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业管理中的公共资源包括哪些
物业管理中的公共资源应包括景观 道路 管网 门卫 车库 动力供应 小区外观
以及小区内的企业等.
② 啥是公共资源管理
公 共 资 源
为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的财产,称为公共财产,是用于公共服务的资源。它在名义上是每个人都享有的财物,但实际上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完整地得到它、占有它和使用它。公共财产作为公共物品,是由公共财政支出的,其来源是纳税人的税收。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享有的权利,但它不是单个个人所购买的产品,故只能作为公物存在。
作为公共管理内容的资源是有特定含义和范围的。一般说,为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的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都属于公共管理资源的范畴。这些资源,在名义上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财物,但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整地占有它。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公共设施、公共信息、公共企业以及人力资源等。
纳入公共管理对象的公共财产和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公共设施、公共物品。也就是特定社区所有人们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质性存在,而且本身就是产品,如图书馆、学校、医院、城市道路、路灯、桥梁等。如果不是一定社区所有人们都可能享用,而仅仅是部分人可能享用的公共产品,则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所以,对大范围和更高级别的公共管理机构来说是公共财产的东西,对小范围和较低级别的公共机构必然是公共财产,但对小范围和较低级别的公共机构来说是公共财产的东西,对更高级别的公共机构却不一定是公共财产,但它们都是“公物”。
公共产品是指一定社区内所有人都可以享用和受益的公共设施、公共物品的总称。它与自然资源的区别在于,公共产品首先必须是一种生产品。如果不是一定社区所有成员都可享用、而只为部分人享用的公共产品则不在公共管理的范围之列。比如能源、道路、桥梁、交通标志、城市的公园等都属于公共产品;而那些有一定限制条件的公共物品如专用道路等,则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
2. 公共信息资源。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经济信息等等。人们一般把信息、物资、能源三者共同作为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信息居于首要地位,这足可以看出,信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信息资源也有两大类,一是一定社区人们所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信息资源,二是只有局部范围内人们可享用的信息。只有前者才是公共管理的对象。
公共信息是指一定社区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和可以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如经济信息、科技成果、文化产品等。作为一种资源,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纳入公共管理范围之内的信息,是指那些为一定社区的成员共同拥有和可以享用的信息,而不是指供部分人拥有和享用的信息。
3. 公共人力资源。公共人力资源也就是由劳动力、人才所形成的社会资源。在种种社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和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人力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发展成为特定的公共管理机构必须重视的方面。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形成(培训、激励、更新、引导)、利用和开发等诸多方面。当然,这是作为公共管理对象的人力资源,不是指公共管理机构对其内部人才的管理、开发、培训和利用,只有社区共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
4. 公共自然资源。即一定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性物质条件和基础,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等。这些资源显然不属于个人所有,而是一定社区的共同财产,对它们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保护与再造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影响极大。所以,理应成为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5. 公共企业和公司。公共企业主要是指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公共企业属于公民共同所有,它是由纳税人的税收所建立起来的,是由公共投资所建立的。因此,对其进行良好管理是公共管理机构应尽的责任。当然,不同性质的公共机构所管理的公共企业范围不尽相同。公共管理机构管理公共企业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让其保值和增值,产生公共收益,这也是公共投资的目的。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庞大的国有企业和公共企业的财产资源。
③ 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是指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如江河湖海里的鱼虾、公共草场等。公地悲剧(tragedyofthecommons)是指公共资源往往会被过度使用,导致公共资源枯竭的一种灾难性情形。公地悲剧的产生和公共资源在消费上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分不开。消费上的竞争性表明公共资源的数量有限,一个人增加对公共资源的消费会降低其他人对公共资源的使用量,但由于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因此无法阻止任何人对公共资源的使用,于是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多地使用公共资源来增进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形下,必然导致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公共资源枯竭这一灾难性后果。
④ 公共管理是什么学科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有什么区别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学大类。有一些学者将研究政府的这门学科称为“公共行政学” 。
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的区别:
A.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及其研究规律问题,还应包括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行政管理的研究领域包括政府组织的管理机器规律,前者范围明显大于后者。
B. 公共管理学的援救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工友的管理方式和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仅是政府组织所持有的管理方式和规律。
C.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提高效率的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的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D.公共管理更强调责任及其义务,是为了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而行政管理侧重于组织的管理体系和政策的结果。
E.行政管理由于其主题是政府,往往束缚于政府体制和意识形态,缺乏变通性和自主性,而公共管理由于其主体的广泛性以及研究客体的普遍性,能有更高的创新思维和变通能力。
F.公共管理强调了“公共性”,即侧重于管理的公共意义曾面的研究,突出了公共管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行政管理由于其行政主体的唯一性决定了其研究的范围,只能对主体负责。
G.公共管理体现了公民的参与性,监督意识,更好的反映出公共管理学研究所服务的对象及其目的。而行政管理学体现不出其目的,只能体现出其手段和技术层面。
H. 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侧重于效率及受益的群体;行政管理强调行政的结果公平及规范社会的作用。 I.二者在适用的法律上的区别在于,行政管理侧重于《行政法》等的法律规范和监督,而公共管理则在适用于普适法律的前提下,权衡于社会舆论及公民监督。
⑤ 公共管理包含哪些职能
公共管理的职能主要包裹:
(一)服务职能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职能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这种服务与私人管理的“服务”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共管理的服务职能,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根本,从公共组织的活动内容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二)经济职能
对公共经济事务的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经济职能便成了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①提供社会公共产品。②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③建立和保持市场竞争制度。④调节经济运行过程。⑤收入再分配。
(三)政策与法律职能
政策与法律从本质上来说具有相同的性质,它们都是以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为基础,取决并服务于政治权力的要求,实现维护、巩固阶级统治的目的。现代公共管理要实现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指导作用,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作用。因而,无论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都具有政策与法律职能,虽然在发挥具体作用上有一定差异。
(四)社会保障职能
社会保障,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一般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生存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我们站在国家管理与社会管理的角度,广义地来看,即将社会保障理解为包括物质帮助在内的,为满足人的需要,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保护、保证作用的措施、制度、事业。
⑥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相关主体包括哪些
1、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属于属于事业单位,隶属市。在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中被划入事业单位公益二类。
2、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负责公共资源交易和提供咨询、服务的,是公共资源统一进场交易的服务。
内容包括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采购、公立品和医疗用品采购、机关罚没物品拍卖、国有的文艺品拍卖等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纳入中心集中交易。
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方面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啊 规划 招聘与配置 培训开发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它们相互穿插,相互影响的
⑧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行政信息系统是行政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本身又是将信息提供给行政管理者的职能系统,它由人、载体、技术和数据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即行政信息管理的具体内容。
1、对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
这包括三个方面:
(1)素质训练,即职责教育与技术培训;
(2)人员的组织,信息工作由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共同承担,其组织是否合理,对信息工作的整体效益影响甚大;
(3)机构设置,即信息工作机构的健全与适时的调整。
2、对信息载体的管理。
行政信息载体包括纸张载体或印刷载体、电子载体和激光载体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后一类载体所占比例与所起作用日益增大。
3、对信息技术的管理。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包括电讯、缩微复制、声像等技术和手段,用于信息的收集、贮存、加工和传递。信息管理的系统方法、系统工程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的网络技术、检索技术等,都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信息技术的使用,是现代管理方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4、对数据的管理。
数据作为各种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是事物定量分析的依据。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多少及其结构方式,是这个系统的管理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⑨ 市政公共资源包括哪些
市政公共资源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城市公共场地、场所;市政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政府投资的城市地下人防设施等地下公共空间;公园绿地等城市绿地内配套服务设施(含临时设置)及场地;城市公共空间广告设置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
特点
城市公共资源属全体人员共同享有,一个物品是公共资源,必须有以下特点:
1、公共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所有权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部分成员和全体成员所有。它同时存在多个使用者,每一个使用者不存在竞争性,具有公共性质。
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一个使用者使用公共资源不会引起另一个使用者的效用减少。公共资源是一定区域内全体人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公共资源的外部性。一旦公共资源遭到破坏时,对其他使用者来说会产生一种额外支出,例如,同使用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两用户,上游企业排放污水必然会影响到下游居民正常生活。
2、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在工业化社会以前,各种资源丰富,人们认为公共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随着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的剧增,人们才认识到了公共资源的稀缺也在日益增加。
3、公共资源具有整体性。这就决定了一旦某项公共资源受到破坏,将影响到公共资源的整体价值。如城市的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会降低城市的整体价值。
4、公共资源价值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评价公共资源价值不仅偏重于其经济价值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偏重于对其公共资源的社会价值的评价,即公益性的评价。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城市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