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华西村的4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1.00亩(其中:田21.00亩,地20.00亩),人均耕地0.11亩,主要种植水稻、柑橘等作物;拥有林地594.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8.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7亩,主要种植柑橘等经济林果;无水面、草地,荒山荒地98.00亩,其他面积767.00亩。
2. 天下第一村江苏省什么村
“天下第一村”是位于江苏省的华西村,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30340人。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改革开放前,这里的人民十分贫穷,经济水平不能支持日常开支,整个村庄的经济水平甚至处于负债的状态,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的各项政策出台,让华西村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在江苏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华西村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优势,发展各种产业,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现代化设施,引进高科技让华西村的建设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华西村村民每户出资一千万,建成了总价值三十亿的龙希国际大酒店,酒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花费三亿打造的纯黄金铸造的金牛,可见其富有程度。
3.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是怎么富起来的
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造就了一个富足的全国闻名的华西村。
二、华西村不仅仅获得了较为低廉的信贷成本,同时在土地资源上也是占尽便宜。2001年以来,华西村陆续兼并了周边20多个村庄,华西村迅速从0.92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
因为在当下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下,华西村如要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土地,就必须占有国有的土地资源——而这是需要向政府购买的。但是通过并村的行动,那些村子的土地就自动成为华西村的资产,而且“发展集体经济”的名义使得它合法的使用集体土地,这个土地成本是极其低廉的。
三、华西村能够持续获得资金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收入分配模式。他们通过“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方式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4. 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为何会有这种称呼
因为华西村富裕,尤其是高收入,环境十分优美。首先,华西村位于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紧邻苏南和上海。其次,在计划经济时代,华西村人敢于成为世界第一,突破政策限制,发展农村产业。
华西村之所以富裕,是因为政策的帮助,集中了科技人才的集中,使华西村这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发展得如此之好。这是政府的帮助。因此,除了这些类型的农村发展仍然有许多因素,例如,在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的级别也有关系。那么,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农村人民的进步和发展。只有提高农村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农村建设才能自然发展。
5. 华西村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它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江南农村田园旅游中心,其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村头粉墙照壁,后为广场。广场上数十旗杆,飘扬着各种图案的彩旗,这是华西实业公司所属工业的标志,显示出它的经济实力,产值数十亿,产品远销国外。西侧为出入华西村主道,千米大道,华西双桥,以及微缩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宛若巨龙,名“龙廊”。内设商业楼廊,有商场、剧院、会场、餐厅。大会堂富丽堂皇,不时向游人介绍华西情况;大餐厅可容千人同时用餐,村头村尾,有万米长廊贯通。农村住宅是一色马赛克装饰的多层别墅楼。每个家庭都拥有三间三层别墅楼,水电气俱全。内有客厅、卧室、餐室、浴室、车库、庭院。30%农户拥有轿车。宅区绿草成茵,花木似锦。游人可随导游进入农家作客。南苑宾馆,如农家庄院,粉墙、青瓦、小桥、绿树,都有长廊贯通,一派乡土气息。
6. 中国第一村---江阴华西村是怎样发展的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华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 “天下第一村”!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华西村,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目前,村民家家住300到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0万到1亿的资产,有1到3辆小汽车。2005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全村还建有塔群、隧道、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80多个旅游景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0万人以上。
“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2001年6月份以来,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目前,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人的大华西,人心所向,一呼就应,文明富裕,稳定和谐。今后五年内,华西还要投入资金5.2亿元,搬迁村民2700户,在“山北”建设一个“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这样,既可以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别墅‘修修补补’)”的方式,节约土地2500亩,又能建成一个以“粮、果、树、渔”汇聚的生态旅游观光园。
新的2006年,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同志,又被中央确定为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个全国重大典型后,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巨大的影响。现在,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华西村又制订了新的“十一五规划”。也就是“十一五规划”内,要实现“五个五”(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500亿,幸福、富裕5万人,花5个亿到外省、市合作搞5个旅游景点,建一座50万平方米的物流“商贸城”,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新目标,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协调和谐的“天下第一村”!
千百年来,从中国农村里只走出去过零星的暴发户,一个区域的整体富裕则是从未有过的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绝大多当数农民终于告别了饥寒的威胁,日益走上了小康之路。更有些地区,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坚持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典型的如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村、河南的南街村等等。这类明星村的共同特征是,都有一个愿意帮助群众集体致富、团结有效率的党支部和村委会,都有一个目光长远且有威望的领头人,都抛弃了单一的农业经营,有一个或几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龙头产业。在物质方面得到较好满足的同时,这些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积累了什么样的经验?带着这些问题,我参加了北京大学研究生赴华西村学习考察团,用一周的时间,对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了解。华西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组建的,现有380户人家、1500多人。70年代,华西村开了间小五金厂,从此冲破单一农业经济,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之路。1995年,该村为中国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第三名,最高利税总额第一名。目前全村95%以上的劳动力投入了工业生产。村民收入来源有基本工资、超产增效奖金和公共福利。村里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 党支部和村委会是华西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者,村里保持着"一套班子、几块牌子"的组织结构,下属"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负责具体策划实施。华西村党支部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由来已久。华西村是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典型,当年的不少模范人物,今天仍在村领导班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今起着精神文明宣传教育作用的设施多是在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陆续建造的。这些设施主要包括:展现创业历程的华西之路农民公园;贯通全村、彩绘画栋的万米长廊;作为华西村象征建筑的华西金塔;功能齐全的体育,天下第一村"的气势,又兼顾了教育与实用的功能。如华西之路农民公园既是村史教育基地,同时也是休憩场所;多少年来在农民心目中视为神圣之物的宝塔,现在成了华西人接待亲朋、饮食购物娱乐的宾馆;而汇集了各国代表性建筑的世界公园,则不仅是只供观赏的建筑模型,还是可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华西人讲求实际、不务浮华的农民的智慧。
7. 华西村有什么好玩的
华西金塔
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农民公园
内有“鹊桥相会、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刘备点将、十二生肖”等塑像景点。鹊桥周围有五条牛,池中浮鳄鱼,以示居安思危。砖窑洞,是过去的烧窑制砖处,窑中置圆形会议室。壁画有“毛主席住窑洞”、“薛平贵回窑”等,这是村干部的会议室,以示富了不忘过去。公园围绕“龙啸池”,建有“花甲亭、古稀亭、喜耋亭、庆耄亭、期颐亭”。华西人年届八十寿,即在“喜耋亭”设宴庆祝。到“期颐亭”必须从原路返回,寓意“返老回童”。
一吨金牛
在江苏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60层,有镇楼之宝——“价值3亿元人民币”的金牛。这头一吨重的金牛已增值三成。
俯瞰华西
2011年10月8日,发展空中旅游,将来的发展目标是筹建自己的航空公司。现有的2架直升机之一,花费9000万元购买了两架直升机,又花1000多万元修建了停机坪,推出“空中看华西”项目,累计已乘载3600余人。住宿村内设有中、高档床位3500多张,餐饮一次可接待5000多人。
华西旅行社
已连续7年“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2005年名列第4位,比2004年的排名又前进了10位,获得了“AAAAA质量诚信会员单位”、“中国公认黄金品牌旅行社”称号。
接待来宾
自1974年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以来,已成为江南田园旅游中心,共接待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华西考察、访问。1978年起正式对外开放,华西村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先进典型和江南田园风光吸引了已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华西访问、旅游。在1986年起,南院宾馆即应省旅游局和外宾的要求,开放150个家庭接待外宾。前任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也在此驻足。自1985年起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1989年7月,拥有250套中高档客房的南院宾馆被批准为省旅游局的定点饭店。为让外宾体验华西农家生活,1994年参观华西的国内外宾客达80多万人次。2005年,华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预计要达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