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区域性富集规律
一、构造层序决定了油气资源分布的有序性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到侏罗系的8个层系中(Z、
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天然气在上述8个层系中均有分布,但石油只分布在侏罗系。从层系上看(表5-4),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C以及T3,分别占总资源量的29.8%、18.8%、15.9%。从地区上看,川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丰富,占全盆地总资源量的34%;其次是川中,占24%;再次是川北,占14%。再从不同地区不同层系的资源分布看,川东地区石炭系资源占主导地位,其次是下古生界和三叠系,川南、川西南均以下古生界和三叠系占主导地位,川中以侏罗系石油和上三叠统天然气为主;川西主要以上三叠统天然气为主,川北主要以下占生界和侏罗系为主。
表5-4四川盆地油气资源分布(单位:油当量,108t)
(据二轮资评,1993)
油气分布格局与盆地的形成、演变分不开,盆地演化的有序性决定了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有序性。早古生代四川盆地作为上扬子克拉通的组成部分,大面积分布巨厚的烃源岩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川东地区巨原的志留系烃源岩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提供了资源保障。上三叠统前陆盆地生烃中心和沉降中心相吻合,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带。侏罗系湖盆区主要分布川中,适中的有机质热演化使得川中石油资源丰富。
值得说明的是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受当时的勘探程度、地质认识限制。随着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的提高,早期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可能与勘探成果不匹配,甚至出现矛盾。因此,油气资源的评价必须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八五”以来的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成果相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资源量巨大,探明程度很低。如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资源量巨大,占全盆地总资源量近1/3,但下古生界勘探经历了40多年,只发现了威远气田以及一些含气构造,资源探明率很低,小于2%。另外,川西的上三叠统探明率也不到5%。②资源量过低,已发现的圈闭资源量、储量超过资源量。如川西侏罗系经二轮资源计算,石油资源量折算成天然气资源仅有11.4×108m3,目前已探明三级储量远大于资源量。川东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预测鲕滩圈闭资源量已近7000×108m3,也远大于资源量。由于资源量大小是企业决定勘探的重要参考指标,四川盆地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已不适应勘探的需要,建议有关部门重新评价四川盆地油气资源量。
二、古隆起演化的有序性与天然气早期聚集
四川盆地在漫长地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区域性隆起带,对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区域分布、生储盖的组合条件以及储集层中次生空间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油气早期聚集有利。从演化序列上看,四川盆地存在加里东古隆起、海西期古隆起、印支期古隆起及燕山期古隆起(图5-19,图5-20)。这些古隆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继承性,更多地表现为独立性,反映了盆地性质、构造变形方式的差异性。
图5-19四川盆地油气分布的有序性
图5-20四川盆地古隆起与天然气分布
1.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
加里东期,四川盆地作为上扬子板块西部的组成部分,在其内部及其周边发育四个大型古隆起,即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龙门山古隆起、汉中-大巴山古隆起以及黔中古隆起,这些古隆起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面积大。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以奥陶系顶面计算,有5.5×104km2。
勘探和研究表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利领域,其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加里东运动,使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轴部大面积的志留系—寒武系地层被剥蚀,溶蚀性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为油气提供了有效空间。除此之外,加里东古隆起叠置在震旦系桐湾运动不整合面之上,震旦系顶部同样也发育良好的溶蚀性储层。
(2)长期继承性发育,形成规模巨大的古圈闭。
(3)古隆起轴部继承性发育,延缓了下古生界特别是寒武系烃源岩的生烃时间。对下古生界不同构造位置的钻井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古隆起轴部(如高科1井)寒武系烃源岩主生油期为中侏罗世,主生气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而川东南坳陷寒武系烃源岩主生油期在二叠纪—早三叠世,主生气期在中三叠世—早侏罗世。
(4)古圈闭形成时间和油气大量生成时间相匹配,形成了印支期、燕山期古油气藏。
(5)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对油气聚集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古圈闭的演变,使得古油气藏大量散失,如资阳古油气藏,另一方面又形成新的油气藏,如威远气藏。
(6)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应具有两个条件:继承性发育的圈闭和良好的储集层。高石梯-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2.开江海西期—印支期古隆起
石炭纪末云南运动以来,川东地区中部的开江—梁平一带发育NE向延伸的隆起带,石炭系被剥蚀殆尽。早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在开江—梁平县地区形成东西向的隆起,隆起核部已剥蚀至下二叠统栖霞组下段;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早幕,使开江古隆起改变为NNE向,北与大巴山古隆起、南与泸州古隆起以鞍部相接。可见,开江古隆起自海西期形成以来,印支期继承性发育。
开江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对石炭系油气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的石炭系15个气田中有11个分布在与古隆起有关的古气藏范围内。其中6个大中型气田有5个在古气藏范围内。该古隆起对油气成藏聚集的有利条件表现如下。
(1)海西期—印支期埋藏溶蚀作用将早期形成的次生孔隙溶扩沟通,使得石炭系储集层得到明显改善。开江古隆起的埋藏溶蚀作用最为发育,是储层最有利地带。
(2)古隆起的存在,为石炭系上倾边界形成大型地层-古构造复合型圈闭提供了构造条件。与烃源岩成烃期相伴,印支期—燕山早期,在川东石炭系分布范围由石炭系上倾边界分别同继承型发展的开江古隆起、泸州古隆起、石柱古隆起构成的四个大型地层-古构造复合型圈闭已经形成。其中,开江古隆起隆起幅度达800~1400m,东、西两侧古圈闭面积分别为1970km2和2180km2,泸州古隆起北缘古圈闭和石柱隆起古圈闭面积分别为2200km2和2530km2(据陈盛吉等,1998),它们控制了川东石炭系储层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早期聚集。
(3)古圈闭形成和油气大量生成有着良好配置关系,形成了环绕古隆起分布的大型古油气藏(图5-21)。这些大量古油气藏被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所改造,油气发生重新分配。因此,前人在研究石炭系成藏时总结出三种模式,即早期(印支期—燕山期)聚集成藏模式、早期聚集晚期(喜马拉雅期)成藏模式以及晚期聚集成藏模式。这三种成藏模式以早期聚集成藏为最好,五百梯气藏就是其中典型例子。早期聚集晚期成藏的勘探效果也较好,也发现了大中型气田,如大池干井气藏。晚期聚集成藏勘探效果较差,勘探风险较大。
图5-21开江海西期—印支期古隆起与石炭系古油藏分布(据胡光灿,1997)
3.泸州印支期古隆起
印支期NE向延伸的华蓥山构造带南、北两端存在两个古隆起,即北端的开江古隆起和南端的泸州古隆起。泸州古隆起顶部在泸州一带,地层剥蚀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嘉三段,往外依次为嘉四段、嘉五段、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图5-22)。最大剥蚀厚度可达千米以上,在近2.2×104km2范围内雷口坡组全部缺失。
泸州古隆起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地层大量剥蚀导致古隆起顶部缺少一套以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为主的含油气地层,而且破坏了纵向上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在古隆起核部除最下部的嘉一段气藏和嘉二段气藏得以保存下来外,其余气藏皆遭散失。也正因地层逐层被剥蚀,使得嘉陵江组气层的保存条件向古隆起核部变差,气藏由核部向翼部逐渐增多。如近邻古隆起核部内侧发现嘉三段气藏,外侧发现嘉五段气藏。
上述事实表现,受古隆起后期剥蚀影响,被保留地层的多寡对气藏的储盖条件和地层的纵向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被剥蚀掉的地层越多,保留下来的层就越少。反之,则可以在纵向上形成多层。
(2)古隆起继承性演化有利于早期油气聚集。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形成的泸州古隆起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持续发展,尽管侏罗纪末的燕山运动使得川南隆起的最高部位向西偏移到自贡一带,但泸州古隆起仍处于区域隆起的高部位,有利了油气早期聚集。目前已发现的嘉陵江组油气层均在隆起分布就是最好的例证。
图5-22泸州古隆起与天然气分布
4.燕山期古隆起
在龙门山前缘发育两个燕山期古隆起,即江油-绵竹古隆起和大兴古隆起(图5-20)。古隆起的形成始于早侏罗世,导致了下侏罗统的明显缺失。到侏罗纪末,上述两个古隆起明显向坳陷扩大,特别是南部大兴古隆起已扩大到娥眉—熊坡—雅安一带,面积可达6000km2。该古隆起位于上三叠统生烃中心,隆起形成时间早于油气大量生成、运移时间,是油气有利聚集带。目前,在这两个古隆起已发现一批中小型气田,如中坝气田、平落坝气田、白马庙气田等。截至目前,上述两个古隆起勘探程度较低,是今后值得重视的有利领域。
三、断层和不整合是天然气运聚的主要通道
决定天然气在圈闭内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是圈闭的完整性和天然气的运聚通道。断层面和不整合面是天然气运聚最常见的快速通道。断层对圈闭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断层的性质、切开产层的构造部位和断距的大小(上、下盘储盖层之间的错开部位)。一般说来,被区域性大断层切过背斜圈闭轴部或顶部的局部构造,由于破坏了圈闭的完整性,导致气藏发生散失,体现了断层破坏作用的一面。但对于规模较小的断层而言,虽然它在背斜圈闭的轴部出现,但由于规模不大,不仅没有破坏圈闭的完整性,反而有利于沟通源岩层和储层,成为油气有效的通道,由此出现了断层上、下盘以及与断层相伴生的潜伏构造普遍含气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储层的储渗条件。
断层及伴生的构造裂缝是川西侏罗系次生气藏主要运聚通道。川西地区侏罗系是一套河湖相以红色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有机质贫乏,不能成为有效的烃源岩层。而其下伏的上三叠统为局限海湾、坳陷湖盆沉积,烃源岩发育,是四川盆地中生界主要的烃源岩层。断层是沟通上三叠统烃源岩和侏罗系储集层之间的桥梁。断层规模的差异决定了气藏的性质与规模。区域性的大断层,常常切穿侏罗系—白垩系出露地表,其上盘地层由于被抬升遭受广泛剥蚀,导致油气的大量散失。如龙泉山构造带南段地层抬升强烈,侏罗系出露地表(靠近断层中下侏罗统出露地表),地层以产水为主(如泉3井侏罗系产水,且矿化度低)。该构造带北部倾没段,断层断距明显减小,侏罗系保存较全,构造圈闭则为含气构造,如三皇庙构造三皇1井蓬莱镇组产气1.4×104m3。当区域性断层向上延伸到上侏罗统但未切穿侏罗系时,常常形成局部构造整体含气的规模较大的场面,如白马庙构造被5号断层沿轴部切割,但未切穿侏罗系,导致了该构造整体含气,是川西地区侏罗系较大的气藏,最终储量规模可达(600~700)×108m3。类似于白马庙构造的还有苏码头-盐井沟构造,近期勘探也证实该构造含气性很好。当断层不发育但构造裂缝发育时,裂缝同样也能成为沟通气源的通道,如孝泉-新场构造,断层不发育但裂缝较发育,据岩心统计裂缝缝宽1~5μm,正是这些微裂缝成为沟通上三叠统气源的有效通道。一般说来,这类气藏具有高压气藏特征。
在川东高陡构造,断层不仅成为天然气运移通道,而且断层开启点的高低影响着气藏规模的大小。当断层切在构造顶部和轴部时,断层开启点较高,对圈闭的完整性破坏较大,常常使气藏散失。当断层切在构造翼部时开启点位置较低,则具有一定的圈闭条件,使天然气得以富集成藏。
区域性不整合是天然气运聚的主要通道,对碳酸盐岩地层更是如此。因为碳酸盐岩不整合面常常发育区域性岩溶性储层,是天然气运移与聚集的途径和场所。对四川盆地而言,志留纪末的加里东不整合面和中三叠世末的早印支运动不整合面,规模巨大,活动显着,在盆地内部分别形成了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隆起带和印支期华蓥山隆起带,它们对早期油气运聚起控制作用。
四、孔隙型储层与古构造的叠合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领域
大气田的形成需要有储渗条件好的储集层。已发现的世界大气田的主要储集层岩类是砂岩和碳酸盐岩。以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大气田,储集空间主要是孔隙型,以碳酸盐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大气田,储集空间主要是孔隙-裂缝型或裂缝-孔隙型。同样,四川盆地已发现的大气田储集层主要是孔隙型、孔隙-裂缝型或裂缝-孔隙(洞)型。从层位上看,四川盆地区域性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洞)型和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震旦系顶部、石炭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以及嘉陵江组,岩性主要以白云岩为主。四川盆地多期次构造运动和变形,形成了多期的古构造。这些古构造对油气的早期运聚有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从前面分析可以得出,孔隙型储层和古构造的叠合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领域,包括开江印支期古隆起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下古生界、二叠系,泸州古隆起的二叠系和三叠系、江油-绵竹古隆起和大兴古隆起的三叠系和侏罗系,大巴山前缘古隆起的三叠系和侏罗系。
本章小结
本章采用含油气系统观点,对四川盆地含油气系统进行了系统论述。根据盆地的形成演化特点,将四川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为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含油气系统、晚古生代克拉通内裂陷含油气系统以及中生代前陆盆地含油气系统,较详细地论述了各个含油气系统的静态要素和动态演变过程。指出了四川盆地具有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表现为多个生烃灶在平面上相互叠置、共享运移通道以及多个含油气系统具有相近的关键时刻。论述了构造层序与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古隆起演化的有序性及其对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聚的主要通道,指出了孔隙型储层与古构造的叠合区块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块,并提出了天然气勘探有利领域。
❷ 四川盐亭发现超大储量油气田,这会给带给我国哪些好处
油田发现的经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八角镇的角探井,在沧浪铺组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51.62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标志着四川盆地沧浪铺组油气勘探首次战略突破,开辟了规模,增储新阵地。此探井是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平缓构造区龙女寺构造北斜坡八角场构造的一口风险探井,钻探的目的是为探索大古隆起北斜坡八角场地区沧浪铺组、茅口组储层含油气性,拓展勘探领域。
因此,石油常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机器的“粮食”。石油和天然气也是优质的有机化工原料。所生产的化工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工业、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石油和天然气还是主要的战略物资,对巩固国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产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实现[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尽管21世纪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有所降低,但因其用途广泛,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❸ 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四川和重庆,为什么说西气东输天然气的来源包括四川盆地呢
因为川内的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才搞西气东输。
四川省泸州市有个专营天然气产业的上市企业,泸天化。
四川的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所以需要把富余的资源用来供应我国东部。
❹ 四川盆地天然气年增量超全国一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四川盆地天然气年增量超全国一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太丰富了,导致很多企业呢到四川本地来勘探开发天然气这些公司呢,就包括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等等,这一些公司呢,到四川本地来开发这些天然气,就会使四川盆地天然气生产就会超过这么多。
天然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他对于工业产业生产来说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于这种天然气呢是非常宝贵的,开发的越多也就说明这种天然气的量正在慢慢的减少,那怎么去控制一个开发的量,这将由国家直接决定。
❺ 四川盆地为什么天然气多
四川盆地天然气多的原因如下:
1、四川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生物种类丰富,从现今出土的化石等可知。四川盆地动植物种类繁盛,拥有大量的有机生物体生存。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面下沉,各种生物被埋覆在地下。经过时间的演变,有机质分解,慢慢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2、在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地壳运动曾经呈下降趋势,这样有机质才会被掩埋覆盖,保证成油环境。
现在四川油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油田12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❻ 为什么四川农村都有天然气
因为四川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就是一个生物种类十分丰富的时期,我们也知道在四川时发现了很多恐龙化石的,种类十分多样除了恐龙,也有很多的史前动植物化石发现,而且有机生物体十分多,随着地壳运动,经过时间演变,有机质逐渐在地下分解,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我们都知道四川处于板块运动的边缘地区,地质运动频繁,而且地壳还是处于下降趋势,虽然导致这里有了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不断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被掩埋,在地下经历丰富的运动,保证了成油成气的地质环境。
现在四川油气开发已有60年的历史,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❼ 四川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大
1)四川盆地发育多时代优质烃源岩: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既有海相泥页岩、灰岩,又有陆相泥页岩。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泛。经过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现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2×1012m3。目前已探明天然气约3.5×1012m3,约为现在气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经近几年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四川盆地全盆含气,多层系含气。
2)具多时代储层(体),从震旦系-侏罗系均发育了较好的储层,既有碳酸盐岩储层(体),也有碎屑岩储层,分布广,厚度大。
3)多时代生、储、盖组合:震旦系-志留系、志留系-二叠系、二叠系-中三叠统、上三叠统白垩系等,既有自生自储式,又有旋回式,组合类型多。
4)目前已发现100多个油气田,其中大气田10多个。
5)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大。
总之,四川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还较低,勘探领域广泛,油气资源潜力大。
❽ 四川盆地天然气年增量超全国一半,你了解关于四川盆地的知识吗
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了解到,2020年,四川盆地生产天然气约565亿立方米,较2019年增加60亿立方米,增幅占全国天然气增量的52%。四川天然气输送给全国各地,为大家日常生活所使用,比如日常蒸煮,暖水暖气等,极大方便我们的生活。如今四川盆地一天然气年增量不断增加,这也是给大家带来福音。
❾ 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
(1)中国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Junggar Bourin),青海(QAIDAM盆地),四川重庆(四川盆地)和陕西 - 甘肃宁夏鄂尔多斯地区。地形主要是高原盆地,崎岖地表,交通不方便,大多数气候都是干,沙漠,戈壁,脆弱的生态环境。_ _
(2)中国西部的社会经济一般落后,探索和发展的资金短缺非常严重。_ _
(3)部地区技术疲软和落后。_ _
(4)西部地区人口小,产业和农业发展相对较低,市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有限。
拓展资料
天燃气使用的好处?
1,绿色环保: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环境保护,高质量的能量,几乎没有硫,灰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其他化石燃料更低,导致温室效果低,所以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的质量。 _
2,经济效益:与人工气体相比,天然气的热值类似于人造气体,天然气清洁干净,可以延长炊具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用户降低维护成本。天然气是一种清洁气体,供应稳定和改善的空气质量,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动力,促进了经济繁荣,改善了环境。 _
3,安全可靠:天然气无毒,易发射,比空气轻,不应累积成爆炸气体,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气体。 _
4,改善生活:使用天然气将大大改善家庭环境,提高生活空气质量和更换室内空气。
天燃气的分类?
天然气分类:天然气可分为两种类型:相关气体和无关气体。 _
伴生气体:油田气体与原油同时生产。相关气体通常是原油的挥发性部分,其存在于含油层上方的气体形式。所有地层都有石油,但油气的比例不同。即使是同一领域的油和气体也可能来自同一来源。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过程在同一个岩石储层中收集。 _
非伴生气体:它包括纯净的气体场气体和冷凝物气田气体,两者都存在于形成中的气态气体。从形成的天然气流出井口之后,将其分成气液两相,减少压力和温度的增加。气相是来自冷凝物场的天然气,液相是冷凝物,称为缩合油。 _
如果它是非伴生气体,它与液体聚集无关,并且可以从植物物质产生。世界天然气生产主要包括现场气体和油田气体。煤层气的开采越来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