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矿产资源概况
1.1.1现状
塔里木地区地质与矿产研究程度低且不均衡,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及祁漫塔格山一带的1∶20万区调工作尚未系统开展,矿产资源调研更为滞后。但是,近年来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的迅猛发展,新疆地矿局主持的、各地质大队实施的一轮和二轮成矿区划,以及矿产综合编图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依据上述资料,并参考了新疆地矿局、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地质局和国家三〇五项目等单位近年来的成果,对康古尔塔格-艾比湖断裂带以南的塔里木地区的矿产进行了不完全统计。该区已发现了约100种矿产,经过归并和取舍,在表1-1中列出了约60种矿产,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22种,非金属矿产34种。计有矿床798个,矿点989个,矿化点290个,合计约2077个。此外,还有各类物探、化探、自然重砂和遥感异常超过2000处。
表1-1塔里木及其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一览表
按矿床规模分别统计,超大型矿床(能源矿床尚未使用这一概念)4处,即哈密市土屋铜矿、尉犁县且干布拉克蛭石矿、若羌县罗布泊钾盐矿和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它们的远景资源量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有重要影响。大型矿床110处,其中能源矿床26处,占大型矿床总数的23.64%;金属矿床12处,占10.92%;非金属矿床72处,占65.44%。中型矿床144处,其中能源矿床53处,占中型矿床的36.81%;金属矿床45处,占31.25%;非金属矿床46处,占31.94%。小型矿床540处,其中能源矿床120处,占小型矿床的22.22%;金属矿床197处,占36.47%;非金属矿床223处,占41.31%。矿点989处,其中能源类130处,占13.15%;金属类450处,占45.50%;非金属类409处,占41.36%。矿化点290处,其中金属类182处,占矿化点总数的62.76%;非金属类108处,占37.24%。
1.1.2潜力
塔里木及其周边地区找矿潜力特别巨大,是我国十分理想的矿产资源的接替基地。
1.1.2.1石油天然气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油气资源远景区,其周边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也有明显的找油潜力。经过近年来的勘查和评价,本区的油气资源总量约255×108t,约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1/4,占新疆油气资源总量的76%。共发现油气田百余个,其中大中型油气田约40个。
根据2000年末新闻媒体的报导,塔里木北部发现并圈定了31个储气构造,已探明天然气5050×108m3,预计至2005年累计探明天然气7200×108m3,2010年将达(10000~12000)×108m3。另外,塔西南白垩系的天然气也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首发的四大工程之一,即将于2001年动工,2004年全部建成,它将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2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塔里木地区中新生代盆地中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的调查与开发,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起步,陆续发现了×××、××等矿区,在伊犁、吐哈和焉耆盆地也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铀矿远景区,同时发现矿点和异常点千余处,找矿形势非常喜人。目前伊犁盆地的××铀矿区已投入开发和试生产。这些矿床的成矿条件与中亚地区的大型超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完全可以对比。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今天,铀矿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本区铀矿资源的巨大远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1.2.3蒸发岩类
塔里木及其周边地区中生代以来干旱盆地中蒸发岩类矿产的成矿条件得天独厚,据不完全统计有矿产地160余处,储量1000×108t以上。仅库车山前盆地的岩盐矿储量就在200×108t以上。蒸发岩类矿床中主要以钠盐、镁盐、芒硝、石膏为主,伴生有钠硝石、天青石和硼等。近年来,经过多部门的通力合作,罗布泊的钾盐(卤水)矿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罗北洼地面积790km2的范围内,可提交KCl 1.29×108t。整个罗布泊KCl资源总量可达5.3×108t,NaCl资源量可达486×108t。目前已进入开发前的准备阶段。
1.1.2.4铜矿
铜一直是国家的急缺矿产,西部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希望所在。虽然在三江地区、藏东地区、祁连山地区、阿尔泰山地区找到一批大中型铜矿床,但是有的开发起来特别困难(玉龙)、有的资源量仅百万吨左右(阿舍勒、喀拉通克),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东天山斑岩铜矿带的发现,改变了或缓解了这一紧急局面。铜矿资源量有望超过千万吨,土屋铜矿的储量可达500万吨,该区地势低缓,交通比较方便,利于大规模开发和建设。
塔里木板块及其周边地区铜的找矿有望靶区,还有库鲁克塔格前震旦纪绿岩型铜矿带,南天山古亚洲型斑岩铜矿带,昆仑山火山岩型铜矿带,喀喇昆仑山特提斯型斑岩铜矿带,以及塔里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周边的萨布哈式砂岩铜矿带等。因此该区铜矿的找矿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1.1.2.5与超基性岩—碱性岩有关的矿产
该类矿产包括钒钛磁铁矿、铬族矿产、稀土金属矿、锆族稀有金属矿、磷灰石、透辉石、金云母、金刚石、蛭石和宝石矿等。它们在本区的成矿条件非常优越,找矿信息多而强,在全国勘称一绝(详见后文)。目前,虽然除蛭石、透辉石和锆英石外,还未找到国家急缺的矿产基地,但是找矿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1.1.2.6金矿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疆的金矿以砂金为主,经过近20年的调研、勘查和开发,岩金已上升到主导地位,先后发现了吐拉苏金矿带(阿希大型陆相火山型金矿、伊尔曼德金矿等)、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康古尔、西滩、马头滩和元宝山等中小型金矿群)、西南天山金矿带(超大型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锑矿、卡拉脚古牙中小型锑金矿、查汗萨拉银锑矿床、乌兰赛尔金矿和大山口金矿等)、冰达坂金矿带(望峰)和北山金矿带(红十井和大青山中型金矿及222等小型金矿)。预计还可能找到库鲁克塔格金矿带(永红山绿岩型金矿、赛马山砾岩型金矿、大小金沟砂金矿)、阿尔金山金矿带(大平沟金矿、庆回归金矿)、喀拉米兰金矿带、云雾岭金矿带、再依勒克金矿带、奥依且克金矿带、阿克晓金矿带和木吉金矿带等。
研究区内其他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成矿条件较好,矿点和矿化点众多,找矿信息量大,因而找矿潜力也是巨大的。多数矿种不但能满足本地区当前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而且有富余,特别是像煤炭等传统的优势矿种。
总之,塔里木及其周边地区找矿潜力特别巨大,是国家某些矿种(石油、天然气)的重要工业基地,经过进一步勘查,将是国家部分矿种(可地浸砂岩型铀矿、钾盐和铜矿)的工业基地。还有一些矿产(如金刚石、铬、镍、钴、钒、钛)的找矿潜力巨大。对一些传统优势矿种和非急缺矿种(煤、岩盐、石膏、铅锌、铁等),只须摸清找矿远景,无需投入过多的勘查工作,应按市场需求的运作规律确定地勘工作任务。
② 远东的矿产资源
俄罗斯远东地区虽然开发程度很低,但是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铀、金、稀有金属。
远东地区陆上油气远景区面积达46.77万平方公里,500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油气远景面积达71.43万平方公里。油气初始总资源量,陆上为49亿吨油当量,大陆架为190亿吨油当量。目前已发现82个油气田,其中74个位于萨哈林州。
北萨哈林油气区和西堪察加油气区是远东最重要的两个油气区(图4-13)。
图4-13 远东地区不同级别石油地质单元系中的鄂霍次克-北萨哈林盆地、马加丹-西堪察加盆地及远东地区油气在总平衡表中所占比例
1—大型沉积分布区的边界(巨型盆地):鄂霍次克-北萨哈林盆地(I),马加丹-西堪察加盆地(Ⅱ);2—深水盆地(Т—吉恩罗,Д—德留基纳);3—滨褶皱坳陷;4—陆地和海域其他沉积盆地;5—陆地山地坳陷建造;6—火山带;a—东亚带,6—新生代带;7—深水盆地;8—深水海槽
北萨哈林油气区包括东北萨哈林(约2.5万平方公里)及相邻的鄂霍次克海大陆架(约9.5万平方公里)。这里在陆上已发现61个油气田,在大陆架发现8个油气田。全区80%的初始储量集中在大陆架,1998年开始从大陆架采油,开采区内的5个大型油气田的石油总储量达4亿吨,天然气1.1万亿立方米,在萨哈林大陆架还有62个远景构造有待普查,其可回收的总资源量估计有石油10亿吨,天然气4万亿立方米。
西堪察加油气区由8万平方公里的远景大陆架和2.5万平方公里的陆上远景区组成。该油气区的油气资源量估计有40亿吨油当量,其中大陆架占90%,约有36亿吨油当量。据预测,该大陆架可能有15个油气聚集带。
远东地区煤炭资源也很丰富。南雅库特煤田,主要是烟煤,探明储量56亿吨,预测资源量为470亿吨。在赤塔州南部有:扎舒兰烟煤田(储量2.565亿吨,预测资源量20.3亿吨),塔陶罗夫褐煤田(储量4.935亿吨),克拉斯诺其科伊烟煤田(储量5.811亿吨),哈拉诺尔褐煤田(储量8.1亿吨)。在滨海边疆区有几十个新生代褐煤田(如巴甫洛夫、下比金、中比金、什科托夫、拉科夫、列特蒂霍夫、车尔尼雪夫、塔夫里昌、阿尔乔莫夫和万钦)和中生代烟煤田(如锡涅戈尔、“游击队”和拉兹多利年等)。到2001年止,滨海边疆区A+B+C1级的煤炭储量为25.3亿吨。
俄罗斯赤塔州有俄罗斯最大的、在世界上也属于特大型的斯特列尔佐夫斯卡铀矿床,其储量达20万吨以上(U3O8)。
金是俄罗斯在价值上仅次于石油的重要矿产,原生金矿床主要集中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砂金主要分布在楚科奇自治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马加丹州、伊尔库茨克州和阿穆尔州。图4-14为俄罗斯东北部金矿床的分布,图4-15为蒙古-鄂霍次克碰撞构造西部金矿田的分布。
远东地区的稀有金属在俄罗斯也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锡的探明储量(B+C1+C2级)92%集中在远东,其预测资源量估计有103.7万吨,也集中在远东。俄罗斯汞的储量主要集中在远东的楚科奇州内,这里的塔姆瓦特尼汞矿床和西波兰斯克汞矿床的储量占俄罗斯汞平衡表内储量的57%。国家储量平衡表内9个锑矿床全都产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萨雷拉赫和圣塔昌矿床的储量分别占俄罗斯锑平衡表内储量的28.8%和35.1%。俄罗斯钨的平衡表内储量20%集中在远东,预测资源量中的59%也集中在远东。俄罗斯钼的预测资源量57%集中在远东的赤塔州。俄罗斯远东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镍资源、铌资源。非金属矿产中,滨海边疆区东部的达利涅戈尔斯克硅酸盐硼矿床(以前叫野猪河矿区)是一个特大型的矽卡岩型硼矿。在滨海边疆区兴凯地块的北部还发现了含金刚石的岩筒型构造,其金伯利岩成分接近雅库特“河床”岩筒的金伯利岩成分。
图4-14 俄罗斯东北部成矿带中金矿床的分布
1~4—金矿床:1—Au<1吨,2—Au1~30吨,3—Au 30~100吨,4—Au>100吨;5—水流;6—断裂;7~9—成矿带:7—堆积后的,8—堆积的,9—堆积前的
图中数字表示金矿床:1—图曼;2—斯沃博德内;3—索文;4—含矿索普卡;5—五月;6—西里诺耶;7—中间;8—埃里文涅伊;9—库帕尔;10—别沙恩卡;11—比尔卡昌;12—库巴卡;13—埃文组;14—阿梅梯斯托沃耶;15—奥尔恰;16—杜卡特;17—朱丽叶塔;18—陶台扎克;19—施科尔诺耶;20—巴甫里克;21—纳塔尔金斯克;22—小-塔伦斯科耶;23—萨雷拉赫;24—谢恩塔昌;25—丘楚斯;26—涅日达宁;27—阿尔卡昌
图4-15 蒙古-鄂霍次克碰撞构造缝西部已研究的金矿田分布图
1~5-地区:1—克拉通的雅布罗诺地区(ЯБ);2—大洋地区(ШЛ—什尔金,AB—阿巴加);3—岛弧的叶拉夫宁地区(EP);4—浊积的地区(БP—巴尔古金地区,MO—蒙古-鄂霍次克地区,АГ—阿金斯基姆,ДР—达乌尔斯基姆);5—陆架的阿尔金斯基地区(AP);6—蒙古-鄂霍次克碰撞构造缝(I—滨什尔金带,Ⅱ—阿诺恩-图林带);7—金矿床和矿化(1—比尔涅恩矿床,2—卡里矿床,3—莫洛多夫矿床,4—波格罗姆矿床,5—德北克-辛矿床,6—伊林矿床)
③ 新疆十大爬山好去处:阿尔金山上榜,第一名高度仅次珠峰
爬山,作为一项新的全国性运动,全年都很受欢迎。那么,对于新疆人来说,爬山的十大好去处在哪里?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疆十大最佳登山地点。新疆人民一定不能错过它!新疆十大爬山胜地
1.乔戈里峰
2.阿尔泰山
3.阿尔金山
4.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
5.昆仑山脉
6.火焰山
7.怪物山
8.muztag ata
9.洪光山
10.库鲁克塔格山
1.乔戈里峰
④ 区域金属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分析
1.铁矿资源
已发现4个成矿集中区。
(1)木吉-布伦口成矿集中区
目前已发现了20多处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矿(化)点和部分岩浆热液型铁矿床(苏巴什)、点。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除了以铜(金)为主的矿床以外,其他矿床均以铁为主(切列克契),或铁、铜共生(哈拉墩、皮拉里等)。这些矿床均产在古生代大陆边缘坳陷盆地构造环境,分布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和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内,容矿主岩为一套由菱铁矿-铁白云石-石英组成的碳酸盐岩,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整合接触,具明显的层控性。
切列克契铁(铜)矿床产于温泉沟群钙泥质片岩和碳酸盐岩过渡层位,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并随围岩同步褶皱。矿石以致密块状、条带状构造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铁矿,其次为少量的黄铁矿和黄铜矿,含铜硫化物在铁矿体下部产出,矿床类型属层控热液沉积变质碳酸盐岩型菱铁矿富铁矿床,规模已达大型。
铁-铜矿床的特征与铁矿床相似,只是在菱铁矿层的下部产出大量细网脉状和浸染状铜矿化,形成上铁下铜的特点,铁、铜矿化均达到可开采规模。金矿化主要与块状含黄铜矿菱铁矿矿石伴生,且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具有较大的铁-铜-金资源开发潜力。
(2)塔什库尔干成矿集中区
主要成矿类型有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产在北羌塘西段塔什库尔干一带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硅铁建造中,在地表已构成长约110 km,宽约15 km,呈北北西向延伸的铁矿带,已发现塔合曼、吉尔铁克沟、老并、乔普卡里莫等铁矿床(点),矿体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以条纹、条带状为主,其次为致密块状和稠密浸染状,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少量赤铁矿和褐铁矿,矿石平均品位:TFe 37.3%~58.69%,SiO210.33%~30.27%,S<0.08%,P2O5<0.21%,块状磁铁矿矿石中常伴生钒和钛(如乔普卡里莫铁矿点含 TiO20.05%~0.38%,V2O50.045%~0.48%)。经初步调查,磁铁矿呈条带状或似层状产出,单矿体一般长100~350 m,最长4 km以上(乔普卡里莫),厚10~50 m,矿石品位:TFe 37.3%~58.69%,已控制资源量达1.37 × 108t(河南地质调查院)。
矽卡岩型铁矿主要产在奥陶-志留系碳酸盐岩与加里东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容矿岩石为矽卡岩化大理岩,以康达尔达坂铁(锌)矿床为代表,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少量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矿石以致密块状为主,局部呈浸染状、条带状。矿石品位:TFe 20.14%~65.75%,平均46.90%;Zn 0.01%~23.02%,平均1.51%。经1∶25万克克吐鲁克、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自治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河南地质调查院),初步估算铁矿石储量为100 × 104t,锌1.5 × 104t。
(3)野马泉成矿集中区
已发现铁、多金属矿床、点20余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肯德可克、尕林格、野马泉),小型矿床2处(五一河、群力),已提交铁矿储量1.3 × 108t,铅、锌金属量30 × 104t,并伴生一定量的铜和金储量。这些矿床、点绝大多数与矽卡岩伴生,属矽卡岩型矿化,有的分布在华力西-印支期侵入体接触带上,有的分布在断裂带上,还有一些呈层状体分布在硅质岩中。主要含矿地层为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滨海-浅海相沉积碎屑岩夹火山岩、碳酸盐岩,其次为石炭系碳酸盐岩,形成于晚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陆内复合造山过程中。成矿元素以Fe为主,Pb,Zn,Au,Co,Bi等亦可构成独立工业矿体,在有些矿床中,Pb,Zn,Au,Co,Bi还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如肯德可克矿床,除铁矿达中型规模外,铅锌矿和金矿资源量亦分别达中型和小型矿床规模。地质大调查以来,在原矿床的基础上新发现的层状金矿体、钴矿体主要赋存在硅质岩和层状矽卡岩中,钴(铋)矿体不但钴品位高,而且远景也较大。已获得的测年数据表明,该成矿集中区矿床多形成于220~214 Ma(张德全等,2002)。
总之,该成矿集中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点分布普通,断裂构造发育,化探异常分布较多,又有成型矿床出现,是找矿的有利地区。此外,除了对其原有铁、多金属矿床、点评价外,还应注意金、钴、铋的评价和寻找与断裂有关的金、多金属矿产,特别是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4)都兰成矿集中区
位于昆北带东段与柴北缘东南部接触的都兰一带,已发现多处矿床、矿(化)点,主要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型,如跃进河铁矿床、海寺铁矿床、白石崖铁矿床、下西台铁铅矿床、大海滩铁(铜-银)矿床、小卧龙铁-锡矿床等。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群结晶基底呈带状及不规则状夹持在断裂及各侵入体之间,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北西向、北西西向及北东向三组断裂在区内复合,以Fe,Fe-Pb,Fe-Sn,Fe-Cu-Ag等元素组合为主的铁、多金属矿化及部分热液型铜、金矿化和钨、锡矿化,多出现在岩体接触带附近,或由上述断裂构造派生的层间断裂破碎带和构造裂隙中,与特殊的交代蚀变组合——矽卡岩化和角岩化有成因和空间的紧密联系,与复杂的渗滤和交代作用有关,是寻找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产有利的地区。
综上所述,研究区铁矿资源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其中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床均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富铁矿床的潜力,而矽卡岩型铁矿往往具有规模小、矿石品位富的特点。因此,这些不同类型的铁、多金属矿床都应该成为进一步勘查评价的重要矿床类型。
2.铜矿资源
研究区已发现的铜矿床、矿(化)点星罗棋布,且具有多期次、多成因的成矿特征,但是,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投入的矿产勘查评价工作较少,探明的铜资源量十分有限。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具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的铜矿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些矿床类型已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
1)层控碳酸盐岩型铜、铁(铜)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裂谷坳陷盆地环境中的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是研究区重要的铜矿资源类型,主要分布在木吉-布伦口一带,迄今已发现20余处矿床、矿(化)点,其中重要矿床有卡拉玛、西山头、东大沟、砂子沟、卡拉库里铜矿床和哈拉墩和皮拉里铁-铜矿床等,矿床赋存在下志留统温泉沟群和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内,以菱铁矿、镁菱铁矿、铁白云岩等组成的碳酸盐岩为容矿主岩,并见有少量火山岩产出。铜矿体限定在碳酸盐岩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整合接触,具有明显的层控性。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其他硫化物很少,因此铜矿化出现地段铜品位往往很高,一般超过2%(孙海田等,2003)。由于受后期构造及变质作用对矿体的叠加改造,使得该地区其他铁矿床也普遍含铜,形成具有上铁下铜的分带性及层控和岩控特征明显的铁-铜型矿床。目前,除了卡拉玛铜矿床经勘查被认为具小型规模外,其他矿床、点的勘查程度还很低。从该类型矿床的区域分布广、产出层位稳定、矿石品位高等特点来看,是研究区较具成矿潜力的铜矿类型之一。
2)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是研究区铜矿资源的主要类型。在区域分布上显示了极明显的与不同时代拉伸裂解的火山构造环境的亲和性,其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显示出该类型铜矿成矿潜力很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火山岩型矿床经历了多次的造山过程,大多已被后期构造强烈地改造过,表现为矿石发育定向或碎裂组构、矿体常被断裂错失或被褶皱重复,了解并掌握这一点,对这些火山岩型矿床的勘查评价非常重要。本类矿床很可能成为研究区获取铜矿找矿突破的主要潜在类型。
3)火山-沉积型矿床:研究区确切的火山-沉积型铜矿床不多,主要见于昆南带哈图异常区的督冷沟和芒康-思茅微陆块裂陷槽内,如督冷沟铜(钴)矿床、加涌式铜矿床、东拉涌式铁-铜矿床、尕龙格玛式铜、多金属矿床等。在昆北带亦见有该类型的矿点或矿化显示。这些矿床往往具有火山岩型矿床的某些特征。
4)层控砂岩型铜矿:是研究区主要的铜矿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昆盖山北坡库尔良恰尔隆裂谷带特格里曼苏一带,赋存于泥盆-石炭系滨-浅海相沉积建造厚层砂岩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断续延伸,与围岩整合接触,层控同生特征十分明显。在长约5 km,宽约1 km的范围内,已发现4个含矿层、3个矿段。矿化元素除Cu外,伴生有Ag,Pb,Zn,Mo等有益组分,经济潜力较大。此外,在昆中带库木库里湖盆地、苟鲁山克错带和铁克里克隆起带泥盆纪局限盆地内也发现了多处砂岩型铜矿床(化),初步展示了良好的层控砂岩型铜矿找矿前景和较大的资源潜力。
5)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热液脉型等造山型矿床组合是研究区铜矿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这些铜、多金属矿床、点分布广泛,多数集中在昆中带、巴颜喀拉带和苟鲁山克错带。矿床形成主要与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喜马拉雅期复合造山活动有关。例如:形成于昆中带加里东期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型库地含铜磁铁矿床、汗也依拉克含铜磁铁矿床、昆中带东段托克妥地区与西部大同河一带的托克妥式斑岩型铜矿床,产在巴颜喀拉带北部的火箭山式斑岩型铜矿带,分布于苟鲁山克错带中的纳日贡玛式斑岩型铜-钼矿床(点)以及矽卡岩型众根涌铜矿床等,显示出较强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从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岩浆活动的特点以及已知的矿化信息来看,该类型铜矿资源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在上述已知的铜矿床类型中,最具潜力的为层控碳酸盐岩型铜、铁-(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次为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火山-沉积型矿床及层控砂岩型铜矿床。这些铜矿床类型都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当然,矽卡岩型、热液脉型等铜矿资源类型,也是进一步勘查评价工作中应予以重视的矿床类型。地质大调查以来,在苟鲁山克错带发现了一批规模较大、极具找矿潜力的铜、多金属异常带和矿化蚀变带等,初步展示了良好的铜、多金属找矿前景和较大的资源潜力。
3.金矿资源
研究区已发现的金矿化较多,分布很广,且绝大多数为小规模的砂金矿床,岩金矿床较少。空间上岩金矿化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区域性深大断裂、大型韧性剪切带及褶皱和断裂、裂隙系统等3个级次的构造系统控制。已知的岩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格尔木以南五龙沟开荒北-大场一带,另外,在阿北成矿亚带、布伦口-柳什塔格-清水泉铁、铜、多金属成矿亚带西段木吉地区和昆南铜、钴、金成矿亚带的野牛泉地区也有分布。矿床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带型、岩浆热液型。这些金矿矿集区成矿作用强度与区域地壳演化密切相关,初始地壳的规模和初始矿源层中金的丰度是一个地区金矿成矿潜力或金矿资源量的根本性控制因素。研究区的古元古代基底岩系中金的丰度普遍高于地壳克拉克值,而金矿化相对密集产出的地区在空间上均与古元古代基底岩系相伴,表明该基底岩系很可能是研究区金矿成矿作用重要的初始矿源层。沿昆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两侧发育一系列北西向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这些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赋矿空间,还具有聚矿、运矿、储矿和成矿等系统功能的重要成矿作用。因此,从本质上讲,研究区金矿是多旋回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韧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活动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较晚期的韧脆性剪切作用往往叠加在早期的韧性剪切带上,成矿作用主要是晚加里东构造期和晚华力西-印支构造期两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而成的,其中晚加里东成矿期多形成矿化,工业矿床的最终成型和定位是在晚华力西-印支成矿期。
结合研究区已发现的金矿成矿事实来看,最具成矿潜力的金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和韧性剪切带(石英脉)型,目前已发现特大型矿床1处,中、小型矿床10余处。其次为岩浆热液型,尤其是与中新生代碱性岩浆侵入有关的阿然保泰式金矿化,尽管该矿床式目前只是矿化点。但是,研究区燕山-喜马拉雅期偏碱性-碱性侵入岩十分发育,具备形成此类矿床的条件,该矿床式有可能成为研究区又一新的岩金矿化类型。另外与铁、铜矿化伴生的金矿化亦显示出重要的金矿成矿潜力,如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矿化主要由菱铁矿、黄铜矿和自然金构成,金作为重要的伴生组分且达到一定的规模,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4.铅、锌矿资源
区内铅、锌矿产资源主要成矿类型有层控碳酸盐岩型、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和与铁矿共生的火山-沉积型铁-铅矿床(赵卡龙式、小唐古拉式),目前发现的铅-锌矿成矿集中区,分布在恰尔隆-其曼于特-祁漫塔格铜、铁、多金属成矿亚带西段塔木-卡兰古-尤仑塔卡特地区,容矿岩系为一套具坳拉槽性质的泥盆-石炭纪浅海-滨海相厚层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建造,除了少量的基性和酸性侵入岩脉以外,基本没有岩浆活动。铅、锌矿化主要产在泥盆-石炭纪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建造的过渡层位,容矿主岩以镁质碳酸盐岩为主,少量细碎屑岩,矿床受地层层位及岩性控制明显。在该铅-锌矿成矿集中区已发现30多处铅-锌、铜矿床、矿(化)点,其中包括中型铅-锌矿2处(塔木、卡兰古)、小型铅-锌矿3处(卡拉牙斯卡克、乌苏里克、尤仑塔卡特)、小型铅-铜矿1处(铁克里克)和小型铜-铅矿1处(阿尔巴列克),以及一系列铅、铅-锌矿(化)点,显示出较大的成矿潜力和良好的找矿前景。此外,在肯德可克、野马泉、白石崖等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中,也显示出极好的铅、锌、银、金、钴、铋找矿前景,应在以后找矿评价工作中予以重视。
5.汞、锑矿资源
研究区已发现3个汞、锑成矿集中区,主要分布于巴颜喀拉带北部和泽库早-中三叠世弧后前陆盆地内。
1)黄羊岭-卧龙岗一带汞、锑成矿集中区:已发现3 个中型汞、锑矿床(长山沟、黄羊岭、卧龙岗)和一条锑矿化带(盼水河)及多个汞、锑矿点,分布在巴颜喀拉带中部黄羊岭地区二叠系黄羊岭组下段。如,黄羊岭锑矿化带呈北东东—东西向延伸,东部矿化带长810 m,宽282 m,矿体视厚18.5 m,平均品位11.9%;中部矿化带长2100 m,宽168 m,矿体视厚16.9 m,平均品位9.5%;西部矿化带长900 m,宽60 m,矿体视厚5.6 m,平均品位5.3%。矿(化)体多由平行脉和网脉组成,矿石为块状、细脉状、网脉状构造,柱状或交代结构,属石英-辉锑矿、石英-方解石-辉锑矿矿石类型,地表局部地段见有黑钨矿、雄黄等矿化;卧龙岗锑矿床根据含锑硅化岩脉和锑矿体的空间分布范围,划分出南、北两条锑矿带,北带初步圈出10个矿体,南带圈出6个矿体;长山沟汞矿床划分了两个汞(砷)矿带,圈定汞(砷)矿(化)体12条,较大的矿体有4条,其中Ⅱ号矿体规模最大,为汞、砷共生矿,东段为汞矿,西段为砷矿体,矿石矿物为辰砂和雄黄,主要赋存于岩石裂隙和晶洞中。
2)东大滩-大场一带汞、锑成矿集中区:区内已发现东大滩、大场、白日卡玛、龙然加阁等多处锑、锑-金、金-锑矿床、点,分布在巴颜喀拉带北部边缘的大型剪切带内或旁侧次级构造中,围岩为巴颜喀拉山群细碎屑岩,成矿元素以Sb为主,Au次之,常形成较大规模的锑矿体,矿石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局部见有含金石英脉,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对锑、金成矿起主导作用的是构造活动及与其相伴的热流体作用,硫化物的形成具多阶段性,Sb矿化稍晚于Au矿化。
3)苦海-赫格楞一带汞、锑成矿集中区:已发现中型汞矿床3 处(苦海、穆里、沙尔若),小型钨-锑矿床1处(老穆达),小型汞-锑矿床1 处(赫格楞),矿(化)点多处。主要分布在泽库早-中三叠世弧后前陆盆地及其与昆仑造山带结合带附近。区内地质条件简单,主体为三叠系隆务河群以砂板岩为主的类复理石建造,岩浆活动不强烈,只有印支期中酸性侵入体零星分布,断裂构造发育,为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弧形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汞、锑矿化产于这些断裂带中,区域性弧形断裂为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另外还有一些热液型金、砷、铜矿化和岩浆期后热液型砷、铜矿化,成矿期均在印支期,其成矿元素组合为Hg-Sb-As-Ag-Au,显示出极强的低温热液型汞锑矿化成矿潜力。
总之,巴颜喀拉带和泽库早-中三叠世弧后前陆盆地带均具有形成汞、锑、金等矿产的良好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不仅化探异常显示连续、明显,而且对新发现的有关矿床、矿(化)点的初步评价已显示出良好的找矿远景。仅1991年在东大滩一带发现的锑-金矿床初步普查时,就圈出Au的金属储量4.22 t,锑的金属储量5.7 × 104t,经估算锑的远景储量可达20 × 104t,Au的远景储量可达40~50 t。2001年报导大场金-锑矿床的金远景储量达200 t,锑矿化也已形成规模。由此看来,上述3个不同地区的汞、锑、金成矿集中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条件,结合研究区区域成矿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可以认为沿昆南断裂带南侧展布的巴颜喀拉带北部一带和泽库早-中三叠世弧后前陆盆地是研究区具有巨大潜在资源量的汞、锑、金、银等矿产成矿远景区。
6.钴矿资源
研究区目前已发现3个钴矿成矿集中区,中型矿床2处(驼路沟、督冷沟),主要分布在昆南铜、钴、金成矿亚带北侧驼路沟和督冷沟地区,以及恰尔隆-其曼于特-祁漫塔格铜、铁、多金属成矿亚带的肯德可克地区。
1)驼路沟钴矿成矿集中区:以驼路沟钴-金矿床为代表,该矿床是1997年发现金矿体,1998年发现钴矿体,控制钴资源量已达中型。1999年,东昆仑地区钴资源评价列入地质大调查项目,在驼路沟地区新发现长达12 km的巨型钴、铜、金成矿带,并初步圈出短沟、玉女沟、长征沟和南沟西等4处矿化富集地段,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2)督冷沟钴矿成矿集中区:以督冷沟铜(钴)矿床为代表,该矿床为一火山-沉积岩型叠加改造复合型铜-钴(金)矿床,目前已发现4 个矿化带,铜品位高达25%~32%,钴品位0.227%~1.31%,估算钴资源量为1603.6 t,铜资源量为40.97 × 104t,整个成矿集中区的资源量将大于此数量。该区自东向西,哈图、诺木洪河上游、大格勒沟、温泉沟、雪峰山等Cu-Co异常区内均具备形成此类矿床的基础和条件,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和成矿潜力。
3)肯德可克钴矿成矿集中区:以广泛分布于野马泉一带的肯德可克式矿床为代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矽卡岩型的铁矿床,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应为火山-沉积岩型叠加改造复合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大调查以来,在肯德可克矿区又发现一条长1 km,宽100 m的钴-金矿化蚀变带,其中圈出3条钴矿体,钴品位0.48%~8.45%,经勘探(坑道、钻探)深部见矿情况较好,厚度向下呈现变大趋势,其中,6线钻孔见9 层钴、铋、金矿,最高品位:Co 1.1%,Au 17.13 × 10-6,Bi 3.63%。预计远景资源量钴1 × 104t以上,金超过20 t。显示出巨大的钴矿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另外,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2 年在恰尔隆-其曼于特-祁漫塔格铜、铁、多金属成矿亚带西段塔木-卡兰古-尤仑塔卡特地区,进行1∶5万次生晕测量时发现了多处大规模的Co化探异常,与Pb-Zn-Cu等多元素异常吻合。目前已在该地区卡拉塔什矿区下石炭统卡拉巴西组下段砂砾岩型铅矿层之下含铜砂岩中发现了钴矿体(印建平等,2003)。显示出较好的钴矿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总之,上述各成矿集中区的钴矿形成时代不同,含矿建造和容矿岩系也不同,但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构环境却是相同的,均产于不同时代的裂陷槽中的半深海、浅海滨海相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及中酸性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建造中,热水沉积岩(或称喷气岩,如条带状硅质岩、碧玉岩、燧石岩和含凝灰质角砾状的碳酸盐岩等)发育,表明研究区是在区域拉张环境下,随着较强的火山喷发和热水活动把大量成矿物质从深部(包括地幔)带到地表,造成成矿金属元素富集形成层状矿床或热水沉积矿源层,在后期构造作用下对已形成的层状矿体进行改造,并使已初步富集的成矿物质再次活化、迁移,在适宜的构造部位形成脉型矿化、蚀变岩型矿化等。喷流-喷气作用是区内钴矿最主要的成矿作用,构造作用对后期矿化起主导作用。因此,在研究区众多的裂陷槽(或裂谷)中均具备形成钴、多金属矿床的良好成矿条件,找矿潜力巨大。
7.钨、锡矿产资源
目前发现的钨、锡矿产资源类型有热水沉积型(日龙沟)、接触交代型(小卧龙、沙柳河)、矽卡岩型(白干湖)。其中锡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柴北缘和赛什腾-锡铁山-瓦洪山早古生代结合带南段以及祁漫塔格地区白干湖一带,计有中型矿床3 处,矿(化)点众多,主成矿期为晚华力西-印支期。在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中求得锡333 储量1.6 × 104t,并共生Pb,Zn,Cu等有益组分,显示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
钨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祁漫塔格白干湖一带和阿拉克湖地区扎日加-喜马尕压-泽多卓肉一带,1∶25万区调在阿拉克湖地区扎日加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东缘的花岗伟晶岩脉中发现钨矿化点多处,钨平均值为161.1 × 10-6(最高含量600.0 × 10-6),标准离差122.3 × 10-6,变化系数75.8 × 10-6,属不均匀型。岩体边缘发现钨矿化点1处。岩体内形成独居石异常,环绕岩体形成范围较大的Ⅰ级白钨矿异常。扎日加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钨平均值为153.7 × 10-6,标准离差118.67 × 10-6,变化系数77.21 × 10-2,亦属不均匀型,独居石含量亦较高。可见上述岩体成矿条件较好。
1∶50万区域化探(吉林地质调查院)在祁漫塔格白干湖地区发现了一条长约9 km,宽2~4 km的钨锡矿化带,矿化赋存于长城系小庙岩群变质岩及志留纪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钨矿体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的花岗闪长岩及外接触带透辉石化大理岩、石英岩中,矿化蚀变与电气石化、硅化、孔雀石化关系较为密切;锡矿体主要分布于远离接触带的二云石英片岩中,矿化蚀变与电气石化、黄铁矿化、硅化关系十分密切。总体上形成一个内接触带以钨矿化为主,外带以锡矿化为主的钨、锡矿化蚀变带。共发现9个矿体,其中2号为钨矿体(控制长度大于1 km,矿石品位 WO30.08%~40.16%,平均品位WO30.54%),3号(控制长900 m,厚度10.22 m,品位 WO30.09%~1.85%,平均0.25%,Sn品位0.13%~0.26%,平均0.18%)、5号(控制长3.6 km,厚度11.91 m,品位WO30.1%~1.35%,平均0.39%,Sn品位0.09%~0.34%,平均0.16%)以钨锡矿体为主。
除了已达中型规模的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和具小型规模的小卧龙铁-锡矿床、沙柳河多金属矿床外,新发现的祁漫塔格白干湖地区和扎日加-喜马尕压-泽多卓肉一带钨、锡矿化亦已初具规模,充分展示了研究区钨、锡矿产资源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8.锂、铍矿资源
研究区的锂、铍矿产资源主要与燕山-喜马拉雅期造山活动有关,分布较广,规模相对较小,多数为矿化点,迄今已知具规模的矿床主要分布在玉龙塔格-巴颜喀拉金、铜、锑、汞、稀有金属成矿亚带西段大红柳滩地区,在该地区377 km2范围内,脉长大于25 m的伟晶岩脉有1363条,其中含锂矿脉有19 条,矿化与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有关,锂、铍矿化分别与花岗伟晶岩中的锂辉石和绿柱石有关,二者经常共生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锂辉石及长石-石英-锂辉石组合。主要矿物有石英、锂辉石、钠长石、钾长石及少量白云母;伴生矿物有绿柱石、锡石、铌钽铁矿。其中规模较大的90号矿脉经新疆第二地质大队初步勘查(1961),求得矿床储量333+334级Li2O 2193.33 t,易于手选的锂辉石719.1 t,矿石平均品位Li2O为1.28%。地质储量,锂辉石14135.02 t,Li2O 6959.85 t,平均品位为1.246%;BeO 388.49 t;Ta2O552.1 t;Nb2O598.6 t;Sn 618.51 t;Rb 724.7 t;Ga 6.27 t。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经费投入不够,对锂、铍矿产资源的评价工作还很低,研究工作的地域分布也不均衡,除个别脉体经过初步勘查外,绝大部分未作工作,依据1∶25万区调发现大量的花岗伟晶岩脉来看,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稀有金属找矿远景区。
9.铜-镍、铂矿资源
目前发现的铜-镍、铂矿化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断裂南缘长沙沟-清水泉一带和昆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朝阳沟一带奥陶纪镁铁-超镁铁杂岩中,与岩浆熔离作用有关。岩体大都具有铜-镍、铂矿化,有的岩体已发现品位达工业要求的铜-镍矿体,如长沙沟-清水泉一带的岩体。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这些矿化岩体普遍具有某些大型层状岩体的典型特征,可和南非布什维尔德、美国斯蒂尔沃特成铂(含Cu,Ni,Cr)层状杂岩体相对比,具有良好的铜-镍、铂矿化成矿条件,初步显示了研究区铜-镍、铂矿产资源潜力,有望在以后工作中获得铂和铜-镍矿产资源的找矿突破,成为我国铂和铜-镍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之一。
⑤ 新疆的矿产资源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
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新疆面积163.158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常住人口2444.67万人(2017年末)。
(5)阿尔金有哪些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新疆的主要自然资源:
1、水源资源
新疆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孕育汇集为500多条河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较大的有塔里木河(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玛纳斯河、乌伦古河、开都河等20多条。
2、森林资源
新疆为中国西部干旱地区主要的天然林区,森林广布于山区、平原,面积占西北地区森林总面积的近1/3。天山和阿尔泰山区覆盖着葱郁的原始森林,多为主干挺直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和雪岭云杉、针叶柏等建筑良材。
3、生物资源
新疆的野生动物丰富,北疆和南疆各有不同的野生动物。全省野生动物共500多种,北疆的兽类有雪豹、紫貂、棕熊、河狸、水獭、旱獭、松鼠、雪兔、北山羊、猞猁等,鸟类有天鹅、雷鸟、雪鸡、啄木鸟等。
4、土地资源
新疆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10.28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后备耕地2.23亿亩,居全国首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新疆
⑥ 新疆的金属矿产
新疆金属矿产有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4大类。
第一节 黑色金属矿产
新疆黑色金属矿产矿种齐全,以铁、铬为主,并有锰、钒、钛矿。
一、铁矿
(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资源现状
新疆已发现铁矿产地1180 处,经普查评价,探明具有一定控制资源储量的小型以上铁矿床为150 处。据《2005 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铁矿区65 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15 处。截至2005 年底,查明资源储量8.47亿吨。铁矿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哈密和阿勒泰等地区。
2.开发利用现状
据《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年共有铁矿生产矿山124个,其中,大型矿山1 个,中型矿山 5 个,小型矿山 118 个,从业人数 5517 人,矿石产量521.81 万吨,实现矿业产值7.06 亿元,销售收入6.37 亿元,形成利润7714.64 万元。其中,国有矿山23 个,其他经济类型矿山101个。有24 个矿山建有选矿厂,主要为湿法磁选。近几年来,钢铁工业发展很快,铁矿石需求量大,铁矿石价格上涨,并稳定于较高水平,矿山企业效益良好。
主要矿山生产情况:哈密雅满苏铁矿66.36万吨,哈密磁海铁矿38.99 万吨,富蕴蒙库铁矿76.79 万吨,鄯善红云滩铁矿20 万吨,鄯善梧桐沟铁矿10.0万吨,鄯善百灵山铁矿15.0万吨,新源县式可布台铁矿12.7万吨,和静县莫托萨拉铁矿7.2万吨。
露天开采回采率80%~99%,地下开采回采率60%~75%。选矿回收率85%~95%。
(二)资源优势与潜力
(1)远景大。预测自治区铁矿资源总量77.8 亿吨,已探明资源储量8.47亿吨,探明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14位。
(2)分布广。铁矿产地1180处,遍布全疆各地。
(3)富矿多。已探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中,富铁矿占30%以上,远远超过全国富铁矿5%的比例。
(三)资源配置与供需平衡研究
1.“十一五”规划目标
根据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产钢500万吨,生铁410万吨。
2.资源保证程度
(1)八一钢铁公司直属矿山及联办矿山“十一五”末,保证矿石资源量310万吨。详见表5-2-1。
(2)其他类型矿山:到2010 年可生产铁矿石400 万吨。新疆金宝蒙库铁矿10~14号铁矿体资源储量1308万吨,设计生产规模60万吨/年;新疆金宝蒙库铁矿15~21 号矿体储量1562 万吨,设计生产规模30万吨/年;新疆金宝蒙库铁矿22号矿体储量1062万吨,设计生产规模10 万吨;阿勒泰市阿巴宫铁矿储量594 万吨,设计生产规模5万吨;和静县莫托萨拉铁矿设计生产规模10万吨/年;哈密地区有31个小型矿山,政府对这些矿山加强指导和扶持,2010年可生产铁矿石400万吨。
(3)新建矿山2010年可生产铁矿石150 万吨。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储量5312 万吨,全铁品位40.75%;鄯善县帕尔岗铁矿储量6829.4万吨,全铁品位33.07%;两矿均属磁铁矿,选矿工艺简单。阿克陶县契列克其铁矿储量6558 万吨,属菱铁矿,全铁品位41.84%,品位较高,加工工艺较简单,3 个矿均属中型矿床,可建中型规模矿山。三矿山建成后,可生产铁矿石150万吨。
表5-2-1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公司直属矿山及联办矿山资源保证表
按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公司“十一五”规划,到2010 年自治区生产钢 500 万吨,生铁 410 万吨,需铁矿石 820 万吨(含TFe50%)。到2010年,自治区铁矿石产量可达到860 万吨,满足炼铁需要。
(4)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① 鼓励区内外地勘单位加大对铁矿成矿条件好的阿勒泰、哈密、吐鲁番、伊犁州、巴音郭楞州等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② 建议国家增加对铁矿资源勘查的资金投入。
③ 吸引社会资金,加强对区内铁矿资源的勘查,坚持勘查单位优先取得采矿权的优惠政策。
④ 支持区内地勘单位到国外开展铁矿资源的地质普查工作,寻找新的铁矿资源。
新疆铁矿资源找矿潜力很大,只要重视铁矿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一定能找到大矿、富矿,满足自治区对铁矿资源的需求。
二、铬铁矿
(一)资源现状
新疆铬矿资源丰富,仅次于西藏,是全国最大的耐火材料原料产地。铬矿质优,含铝高、含铬低。经过大量地质工作,截至2005年末共查明铬矿资源15 处,查明资源储量159.1 万吨,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14 处。主要分布在萨尔托海、鲸鱼、碱泉、唐巴勒等矿区。
(二)开发现状
据《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年共有矿山8个,共生产铬矿3.07万吨,产值1512.79万元,从业人数248人。其中,新疆有色金铬有限责任公司铬矿1个,生产2.0 万吨;其余均为小矿。开采回采率90%以上。采矿方法采用胶结充填法和干式充填法。矿石Cr2 O3品位达到30%,主要销往内地有关企业。
(三)“十一五”规划及资源配置
(1)“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生产矿石4.5万吨。
(2)铬铁矿资源储量集中在萨尔托海铬铁矿区,储量159.13万吨。多年来矿山以销定产,产品销往河南、山东等省,出口日本、韩国等。2005年生产3.07万吨,近几年以销定产。2010年生产4.5万吨,很容易实现需要。
三、锰矿
(一)资源现状
据《截至200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2005年底,锰矿床有10 处,其中,中型矿床2 处,查明资源储量 955.2 万吨,约占全国锰矿总资源储量 5.7 亿吨的1.5%,在全国已探明锰矿资源的22个省(区、市)中,排名第9位。在西北地区仅次于陕西省。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昭苏县加曼台、和静县莫托萨拉、库车县卡朗沟、哈密市大水。昭苏县加曼台锰矿和莫托萨拉锰矿属中型矿床。区内锰矿以贫矿多、富矿少,以菱锰矿为主,氧化锰少。库车县卡朗沟锰矿较富。
(二)开发利用现状
据《2005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 年自治区共有锰矿企业15个,均属小型矿山,从业人数328 人,生产矿石1.94万吨,矿业总产值635.00万元,利润108.00万元。
(三)“十一五”规划及资源配置
1.“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生产锰矿石3万吨。
2.资源配置
锰矿资源分布南北疆,锰矿资源储量较大。昭苏县加曼台锰矿资源储量238.0万吨,设计生产规模5万吨;哈密大水锰矿资源储量5.2万吨,设计生产规模0.2万吨;库车县建材矿化工业公司第一、二、三矿资源储量40.2 万吨,设计生产规模0.9 万吨;拜城县矿业开发公司卡尔果尔锰矿第一、二矿资源储量25.9 万吨,设计生产规模0.4万吨。共计设计年生产规模6.5万吨。预计到2010年,生产3万吨锰矿石有资源保证。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产
新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色金属矿产12 种,有铜、镍、铅、锌、铝、镁、钴、钨、钼、铋、汞、锑,种类齐全。其中,主要矿产为铜、镍、铅、锌。
一、铜矿
(一)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资源现状
新疆铜矿产资源较丰富。据《截至2005 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2005 年底,铜矿产地37 处,其中,大型矿床1 处,查明资源储量228.2 万吨。据中国矿情资料,新疆铜矿资源属中等水平,在西北地区仅次于甘肃。
哈巴河县阿舍勒铜矿铜金属资源储量921932 吨,平均含铜品位2.43%,是全国最大的富铜矿,矿体集中,易于开发。喀拉通克铜镍矿一、二、三号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6.6 万吨。哈密市土屋铜矿金属资源量60余万吨,平均含铜品位0.65%。哈密市黄山东铜镍矿,保有铜金属资源储量19.0 万吨。哈密市黄山铜镍矿金属铜保有资源量20.8万吨。富蕴县索库都克铜矿铜金属保有资源量32.57万吨。
新疆铜矿资源特点:① 成矿类型多,可分7 种类型,包括正岩浆晚期熔离型铜矿、岩浆热液型铜矿、夕卡岩型铜矿、斑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层控型铜矿和沉积型铜矿;② 分布广,全疆有20多个县(市)均有铜矿上储量表;③ 共生和伴生多种有益组分,如喀拉通克铜镍矿除含铜镍外,伴生金、银、铂、钯、钴、硫等多种矿产。
总的来说,新疆铜资源富矿多,易于选矿,开发潜力很大。
2.开发利用现状
据《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年自治区共有生产矿山35 个,其中中型矿山1 个,小型矿山34个。从业人数1708人,开采矿石量78.45万吨,工业产值58450.95 万元。其中喀拉通克铜镍矿设计采、选规模30 万吨/年,2004年采矿32.2 万吨,选矿28.1 万吨。胶结充填法开采,采矿回采率98.51%。选矿回收率:铜90.06%,镍80.48%。矿产品由阜康冶炼厂加工。
小型铜矿精矿一般销售给内地有关企业,主要有喀什地区新鑫伽师铜矿、富蕴县乔夏哈拉金铜矿、鄯善县维权铜矿。采矿回采率65%~85%,铜选矿回收率85%~95%。
(二)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目标及资源配置和供需平衡
1.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目标
据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十一五”规划,到2010 年,生产金属铜5万吨。
2.资源配置与供需研究
阿舍勒铜锌矿铜金属储量921932 吨,矿山设计生产规模132万吨/年,铜品位2.43%,年产铜精粉13 万吨,金属铜2.975 万吨;喀拉通克铜镍矿一、二号矿体特富矿、富矿矿石保有储量1721万吨,金属铜 26.6 万吨,镍 15.6 万吨,贫矿矿石储量约3000万吨。该矿三期工程于2005 年开建,设计生产规模178 万吨/年,年生产金属铜1.5万吨;哈密土屋铜矿金属储量60万吨,设计规模380万吨,年产金属铜1.5万吨。
“十一五”末,上述三矿区年产金属铜59750吨。
二、镍矿
(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资源现状
据《截至200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2005年底,镍矿产地有7 处,查明镍金属资源量96.2万吨,其中,大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4处。新疆镍资源储量次于甘肃省,位居全国第2位。主要矿山有喀拉通克铜镍矿、哈密市黄山东铜镍矿、哈密市黄山铜镍矿。
2001~2006年,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对喀拉通克铜镍矿2号矿体勘探,探明特富矿、富矿矿石资源储量1226 万吨,金属铜17.9万吨,镍9.9万吨。一、二号矿体保有矿石资源储量1721 万吨,金属铜26.6万吨,镍金属15.6万吨。贫矿约3000万吨。
2.开发现状
据《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年有生产矿山14 个,其中中型矿山2 个,其余均为小型矿山。开采矿石 85.82 万吨,产值 54814.07 万元,利润20141.81万元。其中,喀拉通克铜镍矿已开采16年历史,2005年采出矿石量32.2万吨,选矿28.1 万吨,回采率98.51%,选矿回收率80.48%。采用浮选法优选铜,混合浮选出铜镍混合精矿。
哈密地区内的小矿山矿石主要销往甘肃金川公司。
(二)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及资源配置
1.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目标
据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十一五”目标,到2010 年,实现生产1万吨金属镍。
2.资源配置
2001~2006 年,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对喀拉通克铜镍矿二号矿体进行勘查,共提交特富矿、富矿矿石量1226 万吨,铜金属17.9万吨,镍金属9.9 万吨,一、二号矿体目前特富矿、富矿保有矿石储量1721 万吨,铜金属26.6 万吨,镍15.6 万吨。贫矿矿石约3000 万吨。矿山三期工程于2005 年开建,设计采矿规模178万吨,达产后年产金属镍1.12 万吨,可实现“十一五”规划生产金属镍1万吨的目标。
三、铅锌矿
(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资源现状
新疆铅锌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区和克孜勒苏州。
据《截至200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2005年底,铅锌矿产地34 处,其中,大型1 处,中型4处。铅查明资源储量65.9 万吨,锌查明资源储量135.4 万吨。新疆探明的铅锌资源储量在全国属偏少的省、自治区。
哈巴河县阿舍勒铜锌矿一号矿体探明锌金属资源储量40.9 万吨,锌矿石品位2.78%;富蕴县可可塔勒铅锌矿铅金属保有资源储量27.9万吨,锌54.3万吨;阿图什市霍什布拉克铅锌矿铅保有资源储量7.1万吨,锌15.5 万吨;阿克陶县塔木铅锌矿,铅保有资源储量4.0万吨,锌13.2 万吨;阿克陶县卡兰古—托克拉克铅锌矿,铅保有资源储量17.6万吨,锌0.5万吨。
2.开发利用现状
据《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年自治区共有铅锌矿18个,从业人数1203 人,生产铅矿石23.66万吨,锌矿石19.28万吨,铅矿产值6670.40 万元,锌矿产值2439.19万元。其中,富蕴县可可塔勒铅锌矿生产规模为年采矿石量15 万吨,2005 年生产铅精粉0.16 万吨,锌精粉0.30万吨。
(二)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目标及资源配置
1.铅矿
(1)“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生产铅精粉2万吨。
(2)资源配置。可可塔勒铅锌矿属大型铅锌矿床,矿山正在技改,以扩大生产规模,2010年年产铅精粉1 万吨;霍什布拉克、卡兰古—托克拉克、塔木铅锌矿等矿山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年产铅精粉1万吨。“十一五”末,可实现生产铅精粉2万吨的目标。
2.锌矿
(1)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 年,生产锌粉6.5万吨。
(2)资源配置。哈巴河县阿舍勒铜锌矿探明锌金属资源储量40.8 万吨,品位2.78%,矿山生产规模132 万吨/年,年产品位50%的锌精粉5.58 万吨;霍什布拉克铅锌矿等矿山年生产锌精粉1 万吨以上。“十一五”末,可实现生产6.5 万吨锌精粉的目标。
第三节 贵重金属矿产
一、金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一)资源现状
新疆黄金资源丰富,岩金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州、塔城地区。砂金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市、福海县、若羌县阿尔金山。全疆85 个县(市)中有63 个县(市)发现黄金,已有36个县(市)生产黄金。
据《截至2005 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 2005 年底,岩金矿产地 44 处,查明资源储量92118.6 千克,其中,大型矿床1 处(阿希金矿),中型矿床2处,小型金矿床41 处。阿希金矿矿石保有资源储量763.3 万吨,金金属量37.6 吨;哈图金矿矿石资源储量量320 万吨,金金属量16.58 吨;多纳拉萨依、托库孜巴依矿探明资源储量23 吨。砂金上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10 处,2005 年查明资源储量18292 千克。
全疆伴生金矿1处(喀拉通克铜镍矿),2005年查明资源储量2949千克。
(二)开发利用现状
1985~1995 年是新疆黄金工业大发展时期,黄金产量迅速增加。1999年,黄金产量达21万两,居全国第6 位。以后这些年当中,新矿产地发现少,矿山资源逐步枯竭,产量下降。
据《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年黄金生产矿山102个,其中,大型矿山1个,中型矿山1个,小型矿山100个,生产黄金矿石187.29万吨,产值67181万元,利润5500万元。2005年黄金产量18.33万两,居全国第13位。其中,阿希金矿生产黄金29184 两,哈密金矿生产黄金10006两,哈图金矿生产黄金8000 两,哈巴河县多拉纳萨依金矿、托库孜巴依金矿生产黄金5928.86两。其余均为小矿山生产,这些小矿山年生产黄金3.8万两。
露天开采回采率90%~99%,地下开采回采率在61%~85%,贫化率 8%~20%。全泥氰化浸出率 90%~95%。浮选回收率85%。
(二)其他贵重金属资源现状
1.银资源现状
据《截至200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2005年底,银矿产地7 处,查明资源储量838.3 千克,均属伴生银矿产,为小型矿床。
2.铂资源现状
据《截至200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2005年底,铂矿产1 处,查明资源储量2838 千克,为喀拉通克铜镍矿伴生矿产,属小型矿床。
3.钯资源现状
据《截至200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截至2005年底,钯矿产1 处,查明资源储量1638 千克,为喀拉通克铜镍矿伴生矿产,属小型矿床。
二、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及资源配置
(一)自治区“十一五”黄金工业规划
根据自治区黄金工业“十一五”规划,到2010 年,生产黄金10吨,即32万两。
(二)黄金资源配置
1.重点矿山资源保证程度
乌鲁木齐望峰金矿保有资源储量1441千克,品位6.62克/吨。哈密金窝子210 金矿保有资源储量1083 千克,品位5.08 克/吨。青河县野马泉金矿,保有资源储量1978千克,品位4.2克/吨。托里县包古图金矿保有资源储量5738 千克,品位6 克/吨。4 个矿山扩大规模后,可产黄金20000两。详见表5-2-2。
表5-2-2 重点黄金矿山资源保证程度表
2.建设新矿山
鄯善县喜迎、梧桐南金矿区金金属保有资源量5980 千克,品位4.3克/吨,生产规模9 万吨/年,年可生产黄金9288 两;鄯善县康古尔外围金金属保有资源量1957 千克,品位5.28 克/吨,生产规模9万吨/年,年可生产黄金11404 两;昌吉市萨尔达拉金矿区金金属保有资源量3129千克,品位6.1克/吨,生产规模9万吨/年,年可生产黄金13176两;和丰县阔尔真阔蜡金矿区金金属保有资源量1855千克,品位9.2克/吨,年生产规模9万吨,年产黄金19872两。
以上4个矿山建成后,到2010年可生产黄金40000两。
3.积极发展和支持其他形式的企业开采黄金,2005 年这类矿山企业70多个,到2010年黄金可产黄金150000两
综上所述,到2010年,自治区可生产黄金328304两。
第四节 稀有金属
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一)资源现状
新疆稀有金属矿产丰富,有铍、锂、钽、铌、铷、铯、锶、锆等8种。据《截至2005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铍探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铯第五位,锂第6 位,钽第9位,铌第10位。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市、富蕴县、福海县和青河县。阿勒泰地区锂矿资源储量63087吨,其中可可托海一矿保有资源储量16621 吨。阿勒泰地区铍矿保有资源储量140288 吨,其中,可可托海一矿71240吨。
(二)生产现状
据《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报表》,2005年自治区共有稀有金属矿山10 个,其中,国有矿山2个。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可可托海一矿,从业人数806人,生产锂精粉4000 吨,产值1133.60 万元;铍精矿800 吨,钽铌矿19吨,产值398.00万元。该矿所选锂矿石为已闭坑3号脉采出堆放的矿石,矿石含氧化锂品位0.35%,氧化铍0.06%,选矿回收率分别为32.8%、25%,选矿难度大。
二、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及资源配置
(一)锂矿
1.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指标
据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十一五”规划,到2010 年,锂盐生产量1万吨。
2.资源配置
实践表明,每生产1 万吨锂盐需8 万吨锂精粉,2005 年生产锂精粉4000吨,按照该水平计算,缺口7.6 万吨锂精粉。可可托海一矿Li2 O保有资源储量16621吨,2005年仅生产0.4万吨Li2 O;富蕴县柯鲁木特112号矿山开采条件恶劣,难以开采;新建福海县库卡拉盖锂矿、柯鲁木特117 号锂矿困难大。根据规划,2010 年完成生产1万吨锂盐所需锂精粉只能靠进口及内地购进7.6万吨。
(二)铍矿
1.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目标
到2010年,年生产铍精矿1000吨。
2.资源配置
2005年可可托海一矿选矿厂生产800 吨铍精矿,可可托海一矿铍(BeO)资源储量71240 吨,较丰富,有利于扩大选矿规模。“十一五”末,可实现年生产0.1万吨铍精矿的目标。
⑦ 阿尔金铁、铜、镍、金成矿带(Ⅰ2)
该成矿带与阿尔金造山带空间上相互一致,地处塔里木地块东南缘,其南以阿尔金断裂带与昆仑造山带和柴达木地块毗连。成矿带地层,北部主要为蓟县系碎屑岩、含叠层石碳酸盐岩,其下部为本区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矿源层和矿体赋存层位。南部主要由新太古-古元古界阿尔金岩群,青白口系含叠层石碳酸盐岩及大量中、新元古代古变质侵入体组成。古生代火山岩发育在红柳沟-拉配泉结合带和阿尔金断裂带中,为变质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中生界仅见侏罗系,为断陷盆地杂色碎屑岩系夹煤线沉积,分布零星。
侵入岩自新太古-古元古代、晋宁期、加里东-华力西期、燕山-喜马拉雅期均有分布。加里东-华力西期岩浆岩是本区侵入岩主体。超基性-基性岩沿南北两条结合带发育,以斜辉橄榄岩、辉长岩、橄榄辉绿岩为主,是铜、镍硫化物矿的成矿母岩。中酸性侵入体以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为主,部分岩体与老地层接触蚀变带具硅化、绢云母化,发育热液型细脉浸染状铜矿化。燕山-喜马拉雅期主要发育钾长花岗岩及钾长伟晶岩脉。
区内构造类型大部分是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复合产物,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体,其中拉配泉结合带发育的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是本区铜、金矿床的主要矿源层和含矿岩系,金矿则受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控制;木纳布拉克-巴什瓦克-芒崖新元古-早古生代结合带(以下简称木纳布拉克-芒崖结合带)是石棉矿主要赋存的部位;阿尔金断裂带对铜、镍、铂、铬硫化物矿床、点的形成和分布起控制作用。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化点及多元素综合异常,主要沿阿尔金断裂带分布。该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中型铁矿床2 处,小型矿床(铜、金、铁)6处,矿(化)点18处。这些矿床(点)的产出反映了成矿带内金属矿石的堆积环境、形成条件和成矿作用方式的差异。因此,根据含矿建造、矿床类型、矿石组合和区域分布等特征,将该成矿带进一步划分出两个成矿亚带。
1.阿尔金北铁、铜、金成矿亚带(Ⅰ2-1)
位于阿尔金造山带北部(包括木纳布拉克-芒崖结合带以北地区),带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中元古界及古生界。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发育。目前,在该成矿亚带拉配泉结合带已发现铁、铜、金矿床、点13处和围绕青白口系分布区的砷、锑、金多元素综合异常带,其中有中元古代沉积变质型中型铁矿床2处,产于奥陶纪拉配泉群中的块状硫化物型小型铜、多金属矿床2 处、斑岩型小型金(铜)矿1 处及小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1处,相应的铁、铜、金矿点7处,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
2.阿尔金南长沙沟-茫崖铜、镍成矿亚带(Ⅰ2-2)
该成矿亚带位于木纳布拉克-芒崖结合带以南,与阿南陆块和阿尔金断裂带范围基本一致,带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涉及的地层、岩石单元复杂,从元古宇到中新生界均有。矿化与镁铁-超镁铁质杂岩相伴,主要有铜镍矿、方铅矿、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等硫化物矿化,沿阿尔金断裂带长沙沟-清水泉一带分布。目前已发现沉积型和矽卡岩型小型铁矿床各1 处,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化)点3 处,岩浆热液型铁、铜-镍、铅矿(化)点8 处,铜、镍、铂、金、钴、铅多元素综合异常和铜、镍、钴多金属综合异常各1处。显示了该成矿带铜、镍、铂、铅、钴等矿产资源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⑧ 阿富汗贫瘠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你知道的有哪些
说到阿富汗这个国家,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战争、贫穷等词汇,然而其实阿富汗是一个隐形的富豪,因为阿富汗的贫瘠土地之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旦这些矿产资源能得到合理开发,就能大大改善阿富汗的经济状况。
虽然阿富汗拥有着相当多的矿产资源,但是由于目前的阿富汗还没有矿产开采设备和能力,加工条件也处于较低水平,所以令这些丰富的资源还无法进行开采,只能埋藏于地下。本来当时美国打算和阿富汗共同开发这些资源,但是由于美国的冶金工业的规模不够,导致这个计划无法进行,而未来,最有可能和阿富汗进行合作开发资源的国家就是我们中国。因为中国有着完善的矿产开发和加工产业链,同时中国离阿富汗很近,所以中国是很可能和阿富汗合作开发矿产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