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洋中的矿产资源都是有什么
海洋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
1)油气田
近20~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来发展海洋石油工业。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采量约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量为1300亿吨。中国有浅海大陆架近200万平方千米。通过海底油田地质调查,先后发现了渤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以及台湾浅滩等7个大型盆地。其中东海海底蕴藏量之丰富,堪与欧洲的北海油田相媲美。
2)稀锰结核
锰结核是一种海底稀有金属矿源。它是1873年由英国海洋调查船首先在大西洋发现的。调查表明,锰结核广泛分布于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它是未来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属矿资源。令人感兴趣的是,锰结核是一种再生矿物。它每年约以1000万吨的速率不断地增长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世界上各大洋锰结核的总储藏量约为3万亿吨,其中包括锰4000亿吨,铜88亿吨,镍164亿吨,钴48亿吨,分别为陆地储藏量的几十倍乃至几千倍。以当今的消费水平估算,这些锰可供全世界用33000年,镍用253000年,钴用21500年,铜用980年。
3)海底砂矿
海底砂矿通常平行海岸呈条带状分布,一般长数千米,大者可达数百千米。其分布主要受物质来源、地形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如沙堤(或称沙坝)顶部的砂矿,有些是古代河流的冲积砂矿被淹没而成。主要由密度较大的稳定矿物组成,如金、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电气石及金刚石等。
4)海底热液矿藏
热液矿藏又称“重金属泥”,是由海脊(海底山)裂缝中喷出的高温熔岩,经海水冲洗、析出、堆积而成的,并能像植物一样,以每周几厘米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它含有金、铜、锌等几十种稀贵金属,而且金、锌等金属品位非常高,所以又有“海底金银库”之称。饶有趣味的是,重金属五彩缤纷,有黑、白、黄、蓝、红等各种颜色。
Ⅱ 海洋中的矿产资源 有哪些
包括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③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据美国石油地质学家估计,全世界含油气远景的海洋沉积盆地约7800万公里2,大体与陆地相当。世界水深300米以内海底潜在的石油、天然气总储量为2356亿吨。世界近海海底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220亿吨,天然气储量17万亿米3(1979年),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4%和23%。主要分布于浅海陆架区,如波斯湾、委内瑞拉湾与马拉开波湖及帕里亚湾、北海、墨西哥湾及西非沿岸浅海区。大陆坡与大陆隆也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据估计,世界大洋海底锰结核的总储量达30000亿吨,仅太平洋就有17000亿吨,其中含锰4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58亿吨。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估计该地区约有600万公里2富集高品位锰结核,其覆盖率有时高达90%以上。世界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产自海滨砂矿。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金刚石砂矿主要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主要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中国近海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公里2,某中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珠江口、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面积约70万公里2,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等获得工业油流。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台湾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主要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
深入了解:http://ke..com/view/205549.htm
Ⅲ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哪几类
海洋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
1、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2、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
3、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
随着工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人们对于矿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陆地资源经过长时间的掠夺式开发后,开始逐步枯竭,且现有的开发产量也无法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将海洋作为开发资源的转折点,在新的资源开发基地中缓解资源危机非常有必要。
全球海底矿产资源根据矿产的产出情况可以分为滨海砂矿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大洋矿产资源等。滨海砂矿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通常分布在沿海国家的领海或者专属经济区内;而大洋矿产资源则多数分布在国际公海区域内,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国家专属经济区范围内。
(3)海上矿产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要实现海洋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从海洋扩展资源相关行业入手,着重改革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采集等工作。制定海洋矿产开发资源的规划蓝图,强化资源的管理水平,针对我国海洋中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并尽快制定好关于海洋矿产开采的规章制度。
2、并通过政府干预等手段,强化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此外,海洋矿业是高科技产业,科技、资金投入高,风险也高,为此,要坚持走自我开发与国际合作并举的道路,努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并要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努力在企业中推广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海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资源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相关企业进入这一新兴领域。
4、在资源开发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使资源开发技术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对于海洋矿产公司而言,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降低自身的成本,提高矿产开发效率,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Ⅳ 海底有哪些矿物资源
海底矿物资源有:砂矿、海底自生矿产、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
1、砂矿
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2、海底自生矿产
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
3、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
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
Ⅳ 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
海底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等固体矿产、海滨砂矿、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可燃冰。
据估计,世界石油极限储量1万亿吨,可采储量3000亿吨,其中海底石油1350亿吨;世界天然气储量255~280亿立方米,海洋储量占140亿立方米。
上世纪末,海洋石油年产量达3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0%。我国在临近各海域油气储藏量约40~50亿吨。由于发现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五大石油生产国之一。
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
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海底,富含铜、镍、钴、锰等金属的多金属结核。分布于海底山表面的富钴结壳和分布于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的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生活于深海热液喷口区和海山区的生物群落,因其生存的特殊环境,其保护和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现今主要发现于大陆边缘的天然气水合物,其总量换算成甲烷气体约为1.8-2.1X1016m3,大约相当于全世界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总储量的两倍,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很大、可供21世纪开发的新型能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海底资源
Ⅵ 海洋有什么资源
一、生物资源
据统计,海洋中有鱼类、贝类等动物和藻类等植物20余万种。在古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就捕鱼虾,以海洋生物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到20世纪80年代,海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 6 000多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85%以上。水产品作为人类的食品,潜力还很大。
例如,仅南大洋的磷虾,据统计常年可维持在几十亿吨,若每年捕几亿吨,即可满足全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许多海洋生物还是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贝壳、珊瑚可加工成很受欢迎的工艺品。海鸟粪是极好的肥料。
二、矿产资源
人们最熟悉的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已探明的藏量占世界总藏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海底固体矿物如煤、铁等已发现的有20多种,其中多金属结核平铺深海底,总量达1万亿吨以上,含有锰、铁、铜、钴、镍等多种金属。
三、化学资源
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钠、镁、澳、碘、钾、金、铀等。其中氯化钠总储量可达4亿亿吨;铀的储量约40亿吨,是陆地储量的四千多倍。
四、动力资源
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波浪、潮汐、温差、盐度差可以发电。据估计,仅潮汐一项每年可能的发电量就比人类有史以来已消耗的能量总和还要大 100倍。
五、水资源
海水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海水可以在工业上用于冷却,在生活上用于冲厕等。在陆地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海水取之不尽,海水淡化的前景越来越大。
六、空间资源
当今,陆地已全部被人类占有,许多资源已感不足,而人口还在不断地增长。只有海洋和宇宙空间是两个待开发的领域。
比较来说,海洋对人类活动更为现实一些。事实上,人们在海洋空间利用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围海造地、滩涂利用、浅海养殖、跨海架桥、开凿海底隧道、海洋运输、建人工岛、发展海洋旅游业等。随着科学技术和海洋开发利用的发展,海洋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活动的空间。
Ⅶ 海底有哪些矿产
海底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以下几种:
1、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2、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等。
3、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据普查显示,海底不但有石油,而且藏量极为丰富,仅就目前探测出的,就占地球上石油总储藏量的三分之一。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海底煤田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英国、希腊、冰岛、加拿大、土耳其、芬兰、法国、智利、日本等国近海水域,我国近海水域也有发现。
最着名的海底采煤工程是在南美智利的麦哲伦海峡,它是地球最南端的煤矿,煤层厚度达30米,总储量达5000亿吨。日本煤的开采量有30%来自海底,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洲。
海里还有一种重要的燃料,那就是原子能资源——铀和氘。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海水中,由于很分散,提炼起来十分困难。比如铀,从1000吨海水中,也提炼不出锈花针大小的重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