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江西富含哪些自然资源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江西富含哪些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7-29 03:58:58

A. 江西省乐平市的自然资源

乐平市矿产资源丰富,是江西省四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稀有矿产海泡石的唯一产地,是全国四大产锰地之一。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还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膨润土、瓷土、陶粒岩、花岗岩、金等,都具有一定的工业开采价值。
1、煤炭总储量约2.7亿吨,分布于乐港、涌山、双田、礼林、后港、科山、塔前、浯口、金鹅山、接渡等乡镇,品种有气煤、气肥煤、焦煤和无烟煤等6种,发热量在3700—7840千卡/千克之间。含油量在15%以上,最高含量达32%(鸣山煤矿)。
2、海泡石。目前已探明储量为142万吨,分布于乐港、后港两镇境内。矿石品位高,矿区交通便利。
3、石英石。目前已探明储量为2500万吨,分布于礼林、镇桥两镇境内。其中,礼林一地储量就在2000万吨以上,且品质上乘,Sio2含量达99%。矿体埋层线,平均泥土覆盖厚度只有0.45米。
4、瓷土。主要分布于十里岗、名口、礼林、镇桥等乡镇,总储量在9000万吨以上。十里岗、礼林两地瓷土品质优,储量大,开采历史长,是乐平传统的瓷土产地,景德镇制瓷原料的重要供应基地。
5、大理石。主要分布于洪岩、涌山、塔前等8个乡镇,总储量1.5亿立方米以上,品种有汉白玉、玛瑙、豹皮纹、虎皮纹等11种。
6、花岗石。主要分布于洪岩、塔前、临港等乡镇,其中洪岩储量最丰,且质硬,结构均匀,颜色以灰白、浅绿为主。
7、石灰石。境内石灰石分布很广,北、东北、南部等12个乡镇总储量在37亿吨以上,乐平石灰品位高,易开采,故乐平烧制石灰的历史悠久,所产优质石灰市场广阔。
8、陶粒岩(超轻型建材原料)。境内远景储量大于1亿吨,现已探明塔前镇凤凰山D级矿体储量为4137万吨,E级资源量达1199万吨。矿石质量稳定,成份均一,矿层厚度大,易于集中开采。
9、锰。主要分布于众端口、十里岗两乡镇,双田、镇桥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全市总储量达1925万吨,众端口锰矿石含锰量达44—51%。
10、此外,境内还蕴藏有铁、铜、铅、锌和黄金等金属矿,其中铜矿和金矿工业开采价值较高。

B. 请问江西有什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江西全省种子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活化石”银杏等。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亚热带地区是近代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山地峻峭延绵,植被覆盖率较高,竹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丰富的动物和竹林资源日益得到有效保护。历年调查表明,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强;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强;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重点。
矿产资源
江西为环西太平洋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区内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l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江西铜业位居世界前三,旗下的德兴铜矿为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其他还有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类除铁矿储量可观外,尚有大型锰矿产地,质量优良;赣北地区钒矿规模大,资源前景好。江西还发现有特大型银矿、特大型铅锌矿以及中型以上金矿铅锌矿、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非金属矿产有70余种,大中型矿床20多处。其中瓷土、熔剂灰岩等量大质优。还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润土、滑石、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等多种矿产,其中赣西粉石英矿面积大、储量丰、埋藏浅,矿体裸露,适宜于工业规模露天开采。江西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现有温泉百余处、热水钻孔20多处。最高温度达82℃(温泉)及88℃(钻孔)。以60℃以下的多,约占总数的86%左右。温泉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热水钻孔总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温泉分布以赣南和赣中南为最密,约占总数的627%,热水孔也多集中于该区,约占64%左右。主要分布区域为赣中赣南的遂川、上犹、全南、安远、石城等21县市,赣东的临川、崇仁等9县市,赣东北的德兴等4县市,赣西北的星子、武宁、铜鼓、靖安等14县市。江西地下热水、矿水化学类型较简单,以微矿化(<1克/升)重碳酸盐钠质或钙质水为主,占总数80%以上,次为弱矿化( 1~3克/升)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或钙质水。氟离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较高,分别为2~13及40~110毫克/升。在已作水质分析的温泉及热水孔中,有30多处符合饮用水标准,其余有氟、锰、铁、砷等离子超标;40余处宜于灌溉,其余为水温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标;30多处宜于水产养殖,其余为氟、铜、硫化物、锌、砷、汞或铅等超标;70余处可作医疗矿水,其中氟水50多处(武宁的汤里、上犹的暖塘等),硅水近30处(遂川的汤湖、南丰的汤尾等),另有镭水(武宁的温汤、铜鼓的温塘等)、碳酸水(寻乌的吊神排、赣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汤溪、瑞金的咸水等)、淡温水(乐平的龙潭等)及铀、锰、锂、碘、溴、锶、硼和硫化氢水等若干处。

C. 江西省吉安市有什么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是毕竟吉安当初辉煌过,所以说也为它留下了不少丰富的旅游资源,让现在这座城市成为了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比如井冈山、吉州窑、白鹭洲书院等都是吉安所拥有的财富,也是极具观赏的旅游景点,所以说大家有旅游计划的话,不妨考虑一下这个城市,或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而且等到吉安的高铁站建成之后,大家来到这座城市也会更加的方便,相信也会增加吉安的经济发展,让吉安这座城市变得更好,不少的网友也纷纷的表示吉安有望成为江西最具黑马相的城市,因为高铁站一旦通车,这座城市就要腾飞了,未来不可限量。

D. 江西省算是中国的哪个地理位置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13°34′36″-118°28′58″,北纬24°29′14″-30°04′41″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腹地,其资源丰富、生态优良,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4)江西富含哪些自然资源扩展阅读

江西省的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年均温为16.3-17.5℃,赣南盆地则为19.0-19.5℃。夏季较长,7月均温,除省境周围山区在26.9-28.0℃外,南北差异很小,都在28.0-29.8℃。

极端最高温几乎都在40℃以上,成为长江中游最热地区之一。冬季较短,1月均温赣北鄱阳湖平原为3.6-5.0℃,赣南盆地为6.2-8.5℃。

全省冬暖夏热,无霜期长达240-307天。日均温稳定超过10℃的持续期为240-270天,活动积温5000-6000℃,对于发展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及喜温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均甚有利。唯北部地形开敞,特大寒潮南侵时有不利影响。

E. 鄱阳湖有哪些自然资源

1.鄱阳湖流域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水热基本同期,无霜期近300天,适合水稻等多种高产作物生长。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乡”,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是我国和江西省 主要商品粮、油、棉、鱼生产基地
2.鄱阳湖湖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毫米。湖内共有鱼类9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等10余种,年产量达2550万公斤以上。此外,还出 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
出露的洲滩湿地面积达2,787平方公里,为中国其它诸湖所罕见。鄱阳湖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湖中有水生植物102种,隶属于38科;鱼类122种,分属于23科;保护区有鸟类280余种,分属17属51科,其中水鸟115种,约占全国225种水鸟的51%。
3.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而且养育着湖区周边地区近千万的人口,在江西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鄱阳湖具有独特的湿地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和极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 鄱阳湖湿地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也是世界瞩目和关注的重要湿地,它们对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F. 中国各地区什么自然资源最丰富

西南地区水能资源,生物资源丰富
西北地区油气资源,光热支援丰富
北方地区煤炭资源,石油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水资源丰富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陕西矿产资源丰富。武汉水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湖南,江西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安徽钢铁资源丰富。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水力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广东,广西,福建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新疆,青海,甘肃光热资源,油气资源丰富。西藏地热资源丰富。黑龙江,吉林,辽宁石油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江苏,山东,浙江海洋资源丰富。

G. 江西省的详细信息

江西
省会:南昌市
省政府地址:南昌市北京西路69号
邮政编码:330046
省政府电话:(0791)6224166;6224110
省政府网址:www.jiangxi.gov.cn
江西简称赣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江西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处于北纬24°29'14"至30°04'40"与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貌江西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省面积的36%,丘陵占42%,平原、水面占22%。主要山脉多分布于省境边陲,东北部有怀玉山,是本省铜储藏量最多的地区;东部有武夷山;南部有大庚岭和九连山,有钨都的美称;西部有罗霄山脉;西北部有暮阜山和九岭山。

气 候江西省年平均气温18℃左右。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16℃到27℃之间;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约在17℃到18℃之间;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18℃到19℃之间;赣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19℃到20℃之间。

江西多雨。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到2000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1350毫米到400毫米,其他地区多在1500毫米到1700毫米之间。全年降水季节差别很大。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
江西省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子植物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470种,苔藓植物有100种以上。在低等植物中,就大型真菌而言,有标率为依据的计300余种,实际大约可达500种左右。东北是整个欧亚大陆温带地区中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方,但种子植物仅为3000种左右;而江西省仅木本植物就在2000种以上,其中乔木有400种以上。在江西省分布着许多具有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有些是残存的活化石植物,如银杏等。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本省均有分布,并和世界各地植物有相似的科属。

动物资源: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山地峻峭延绵,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丰富的动物资源日益得到有效保护。历年调查表明,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强;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强;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重点。鄱阳湖是闻名的世界性冬侯鸟良好越冬场所。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11种,其中鱼类171种,两栖类40种,爬行类74种,鸟类约271种,兽类55种。

森林资源
江西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50.9%,木材蓄积量2.5亿立方米,毛竹蓄积量10亿根,均位于全国前列。全省林地起源多属天然次生,针叶林面积比重大,松木、马尾松是全省主要树种,所产杉木历史上通称"西木"。油茶、油桐、乌柏均为江西省经济林主要树种,分布遍全省。

矿产资源:
江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就有14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9种,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黑色金属有铁、锰、钛、钒等四种;有色和贵金属有铜、铅、锌、金、银等13种,稀有、稀土有铌、钽等29种,在全国占有明显的优势,江西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

水资源:江西全省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其中常年有水的160多条,总长约18400公里。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全省五大江河。江西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41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和耕地亩均占有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丰富的水资源是江西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旅游资源:江西山清水碧,景色诱人,名胜古迹遍布全省各地。主要旅游景区: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区、南昌市和景德镇市。其中,庐山已被联合国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的名山峻岭之秀;圭峰、龙宫的险岩幽洞之奇,鄱湖、赣水的湖光川景之美,龙虎、青原、东林的宗教庄严祖庭,滕王阁、八境台的千古名楼,临川、九江的名人故里,都是着名的旅游胜景。井冈山、八一起义纪念馆、红都瑞金等更是独具特色的革命胜迹。现有国家级重点文件保护单位11处,省级旅景区、景点2406处。由南昌、庐山、九江、鄱阳湖、龙虎山等景点组成的赣北三角旅游区是全国14条主要国际旅游线路之一。江西山水美,笑迎天下客。

人 口
人口统计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2003年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254.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7.29万人,占34.02%;乡村人口2806.94万人,占65.98%。全省男性人口为2180.72万人,女性为2073.51万人。0—14岁人口比重为23.72%,15—64岁人口比重为69.5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71%,老年人口达到285.46万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59.64万人,出生率为14.07‰;死亡人口25.34万人,死亡率为5.98‰;全年净增人口31.80万人(含净迁出2.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09‰,与上年相比,下降0.63个千分点。
人口增长率200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09‰。

民族及人口江西共有3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回族、畲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朝鲜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为回族和畲族;还有白族、彝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难族、纳西族、锡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维吾尔族、僳僳族、达斡尔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拉祜族、景颇族、布朗族、俄罗斯族和基诺族等。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铅山太源畲族乡和贵溪樟坪畲族乡等地以及永丰、吉安、兴国、武宁、德安、资溪、宜黄、乐安等市县的30多个畲族乡村;瑶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瑶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人。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200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8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增幅同比加快2.5个百分点。
GDP比重200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60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227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3亿元,增长7.4%。人均生产总值6677元,比上年增加848元,增长12.1%。全省生产总值中的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9:38.8:39.3调整为19.8:43.4:36.8。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超过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但房地产、卫生、教育等新兴行业增长势头较猛。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2003年全年全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增速比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2003年全省农业总产值841.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7%。

外贸状况2003年全省海关进出口额25.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2%,其中:进口额10.22亿美元,增长59.1%;出口额15.05亿美元,增长43.1%,进、出口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28.5个和41.8个百分点。受出口退税力度加大、世界经济回升的影响,除对日本出口略降外,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对香港增长67.5%,对美国增长39.5%,对欧盟增长40.0%。

外资利用
状况2003年全省合同引进境外、国外资金23.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0%;实际利用境外、国外资金16.64亿美元,增长33.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12亿美元,增长48.3%;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759个,增长28.4%。全省新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627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448家;年末实有“三资”企业2939家,比上年增加461家。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2595万美元,增长49.1%;实际完成营业额14825万美元,增长10.0%。

财政收入2003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85.8亿元,同口径增长21.9%;占GDP的比重已达10.1%,是15年来首次突破两位数。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江西省贫困人口数为89.5万(2000年末统计数)
2002年1月10日,在江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上确立今后扶贫工作计划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原则。
1、将江西1997--1999年3年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300元的563个乡(镇)定为本省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
2、十五期间在563个扶贫开发重点乡(镇)中,重点扶持1200个村。其中在2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重点乡中扶持720个村,在非重点县的重点乡中扶持480个村。
3、财政扶贫资金80%用于重点村。其中60%用于重点县的重点村,40%用于非重点县的重点村。主要帮助重点村改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4、在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10%,专项用于科技扶贫。其中,5%用于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5%用于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
5、在财政扶贫资金中专项安排10%用于机动支出。

电 讯
电 台2003年全省共有无线广播电台10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2.66%,比上年增加0.74个百分点;电视台12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3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4.49%,比上年增加0.38个百分点。
电 话2003年电信业务总量128亿元,增长18.5%。住宅电话发展迅速,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10.8万门,总容量达到548.3万门。年末全省市内住宅电话用户224.2万户,与上年持平;移动电话全年新增用户96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35.1万户,增加17.8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27.6部/百人。邮电通信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交 通
铁 路江西水陆交通便利,铁路有浙赣、向(塘)九(江)、鹰厦、皖、赣等主要干线,通车里程2241余公里,营业车站200个。
公 路公路以南昌、赣州、吉安、上饶、抚州、宜春九江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通车里程37318公里。总里程中,有30.48%的公路是高级和次高级路面。江西县县基本实现了路面油路化,100%的乡镇通了公路。
水 路水上交通以鄱阳湖为总汇,长江为出口,五河航道错纵各地,通航里程共5537公里,九江港可直接与国外通航。有年吞吐万吨以上的港口56个,码头泊位712个。
民 航民航有从南昌出发的国内和省内班机直达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长沙、西安、宁波、厦门、温州、福州和赣州等地。此外,从庐山还可直接飞北京及广东惠阳.

住宿:江西的五星级宾馆并不多,但一般三星级和四星级宾馆的设施和条件已经很不错了,三星级宾馆的价格一般在二三百元左右,四星级宾馆一般在六七百元左右。

美食:江西菜点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及井冈山等地区的特色风味,总地来说,江西菜善烹山珍野味和水产,菜品色重油浓,喜好辣椒,口感肥厚。

南昌、九江等地的菜肴讲究配色、造型以及多样化的烹调方法,口味也较丰富。而边远山区的烹调则讲究火功,菜肴朴实量足,注重原味,尤其是各地的土产制馔,口味淳厚,充满乡情。江西的风味小吃和面点的品种也较多,制法各异,颇有特色。

江西着名的风味菜点有:三杯子鸡、香质肉、冬笋干烧肉、藜蒿炒腊肉、原笼船板肉、浔阳鱼片、炸石鸡、兴车豆腐、米粉牛肉、金线吊葫芦、信丰萝卜饺、樟树包面、黄元米果等等。

娱乐:江西的大城市象别的地方一样,有歌舞厅、游艺厅等娱乐活动。除了这些,江西比较有特色的娱乐活动主要有观赏奇鸟的活动,南昌等地有专门的旅行团会组织到森林公园去观鸟。

购物:江西自古以来是我国的茶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宁州红茶、婺源绿茶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类名茶。景德镇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开始生产陶器,青花梧桐餐具是青花瓷的代表性产品,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和艺术特色,以数十件至172件配套组成。青花玲珑瓷,光洁透明,不褪色,在工艺上,碧绿透明的玲珑和淡雅清翠的青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被称为“嵌玻璃”瓷器。手工艺品还有共青城的羽绒制品、余江木雕、吉安樟木箱、河口竹编等。

此外,江西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南丰蜜桔、广昌白莲、南安板鸭、泰和武山乌骨鸡、都昌银鱼、安福火腿、南康辣酱等土特产。

交通:
江西民用航空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轴心,自北向南,以九江、樟树、泰和、吉安、景德镇、赣州连接全省和全国各地及香港的航空运输网,除南昌机场外,江西还有九江、赣州和景德镇3个民航机场。

铁路
全省铁路以京九、浙赣、皖赣、鹰厦、武九5条铁路为骨干,另有横南、向乐、分文、弋樟、张塘、张建、新泰等支线。

公路
江西省公路四通八达,省会城市南昌北往九江、南至樟树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梨温高速公路业已通车,沿320国道进江西省就能上高速公路,直达南昌市和庐山等地方。此外,省内还有6条国道,分别是东西向的316国道(福州至兰州)、319国道(厦门至成都)、320国道(上海至云南瑞丽)、323国道(瑞金至云南澜沧)和南北向的105国道(北京至珠海)、206国道(烟台至汕头)。其中105和206国道双双纵贯江西。

水运
江西水路运输发达,水运干线形成两纵两横的格局:赣江和信江为两纵,长江和昌江为两横,全省通航里程4937公里。

H. 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什么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平原。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二者合并在一起。

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年均温为16.3-17.5℃,赣南盆地则为19.0-19.5℃。

(8)江西富含哪些自然资源扩展阅读

江西自然资源:

截至2013年底,江西已发现各种有用矿产193种(以亚矿种计)。其中,已探明有资源储量的139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71种。钽、铀、重稀土、铷、伴生硫、化工用白云岩、粉石英、麦饭石等8种居全国首位;钨、铜、银、金、锂、铯、碲、电气石、光学萤石水泥用辉绿岩等13种居全国第2位。

江西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截止2008年7月8日,发现温泉百余处、热水钻孔20多处。最高温度达82℃(温泉)及88℃(钻孔)。以60℃以下的多,约占总数的86%左右。温泉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热水钻孔总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

I. 关于江西省的常识有哪些

简称赣,位于华东西部、长江中下游以南,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三面山地丘陵环绕,北侧为鄱阳湖平原。江西省东有怀玉山、武夷山。与浙江和福建接壤,南有大庾岭、九连山和广东毗邻。西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与湖南相倚,北部以长江为界与湖南、安徽两省相邻。江西拥有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滕王阁、白鹿洞书院、瓷都景德镇等地名声显赫。被称为“江南昌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

地理概况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与安徽省、湖北省相邻;东临武夷山,与浙江、福建接壤,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上通武汉三镇,下贯南京、上海,南仰梅关、岭南而达广州。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气候特点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全省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南北差异很小,极端最高气温几乎都在40℃以上,是长江中游最热的地区之一。江西是中国多雨省区之一,地区分布上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

自然资源

江西素有钨都之称,江西省的钨矿资源分布遍及全省,产地数量多,规模大,资源丰富。大余钨矿钨储量占全国第一位。修水县香炉山钨矿床,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钨矿床,储量已达超大型。

交通运输

江西省以省会南昌和各区市为中心枢纽。以国省道公路和赣江航道为主干线。形成上饶——南昌——萍乡的东西大通道和九江——南昌——赣州的南北大通道构成的十字形交通主骨架。目前铁路线主要有浙赣线、鹰厦线、南九线、皖赣线和京九线。公路主要有纵贯全省的206国道和105国道等6条干线。内河航道有长江、赣江、鄱阳湖区等5000余千米,全省有港口78个,年吞吐量在600万吨以上。民用航空在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建有飞机场,从庐山可直达广东惠阳和北京等地,年客流量逾万人。

经济概况

江西省农业条件好,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省内农、林、牧、副、渔立体式发展,茶叶、淡水鱼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畜牧业由于山地广阔发展很快,畜牧业产值逐年提高。江西瓷器业自古就是重要经济产业,景德镇制瓷工业历史悠久,现已实现机械化,所生产的瓷器为中国八大瓷器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冶金、电力、煤炭、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很快,门类已比较齐全。江西省的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公路运输量次之,航空也得到较大发展。

文化习俗

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是由民间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特色。

省会:南昌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位于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西岸,境内高山、丘陵、平原相间,江湖纵横,自然资源丰富。南昌文物古迹众多,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70多处,其后更有汉代紫金城遗址、三国孙虑城遗址、久负盛名的滕王阁、两晋时的玉隆万寿宫、明代的蜚音塔和洪崖石刻等。南昌还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包括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和纪念馆。南昌夏季气温炎热,有火炉之称。

“赣北棉乡”:九江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西南邻湖南省岳阳市,西北与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毗连。东北接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面积18823平方千米,辖2区9县,代管瑞昌市。人口约有466万。是长江中游南岸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地势西高东低,幕阜山延伸西北,庐山为其余脉,九岭山蜿蜒西南。市内水网交错,主要河流有修水、潦河、博阳河,东部为鄱阳湖区。九江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矿产有金、铜、钨、锡、萤石等40余种,其中金、锑、锡、萤石储量居全省之冠。工业主要有纺织、机械等门类。农业主产稻谷、棉花,素有“赣北棉乡”之称,是全国商品粮、棉生产基地之一。京九铁路贯通后,成为与长江交汇的新的水陆交通枢纽。

“钨都”:赣州

赣州市位于省境内南部,面积39380平方千米,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中部丘陵绵延,而且河流众多,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矿产资源有钨、稀土等80余种,钨储量、产量占世界第一,素有“钨都”之誉。信丰脐橙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赣州森林覆盖率达65.5%,为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名胜古迹有通天岩、翠微峰、赣州古窑遗址、大宝光塔、大圣寺塔和西摩崖石刻等,手工业产品以竹器、皮枕、皮箱最为着名。

“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赣东北昌江上游,皖赣铁路线上,是中国着名瓷都,市境丘陵起伏。拥有丰富瓷土,尤以质地优良的东港高岭瓷土素负盛名,故又名高岭土。并产釉果、煤、铁、金、石灰石及耐火材料。景德镇制陶业始于汉代。唐、宋时景德镇陶瓷进入勃兴发展时期。宋景德年间以景德窑而着称。自南宋至元代,中原战事频繁。瓷工南迁,南北瓷工荟萃,景德镇制瓷工艺日臻精湛,逐渐成为中国瓷都。明、清时景德镇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居中国制瓷业中心地位。现如今全市有大中型瓷器厂20座。年生产瓷器约占全国的20%。品种达千余种,产品远销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庐山

庐山素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绝壁、云海、瀑布为庐山“三绝”。其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它赢得了“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景区面积有300多平方千米。山上峰峦雄峻,翠谷幽深,变幻无常。故被誉为“难识庐山真面目”。“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点出了庐山的神韵所在。庐山是一座集自然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庐山是佛家净土宗的诞生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

“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境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风光具有雄、险、秀、奇、幽的特色。当年毛泽东曾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挺进井冈山,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因此,井冈山有“中国革命摇篮”之称。自然景观则有峰峦、奇石、瀑布、溶洞、温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等:尤以雄险的山势、碧清的溪流、深幽的峡谷、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蜚声中外。

九江烟水亭

位于九江市南的甘棠湖内,建于湖心。三面临水。缥缈于碧波之间。远离世俗喧嚣。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子周寿,在甘棠湖中新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称之为烟水亭。烟水亭地形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系砖木结构。“四面湖山亭在水,半堤杨柳寺藏烟”可谓烟水亭胜景的绝佳写照。

石钟山

宋代苏轼日夜泛舟进行考察后写下《石钟山记》。使石钟山名噪天下。石钟山坐落在湖口县城南北两端,南面的叫上石钟山,北面的叫下石钟山。主要游览景区在下石钟山。下石钟山海拔57米,屹立在鄱阳湖汇入长江的交汇口,形势峻拔峭绝。山间茂林修竹。楼阁掩映,江天一览楼、大雄宝殿、锁江亭、听涛眺雨轩等40多个景点因势构筑。丰富的文化遗迹,使这里自古就是游览胜地。

南昌起义旧址

江西大旅社是一幢五层大楼。有96间房。后被辟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展线长350米,展出面积达1500平方米。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有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起义时的部分革命文物、文件和图片被陈列出来,并对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等同志领导南昌起义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的赣江边上,始建于初唐永徽四年(653年),系唐太祖李渊第22子滕王李元婴所建,故名滕王阁。现存的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阁高57.5米,共九层,面积9400平方米。下部有一个12米的台座。滕王阁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阁内名联贴柱,宫灯悬挂,极为精致典雅。墙上挂满了字画,还有玉雕镶嵌于其中。滕王阁能有如此巨大的声名。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初唐四杰诗人王勃那篇脍炙人口、传诵千秋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的“三王文章”。由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着称。

饶集中营旧址

上饶集中营原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集训总队”。集中营设在七峰岩、周田村、李村、茅家岭等几个地方。新四军军长叶挺当时被囚禁在李村禁闭室。冯雪峰、黄诚、林植夫、赖少其等人及计惜英、谷斯钦等国际新闻社的记者也被关在这里。1978年建立了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是当时吉州太守江万里为到此讲学的程太中、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及朱熹等立祠所建。后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它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

“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建在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唐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在此。因李渤喜养白鹿。故人们称其居住过的山洞为白鹿洞。唐末兵乱,颜真卿之孙颜翠曾率弟子30余人授经洞中。

赣江

赣江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以及鄱阳湖水系第一大河,是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东源贡水为正源,出武夷山黄竹岭,由绵水和湘水汇合而成:西源章水出大庾岭。章、贡两水在赣州市汇合后始称赣江。赣江上游,滩多流急,有着名的万安十八滩,万安以下,赣江流经吉泰盆地,江面渐宽、水势渐缓。赣江流域的下游地区,河网纵横密布,水产丰富,是江西省主要的水产基地之一。赣江干流可常年通行100~300吨的轮驳船队和客船。

文天祥墓

文天祥墓地面积为100多平方米,墓前有石翁仲、石羊、石马等。墓门碑额刻“为国捐躯”四个字。墓联为“忠烈千秋志,芳名万古存”。墓前有新立石碑。上刻“宋丞相文信国公文天祥之墓”几个大字。文天祥纪念馆为一组仿宋建筑。雄跨松竹山冈之上,内有文信国公殿,殿为二层阁楼。底层中央为文天祥塑像。纪念馆为四合院结构。中间为天井,四周长廊连结四贤祠、文山阁、竹居、诗碑楼、状元楼等。馆内陈列物包括文天祥生平及其遗物、着作、手迹等,还有当今名人赞誉文天祥的书画作品。

“古建筑博物馆”:婺源古建筑群

婺源古建筑群位于上饶市婺源县境内,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县之一,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村落民居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其中,沱川理坑官宅府第、镇头游山村思口延村民居群等明清古建筑群,风格独特,造型典雅,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汪口俞氏宗祠气势雄伟,工艺精巧,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婺源古村落,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村落民居建筑数百处。踏进婺源,满目青山绿水,松竹连绵。在蓝天、青山、碧水之间处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因而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