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工程是什么
东、中、西三线工程分别是:
1、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调水规模为148亿立方米,规划分三期建设。
2、中: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我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福祉的百年大计。
3、西:按照总体规划,西线工程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具体方案正在深入研究论证中。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简介:
经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在分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根据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三条调水线路互为补充,不可替代。本着“三先三后”、适度从紧、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简介
‘贰’ 水电五局万州最新中标项目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8
‘叁’ 重庆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江津段施工地址
是在江津区油溪镇华龙村正式开工。
另外补充说明下:渝西水资源配置项目是重庆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跨多区重大调水工程,属于国家2020—2022年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通过新建长江、嘉陵江提水工程,向渝西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改善受水区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并退还被挤占的农业灌溉用水。
‘肆’ 渝西水利土石方工程好久开工
渝西水利土石方工程2022年1月10号开工
【法律依据】
作为重大引调水项目,我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渝西工程”)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以下简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据了解,渝西工程是我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项目,目前各节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最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工程金刚沱泵站已完成施工营地建设场地平整。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等全国重大引调水工程一同被纳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也是重庆7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中唯一的水利基建项目。
渝西工程是一等大(1)型水利工程,初设批复总投资143.45亿元,辐射范围面积1.18万平方千米,涉及重庆长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区域,包括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11个区和重庆高新区,将新建长江金刚沱、嘉陵江草街等泵站20座、调蓄水库3座,新建输水管道448公里(其中隧洞81公里)。工程采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组团”的总体布置格局,划分为六大工程区域,分别是金刚沱泵站工程、圣中水库工程、东干线工程、西干线工程、嘉陵江干线工程、北片供水工程。
目前,东干线工程德感加压站至九龙坡西彭输水管线已全面开工;西彭水厂连通线顶管段开始工作井开挖施工;德感加压泵站已累计完成开挖量的95%,泵房主体计划今年5月底前完工。西干线工程已完成临江加压站、张家坡泵站施工营地场地平整;永安隧洞进出口,临江加压泵站,永安隧洞1、2、3号支洞正开展施工道路及临建设施施工。嘉陵江干线工程已完成璧山区古道湾公园段沟槽土石方开挖及管道安装,正在按计划工期顺利推进红岩隧洞出口至新区水厂段输水管线工程建设;位于合川区的渭沱提水泵站正在进行主体基坑、围堰挡墙及截水沟和边坡开挖施工;渝西工程最早开工的试验段油德隧洞全长3534米,计划今年5月底贯通。
作为渝西工程最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工程,金刚沱泵站在去年12月23日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施工营地建设场地平整,正在加紧施工中。该项目是重庆唯一一座大(一)型泵站。据介绍,金刚沱泵站所在的长江取水口,设计洪水位与枯水位相差22.67米,为全国同类工程中水头变化最大。该机组设计年运行6724小时,也就是平均每天要运行18.5小时,为全国中低扬程泵站中日平均运行时间最长,国内尚无已成资料可借鉴。对此,项目业主联合有关设计院和制造厂商,根据泵站特征、运行要求并结合当地长江泥沙、水文特性等基本情况,对金刚沱泵站叶轮模型进行了研发,攻克了取水扬程变化幅度达22.67米的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内叶轮研发技术空白。
‘伍’ 分别说明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工程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联叶河段及其支流雅砻江长须河段、大渡河斜尔尕河段筑坝引水,通过引水隧洞穿越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进入黄河,供水范围是黄河上中游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六省区的部分地区。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意义重大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国土整治的关键性工程,对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系列因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 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个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现在,该工程已开工在即,这是本世纪初我国人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但人均拥有水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另外,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加剧了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的严重程度。我国幅员辽阔,降雨的时空分布和年内分配的差异,导致水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丰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七大河流总径流量的81%,人均水资源和亩均水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7.2%,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目前,北方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5%,耕地占全国的65%,GDP占全国的47.5%,但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4。北方地区河流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现象日趋严重。联合国亚太经合会在《2000年亚太地区环境状况》的报告中,将我国的北方地区与中亚的里海盆地并列为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地区。 由于上述人均量不足和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特征,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和必须妥善处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与前面的两步战略目标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地区协调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明显改善。 目前,我国虽然已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在日渐突出,并呈继续恶化的趋势,表现在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水平的差距还在逐步扩大。我国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地域之间,造成这种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华北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保障该地区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基本要求,必将有助于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鉴于我国南北之间的差异也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也将有助于控制这种差异的扩大。同时,现代化还意味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意味着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严重制约了这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引发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表明,只有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才有可能为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使该地区满足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要求。当今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992年世界环境首脑会议指出:“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发展途径,我们能够帮助那些需要改善生活的人们,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并为我们全体带来更为繁荣的未来。”这正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宏观意义之所在。 总之,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坏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陆’ 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万州水利枢纽工程是真的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2
‘柒’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通过新建长江、嘉陵江提水工程,向渝西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改善受水区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并退还被挤占的农业灌溉用水。2020年4月17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向媒体发布消息称,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可研报告正式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这是重庆市直辖以来最大gx规模的水利工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辐射范围包括重庆市长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区域,面积1.18万平方千米,涉及重庆市沙坪坝、九龙坡等11个区。
(7)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路线怎么走扩展阅读:
预计到2030年,工程供水量占受水区供水总量的52%。当地河流径流量可比现状增加约4亿立方米,退还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的生态edl用水0.7亿立方米,可改善灌溉面积106.7万亩,为944万城镇人口提供水质更优的长江水。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城镇供水的骨干水源,形成长江、嘉陵江两江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有效提升渝西地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捌’ 中电建2021年重庆万州区中标项目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