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云贵高原旅游资源发达 有什么
西江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座落于雷公山脚下,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7公里,距省城贵阳180公里。西江千户苗寨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建寨历史,是苗族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素有“苗都”之称,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天然博物馆”,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西江千户苗寨现居住着1285户,5405人,苗族占99%,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苗族银饰之乡”,素有“千户苗寨□天下西江”之美誉。整个村寨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是中国苗族干栏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迷人的自然生态和古朴灿烂的苗族文化,构成了西江人文景观亮丽的风景线。
马岭河峡谷
马岭河有个略带忧伤的称号———“地球上美丽的伤疤”,它形象地说出了马岭河的壮观与险峻。马岭河全长70多公里,在平川上切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这种结构在全球极为罕见,有“天下第一缝”之美誉。
马岭河漂流段长50多公里,分上中下三段,漂过18滩、60余湾、30余潭、200条瀑,漂完全程约8小时,有“天下第一漂”的美名。它是贵州省惟一的激流皮划艇漂流训练基地,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就在这里成功举行。
黄果树瀑布
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但马岭河峡谷最高的瀑布的落差是280米。夏季是峡谷瀑布最全的时候,主要景点一次可以看到13条瀑布。峡谷有长达7公里的栈道可供游览者步行游览,其中主栈道为1.7公里。
罗平观赏油菜花
在罗平观赏拍摄油菜花最好的地点有两处:金鸡峰和牛街。
金鸡峰在罗平县城东北方,登上金鸡岭观景台,只见脚下花潮簇拥。金浪随风一波一波地滚,香气四溢,数十座小山包散在这海里成了一个个湖心岛。远处的村落惟有用神仙居来形容了。一般介绍罗平花海的照片都在这里拍摄。
牛街在城北,这个地点叫九龙镇,当地人习惯了还是叫它的老名字———牛街。这里的油菜花田和金鸡峰的油菜花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金鸡峰给人的感觉是大气壮观,这里就是小巧精致。梯田随着山势一圈一圈的仿佛一颗颗螺蛳,所以这个地方的梯田又叫螺蛳田。牛街及沿国道西行至师宗一带的丘陵起伏较大,油菜花随地形种植,与冬小麦、蔬菜等多种色块交织在一起,同金鸡花海相比又是另一种韵味。
‘贰’ 云贵高原气候地形特点_云贵高原主要景点
云贵高原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崎岖不平。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到处都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亲爱的小伙伴们,云贵高原的气候及地形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云贵高原气候特点
中国云贵地区主要包括云南和贵州两省。本区地处低纬度,海拔高,又受季风气候制约的综合影响,形成四季温差小、干湿分明、气候资源垂直变化显着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气候特点较多。
热量垂直分布
热量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河谷至山顶分别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热量条件。热量资源的地区分布南多北少,≥10℃的积温,元江、河口地区在8000℃以上,滇西北、滇东北的高海拔地区在1400℃以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出现南亚热带的“飞地”,为7000~8000℃。热量资源年内各月分配相对均匀,冬季温暖,夏无酷暑。
干湿季分明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冬干夏湿、干湿季节分明的水分资源特征。夏半年暖湿气流沿着山间河谷地吹向内陆,滇西南、滇南边境、怒江河谷以及南北盘江、都柳江上游的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高黎贡山西南迎风坡的盈江达到4000毫米以上,但楚雄、大理仅为500~700毫米。4~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5%。雨季常出现山洪暴发,发生洪涝灾害。而旱季时间长,季节性干旱,特别是春旱十分严重。贵州东部因受东南季风影响,各季较湿润。
云贵高原地形特点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高原西部主要在云南省境内,山岭基本上以南北走向为主。如点苍山、乌蒙山和龙山等。东部主要在贵州省境内,山岭基本上是东北一西南走向,如大娄山、武陵山等.云贵高原还是长江、西江(珠江的最大支流)和元江(下游为红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众多的河流穿插在云贵高原上,不停地切割着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云贵境内的高原地形相对完整,多山间小盆地。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水溶解和侵蚀,逐渐形成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整、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主要景点
大小七孔贵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喀斯特地貌上樟江水系的水景特色,浩瀚苍茫的喀斯特森林景观为主体的荔波大小七孔,长达25公里的仿如三峡风光的舞阳河,集山、水、湖、洞于一体的红枫湖,以及别具特色的马岭河峡谷和峡谷地缝漂流,都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马岭河有个略带忧伤的称号———“地球上美丽的伤疤”,它形象地说出了马岭河的壮观与险峻。马岭河全长70多公里,在平川上切出一条狭窄幽深的地缝峡谷,这种结构在全球极为罕见,有“天下第一缝”之美誉。
马岭河漂流段长50多公里,分上中下三段,漂过18滩、60余湾、30余潭、200条瀑,漂完全程约8小时,有“天下第一漂”的美名。它是贵州省惟一的激流皮划艇漂流训练基地,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大赛就在这里成功举行。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的核心景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不只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在罗平观赏拍摄油菜花最好的地点有两处:金鸡峰和牛街。金鸡峰在罗平县城东北方,登上金鸡岭观景台,只见脚下花潮簇拥。金浪随风一波一波地滚,香气四溢,数十座小山包散在这海里成了一个个湖心岛。远处的村落惟有用神仙居来形容了。一般介绍罗平花海的照片都在这里拍摄。
牛街在城北,这个地点叫九龙镇,当地人习惯了还是叫它的老名字———牛街。这里的油菜花田和金鸡峰的油菜花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金鸡峰给人的感觉是大气壮观,这里就是小巧精致。梯田随着山势一圈一圈的仿佛一颗颗螺蛳,所以这个地方的梯田又叫螺蛳田。牛街及沿国道西行至师宗一带的丘陵起伏较大,油菜花随地形 种植 ,与冬小麦、蔬菜等多种色块交织在一起,同金鸡花海相比又是另一种韵味。
织金洞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深10余千米,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
栗元草场
栗元草场堪称中国西南第一草场,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位于务川县泥高乡栗园村境内,南起都濡,北迄濯水,草场距泥高乡所在地17公里,距务川县城约40多公里。方园13万余亩,平均海拔约1360米。场内牧草丰茂,生机盎然。上有奇石如林,名叫石林。周边有梅古洞飞瀑、槐溪河、响水泉、大岩门、小岩门、青坪水库等景点。该草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草场上牧羊的姑娘,跃马的小伙,融融乐乐,情旷意悠。
云贵高原气候地形特点_云贵高原主要景点相关 文章 :
1.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2.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
3.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4. 2020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与策略
5.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及其特点
6. 八年级上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7. 精选5篇云南着名景点导游词
8. 2020年常见的地理俗语大全
9. 初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地形和地势
10. 高中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
‘叁’ 云贵片区煤炭资源概况
一、概况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接壤。全省面积38.3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一般海拔为1000-2000米左右.地势西北高,南部低,地形错综复杂,切割强烈,形成高山狭谷.滇西北为高山区,海拔一般为2000-3800米,梅里雪山高达 6740米.滇西南和滇南地区,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最低河谷低地仅500米.为亚热带气候. 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有贵(阳)昆(明),成(都)昆(明),昆(明)河(口),广(通)大(理),南(宁)昆(明)等线.主要矿区均有铁路专用线相通. 成煤期有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上第三纪等.其中晚二叠世,一第三纪等为主要成煤期.前者主要分布于滇东,后者分布于大小不等的盆地内.滇东北,滇西地区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煤炭生产基地集中分布于滇东地区,滇西及滇南除一平浪煤矿,小龙潭煤矿外,均为地方小煤矿零星开采. 云南省煤类齐全.1992年底已探明的煤矿及煤产地共251处,探明储量240.8亿吨,其中炼焦用煤40.2亿吨,无烟煤41.4亿吨,褐煤155.5亿吨,其它煤类3.7亿吨,全省保有储量为236.9亿吨,预测总储量为442.6亿吨,其中早石炭世5.7亿吨,早二叠世8.5亿吨,晚二叠世388.8亿吨,晚三叠世20.1亿吨,上第三纪19.3亿吨.预测总储量中可靠级191.7亿吨.焦煤资源主要集中于滇东地区,滇中,滇西地区则较差.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 含煤地层特征 下石炭统大塘阶万寿山段;主要分布于滇东,滇东北地区,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系含煤建造,厚几米-140米,一般厚20-50米,含煤0-7层,其中1-2层局部可采. 二叠系:下统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底部有一套陆相-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称“矿山组”成“梁山组”,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也有少量出露。厚约数米-200米,一般厚30米左右。含煤0-5层,其中一层局部可采,上统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为峨眉山玄武岩,属海底喷发岩系,厚数十-数百米粉;上部为海陆交互或陆相含煤岩系,在滇东称“宣威组”,在滇东北,滇东南和滇西的部分地区则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浅海相碳酸盐岩。下部则为海陆交互相或陆相含煤碎屑岩系,称“龙潭组”。含煤最多达70余层,其中可采1-18层,可采总厚0。9-22.4米,是省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上三叠统:主要为浅海相至海陆交互相-陆相碎屑沉积.滇中元谋,一平浪,塔甸等地为陆相沉积,厚1800-2000米,底部普家村组含煤3-11层,可采2-5层.单层厚0.8-5.45米,极不稳定:中部干海资组含煤9-13层,可采1-5层,可采总厚0.8-5.5米.滇西祥云,宾川一带为海陆交互相,厚2000余米,含煤5层(组),可采1-5层,总厚0.8-6.7米.各地含煤性差异较大. 第三系: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内陆湖泊相,沼泽相及河流相含煤建造.厚数十-千余米,一般厚200-300米.含煤一-数十层.可分三个亚期:渐新世成煤范围小,含煤性差,如沧源芒回;中新世含煤性好,形成巨厚煤层,如开远小龙潭,寻甸先锋,上新世成煤范围广泛,含煤性最好,如昭通,跨竹,大猪街。上第三纪系具有储量大,煤层厚,埋浅,不少盆地宜于露采的特点。
(二)煤质特征 早石炭世煤质为中灰-富灰,高硫、低磷、高发热量煤。牌号为瘦煤、瘦焦煤、无烟煤。早二叠世煤为富灰(滇南为高灰)、高硫(滇 南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煤。牌号为瘦煤、贫煤、无烟煤。晚二叠世为中灰-富灰,或低灰、低硫-富硫煤。滇东宣威、恩洪、圭山等矿区为焦煤和少量瘦煤;富源庆去、后所为气煤;其它地区为无烟煤及少量贫煤。晚三叠世为低-中灰、低——中硫、低磷、高发热量煤。除一平浪煤矿为焦肥煤,华坪一带为气煤外,其它地区均为无烟煤。上第三纪煤类为褐煤,个别点为长焰煤,焦油、腐植酸一般含量较高。一些盆地褐煤中含具有工业价值的褐煤蜡及稀散、放射性元素。
三、构造特征 经向构造系:
为一强大的南北向拗褶带,分布于东经103°以西,即小江断裂带以西广大地区。纵贯全省。向北经川西插入甘肃北部,向南伸展到缅甸和马来西亚。主要为滇本褶带、滇中地块、滇东褶带三个部分。 纬向构造系:受经向构造系干扰,地表只见零散出露,但越向深部,愈加明显。东川-鹤庆、昆明——弥渡、个旧——新平三个带较为清楚。 歹字型构造系:即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系。从藏东、川西插入云南后分两支。在滇西北、滇西地区,它与经向系滇西褶带重接,向南沿点苍山、哀牢山为一支,呈北西——北西西向展布,称东支褶带;沿南北向高黎贡山至腾冲后转为西南方向,伸入缅甸,称西支褶带。 新华夏系:在滇东表现强烈,呈北东向展布,为一系列箱状褶皱组成,伴随密集的迭瓦式断裂,新生代盆地也受控制。 山字型构造系:展布范围广,发展历史长,在昆明以南出现四道向南突出的弧褶带,向东西两侧均可找相应的翼部反射弧形迹。脊柱在滇池以北,与经向系重接复合。 滇东南弧形构造系:云南只有一部分,向南东伸入桂西。在上述几种构造系交织复合及褶皱轴部,出露有各种性质的火成岩体。而在各主要断裂带之间,则呈狭长状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变质岩带。
四、储量
云南省储量表
井田名称 保有储量(万吨)
合计 生产井与
在建井 尚未利用的 供进一步勘探
合计 详查 普查 找煤
合计 23368957.9 793304.1 195683.1 1379970.7 763569.7 572737.7 43663.3
镇雄煤田 15990.9 782.3 15208.6 15208.6
盐津,昭通,会泽 821993.2 1483.7 171930.0 648597.5 646252.0 2327.5
其中:昭通盆地 818182.0 171930.0 646252.0 646252.0
宣威煤田 128280.6 106774.3 6918.3 14588.0 593.0 13995.0
其中:羊场矿区 33122.3 30665.3 2457.0
来宾矿区 15640.8 11179.5 4461.3
恩洪煤田 242233.5 186992.6 55240.9 55240.9
其中:恩洪矿区 140440.1 119749.2 20690.9 20690.9
庆云矿区 12350.5 12350.5
后所矿区 10158.1 10158.1
圭山煤田 521219.8 218293.9 3387.0 299538.9 21559.7 266323.2 11656.0
其中:圭山矿区 53821.1 38778.1 3387.0 11656.0 11656.0
老厂矿区 388528.4 100645.5 287882.9 21559.7 266323.2
跨竹矿区 78870.3 78870.3
华坪,平浪煤田
其中:平浪矿区 10550.0 6176.4 3664.4 709.2 513.8 195.4
祥云煤田 5961.3 1887.4 4073.9 1144.0 486.9 2443.0
昆明,楚雄区 225003.3 120117.1 3250.8 101635.4 78800.1 22835.3
其中:先锋矿区 29353.2 22228.2 7125.0 7125.0
凤鸣村矿区 34956.9 34956.9
开远,文山区 337216.3 114546.2 268.0 222402.1 209376.0 13026.1
其中:小龙潭区 101715.2 101715.2
兰坪,大理,普洱 25212.7 9806.5 6264.6 9141.6 12.3 9192.3
昌宁,保山,潞西 35296.3 26443.7 8852.6 8832
预测储量
预测区名称 预测储量(万吨)
合计 300以浅 300-600 6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其中可靠级
合计 4425238 1694771 958596 825888 618889 327094 1916767
镇雄煤田 989172 574674 164848 97035 94575 58040 316778
盐津,昭通,会泽 176153 61940 58418 23285 18136 14374
宣威煤田 403893 158169 101317 68522 42975 32910 283670
其中:羊场矿区 136963 25083 35915 28635 23720 23610 89633
恩洪煤田 525018 188136 161858 115425 59599 454365
其中:恩洪矿区 504437 179313 153781 111744 59599 437465
后所矿区 18718 6960 8077 3681 15037
圭山煤田 1938318 539995 369137 453220 354196 221770 686493
其中:圭山矿区 1305047 387604 251177 282006 211880 172380 289907
老厂矿区 523646 118829 95219 159386 122736 27476 373434
华坪-平浪煤田 74502 27183 11740 15357 20222 16007
祥云煤田 86004 29565 13992 18096 24351 34593
昆明,楚雄区 93792 34788 30708 24929 3367 72892
开远,文山区 69375 37215 26618 4926 616 9343
兰坪,大理,普洱区 23508 19634 1789 1233 852 10021
昌宁,保山,潞西区 45503 23472 18171 3860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
一、 概况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理座标:东经104°-109°北纬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分属长江、珠江水系。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含煤地层在全省分布广泛,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划分为20个煤田。黔西、黔中及铁路沿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量:4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
1、 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主要的是寒武系牛蹄塘组。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常伴生磷块岩及钒、钛、钼、镍、铀等稀散放射性元素。
2、下石炭统大塘组:总厚19―992米,一般200―500米。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威宁、毕节、纳雍和黔东南贵定、龙里、都匀、荔波等地。由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地煤组成。威宁、荔波、都匀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含煤1―10层,可采1―2层,厚1.2―1.5米。煤种:厚煤―无烟煤。
3、下二叠统梁山组:除黔东北思南等地缺失外,其余地区普遍沉积。总厚0―300余米。为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的滨海相沉积。黔西北水城、毕节以西,黔东南凯里、从江、黎平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地层一般厚10―50米,含煤0―7层,一般可采1层,厚0.63―1.0米,煤层呈透境状、串珠状。为气煤―无烟煤。
4、上二叠统龙潭、长兴组:总厚53―852米,一般213米(修文)―439米(格目底)。除黔东南―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米,息峰229米,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厚―薄的变化。自西向东分为三个相区,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含煤0―60余层,一般可采1层(天柱)―41层(格目底),煤厚0.5―34.1米。
过渡相区:分布于毕节、水城、盘县一线以西,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偶夹泥灰岩和透镜状菱铁岩。一般含煤40―50余层,可采十余层,多分布于煤组中上部,厚5.16―32米。煤质:中灰、低硫―中硫。煤种:气煤―无烟煤。
海陆交互相区:位于过渡相区以东,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西。由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灰岩层数、厚度自西向东递增。煤组厚度、煤层层数变化较大,六枝矿区煤组一般厚360米,含煤8―32层,可采一般6层,厚12米左右。多为中灰、中―高硫煤。以无烟煤为多,也有部分烟煤。
海相区: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东地区,自西向东龙潭组逐渐过渡为吴家坪组,以灰岩为主,夹碎屑岩、煤层。含煤1―数层,可采1层,厚约1米。为中灰、富―高硫煤。煤种:肥―贫煤。
5、上三叠统二桥组:总厚70―1460米,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及贵阳地区。分贞丰型和郎岱型。
贞丰型: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灰岩、泥灰岩,含煤2―80层,可采0―4层,厚0―5米。中灰、富―高硫;气―肥煤。龙头山向斜本组厚1389米,含煤22层,可采4层,厚约5米。
郎岱型:碎屑岩夹煤线、薄煤、炭质页岩,一般无可采煤层。六枝郎岱本组厚334米。
6、新第三系翁哨组:保存不全,可见厚度60-212米。分布于旋秉翁哨、盘县平关、威宁水中等地,陆相含煤沉积,含褐煤1-11层,可采1-8层,最厚达30余米。灰分39.91,硫分3.21%
三、构造特征
贵州省地处新华夏系第三褶皱带与沉降带的南部和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褶曲、断裂均较发育。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为省内重要含煤地层,其沉积发育受下述几组构造带的影响较为明显:(一)展布于纳雍至黄平一带的东西向构造带,其南北地层发育不同。(二)南北向构造体系,尤其是展布于遵义、贵阳、罗甸的黔中构造带。(三)华夏、新华夏系全省均较发育,多展布于黔东地区。对各煤田影响较大。(四)北西向构造带主要展布于黔西水城~~望谟地区。北西向复式褶皱、断裂对黔西煤田的发育、改造影响较大,受其影响水城煤田南、北含煤地层的厚度、含煤性等差异较大。由于几组构造带(体系)相互切割、联合、改造的影响,使各煤田小断层比较发育,构造更加复杂化。
四、全省煤炭储量汇总表
贵州储量表
矿区名称
一九九三年底保有储量(万吨)
可靠级预测储量(亿吨)
合计
生产或在建井
尚未利用精查
供进一步勘探
合计
垂深300米以浅
300-
600
600-
1000
计
详查
普勘
普找
合计
4983017
420631
659402
3902984
633972
319171
2949841
864
78
317
469
六盘水
1468247
331278
408296
728673
360589
76444
291640
399
32
152
215
兴义
170744
/
/
170744
/
477
170267
49
/
10
39
织纳
1719051
15160
222232
1481659
243393
133900
1104366
252
18
102
132
贵阳
49587
28129
301
21157
10830
9651
676
28
8
10
100
黔西北
/
/
/
/
/
/
/
1
1
/
/
黔北
154
35124
15469
1465941
3414
86514
1376014
122
14
38
70
黔东北
6912
2367
/
4545
155
3119
1271
/
/
/
/
黔东南
51942
8573
13104
30265
15592
9066
5607
13
5
5
3
黔南
/
/
‘肆’ 云贵高原特点
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于东经100°~111°,北纬22°~30°之间,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云贵高原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海拔在400~3500米之间。 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着。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受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北盘江、乌江、沅江及柳江等河流切割,地形较破碎,多断层湖泊。 云贵高原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各民族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森林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动植物资源丰富,富林、矿资源;是古人类起源与扩散的重要地区,历史上存在着夜郎、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民族政权,创造了灿烂的西南夷文化。
地形特点
综述
云贵高原处在青藏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北面有四川盆地,南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靠近热带海洋。高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阶梯式的下降,乌蒙山为界可将整个云贵高原进一步分为西部的云南高原和东部的贵州高原。
云南高原
云南高原总的地势趋势为北高、南低、西北最高、东南最低,由北向南呈阶梯式下降。其西北部为云贵高原地势最高带,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有许多终年积雪的高山,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等,境内的最高点就位于云南和西藏自治区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而最低点则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海拔仅为76米,整个高原地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为3个梯层,第一级梯层为西北部德钦、中甸一带,海拔一般在3000米-4000米之间,许多山峰海拔还可达到5000米以上,第二梯层为中部高原主体,海拔一般在2300-2600米之间,有3000-3500米的高海拔山峰,也有1700米-2000米的低海拔盆地,第三梯层则为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边缘地区,分布着海拔1200-1400米的山地、丘陵和海拔小于1000米的盆地和河谷。元江河谷和云岭山脉东侧宽谷盆地一线为界,东部高原绵延、西部山川纵横,地貌形态善异很大。这里的山脉河流主要呈现出南北走向,自西向东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无量山、哀牢山等南北走向的山脉和怒江、元江等南北走向的河流相间排列,自北向南,山脉的高度逐渐降低,山脉及河流间的间距在拉大,峡谷深度也在加大,形成了着名的纵向峰谷区。
贵州高原
贵州高原,地势自西向东、自中部向南部和北部兰面倾斜,境内主要山脉有4条,山脉大体上呈现出东北一西南走向,西北部的乌蒙山与云南相邻,呈现出南北走向,海拔一般在2000-2400米之间,贵州高原的最高点位于赫章和水城县交界处的非菜坪,海拔高度2900米,北部的大娄山呈现出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高度一般处于1000-1500米间,东北部的武陵山脉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呈现东北一西南走向,中部的苗岭山脉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跨,西部与乌蒙山脉相连,呈现东西走向,其西段、中段、东段海拔分别为1500米、1300米、1000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贵州高原的河流分别向东、向南、向北3个方向流去。苗岭为分水岭,往北流为长江水系,往南流为珠江水系。
‘伍’ 贵州资源占全国百分之几
今天的贵州,是一个贫穷与富饶的矛盾。 贵州是富饶... 贵州的资源让人吃惊。整火车皮整火车皮地运往华东华北...贵州卷烟产量一百八十八万箱,占全国的百分之五点八,...土地资源: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5247公顷。其中,农用地1525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58%;建设用地5518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3%;未利用土地18114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8%。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7年全省各类土地面积与2006年相比:农用地面积减少16896公顷,减少0.1%;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126公顷,增加0.9%;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11770公顷,增加0.7%。全省土地利用率89.7%。全省耕地面积448745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7亩。
生物资源: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15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类。银杉、珙桐、桫椤、贵州苏铁等15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有39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纵、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有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能源:
水、电、煤等多种能源兼备,水能与煤炭优势并存,水火互济。水力理论蕴藏量为18140.3兆瓦,居全国第六位,技术可开发量19489.63兆瓦。贵州素以“西南煤海”着称,煤炭资源储量达527.9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 “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
贵州至今已发现矿种(含亚矿种)125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其中,有76种(含亚矿种)不同程度的查明有资源储量,共计产地(矿区、矿段或井田)2553处。煤、磷、铝土、锑、金、锰、重晶石、水泥原料、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石灰岩、砂岩和白云岩等矿产资源,是贵州的优势矿产。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现实经济优势明显,是贵州矿业的主体,所创经济价值高。截止至2007年底,贵州有41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十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527.86亿吨(位列全国第五位),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4.74亿吨(位列全国第四位),磷矿资源储量28.68亿吨(位列全国第二位),锰矿保有资源储量8100.54万吨(位列全国第四位)、占全国总量的10.24%,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1.18亿吨(位列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量的31.06%,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7.16亿吨,水泥配料用粘土保有资源储量10779.56万吨、水泥配料用砂岩保有资源储量9506.58万吨、水泥配料用页岩保有资源储量2687.35万吨,分列全国第8位、第11位和第11位。
旅游资源: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一、旅游资源特点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一)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着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二)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三)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四)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茅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在少数民族村寨饮酒,我们所领略到的酒文化则别有一番情致,敬酒、劝酒、饮酒的方式林林总总,酒伴着舞,酒和着歌,无酒不成席,无酒不会客。从浓浓的酒香中,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到酒文化的真谛。
(五)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日照比较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夏季平均温度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度假胜地。
二、旅游产品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贵州现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5A级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旅游区3个,黄果树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等21个国家森林公园,织金洞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六枝梭戛等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青龙洞等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侗族大歌等31项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1.8万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
目前,贵州已经形成贵阳、安顺、荔波、凯里-镇远、黎平-从江-榕江、兴义-安龙、梵净山、遵义、赤水-习水-仁怀、织金-黔西、威宁-六盘水、乌江峡谷等综合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区;正逐步推出高原喀斯特生态、丹霞桫椤生态、苗侗文化生态和民族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阳明文化、洞穴文化、夜郎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以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新的亮点。从产品空间分布上,现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的跨省精品旅游线:沿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与云南联接的,以观赏喀斯特景观和体验多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西线黄金旅游线;向东沿伸至广西、湖南的黔东南苗侗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及自然生态的特色旅游线;向南沿伸至广西的荔波绿色喀斯特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向北沿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风光旅游线。具体为六大重点精品旅游线路:
1、 林城贵阳休闲度假游
贵阳(黔灵山、阳明祠、甲秀楼、文昌阁、石文化艺术宫)——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镇、高坡苗寨、镇山村布依寨、花溪公园)——香纸沟——百花湖——开阳(南江峡谷公园、明皇御温泉)——修文(阳明洞、六广河、高尔夫度假中心)——贵定(布依音寨)
2、 壮美大瀑布、神奇喀斯特精华游
贵阳(红枫湖)——平坝(屯堡文化、天台山)——安顺(龙宫)——镇宁(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桥)——关岭(花江大峡谷)——贞丰(三岔河、布依风情)——安龙(招堤、明十八先生墓)——兴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泥凼石林)
3、 黔北名酒文化之旅精华游
贵阳——仁怀(国酒文化城)——习水(阔叶林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十丈洞、四洞沟瀑布、竹海、丙安古镇)
4、 黔东南苗侗文化体验游
贵阳——雷山(上郎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大塘短裙苗寨)——榕江(车江古榕群、三宝侗寨)——从江(高增侗寨、岜沙苗寨)——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翘街、天生桥、八舟河、肇兴侗族鼓楼群、)——锦屏(隆里古镇)——天柱(三门塘)
5、 黔东名镇名水名山寻访游
贵阳——重安江(革家风情)——黄平(飞云崖、野洞河)——施秉(云台山、上(氵舞)阳、杉木河漂流)——镇远(青龙洞、下(氵舞)阳、铁溪)——岑巩(龙鳌河风光)——铜仁(九龙洞、梵净山)
6、 地球“绿宝石”原始生态探秘游
贵阳——福泉(洒金谷)——都匀(石板街、剑江、斗蓬山)——三都(水族风情)——荔波(樟江、大小七孔、水春河、瑶族风情)此外,除了以上精品线路外,一批季节性旅游产品也逐步开发出来。如春季以观赏油菜花、杜鹃花为主要内容的赏花踏青之旅;夏季的漂流和避暑度假之旅;秋季的观瀑、吃新之旅;冬季的民俗体验、温泉疗养之旅等,到2010年贵州将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陆’ 比较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的差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同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地形同为高原地貌,地面崎岖不平。受自然风化影响明显,同为水蚀地貌。同属于一个经度区间。2、不同点:黄土高原地理位置更靠近北方,云贵高原在南方。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少量的热带季风区,降水量差异很大。黄土高原地貌为千沟万壑,植被稀少。云贵高原为典型的科斯特地貌,山林众多,植被覆盖率高。云贵高原有着众多的自然资源矿产:铁矿、铝矿等等金属矿臧,黄土高原的煤炭资源丰富。
‘柒’ 云贵地区地理梳理
云南与贵州都处于中国的西南角,他们也都时常被统称为云贵高原,而地理的特点也都十分的相似,那么我就简单分析一下云贵地区的地理情况。
云贵既然是高原那么海拔就都较高,而又北邻青藏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山非常多地形崎岖,而且支离破碎,交通十分的不便。云南的气候主要温暖湿润,而贵州的气候主要凉爽干燥。但是云贵地区的降水量实际很大,而为何却不见土地里有很多的水分呢?这是因为云贵地区的地下大都是溶洞,而溶洞又是因很多的从高山向下流的河流冲击而导致,因此土地不易储存水分,这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那么这样的地形有何优劣呢?优势在于水资源十分的丰富,可以发展水利以及电力等等,自然风景也很好。劣势在于地形太过于支离破碎,交通不易,平原太少难以形成农业的文明社会,大都是分散的部落。当然这一点是可以想到办法去解决的,就比如坝子农业以及梯田等都在最大化利用崎岖不平的山地,形成层叠式的耕田。
而我们也了解到在云贵地区有几个历史上以及现在都较为知名的城市:大理,昆明,贵阳这三个城市。而这三个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临湖。在这三个城市旁边都有湖泊,而为何这三个重要的地点都选择在湖泊附近呢?这是因为能形成湖泊的地方就一定要是低地,土地平坦,因此在这里定都便有足够的空间建立起大型的建筑也能够聚集起人群。
而我们知道时间过去了很久,云贵地区的部落也都较为壮大了,汉王朝就要开始攻打云贵。汉朝从乌江上流攻入最后也成功的攻下来了,汉朝在云贵地区也设立了郡以及管辖的地方,但是还是由于地形太过于偏远而没有大加管制,也没有受到很多的汉文化的影响。而我们知道过了不久中原地区开始了战争和动乱,远离政治中心的云贵地区此时就趁此机会独立了。而此时在云南的大理有建立起小的国家,但是十分的不易统治,云南的地形十分崎岖,交通太过于不便也就很难使民众集中了,最终也无法形成一个很好的文化体系。
再向后元朝成立了,元军南下又收回了云贵地区,云贵又再一次的归入了中国的版图。但是还是由于路途遥远以及交通不便并没有受到很大的中原文化影响,云贵也就因此很好的保存了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很多的地方特色。
先进的云贵该靠什么来发展呢?首先便是旅游业,那是因为云贵地区拥有很好的自然风光,被称为动物王国,而同时也保有很大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很有特点,那么自然就很具有观光展示价值。其次,虽然云贵地区的平原虽然并不多,土质也并不好,不易储水,并不适合很大面积的种植。但是云贵的气候条件是很合适种植的,雨水也是足够的,那么就可以利用好梯田以及坝子农业来进行农业的辅助。
但是实际上的云贵至今的人均GDP总值并不高,甚至都长年的排在下面,我个人认为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云贵地区实在是太过于偏远了,交通也非常的不易,山区众多,很难去发展,也很难打造更国际,更大的市场。虽然旅游业赚的也不少但是还是太过于封闭了,没有很大的出路和未来的更好规划,而我认为云贵要是可以找到一个更加适合也可以更好的利用其地形条件的发展方向想必也不会发展的如此落后。
‘捌’ 云贵高原除矿产外还有什么丰富
云贵高原水能资源丰富,是西电东送的南通道和重要输出地。根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西南国际诸河水能蕴藏年发电量8488.6亿千瓦时,占全国14.3%,开发水能资源2098.68亿千瓦时,占全国10.9%。
‘玖’ 云贵高原天然气丰富吗
云贵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云贵地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页岩气储藏区。云南省北部地区,贵州省东南部地区拥有大量的页岩气储量。页岩气是隐藏在页岩中的天然气的称呼,通过人工技术挤压出页岩中的天然气,可以获得大量的天然气资源。随着技术的提高,云贵地区页岩天然气逐步得到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