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应该怎么利用自然资源
扩展阅读
如何降低空调费用 2025-05-24 04:57:05
茶杯头怎么卡无限钻石版 2025-05-24 04:56:24
驾校教学工具是什么 2025-05-24 04:48:32

应该怎么利用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7-18 10:43:20

A.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怎样能更好利用

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其实地球上的一切一旦人类掌握了它的用途都可以算作资源,所以这个问题类似于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根本上讲这些资源源于太阳能,举几个例子:
1)生物作为食物资源,人类以其他生物作为食物是要摄取能量,其中一些生物自身可以合成能量(如植物可以光合作用合成能量),一些生物靠其他生物为食物获取能量(这些生物具有的能量更多),但无论是哪一种,它们的能量源头都是太阳能;
2)水资源气候调节,太阳照射水体,以辐射的形式将太阳能传递至水体,水体的热能增加温度升高会发生汽化从而吸收周围热量降低周围温度。(当某地温度低时水也会液化放出能量使得周围升温,这个能量的源头依然是太阳能);
3)矿物作能源物资,矿物的形成跟地质运动分不开,而地质运动和太阳的活动分不开(有些矿物如煤本身就是生物遗体形成的,更是和太阳有渊源);
至于后面的两条似乎跟太阳关系不大了,这是伴随地球形成的,不过森林草原的出现肯定离不开太阳的
这是个人见解,如若偏激有误请谅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B. 人类应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该节教材以水资源作为案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材首先介绍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介绍的重点是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接着阐述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紧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在活动中安插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作为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和巩固以上的观点,把知识及时归纳总结,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去。又在此基础上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会随之改变,强调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可用的水资源却不断的减少,最后提出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C. 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既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类若想永续利用和保护好自 然资源,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鉴于可再生资源的周期性和不 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为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我们必须坚 持适度、科学的原则。

适度就是要合理利用,即可承受的开发强度、避免浪费和破坏, 同时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科学就是要用科学的技术保证最大 限度地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用科学的理念保证以最正确的方式利用自 然资源。例如,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在满足涉及国计 民生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少开采,多开发清洁、可持续利用的风能、 太阳能等替代能源。对渔业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通过限制渔 获量、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等措施。

D. 怎样合理利用我们的自然资源

从起始原料出发,发展原子经济性的,高选择的利用自然资源从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方面考虑,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发展生物质能)

E.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国家保护整 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 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 免侵害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改善城乡生态 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积极治理和恢 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同时积极参与保护全球 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活动。到2000年,使环境 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资源、环 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到2000年的具体目 标如下:
(a)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300亿吨 左右,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 率达到20%左右;
(b)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100~ 2300万吨,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0%,城市居民燃气 化率达60%,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7亿平方米;
(c)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45%-50%,控制有毒有害废物污染;
(d)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维持1990 年水平,城市环境噪声达标率比1990年提高15~20个百 分点;
(e)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大力植 树造林,1991~2000年净增有林地面积1900万公顷左右,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左右;
(f)预防和控制荒漠化扩展;加强 水土保持工作,今后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 平方公里;
(g)保护耕地资源,控制建设占用 耕地,200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22亿公顷,扩大耕地 面积,1991~2000年新增耕地面积330万公顷;
(h)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 1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同时注意保护所有自 然生态系统。
2.4 保证上述目标实现的主要对策 应包括: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 开放,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特 别是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战略目标指标体系的建设,以及资 源环境、生态综合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社会经济 发展计划统计系统,信息支撑系统,以及发展教育 事业,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实施能力在内 的能力建设;
(c)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
(d)因地制宜,有步骤地推广可持 续农业技术;
(e)重点开发清洁煤技术,大力发 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
(f)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资 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产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压力;
(g)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努力实现废物产出最小量化和再资源化,节约资源 、能源,提高效率;
(h)加速“小康住宅”建设,改善 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
(i)组织开发、推广重大环境污染 控制技术与装备;
(j)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水处 理,保护、扩大植被资源,以生物资源合理利用支 持物种保护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努力提高土 地生产力,减少自然灾害。

F. 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加强环境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公众的环境意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有极大影响,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社会基础还相当薄弱,尽快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其意义十分重大。

必须大力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各种宣传舆论媒介应十分注意引导民众自觉地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逐步使保护资源与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每个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2、把保护自然资源提到国策的高度来认识

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好环境就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这是我们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应有的最基本认识。在生产力中,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然资源,它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

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要大力保护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3、加快立法步伐,法律制定法典化,加强执法力度

为了避免自然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的交叉、重复和矛盾,要尽快着手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或基本法律,以构成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典。

在健全完善法制的同时,应彻底纠正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对环境执法进行有效监督。

4、加快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研究,并将其计入生产成本

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计算和统计上,应该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程度,以环境资本折旧的形式表现和反映出来。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要求实现真正的价值和价格,即把在生产、消费和处理过程中,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而消耗的全部费用真实地反映出来。

5、环境管理中的评价、“三同时”、限期治理等制度在实施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现有环境评价制度在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应加以完善,在环境评价工作中对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应明确界限。

成立由掌握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分析方法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队伍,对建设项目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影响作出评价和定价,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超过生态阈限的建设项目应坚决杜绝上马。

6、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使我国经济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应该怎么利用自然资源扩展阅读

自然资源特征

1、数量的有限性。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2、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着地域差异;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3、资源间的联系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

4、利用的发展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G. 人类应该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开采技术,注意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可在生能源

H.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矿产资源。 拿大多数家庭的厨房来说,就是一个矿物产品的展览室: 做饭用的铝锅,炒菜用的铁锅,调味用的食盐,盛饭用的瓷碗, 还有烧饭用的燃料——煤或天然气,以及许多的瓶瓶罐罐, 都是由矿物经过加工做成的。至于现代工业生产中制造火车、 轮船用的钢铁,制造飞机用的铝,火力发电用的煤, 化学肥料用的磷,等等,更离不开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它的形成一般都需要经过千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 目前开采一点就少一点,难以再生,因此, 对矿产资源更要爱护和合理利用。 现在,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 不少地方存在着严重浪费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因此, 对矿产资源一定要有计划地勘探,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认真执行国家的矿产资源法,做好矿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开采后的矿区地表,要进行树木复植或复恳。�0�2

I. 应用自然资源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应用自然资源的三大原则是“充分使用,永续利用,环境友好”。

(1)充分利用

就是要充分发挥所拥有自然资源的作用,让这些自然资源能够通过生产者的劳动,变成受市场欢迎的商品。需要说明的是,要对拥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如果创业者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就应该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上狠下功夫,将土地开发利用作为主攻方向,生产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如果创业者山场资源比较多,就应该在山场资源的开发上狠下功夫,将山场的开发利用作为主攻方向;如果创业者的淡水资源比较多,就应该在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上狠下功夫,发展与淡水资源相匹配的生产。

(2)永续利用

永续利用指的是不能够搞掠夺式生产,要维护资源的长期开发功能。比如土地资源,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少(不到1.4亩,只有世界平均面积的1/3左右),必须进行保护性利用。这就要求在开垦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在土地的生产利用上,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土地多施用农家肥,农家肥是动物的排泄物、植物残体以及一些可降解的生活垃圾。追索起来,都可以从土地产出上找到其源头。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粮食、蔬菜以及畜牧业上所需要的饲料,很多就是来自于土壤。从化学元素的角度上说,本身就是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以粮食、蔬菜等多种形式离开土地,流向农家、小城镇、大城市,诸多的营养元素并没有回到起源地——农田,而是在人群较多的地方变成了垃圾,还污染环境,变成了一害。与此同时,其原产地的土地,却慢慢地变瘠薄,生产力有所下降。笔者曾在江汉平原的长江边一个乡镇调查,当地农民向笔者请教如何施肥,并且说施肥的成本越来越高。调查表明,当地农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用农家肥,麦子收获之后种植一季中稻商品肥的货币需求已经从100多元升至400多元人民币,并且中稻的效果还赶不上以前。那可是在江汉平原上长江边的土壤,原本十分肥沃。这就说明,即使再好的土壤,如果不进行保护性使用,同样会受到影响。

(3)环境友好

环境友好指的是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掠夺式开发。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农业生产上,有些地方曾一度滥用商品肥和化学农药,严重影响了其农产品的品质。一些人们将禁用农药施用在农作物上,农药的超标、超量现象严重,一些化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排放在农田,这不仅破坏了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这些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绝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掠夺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