,2002,22(2):162~165

[9]丁晓雯,沈珍瑶,杨志峰.黄河流域典型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72~73

[10]孔庆雨,卞艺杰.广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0,12(6):33~36

[11]管延海,魏占起.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与洪水资源化[J].吉林水利,2003,4:19~20

[12]侯建涛,朱达力.雨水回用[J].科技园地,2003,2:30~31

[13]王中根,夏军,刘昌明等.水资源量可再生性的量化方法研究[J].资源科学,2003,(7):31~36

[14]柯礼聘.掀起一场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谈21世纪我国水资源战略问题[J].地下水,1999,(12):141~145

[15]陈绍金.南方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分析[J].人民长江,2004,(1):46~48

[16]刘更另.水·水资源·农业节水[J].中国工程科学,2000,(7):39~42

[17]宋序彤,许俊仪.我国城市用水发展和用水效率分析[J].建设科技,2004,(6):40~41

[18]李长安,殷鸿福.充分认识和利用洪水的淡水资源属性——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出路之一[J].科技导报,2001,(7):3~5

[19]胡炜.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努力解决缺水问题[J].中国水利,2001,(4):88

[20]徐相怀.浅谈山区洪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治淮,2002(10)

‘叁’ 水资源 再生技术有哪些

水源系统的水量、水温、水质和供水稳定性是影响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应用水源热泵时,对水源系统的原则要求是:水量充足,水温适度,水质适宜,供水稳定。具体说,水源的水量,应当充足够用,能满足用户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的需要。如水量不足,机组的制热量和制冷量将随之减少,达不到用户要求。水源的水温应适度,适合机组运行工况要求。例如,清华同方GHP型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在制热运行工况时,水源水温应为12—22℃;在制冷运行工况时,水源水温应为18—30℃。水源的水质,应适宜于系统机组、管道和阀门的材质,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腐蚀损坏。水源系统供水保证率要高,供水功能具有长期可靠性,能保证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长期和稳定运行。
一、水源
原则上讲,凡是水量、水温能够满足用户制热负荷或制冷复荷的需要,水质对机组设备不产生腐蚀损坏的任何水源都可作为水源热泵系统利用的水源,既可以是再生水源,也可以是自然水源。
1. 再生水源
是指人工利用后排放但经过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山废水、油田废水和热电厂冷却水等水源,有条件利用再生水源的用户,变废为利,可减少初投资,节约水资源。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可供选择的是自然界中的水源。
2 .自然界中的水源
自然界中的水分布于大气圈、地球表面和地壳岩石中,分别称之为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来自于大气降水。
地表水中的海水约占自然界水总储量的96.5%。滨海城市有条件利用海水,国外有应用海水作热泵水源的实例。我国一些沿海城市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源已有多年历史。近年,国内有用海水作热泵水源的研究,但海水水源热泵技术的实用化尚待时日。陆地上的地表水,即江、河、湖、水库水比海水和地下水矿化度低,但含泥沙等固体颗粒物、胶质悬浮物及藻类等有机物较多,含砂量和浑浊度较高,须经必要处理方可作热泵水源。
地下水是指埋藏和运移在地表以下含水层中的的水体。地下水分布广泛,水质比地表水好,水温随气候变化比地表水小,是水源中央空调可以利用的较为理想的水源。
3.水量与水源的选择
水量是影响水源热泵系统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一项工程所需水量多少由该工程负荷与机组性能确定,所选择的水源水量应满足负荷要求。如果其他各种条件均具备,但水量略有不足,其缺口可采取一定辅助弥补措施解决。如水量缺口较大,不能满足负荷要求,就应考虑其他方案。就某项具体工程而言,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判断是否具备可利用的水源。不同工程的场地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可利用的水源各不相同,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水源。当有不同水源可供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确定。

二、水质
自然界中的水处于无休止循环运动中,不断与大气、土壤和岩石等环境介质接触、互相作用,使其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应用水源热泵时,除应关心水源水量外,还应关注水的温度、化学成分、浑浊度、硬度、矿化度和腐蚀性等因素。但是,目前对水源热泵所用水源的水质尚无有关规定,本文所提数据参考了冷却水水质标准和某些地下水回灌水质的有关规定。
1. 温度
地表水水温随季节、纬度和高程不同而变化。长江以北和高原地区,冬季地表水结冰,无法利用于制热供暖。夏季水温一般低于30℃,可用于制冷空调。
地下水水温随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及循环深度不同而变化。近地表处为变温带,变温带之下的一定深度为恒温带,地下水温不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的恒温带深度不同,水温范围10—22℃。恒温带向下,地下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升高多少取决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岩性的地热增温率。地壳平均地热增温率为2.5℃/100m,大于这一数值为地热异常。富含地下水的地热异常区可形成地热田。据1997年统计数字,全国已发现地热点3200多处,开发利用130 处地热田,年开采地热水3.45亿m3。目前,许多地热用户排放弃水温度较高(约40℃)。应用水源热泵可使弃水中的30℃温差得到再利用,大大提高地热能利用率。
2. 含砂量与浑浊度
有些水源含有泥沙、有机物与胶体悬浮物,使水变得浑浊。水源含砂量高对机组和管阀会造成磨损。含砂量和浑浊度高的水用于地下水回灌会造成含水层堵塞。用于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含砂量应<1/20万,浑浊度<20毫克/升。如果水源热泵系统中装有板式换热器,水源水中固体颗粒物的粒径应<0.5毫米。
3. 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化学性质
自然界水中溶有不同离子、分子、化合物和气体,使得水具有有酸碱度、硬度、矿化度和腐蚀性等化学性质,对机组材质有一定影响。
酸碱度水的pH值小于7时,呈酸性,反之呈碱性。水源热泵的水源pH值应为6.5-8.5。
硬度水中Ca2+、Mg2+总量称为总硬度。硬度大,易生垢。水源热泵水源水中的CaO含量应<200 mg/L。
矿化度单位容积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矿化度,用于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水矿化度应<3g/L。
腐蚀性水中Cl-、游离CO2等都具腐蚀性,溶解氧的存在加大了对金属管道的腐蚀破坏作用。应用水源热泵系统时,对腐蚀性、硬度高的水源,应在系统中加装抗腐蚀的不锈钢换热器或钛板换热器。

三、取水构筑物
从水源地向水源热泵机房供水,需建取水构筑物。依据水源不同,取水构筑物可分为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和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两类。
1.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按结构形式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可分为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活动式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有浮船式和活动缆车式。较常用的是固定式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其种类较多,但一般都包括进水口、导水管(或水平集水管)和集水井,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受水源流量、流速、水位影响较大,施工较复杂,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方案。
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结合井、辐射井和渗渠等类型,表1列出了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及适用范围[1]。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厚度、出水量大小、技术经济条件不同选取不同形式。
3. 管井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中最常见的型式是管井,一般由井孔、井壁管、滤水管、沉砂管组成。井孔用钻机钻成,井壁管安装在非含水层处,用以支撑井孔孔壁,防止坍塌,井管与孔口周围用粘土或水泥等不透水材料封闭,防止地面污水渗入;滤水管安装在含水层处,除有井壁管作用外其主要作用是滤水挡砂;井管最底部为沉砂管,用以沉积水中泥沙,延长管井使用寿命。

四、水源系统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供水水源的可行性研究
拟采用水源热泵系统时,应先调查工程场地的供水水源条件,向当地水管理部门咨询或请专业队伍进行必要的水文地质调查或水文地球物理勘查,了解是否有适合水源热泵利用的水源,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利用地表水或是地下水的供水水源方案。
2. 地表水源工程设计与施工
当选用地表水源时,设计取水量要考虑水温因素和需水量的保证率,取水构筑物标高与洪水季节水位的关系。施工应同时考虑供水管和排水管的布置。
3. 管井工程设计和施工
拟选择地下水源和管井取水方案时,对规模较大的工程,应根据所需水量和地下水回灌需要,结合场地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按一定采灌比确定抽水井和回灌井井数、合理布置井位和井间距。井深应大于变温带深度,以保证冬季水源水温度>10℃。为防止回灌井堵塞,确保水源系统长期稳定供水,抽水井和回灌井应互相切换使用,因此各个井的井深和井身结构应相近。井中滤水管和滤网应有一定强度,能承受抽灌往复水流的压力变换。
4 .管井施工质量
必须十分重视管井质量问题。应找专业队伍施工,做好每一工艺环节,建成优质井,才能获得较大出水量和优质水。一口优质井可以使用二十多年。成井质量不好,不仅影响井的寿命,还影响到取水和回灌效果,最终影响水源热泵正常工作和制热或制冷效果。甲方应参与最后阶段的抽水试验工作,认定可信和准确的抽水试验结果数据。管井竣工后,应由甲方、施工单位和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理会同到现场,按合同规定的水量、水温和水质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29d75a0100ccpm.html
五、水质处理与节水技术
1. 水处理技术
如果水源的水质不适宜水源热泵机组使用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水质处理,使其符合机组要求。在水源系统中经常采用的水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
除砂器与沉淀池当水源水中含砂量较高时,可在水源水管路系统中加装旋流除砂器,降低水中含砂量,避免机组和管阀遭受磨损和堵塞。国产旋流除砂器占地面积较小,有不同规格,可按标准处理流量选配除砂器型号和台数。如果工程场地面积较大,也可修建沉淀池除砂。沉淀池费用比除砂器低,但占地面积大。
净水过滤器有些水源,浑浊度较大,用于回灌时容易造成管井滤水管和含水层堵塞,影响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对浑浊度大的水源,可以安装净水器进行过滤。
电子水处理仪在水源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冷凝器中的循环水温度较高,特别是在冬季制热工况下,水温常常在50℃以上,水中的钙、镁离子容易析出结垢,影响换热效果。通常在冷凝器循环水管路中安装电子水处理仪,防止管路结垢。
板式换热器有些水源矿化度较高,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强,如直接进入机组会因腐蚀作用减少机组使用寿命。如果通过水处理的办法减少矿化度,费用很大。通常采用加装板式换热器中间换热的方式,把水源水与机组隔离开,使机组彻底避免了水源水可能产生的腐蚀作用。当水源水的矿化度小于350mg/L时,水源系统可以不加换热器,采用直供连接。当水源水矿化度为350-500mg/L时,可以安装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当水源水矿化度>500mg/L时,应安装抗腐蚀性强的钛合金板式换热器。也可安装容积式换热器,费用比板式换热器少,但占地面积大。
除铁设备水源中央空调系统也可以用来供应生活热水。但有时水源水中含铁较多,虽然对制热没有影响,洗浴时对人体健康也不会造成损害,但溶于水中的铁容易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卫生洁具上,形成有碍视觉感官的褐色污渍。当水中含铁量>0.3 mg/L时,应在水系统中安装除铁处理设备。
2. 节水节电技术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水资源费和井泵运行费往往是工程系统运行费的最大开支,为合理有效利用水源,减少水源浪费和节约电费,在系统设计中应考虑采用节水和节电技术措施。
混水器为节约水源水用量,可在系统中安装混水设备,一般采用容积式混水器,也可采用射流式混水器。前者体积大费用低,后者体积小费用高。
变频调速器为节约水源水量和电量,可以安装变频调速器控制水源水泵,取得减少耗水量和耗电量的效果。
六、地下水人工补给(俗称回灌)
1. 人工回灌及其目的
所谓地下水人工补给(即回灌),就是将被水源热泵机组交换热量后排出的水再注入地下含水层中去。这样做可以补充地下水源,调节水位,维持储量平衡;可以回灌储能,提供冷热源,如冬灌夏用,夏灌冬用;可以保持含水层水头压力,防止地面沉降。所以,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确保水源热泵系统长期可靠地运行,水源热泵系统工程中一般应采取回灌措施。
2. 回灌水的水质
目前,尚无回灌水水质的国家标准,各地区和各部门制定的标准不尽相同。应注意的原则是:回灌水质要好于或等于原地下水水质,回灌后不会引起区域性地下水水质污染。实际上,水源水经过热泵机组后,只是交换了热量,水质几乎没发生变化,回灌不会引起地下水污染。
3. 回灌类型
根据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地面渗入补给,诱导补给和注入补给。注入式回灌一般利用管井进行,常采用无压(自流)、负压(真空)和加压(正压)回灌等方法。无压自流回灌适于含水层渗透性好,井中有回灌水位和静止水位差。真空负压回灌适于地下水位埋藏深(静水位埋深在10米以下),含水层渗透性好。加压回灌适用于地下水位高,透水性差的地层。对于抽灌两用井,为防止井间互相干扰,应控制合理井距。
4. 回灌量

回灌量大小与水文地质条件、成井工艺、回灌方法等因素有关,其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回灌量的主要因素。一般说,出水量大的井回灌量也大。在基岩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中回灌,在一个回灌年度内,回灌水位和单位回灌量变化都不大;在砾卵石含水层中,单位回灌量一般为单位出水量的80%以上。在粗砂含水层中,回灌量是出水量的50-70%。细砂含水层中,单位回灌量是单位出水量的30-50%。采灌比是确定抽灌井数的主要依据。
5 回扬
为预防和处理管井堵塞主要采用回扬的方法,所谓回扬即在回灌井中开泵抽排水中堵塞物。每口回灌井回扬次数和回扬持续时间主要由含水层颗粒大小和渗透性而定。在岩溶裂隙含水层进行管井回灌,长期不回扬,回灌能力仍能维持;在松散粗大颗粒含水层进行管井回灌,回扬时间约一周1—2次;在中、细颗粒含水层里进行管井回灌,回扬间隔时间应进一缩短,每天应1—2次。在回灌过程中,掌握适当回扬次数和时间,才能获得好的回灌效果,如果怕回扬多占时间,少回扬甚至不回扬,结果管井和含水层受堵,反而得不偿失。回扬持续时间以浑水出完,见到清水为止。对细颗粒含水层来说,回扬尤为重要。实验证实:在几次回灌之间进行回扬与连续回灌不进行回扬相比,前者能恢复回灌水位,保证回灌井正常工作。
七、应用水源热泵的限制条件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产品,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应用。其制约条件是电源和水源。目前,我国电力供应较充足,容易解决。而水源则是其主要限制条件,没有适合可靠的水源,就不能使用水源热泵。例如有些工程规模大,制冷或制热负荷大,所需水源水量很多,虽然工程场地有一定面积,也可以钻井,但因水资源量不足,难以完全满足工程负荷需要。有些工程所在场地下面虽然有地下水,但是由于该工程地处繁华市区,场地面积狭小,无处布井取水,场地环境条件限制了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29d75a0100ccpm.html

‘肆’ 水资源怎么再生

雨水收集、沉淀、过滤就行了。

‘伍’ 地球上可再生资源并说明如何再生

地球上可再生资源包括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资源、海洋能资源、地热资源、气候资源等.
地球上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包括:
(1)可以通过生长繁殖增加数量的,如森林资源、草场资源、动物资源等;
(2)可以通过循环运动再生的资源,例如水资源等;
(3)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如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
(4)数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例如太阳能资源、海洋能资源、地热资源等.

‘陆’ 再生水的利用途径有哪些

再生水,也称作“中水”,是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排水、生活污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回收,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利用的水资源。再生水一般为二级处理,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指标,但高于污染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北京市年处理污水已逾10亿米3,2008年达到10.5亿米3,其中市区处理8.4亿米3,污水处理率达93%,郊区年处理污水2.1亿米3,污水处理率达到48%。污水利用量从2004年的2.1亿米3发展到目前的6亿米3,再生水已成为北京市不可或缺的新水源。

再生水的利用途径有五类:

地下水回补:补充地下水水源、防止海水入侵、防止地面沉降。

工业用水:锅炉用水、溶料、水浴、蒸煮、漂洗、水利开采、增湿、稀释、选矿等。

农业用水:育种、育苗、观赏植物等。

城市用水:住宅小区绿化、冲厕、街道清扫、厕所便器冲洗、施工中的混凝土构件和建筑物冲洗及消防等。

景观环境用水: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湿地环境用水、营造人工湿地等。

‘柒’ 水是可再生的资源吗都怎么循环使用的就没有用完的时候吗

是可再生的。水的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2种。
自然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社会循环比如是指人们从江河湖泊取水,经过生活工业等使用再排入自然界的过程。
目前来讲没用完的时候,因为目前海水淡化技术正在发展,比如天津等地都有较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厂投入使用。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注重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否则水资源问题会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

‘捌’ 城市水资源的重复再利用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办法有三种:节水、蓄水和调水。而节水是三者中最可行和最经济的。节水主要有两种手段:总量控制和再生利用。中水利用则是再生利用的主要形式,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是开源节流的重要措施,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最有效途径,是缺水城市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

1 中水的概念及中水利用的范围

1.1中水的概念

“中水” 的概念源于日本,主要指生活和部分工业用水经一定工艺处理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农业灌溉、市政园林绿化、车辆冲洗、建筑内部冲厕、景观用水及工业冷却水等方面的水,由于其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之间,故称为中水。

在我国,关于中水的概念,建设部 1995 年发布的《城市中水设施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中水是指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利用的非饮用水。

北京、大连、深圳等地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办法》关于中水的定义与建设部基本相近,仅将其中的“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表述为“生活污水”。山东省济南市于2002年8月发布的《济南市城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中水的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将中水表述为城市污水和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或者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缺水威胁的不仅仅是大中城市,许多城镇、村镇及农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作为法律概念,其定义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普适性。因此,中水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和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或者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1.2中水利用的范围

对于中水的利用范围,按照建设部《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主要用于厕所冲洗,绿地、树木浇灌、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基建施工、喷水池以及可以接受其水质标准的其他用水, 《昆明市城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以及《济南市城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法规则增加了设备冷却用水和工业用水。从扩大水资源利用范围,减少浪费的角度出发,后者所规定的范围显然更为科学。

1.3中水利用与中水回用

对于中水利用,还有一个“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回用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等)集中起来,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以及家庭坐便器冲洗等方面,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从其概念可以看出,中水回用只是中水利用的一个方面。

2 目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中水利用的必要性

2.1水资源紧缺,形势严峻

我国目前 668 座城市中有 400 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 136 座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 1600 万立方米,年缺水量 60 亿立方米,由于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 2000 多亿元人民币。 尤其是北方城市普遍缺水,水资源已成为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根据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城市人将由目前不足4亿增加到9亿左右,城市数量将增加到1000个以上,城市水资源的供需问题将会在目前的尖锐态势下变得更加尖锐。

2.2水资源污染严重

我国的水源污染长久以来得不到有效控制,据全国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110多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Ⅱ类的占32%,Ⅲ类的占29%,属于Ⅳ、V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COD、挥发酚和BOD等。黄河、松花江、辽河属Ⅳ、V类水质的河段已超过60%;淮河枯水期的水质已达到Ⅲ类,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质,常年在V类以上。长江和珠江的水质Ⅳ、V的河段已超过20%。同时,城市内及附近的湖泊普遍存在严重富营养化。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盐为主,铬、硫、汞次之。目前,我国80%的水域、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污染严重。

2.3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城市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洗涤用水(主要包括洗衣服、洗菜等用水),其排放量占生活污水排放量的 75%-80% 。而另一方面,大多数城市在城市绿化、道路路面喷洒用水、汽车冲洗、厕所冲洗用水、消防用水等方面都是用的自来水, 仅冲厕一项,我国每年就消耗大约 100 多亿立方米自来水,这相当于 50 座中型城市的年自来水用量! 事实上,并非所有用水场合都需要优质水,而只须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即可。以生活用水为例,有相当一部分不需要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生活杂用水并不需要太高的水质要求。如果将城市生活污水在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使其符合一定的水质标准,然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需求量又很大的行业,如工业冷、园林绿化、汽车冲洗、居民生活杂用等,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洁净水,缓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又可以减少排污,实现污水资源化,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方面都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可见对缺水城市来说,这种水源是一笔宝贵财富。这种潜力的开发非常值得。

2.4中水利用的必要性

解决我国城市大面积缺水的对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源”,即通过修建引水工程、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乃至从国外进口淡水等方法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二是“节流”,即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各种“开源”措施在满足城市供水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副作用,修建引水工程不仅耗资巨大,耗日持久,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而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更是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形成地质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严重的地质灾难;海水淡化不仅成本较高,同时适用范围也仅限于沿海城市;从国外进口淡水更是远水难解近渴。相比较而言,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开源”只是治标,治本还得通过“节流”来解决。在各种“节流”措施中,在城市中推行中水利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最有效途径,是缺水城市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

3 目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中水利用的可行性

3.1国家政策支持

2000 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大力提倡城市污水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大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回用政策的逐步完善,为城市污水回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水利用的确是大有市场和大有可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3.2技术可行

我国近十几年来有关院校和科研部门组织科技攻关,在城镇和住宅小区的中水回用;城市污水净化后回用与园林绿化、市政景观、道路喷洒等;大型宾馆及娱乐场所的中水回用系统;城市中水回用与工业冷却水系统及工艺用水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也兴建了若干示范工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任何污水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技术加以处理,满足任何需要。一般来说,二级出水经消毒处理后,用做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等;在这基础上,经混凝过滤处理,可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等;再经进一步处理,如用膜技术处理或用活性炭吸附后,就可作为工业上工艺用水或地面水,地下水回灌补充水等。

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在天津市,仅中水洗车一项每年节约自来水超过500万吨。在大连,大连机车车辆厂1998年投资150万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现在日回用中水800立方米,工厂绿化、冲厕及冷却水等都用上了中水,年节约水20万吨。美国 1926 年首次回收水,1971 年已有 358 家工厂企业利用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回收量 5.1 亿立方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年利用净化污水2.7 亿立方米,相当于 100 万人口一年的用水量。1985 年,前西德城市 75%~80% 的污水已经过二级处理后加以利用。通过大规模推进中水利用,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在城市发展扩大的同时实现了用水需求的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因此,从技术上说是比较成熟的。

3.3经济可行

中水利用在城市水资源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

(1)提供新水源:中水利用在对健康无影响的情况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的新水源。减少了由于远距离引水引起的数额巨大的工程投资。

(2)中水回用在提供新水源的同时,可以减少新鲜自来水用量,因此相应减少了城市自来水处理设施的投资。

(3)中水利用还可以减少污水排放数量,减少控制水体污染引起的治理费用。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促使国内外许多城市采用中水利用的因素。

据国内专家的统计,当采用小区污水为中水水源时,人口大于1万或中水用水量达到750m3/d以上为经济;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增设中水回用系统,主要是新建一个净水间,其投资只是新建一个净水厂投资的 30%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增设中水回用系统是最可行、有效的互益工程。

4 中水利用的重要意义

首先,比远距离引水造价低。由于小区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安装在小区内,减少了输水管线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将污水处理到杂用水程度,其基建投资只相当于从30千米外引水,若处理到可回用作较高要求的工艺用水,其基建投资相当于从40-60千米外引水。

其次,比海水淡化经济。由于小区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小于0.1%),可生化性较好,处理难度较小,而且可用深度处理方法加以去除。因此,当生活污水的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指标COD、BOD5、SS、NH3-N可满足处理技术要求。而海水则含有3.5%的溶解盐和大量有机物,其杂质含量为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35倍以上,因此无论基建费或单位成本,海水淡化都超过污水回用。

小区污水回用开辟了第二水源,降低了小区新鲜水取用量,经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小区,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减轻了受纳水体的污染,也减少了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所以污水回用既节约了水资源,也消除了环境污染,具有多重效益。

5 结语

中水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缺水城市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可行性很强,具有重大意义和多重效益。

‘玖’ 水资源是怎么再生的

再生水。具体指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并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其主要用途是园林灌溉、道路保洁、厕所冲洗、基建施工、冷却用水等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