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得天独厚的优势有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海岸线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将有效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我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的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约为7000多小时,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约为4000小时。
根据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中国水深5-50米海域,100米高度的海上风能资源开放量为5亿千瓦,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千米。并且还是海上很少有净风期。
Ⅱ 在广东等沿海省份建设海上风电基地的原因
1、沿海地区海上风速高,风力资源丰富。
2、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消纳条件优越。
3、海上风电基地绿色,污染少,更加可以保护环境。
Ⅲ 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海上风电项目投产,发展海上风电有何必要性
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发展水力发电、太阳能及陆上风能。但是,由于中国拥有9000英里的漫长海岸线,所以发展海上风能的潜力也非常可观。虽然全球海上风能行业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我们相信海上风能能够而且应当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国家气象局初步估计中国的潜在海上风能装机容量为7.5亿千瓦。根据轮毂高度的不同,这一潜力可能还会更大。
但是,中国在海上风能专业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虽然该市场的增长速度一直令人印象深刻,但中国公司在先进的海上制造与工程领域仍然处于赶超阶段。为全面实现中国的海上风能潜力,从具有海上风能经验的发达国家获得技术转让是很重要的。
Ⅳ 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
1. 海上风电是现今欧洲能源行业的发展目标,因为地中海的风资源得天独厚,而且没有台风的危害。中国东南沿海由于有台风,海上风电的成本和风险会提高很多。
2. 海上风电投资巨大,至少是陆上的2倍以上,并且运行维护费用高昂。所以现阶段只能作为研究而不能作为投资
3. 总体来说发展前景还行,可研究的地方很多,但是要真正发展起来可能还要很长时间。
Ⅳ 中国开发海上风电场有何优势
据报道,相关的负责人表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项目一期首批机组将于9月中旬正式并网发电,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拥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
按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海上风电1500万千瓦(包括建成500万千瓦,在建1000万千瓦)。在此基础上,国家还明确了海上风电场0.85元/千瓦时以及潮间带风电场0.75元/千瓦时的电价政策。同时,一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陆续建成,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希望中国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能优势可以被开发利用起来!
Ⅵ 山东半岛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山东风能资源总量达到6700万KW,主要集中在半岛沿岸地区、海岛和山区海拔较高的平坦区域。三面环海的山东半岛,在自然环境上具备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基础条件。山东海上风能储量比陆地大,风速高,静风期少,风电效率更高。
2、山东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季风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即有季风环流的规律性,也有地方性风的特点。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大部地区盛行偏北风;春季蒙古冷高压势力减弱,开始盛行偏南风;夏季受大陆热低压控制,大部地区盛行风向为南到东南风;
秋季蒙古高压迅速向南推进,夏季风退出,逐渐由夏季风转为冬季风的形势。风向的口变化受地形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大,常表现为地方性风,使风向在一口之中有规律地转换。
(6)海上风电哪里资源好扩展阅读:
风力资源的利用:
风能利用形式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中国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
Ⅶ 大家都说海上风电潜力很大,为什么
一个是陆上的好资源开发的差不多了。另一个是海上风电不占地、风速高、沙尘少、电量大、使用寿命长等,发电效益更高。而且,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又紧邻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消纳能力更高,不存在发不出去的问题。比如华锐风电参见的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项目,位于上海,全额消纳。另外,代表着更高技术水品和发电效益的海上风电,也是世界风电开发的未来趋势。
Ⅷ 中国海上风电的分布主要在什么地方
江苏如东150MW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于2012年9月22日全部机组并网发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BTM数据显示,2014-2018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将新增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到32948MW,占到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的6%。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先天条件优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环境保护要求高、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好、工业基础雄厚,已具备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良好条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产业自身的逐步成熟,中国海上风电将健康、规模化发展,并逐步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12月2日,在中欧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工程及装备制造技术论坛上,水规总院 谢宏文处长对中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进展及海上风电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做了介绍,北极星电力网编辑整理讲话主要内容分享给风电行业人士供参考。
一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1、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基本摸清。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春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夏、秋季受热带气旋影响,海上风能资源较为丰富。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另外,还有部分潮间带及潮下带滩涂资源,深海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
2、海上风电建设已起步。从2007年中海油渤海钻井平台1.5mw实验机组开始,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场已投产约38.9万千瓦,次于英国、丹麦、比利时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五位。其中主要包括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102mw、江苏如东32.5mw潮间带试验风电场和江苏如东200mw潮间带示范风电场。
3、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国内已经可以生产制造5mw和6mw等大容量风电机组,金风、明阳、华锐、上海电气、海装、三一电气、联合动力、湘电、远景能源等企业已均有海上风电安装业绩。
4、专业队伍逐步形成。在施工方面,中交第三航务局、南通海洋水建、龙源和振华港机联合等承担了海上风电的施工工作;中交第一、二、四航务局等具有以主要设备参与海上风电施工的经验;中海洋石油、江苏电建、天津港航、上海电建、上海港务、水电八局、中铁大桥、三一、葛洲坝、道达重工等单位在海洋施工、大型海上施工设备研制和海上施工技术研究做了大量技术积累。
在勘测设计方面,华东院、中南院、西北院、上海院和广东院,从规划到前期、施工,配备了专业队伍,加强科技投入研究,参与了标准技术制定,具备了海上风电专业勘测设计能力。
在开发建设方面,五大电力企业和中广核、国华、三峡、河北建设、鲁能、粤电等能源投资企业,在国内已经或正在开发建设一些海上风电项目,并积极推进一批大型海上风电项目预可研、可研阶段的前期工作
5、海上风电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国家能源局已《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也有关于海上风电的13项技术标准,涵盖海上风电规划、预可研、可研、风能资源测量及海洋水文观测、地质勘察、施工组织设计、钢结构防腐、概算定额、概算编制规定、变流器等。
6、海上风电临时电价发布
今年6月,发改委发布了《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海上风电临时电价,有利于投资方评估项目风险,从实质上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
二 规划工作进展
2009年1月启动海上风电规划工作。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广东、辽宁(大连)海上风电规划已获得国家批复;海南省海上风电规划为报批阶段;福建、浙江省海上风电规划已完成审查正在完善;广西规划正在编制中。
截至2013年底,获得国家或省能源主管部门同意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共计17个,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北、福建、广东、海南、上海、浙江等地区,总装机容量为410万千瓦。此外,全国约有1100多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开展可研、可研阶段前期工作,其中超过7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规划中建设重点布局地区主要是江苏南通、盐城南北部、连云港;山东莱州湾、渤中、长岛、半岛北海和半岛南海;广东粤东、粤西、珠三角;上海东海大桥、南汇、奉贤;河北唐山、沧州;浙江杭州湾、舟山东部、象山、台州、温州;辽宁瓦房店、花园口、庄河等海域。
Ⅸ 射阳成为海上风电第一城的优势自然条件
1、射阳具有高起点规划海上风电产业,高标准集聚全球风电资源,新能源产业呈现井喷发展态势,产值年增幅持续保持在50%以上。
2、2020年全县新能源企业实现产值180亿元、税收7.55亿元,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为成为海上第一城创造了条件。
3、已集聚开发侧、装备侧、运维侧、研发侧企业30多家,合理布局现有万吨级、3.5万吨级大件专用码头,形成成品件存储区、码头装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