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云南马关县有什么资源发展呢
另外马关县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随处都能见证到特色的美景,尤其是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等,成为了游客首选的去处,还有各种特色的美食,吃完之后让人欲罢不能。虽然它就是个很低调的县城,但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对于云南这座县城要“爆发”,迎来450亿高速,将实现交通全面发展,不知你有什么看法呢?对它的发展前景是否看好?
② 云南的旅游资源优势是什么
有很多朋友在比较空闲的时候会去云南旅游,之所以很多朋友喜欢去云南旅游,主要是云南省的旅游业比较发达,而且云南省的很多景点都独具魅力,从整体而言,云南的旅游资源也比较有优势,那么云南的旅游资源优势是什么呢?云南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有:1、奇特性。云南很多景观比较奇特,有些景观还是世界自然奇观。2、地域性。云南的旅游资源分布广泛,有些旅游资源会受地域限制。3、生态性。云南的生态旅游景观比较丰富。4、潜力性。5、多样性。6、多民族性。7、融合性。8、跨境性。
③ 云南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哪个产业呢
由于云南的旅游业很发达,从而使得它的名气逐渐上升。可交通方面始终还没有那么完善,如果在这个方面能够继续努力下去,相信之后会带来全新的发展趋势。毕竟抛开经济方面来说,单单旅游资源就能够让游客过去留下足迹,当人流上升之后,自然就能带动经济总量。希望云南可以把握住机会,赶上发展的热潮,带来更大的惊喜。对于中国最憋屈的省份,经济一直比较落后,除了省会其它都在四线徘徊,不知你怎么看呢?是否去云南玩过?
④ 云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1.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以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民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云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异性及多重景观组合优良的特点。不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而且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奇异多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组合优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区(点)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产品的条件。具有邻近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通过建设国际大通道,配合云南境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和水运建设,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和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并融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
2.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经过多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建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精品景区景点,全省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14个;拥有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位居全国第三;有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为我省国土面积的3.3%,其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保山、腾冲、威信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省经各级人民政府正式审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4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102个,旅游综合运输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为云南"十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⑤ 未来云南的哪一座城市发展潜力最大当地有什么优势
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城市,门户网站的优势是明显的,但遗憾的是,云南的无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优势,省内的昆明、大理、丽江等,是游客们欢迎的城市,生物资源和矿产等资源的交易型经济的形式,也是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老挝、缅甸和泰国也属于本身资源的贸易的形式是云南旅游、生物资源方面更大的优势,所以云南对外的魅力最好的办法是,云南要发展成为旅游城市,向国内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云南这个省份的标签,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南整体的发展,云南省有16个州和地级市。
靖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节点区域,这里的,发展的前景也很相当的,这样的机会即将来临之际,这个城市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更要抓住这一重大的机会,一带一路对战略的深化研究,工作体制的加强行动上也推进了一带一路的战略。
⑥ 云南哪些东西好
云南特产:
1、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是着名中成药,享有“中华瑰宝”、“伤科圣药”、“药冠南滇”的美誉,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云南着名的特产之一。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
云南白药入选2005年昆明举办的“昆明十大城市名片”名单,还入选2006年由云南日报主办的“云南十大名片”名单,被誉为中医中药的重要代表和云南省昆明的一张特产名片。
2、文山三七:
文山三七云南省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主产地为文山州文山县,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评为“中国三七特产乡”,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云南着名的中草药特产。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文山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进补强体等神奇功效,在我国用于治病强体有近百年的历史,明代着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文山三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3、普洱茶:
普洱茶是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特产茶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并茶、方茶、紧茶等,产地主要在普洱市茶区、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和保山茶区等地区。普洱茶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武王伐纣时期,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成为云南普洱市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特产。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可清饮,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普洱茶于1999年被《解放日报》列为中国十大名茶,入选2006年由云南日报主办的“云南十大名片”名单,是云南一张响亮的特产名片。普洱市另一大特产是普洱咖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4、宣威火腿 :
云南三大云腿,云南省着名地方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而得名,与诺邓火腿、鹤庆的圆腿并称为云南三大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媲美,名誉中外,是云南着名的特产美食。
宣威火腿创制于明代,历史悠久,其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以鲜、酥、脆、嫩、香五大特色闻名于世。云南着名的云腿还有诺邓火腿、撒坝火腿、鹤庆圆腿、丽江三川火腿等。
5、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地方特产,又名滇南琼玉,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安陶并列为中国四大名陶,是云南着名的传统工艺品特产。建水紫陶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磐,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
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产品。
6、云南野生菌 :
云南野生菌是指云南生产的野生菌类,是云南着名的农产品特产,云南野生菌有约二百五十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被誉为“真菌王国”。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名扬四海,尤其以香格里拉松茸、楚雄牛肝菌、南华松茸最为出名,其中香格里拉松茸是我国松茸品类中最为出名的一种,其出产的松茸品质最好,因其菇体肥大、肉质细嫩、久香味浓、色泽好等优点而闻名中外。
7、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创制于云南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大理着名的特产茶叶。下关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沱茶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下关沱茶更是连续多次被评为云南省优质产品、国家质量银质奖、国家级名茶、云南省名茶等称号。
8、蒙自石榴:
蒙自石榴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地方特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云南着名的特产水果之一。蒙自石榴大约有70多个品种,分为观赏和食用两大类。食用石榴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
蒙自甜石榴在当地果农的长期栽培实践中,培育出甜绿子、甜沙子、甜白花等3个优质品种。其中,以甜绿子为最优,其个头大如碗,籽实饱满,肉厚核小,晶莹如珠,汁多蜜甜。蒙自石榴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优质水果、云南省名特优新水果等荣誉,还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用水果。
9、鹤庆乾酒:
鹤庆乾酒是大理鹤庆县云鹤镇特产,与火腿、猪酐酢被誉为鹤庆三宝之一,也是云南着名的特产名酒,在滇西北一带是家喻户晓,于清末成为全国有名的白酒,并留下了云南十八怪之一 “鹤庆乾酒用纸带” 的传说。鹤庆乾酒曾被御封为每年进贡朝廷的贡品,成了宫廷御用酒。
鹤庆乾酒酒体清澈透明,清香纯正、具有酒曲和麦香谐调的优雅香气,选用高海拔大麦、天然泉水,加上56种中草药制成的酒曲,经过蒸煮、发酵、陈贮等工序精心酿制而成,闻其药香不见其色,保持了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传统风格,酒体丰满、风味古朴、清香幽雅。
10、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主要盛行于云南大理白族地区,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是云南着名的传统工艺品特产,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早在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白族姑娘染制的扎染制品、图案古朴典雅,线条飘逸洒脱,颜色朴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白族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一千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织染文化。
⑦ 云南省支柱产业有什么
云南五大支柱产业:
1.烟草产业
2.旅游业
3.电力产业
4.生物产业
5.矿业
⑧ 云南有哪些资源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昆明滇池、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玉龙雪山、三江并流、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陆良县九乡、瑞丽江—大盈江、腾;中火山地热。
⑨ 云南适合种植哪些经济作物
云南的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特点显着,类型多、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非常适合农业种植。由于其独特的地里环境,一些水果在云南种植的甜度非常高,蔬菜瓜果等产量也非常稳定。那么云南农村种什么最挣钱?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种植什么最挣钱?这几种瓜果蔬菜经济效益高
1、金珠果
珠果是一种美味高营养保健水果,其色泽赤金,似腰果又似鹅卵,肉质吃起来鲜嫩酥脆,水分比较多,有野杏子的酸,还有野生樱桃的甜。平均单果重150--350克,果形美观,香味独特,还具有润肺止咳,降低血脂,健脑益智等功效。金珠果亩产5000斤,市场的收购价也可以达到5元一斤左右,能收5万元左右。并且种这种果树也是非常省时省力省心,种植效益可观。
云南种植什么最挣钱?这几种瓜果蔬菜经济效益高
2、番茄
一般种植番茄亩收益在2-3万元比较普遍,行情好的时候,亩收入4-5万元也很多见,但也不是全部的番茄品种年年都赚钱,而且选择番茄品种也很重要,其中有红果、粉红果、樱桃番茄等品种。
云南种植什么最挣钱?这几种瓜果蔬菜经济效益高
3、辣椒
现在市场上的辣椒品种比较多,上市价格都在15-20元左右/kg,一般的辣椒种植区域可重点考虑。同时黄皮辣椒品质好产量高,不仅可以追求单产,也可以追求品质,一般大棚露地都可种植,前期投入少,见效快,一般亩产4000kg左右,今年每斤的市场价格一直在3-4元左右,亩收益在2-3万元,因此种植效益还是比较可观。
云南种植什么最挣钱?这几种瓜果蔬菜经济效益高
4、山葡萄
山葡萄经济价值很高,含糖、有机酸、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营养丰富。山葡萄酒在葡萄酒中独树一帜,不但深受国内市场欢迎,还远销国际市场。
山葡萄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直接食用味道酸甜可口,富含浆汁,是美味的山间野果。山葡萄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酿的葡萄酒酒色非常深红艳丽,风味品质甚佳,是良好的饮品之一,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以上就是云南农村种植致富项目,云南的气候适宜,很多作物在云南都很适合种植。以上都是一些产量较高,比较好种植的项目,值得农户们考虑。
⑩ 云南有哪些自然灾害和资源优势
自然灾害:东方网6月6日消息:昆明四日公布的二00二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说,去年,该省相继发生了冬春干旱、倒春寒、初夏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雷击、夏季低温冷害、秋季连阴雨等多种气象灾害,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重大山地灾害亦明显偏多,受灾面积广、灾情严重,经济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
公报说,在气象灾害方面,去年云南全省出现大风灾害五十五县(次),冰雹一百三十八县(次);农作物受灾面积四十六万四千公顷、成灾二十八万六千公顷,绝收六万公顷,民房倒塌五千零九十四间,因灾死亡四十八人,直接经济损失十二亿二千万元人民币。
七至八月,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与南方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阴雨天气,低温寡照明显,水稻受灾面积达九万一千五百公顷,成灾面积五万五千八百公顷,直接经济损失一亿三千万元人民币。
在洪涝灾害方面,该省共有一百一十七个县(市、区),一千三百零八个乡(镇),八百七十四万人受灾,十三个城市受淹,房屋倒塌五万七千七百万间,因灾死亡三百五十一人,其中因洪水灾害死亡九十二人。农作物受灾四十四万八千公顷,成灾二十五万九千公顷,绝收九万二千三百公顷,减收粮食四十九万五千八百吨。洪涝灾害共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三十四亿九千八百万元,损失总体小于二00一年。
在干旱灾害方面,该省出现严重的冬春连旱,入汛后,局部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夏旱、插花旱。农作物受害面积达七十一万六千一百公顷,因旱造成二百零二万人和一百四十六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损失粮食七十一万吨,经济作物损失十六亿三千九百元。
在地质灾害方面,该省共发生地质灾害四千一百五十起,其中滑坡三千零七十九起、泥石流八百三十六起、崩塌一百二十八起、地面塌陷一百零七起。共造成二百三十四人死亡和失踪,四百一十八人受伤,毁坏农田九千二百五十公顷,交通、通讯、房屋和水利设施破坏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十二亿二千三百万亿元,属地质灾害重灾年份。受灾严重的地、州、市有怒江、迪庆、昭通、保山、楚雄、玉溪、临沧和红河。
昭通市盐津县、玉溪市新平县和楚雄州武定县等地相继发生罕见的泥石流和山体大面积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全省受灾人口2376万人,其中1.5万人无家可归,2.2万多人需紧急转移
你去的地方应该不会
不过我的路可能会
因为我去的时候就不大好走
现在估计已经封路了
资源优势: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云南省生物质能源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云南省正着力挖掘生物资源潜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加快全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力争培育成为云南省继烟草、水电、矿产资源等5大支柱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省财政厅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充分发挥云南资源优势,做大财政蛋糕,促进云南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云南省可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原材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质能源类农作物种植广泛。针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早觉悟、早起步、早见效”的发展思路,在充分发挥全省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从全省能源安全的角度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云南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但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据统计,云南省有高等植物17000多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芳香油料植物种类达200多种,但尚无企业对其进行开发生产,生物质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云南省现拥有普通乙醇生产企业420户,2005年共生产酒精30万吨,但产能不足,销售渠道不畅通。此外,科研部门和企业尚未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科研成果未得到较好利用。
为积极推进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省财政厅已对云南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潜力、现状和困难进行了全面调查,形成专题报告报财政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并计划从省级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研究和支持生物质能源企业的发展。
近期,省财政厅将组织有关人员赴安徽、广西等在生物质能源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经验的省市进行调研,借鉴和学习外省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政策措施。
目前,云南省正立足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选择建设条件好,积极性高,具有龙头带动性的企业做试点,在资金安排上对企业研发、产业化等环节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有专利技术的专家从实验室“走出去”,与有关企业采取技术转让和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鼓励企业在充分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外部人才优势,大胆“请进来”,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尽快实现生物质能源产业化。云南省将力争在产业布局上实现从普通种植向最佳种植区域转变,从产品的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产业的小规模向经济规模转变,从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域转变的“四个转变”,积极促进云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