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急救时如何利用现场资源
扩展阅读
家里盖房子要收什么费用 2025-07-25 07:18:52
石油管道评估是什么意思 2025-07-25 07:06:32

急救时如何利用现场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9-01 10:22:07

㈠ 如何写急救现场资源利用教案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㈡ 车祸现场急救措施都有什么

‍‍车祸的致伤原因比较复杂,既有机械的因素(如挤压、抛掷等),也有其他因素(如爆炸所致的烧伤等)。因此,车祸导致的创伤往往比较严重,许多伤员存在多发性创伤、复合伤等。这无疑给抢救治疗带来许多困难。而现场急救的成功与否则直接影响到伤员是否生存及生活质量。

据资料显示,创伤死亡存在三个高峰:第一高峰在伤后数分钟之内,多由于脑干、高位脊髓、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的损伤所致,这类伤员只有极少数可能被救活;第二高峰是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之间,多由于脑、胸、腹内脏器或血管破裂,骨盆或股骨骨折等引起大量失血所致,这是抢救成活的关键所在,故亦称为“创伤抢救的黄金1小时”,现场急救的目的就是要争取这“黄金1小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第三高峰则发生在伤后数日或数周之内,多由于严重感染或器官衰竭所致。

现场急救的宗旨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急救和转送,尽可能使伤员能活着到医院,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现场急救的措施

在车祸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争分夺秒,迅速除去威胁伤员生命安全的因素,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气道管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及安全运送,使病人能活着到医院。

(1)、心肺复苏:

一旦确定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操作简单,可由一人或两人完成,其程序为AB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心脏按压(C)。

(2)、包扎止血:

明显外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填塞止血或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便每小时放松1分钟,防止肢体坏死。

(3)、固定和搬运:

骨折伤员在搬运前必须得到妥善固定,避免在搬运时增加伤员痛苦和加重损伤。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员(如抛出车外的),搬运时必须十分小心,可采用担架搬运、平抱、平抬搬运或多人搬运法,切忌一人抱头,一人抬脚。转送伤员到医院途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

(4)、气道管理:

对昏迷伤员、气道发生阻塞的伤员应使其取仰卧位平躺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其衣领、内衣、裤等,除去呕吐物、血块、泥草、假牙等口鼻气道阻塞物,用仰头抬颌法解除舌后坠。如还不能保证气道通畅,可插入口咽通气道开放气道,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紧急手术控制气道。

“第一目击者”的义务

㈢ 简述现场救护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急急急,求大神的解答

现场救护的原则:

1、先抢后救

2、先重后轻

3、先救后送

现场救护的步骤有5个:

1、现场评估、判断伤病情;

2、及时呼救;

3、先救生命;

4、再治伤病;

5、脱离现场、安全转移。

㈣ 现场救护的有效手段生命链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具体环节:

1、早期呼救

快速反应并采取措施可以增加心脏病急症的生存机会。每一分钟延迟都会大大减少这个机会。与当地急救系统联系和电话呼救是现场旁观者的关键作用。

2、心肺复苏可将含氧血液不断地送至大脑,直到其它援救员到达。因此立即给予CPR可以增加病人的生存机会。

3、早期除颤

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对于病人的生存攸关重要。现场救援人员要用除颤机所发出的电击反复起搏心脏,美国心脏协会近期已批准下列人员使用除颤机:第一反应急救人员,即可是院内也可以是院前急救人员(如,急救技士(EMT),非EMT第一反应人,消防队员,志愿救援人员,医生, 护士和急救医助)。

4、早期高级心脏生命支持

心脏除颤后,需要稳定病人,并将其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包括为正常呼吸而进行的气管播管, 药物治疗,监护,和其它先进技术。许多社区都将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急救程序。

(4)急救时如何利用现场资源扩展阅读
急救的目的:

1、保存生命

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 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 

2、促进复原

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或卧姿势,善言安慰。

急救的原则:    

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㈤ 当遭遇电梯意外时,怎样进行利用应急救护知识进行急救

一、常用的急救电话号码:

110 报警服务电话

119 火警报警电话

120 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电话

122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999 紧急救援电话

二、急救电话的使用方法

1. 就近报警,越快越好。

2. 拨打110、119、120、122、999免收电话费,投币、磁卡等公用电话都可直接拨打。

3. 手机报警无需加区号。

4. 在欠费状态或待机状态下,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等通信工具可以呼叫所有紧急救助电话。

5. 110、119、120、122四台联动,遇到重大灾祸时,拨打任何一个都能得到帮助,但必须说清需要什么性质的救助。

6. 120和999都是急救求助电话,拨打其中一个即可,不要同时拨打两个号码,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7. 报警求助电话,争分夺秒,语言必须清楚、准确,最忌语无伦次。因此,报警者一定要保持镇定,抓紧时间把事情说清楚,无关的话不要讲。

110报警时说什么

1. 案发的时间、具体位置、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越清楚越好。如果对案发位置不熟,可以提供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

2.
依照民警的提示说清报警求助时的基本情况:现场的原始状态如何,有没有采取措施,犯罪分子的人数、体貌特征,犯罪分子携带的兇器种类,逃跑的方向和逃跑时乘坐的车型及车号,受害人员的数目和受伤情况等。

3. 报警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留在报警地等候民警。有案发现场的要保护好现场,不要随意移动任何物品。

119报警时说什么

1. 说清火灾发生地所在的区(县)、街道、胡同的名称,房屋门牌;或哪个区、哪条路、哪个住宅区、第几栋楼、第几层;或乡、村的具体地点。

2. 说清是什么燃烧物着火、火势的大小、周围建筑物的情况,有没有被困人员、人员的伤亡情况等。

3. 说清在什么位置接车、带路,并提供水源位置等情况。

4. 注意根据对方的提问回答,并留下你的联系电话和姓名。

120报警时说什么

1. 病人发病时的具体地址,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以及可联络的电话号码。

2. 病人目前最危急的情况,如呼吸困难、神智不清、大出血、昏倒、胸痛等,病人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伤病史、过敏史等。

3.
尽可能说清楚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如果是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是触电、溺水、中毒、交通事故,还是其他,并说清受伤人数及伤者具体的受伤部位。

4. 询问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派人到什么位置接应救护车辆,帮助引路。

5. 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说明是否采取了急救措施、采取了什么样的急救措施,或者询问相关的急救方法、注意事项。

122报警时说什么

1. 详细说明出事地点、时间,受伤或死亡人数及车辆的损伤情况。

2. 如果肇事车辆逃逸,说清肇事车辆的车牌号或者车辆的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

3. 留下你的联系电话和姓名。

120呼叫的有效方法

谁都知道遇到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时要打120,可拿起电话后,如何用最简洁的话语让急救人员准确了解各种信息,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最重要的是信息准确,救命更快。

拨打120时,地址、简要病情、病人相关信息是最重要的。在危急关头,慌张、恐惧在所难免,但应尽量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以确保接线员能听清你在说什么。

正确表述地址。属于区(县)、街道、小区、楼号及门牌号。“我在XX大街XX小区,快点派车过来!”其实,这种表述最让接线员头疼。不少人想当然地以为,120司机对北京市各个地点都很熟悉,其实,拿北京来说,光叫“公主坟”的地名就有6个。此外,报告地址时,最好将周边明显的建筑物,如加油站、地铁、商场等信息告知接线员。

简要描述病情。告知病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你问那么多干啥,赶紧派车过来就行了!”这是接线员常听到的抱怨。鲁强表示,疾病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说肚子痛,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导致,也可能是心脏病发病前兆,后者则需要紧急处理。

等120先挂电话。有些人一心急,报完地址后就匆匆挂了电话。其实,务必等120询问完相关信息,挂完电话后你再挂机。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地告知接线员。除了家里的座机之外,手机号也应告知。

公共场合拨打120急救电话主要存在地址表述不清、打电话的人不在现场的问题。碰上车祸等事故时,应留守到急救人员来了之后再离开,一方面指引120尽早找到事发地,另一方面随时向急救人员简要描述病人状况。

先打电话还是先救人。对成人非创伤性心脏、呼吸骤停(即病人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的,要先拨打120再进行自救互救。而对溺水、电击、急性上呼吸道异物阻塞等情况,要先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等,再拨打120。

三、等待时你该做什么

有媒体对200位普通市民进行现场随机调查发现,有30%的人拨打120时不知如何正确表述,另有八成人打完电话后只能“干等”。那么,如何让急救的黄金时间发挥作用呢?其实,哪怕你对医学知识毫无了解,也可以做以下事情:

确保联系畅通。有些人用座机打完120后,就去把病人搀扶到路口等待,急救人员再打电话时怎么都联系不上。若只有座机,应守在电话旁,并避免占线,随时听从医护人员的问路咨询或医疗指导。如果当时人手较多,可派一人到与急救人员约好的地点等待,接应救护车并为急救人员指路。

提前做好搬运准备。碰上需要搬运病人的情况,如果是深夜电梯会停运的楼房,等待期间应先与物业沟通好,让他们把电梯打开;若是走楼梯,则应尽量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随时关注病情。如果碰上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的病人,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呼吸情况。应时不时地呼唤病人名字、通过观察其胸廓、肚子起伏状况等方法判断是否还在呼吸,一旦出现呼吸骤停现象,马上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有条件的,还应关注其血压、脉搏状况。

服常用药。老年人是对急救医疗需求最大的群体,而他们又多是慢性病人。对于这些病人的突发情况,蒋小燕表示,可以吃点常用药缓解。拿心脏病患者来说,胸疼时,可以吃一两片硝酸甘油,但不宜过多,以避免血压下降。“服药时一定要记住药名和用量,并把这些信息告诉急救人员。”

积极配合急救人员。在“送往哪个医院"和"何时送往医院”上经常出现双方意见不一的情况。有些家属希望将患者送到公费医疗医院或有熟人在的医院,但可能路途较远,易延误病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常会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量血压、测脉搏等一系列检查,但家属由于着急送病人到医院,往往不理解。其实,像心律失常、哮喘等疾病,应等患者病情稍稳定再送医院,否则容易因路途颠簸加重病情。

四、必须掌握的急救知识

然而,急救车的到来毕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现场人员常识性的急救显得尤为重要。拿心脏猝死来说,有数据表明,美国西雅图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国却不到1%。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这类疾病位居120榜首,以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最为常见。可以先吃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有条件的及时吸入氧气。绝对禁止来回走动或乱搬动病人。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人工呼吸的具体方法是,压前额、抬下颏,保证气道畅通,捏住患者鼻子,密罩其口部,嘴对嘴向患者口中深吹两次。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方法是:让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右手压在左手上,两臂伸直,与患者身体呈垂直状,肩膀在胸骨正上方,迅速下压4-5厘米。次数每分钟100次。胸外心脏按压术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1。

昏迷、脑中风。让病人平躺,将头部侧向一边,以便呕吐物、分泌物流出来,防止窒息。不要使劲摇动患者头部,以免出现颈部错位或脑外伤加重。

出血。止血最重要的是初步判断出血速度、出血量,是否为动脉出血。如出血量小,可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即清洗完伤口后,用较厚的纱布等物盖好伤口,再用绷带紧紧地缠绕住。

骨折。伤者本人不宜随意移动身体,家人也不要随意挪动伤者,避免骨折错位,或碎骨对内脏造成伤害。

㈥ 急救的现场处理

急救现场处理,也叫现场抢救或入院前急救,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急重病人在未到达医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和痛苦,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镇定有序地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脏器脱出。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6)骨折。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神志昏迷。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8)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情变化。

总之,就地抢救就是保证维持伤病员生命的前提下,应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条不紊地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丧失有利时机。

㈦ 如何实施现场急救

胸外心脏按摩

当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时,靠外力挤压心脏,暂时维持心脏派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叫做胸外心脏按摩急救法。发现病人心脏停跳时,应立即在患者胸前区胸骨体上急速叩击2~3次。如果没有效果,应该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具体做法是:

1. 让患者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者把患者连同褥子移到地上。

2. 救护者跪在患者身边,一只手放在患者胸膛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手背上,两肘伸直,快速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75次左右,按压时不要用力过大或按错部位。

3. 需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

人 工 呼 吸

人工呼吸是对呼吸停止的患者进行紧急呼吸复苏的方法,是现场急救的重要手段。人工呼吸有多种方法,效果最好的是嘴对嘴人工呼吸与口对鼻人工呼吸。

一、嘴对嘴人工呼吸法

具体做法如下:

1. 解开伤者衣服,使其胸部能够自由扩张,不影响呼吸。

2. 清除伤者口腔内防碍呼吸的食物以及杂物,舌根下陷时,用纱布裹住手指把舌头拉出。

3. 使伤者平躺,打开气道。

4. 救护者位于伤者头部一侧,一手捏住伤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并包住伤者口唇用力吹气,发现病人胸部扩张后立即停止吹气。

5. 救护的人换气时,要迅速离开伤者口唇,松开伤者鼻孔,让其自动呼吸,并观察其胸部是否下陷。救护人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6. 吹气的力量和次数要适中,最好保持5秒钟左右一次。同时密切注意伤者胸部,如果胸部有活动,应立即停止吹气。

7. 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可以不捏住鼻子,采用口对口鼻的方法,吹气力量不要过大。

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这种方法与嘴对嘴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以下3点区别:

1. 救护者要把伤者下颌托起,开通鼻腔及咽喉部,捏紧伤者嘴唇以防止漏气。

2. 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对伤者鼻腔吹气,吹气力量要大,时间要长。

3. 救护者吹气后,用脸颊感觉伤者是否自主呼气。

其他步骤与嘴对嘴人工呼吸法基本相同。

皮 肤 消 毒

对皮肤局部消毒处理应该按照吸、消、洗的顺序和三角纱布吸附法,先外后里地进行。具体而言,分为以下步骤:

1. 用镊子取出纱布,用三角形纱布的尖头接触皮肤上染毒处,不要来回擦抹。

2. 用镊子取出棉球,把棉球浸入消毒液,用镊子取出,对染毒部位由外向里擦抹3~4遍。

3. 消毒后再用镊子另取一块棉球对染毒部位进行清洗。

4. 消毒必须完全彻底,并用三角形纱布吸附法进行。

止 血 方 法

外伤后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内出血情况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必需迅速送到医院处理。外出血时如何止血呢?

如果伤口较小,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净水器过滤的自来水或消毒后的井水、冷开水清洗伤口,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

伤口污染后,只要在6小时内进行充分清毒,一般不会化脓。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出血,都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必须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处理出血的常用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一般止血法

1. 按压止血。用清洁的布块或毛巾等垫在伤口上,直接按压10~20分钟。

2. 血止住后,用绷带轻轻包住,不要包得太紧。

3. 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垫在伤口处,也不能在伤口上涂药物。

4. 如果伤口被脏东西污染,首先使用消毒凉水或冷开水冲洗,不要使用肥皂。

5. 出血伤口周围的血块、血浆不要擦掉,伤口内的玻璃片等异物不要拔出,应该立即到医院处理。

二、不同部位的指压止血法

1. 头顶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伤口同侧耳前浅动脉搏动点。

2. 面部出血。一侧脸部出血,用食指或其他四指在脖子总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方向,不要两侧同时按压。

3. 肩腋部出血。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中点后方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把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4. 前臂出血。用一根手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沟处的搏动点。

5. 手部出血。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部内外侧的搏动点。

6. 大腿以下出血。自救时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搏动处。

7. 足部出血。用两手食指和拇指同时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和足跟内侧与脚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三、填塞止血法

对于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或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面加上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四、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需要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纱布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包扎的压力应该适度,以达到止血而又不影响肢体远端血液流动为度。对于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或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面加上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五、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应该使用止血带

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包 扎 方 法

包扎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以下是包扎方法,应根据受伤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

1. 头部包扎。把三角巾折叠成两层约二指宽,放在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两底角经过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做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在前额打结。

2. 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结,套在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到前额打结,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

3. 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接处置于一侧腋下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然后把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

4. 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

5. 手、足包扎。手心脚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脚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背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和踝部打结。

㈧ 什么叫现场急救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使用急救方法和技巧

现场急救定义 所谓现场急救,是指现场工作人员因意外事故或急症,在未获得医疗救助之前,为防止病情恶化而对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急救范围
急救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急救的内容(现场评估、判断病情、紧急呼救、自救与互救)、心肺复苏术、外伤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常见内科急症、常见意外伤害、常见急性中毒、灾难及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场急救。 如:流血不止,昏迷及呼吸心跳骤停,溺水,烧烫伤,外伤缝合,骨折固定及伤员搬运,触电,食物中毒,急性传染病,眼内异物,动物、昆虫的咬伤,硫化氢中毒,高寒冻伤,化学药品 灼伤。

㈨ 现场急救措施包括哪些

现场急救措施包括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命体征,有无意识、有无脉搏、有无呼吸、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对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没有身体重要部位破裂、没有脏器流出或断头者立即现场实施心肺复苏,做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有活动性出血者立即采取现场可以采取的措施止血,没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可直接压迫伤口止血,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可采取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及布带绞紧止血法止血。

对于有骨折和脊柱损伤的病例,若环境有危险,应立即将患者平移至安全地带做进一步处理。若环境安全,可不移动患者,避免因不专业的移动导致继发损伤;有头颈部损伤的患者,不要随意转动头部。

(9)急救时如何利用现场资源扩展阅读

交通事故急救小贴士:

1、迅速脱离危险环境。车祸发生后若环境不安全,全体人员应立即离开事故车辆,转移到安全地点。

2、立即呼救。如有伤员立即拨打999或者120呼救。

3、现场自救。若现场仅有患者一人,呼救后立即自救,主要是立即止血。

4、现场互救。现场轻伤员、未受伤者呼救后除自救外,应立即救护重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