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气候条件和气候资源的差别是什么
扩展阅读
怎么下载一点石油公众号 2025-05-16 11:05:20
石油和黄金油有什么区别 2025-05-16 10:55:27

气候条件和气候资源的差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8-20 05:47:57

1. 什么是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人人都受其恩惠、受其影响的一种自然资源。每一个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都直接或间接地在适应它、利用它、改善它、破坏它。严格地说,气候资源是指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有利的气候条件;其不利的气候条件,常常引起气候灾害。因此,气候条件,或者说气候环境,应包括气候资源和气候灾害两个主要方面。现在,也有些人把气候资源和气候条件等同起来,把气候灾害包括在气候资源内,把灾害看作负资源。当然,气候资源和气候灾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因此,对气候资源作这些广义的理解,也还是说得通的。

2. 什么是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人人都受其恩惠、影响的一种自然资源。每一个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都直接或间接地在适应它、利用它、改善它,同时破坏它。

3. 气候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1、热带季风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4、温带大陆性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新疆。

5、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3)气候条件和气候资源的差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西北地区夏季炎热干燥、青藏高原区夏季凉爽,降水少。

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

相反夏季大陆热于海洋,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区,因此,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由于大陆来的风带来干燥气流,海洋来的风带来湿润空气,所以我国的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

可见,我国的季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

4. 气候,气候环境与气候资源分别有什么含义

气候、气候环境与气候资源这三个科学名词各有不同的明确含义。它们表示大气对人类关系中三个不同深度的层次。

气候是包围地球的大气圈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总称,属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的一部分。气候环境则只是对人类有影响的那一部分大气的性质的总称。由于现在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几乎可以说,大气的任何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都可能有一定影响,所以整个大气都已经成为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提到气候环境时,则不言而喻地把气候同人类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如果只提气候,则仅仅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看。因此,气候与气候环境在现代并不明显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差别,而只存在着概念上的差别。

气候资源则指气候中那些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而作为原材料和能源的组成部分,如太阳辐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用以干燥脱水的能源,氧气是动植物维持生命的大气成分等。但是,目前,在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主要作为资源考虑的,主要为太阳辐射、温度、降水和风。这是由于这些要素时空变化大,越来越感到不足,因而需要重视它们的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的概念与价值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开发利用的水平而变化的。当人类不知道原子能时,放射性物质不会成为资源,气候也是这样。在人类尚无生产力的原始社会里,人类还不知道利用气候资源。虽然适宜的气候给他提供动植物等食物来源,并使他能够安全越冬,但他不感到气候是一种资源,也不会感到需要利用这种资源。但到了人类开始有了农业,他才感到作物生长受季节限制,没有降水,作物就无法生长,气候才开始被作为一种自然资源。

5. 气候的分类

气候分类是气候地理分布的综合归纳方法。为了探索气候形成原因与利用气候资源,必须将全球各种气候状况进行归纳分类。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是气候分类的早期阶段,分类是进一步将相似的气候分成若干层次的大区。
 因学科观点、研究对象和目的或生产上的要求不同,有多种气候分类,概括起来,主要有:成因分类、经验分类、成因与经验相结合的分类。
影响因素
指影响气候状态。决定各地气候物理条件的因素。这种物理条件主要是指决定地球上各地位置的地理诸要素,如纬度、高度、海陆分布、相对海陆的位置、地形等等。此外,海流、稳定性的高、低气压的位置、盛行风也可作为气候因素。气候是常年变化的,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和物理条件,有时候也叫作气候因素。在这时候,黄道倾斜,大气的组成,地壳变动,水陆分布,海流等也构成气候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是一个地区形成过程。
各家理论
我国气候区划大多是以≥10℃活动积温或≥10°C日数为主来确定温度带界限指标的。在拟定界限指标时,重要依据是植物分布和农业上的差别,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气侯区划,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态气侯的内涵。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以≥10℃等效积温作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将全国划分Ⅰ为赤道热带、Ⅱ为中热带、Ⅲ边缘热带、Ⅳ南亚热带、Ⅴ中亚热带、Ⅵ北亚热带、Ⅶ南温带、Ⅷ中温带、Ⅸ北温带、Ⅹ寒带等10个一级温度带。然后在各温度带中根据g干湿气候型等级,划分湿润(M)、半湿润(SM)、半干旱(SD)、干旱(D)和极干旱(DD)等30个气候区。西蔵东南端、四川和云南西部边境地区,因坡陡峭,某些温度带水平面积很小,不在图上划出,予以略去。

6. 气候和气候资源的区别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气候资源是指人类利用气候的特点开发出的能源。

7. 气候条件,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的差别

(1) 东西 南北 东西:我国东部主要为平原和盆地、丘陵,属于季风气候区;西部为高原山地 属于非季风区; (或者可回答为:地形因子与气候因子差异 ) 南北:南部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热条件较差或者可回答为:气候条件或水热条件差异 ) (2) 北方地区 ( 华北平原、东北平朦 ) 气候 < 变暖 ) (3)AC (4) 资源条件,如铁矿石、煤炭、有色金属、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丰富。

8.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资源的概念特征: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分如下: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自然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简接影响人类社会的那些自然条件的总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生作用,自然环境的范围会逐渐扩大。然而,由于人类是生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能膨胀到整个自然界的。
关系:
1.从定义的范围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范围要大,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的范围。
2.要从二者与人类的关系上出发来说明其差别和联系。

9. 气候分类的按资源分类

气候资源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资源。它的各组成部分按不同角度,可有不同分类方法。
(1)要素分类:一部分气候要素含有重要资源量,按要素分类是气候资源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植物光合作用
太阳能资源。如太阳辐射中含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生理辐射量,也是太阳能热水器和日光电池所需的能源。 热量资源。即以空气温度所代表的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热能。在农业生产中常以大于0℃或10℃的每日温度(℃)之积,或称积温,作为热量资源的代表值。
降水资源。为陆地一切水资源的唯一来源。弄清降水资源及其潜力可以提高水资源量在降水量中的比例,更充分地开发可能获得的自然降水的潜力。
风能。即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力。可以利用作为动力或发电的能源。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材料。这在过去农业生产中并未作为资源量计算。现代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在温室中二氧化碳缺乏天然补给量时,这一要素才被作为资源而予以重视。
(2)行业分类:人类社会有很多行业,各个行业对气候都有不同要求。气候资源的行业分类实质上就是一种应用分类系统。一般说来,在露天作业的行业对气候最敏感,也对气候资源的意义认识最早,最为关心。其中有农、林、牧、渔、盐、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在室内活动的行业,也因其产品质量同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有密切关系,同时又依靠交通运输获得原材料、燃料及运出产品,也需要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和避免不利条件,不得不重视气候资源和灾害。
在一个行业内部,也因项目不同而对气候资源有不同的需求。农业中的小麦、水稻及其它作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气候资源要求。在医疗中,不同的疾病的医治都有各不相同的最佳气候条件。其它各行业的情况也是一样。正是因为行业内部在气候资源的要求上很不一致,使得行业气候资源分类具有多层次性。
气候资源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类。虽然一定的气候资源分类有其特有的目的性,但是这些分类系统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特别是要素分类法与行业分类法之间的互补性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