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铝土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截至2005年末,我国已探明铝土矿床(点)350处(图1.3;表1.2),分布在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26.58亿t。其中基础储量7.31亿t,占总资源储量的27.4%;资源量19.27亿t,占总资源储量的72.6%。
表1.2 中国铝土矿资源储量表(截至2005年)
注:数据来源:2005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2006)。2008年底河南累计实际查明铝土矿资源储量7.77亿t,居全国第二位。
图1.3 中国铝土矿资源储量占比图
我国铝土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山东等地区,其查明资源储量合计约占全国总储量的96%,其他拥有铝土矿资源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源储量合计仅占4%(图1.3)。
山西省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吕梁地区、忻州地区和阳泉市。
河南的铝土矿资源集中分布在黄河两岸、京广线以西的巩义、登封、偃师、新安、渑池、三门峡、陕县、宝丰、鲁山、汝州、禹州、新密等10多个县境内。
广西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平果、田东、德保、靖西、杜县和崇左等县(市)境内,属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品位较富,开采便利。
贵州省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遵义、息峰、开阳、瓮安、正安、道真、修文、清镇、贵阳、平坝、织金、苟江、黄平等十几个县(市)境内。
山东省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淄博、枣庄、新泰和洪山等县(市)境内,矿石品位较低,目前资源已近于枯竭,境内氧化铝企业主要依靠省外和国外供应矿石。
此外,在海南、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新疆、宁夏、河北等省(区)也有铝土矿发现。
中国铝土矿资源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中国铝土矿大部分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占全国铝土矿总储量的98.46%。而三水铝石型铝土矿仅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有少量发现,它们的储量仅占全国总储量的1.54%。
2)中国铝土矿矿石多具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铝土矿矿石Al2O3质量分数一般为60%~70%,国外三水铝石型铝土矿Al2O3质量分数仅为45%~58%。我国铝土矿矿石铝硅比值相对国外而言一般较低。初步统计,铝硅比值大于7的矿石仅占27%,铝硅比值5~7的矿石占35%,铝硅比值小于5的矿石占38%。
3)中国铝土矿除了分布集中外,以大、中型矿床居多。储量大于2000万t的大型矿床共有31个,其拥有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9%;储量在2000~500万t之间的中型矿床共有83个,其拥有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7%。大、中型矿床合计占到了86%。
4)总体上说,中国铝土矿的质量比较差,加工困难、耗能大的一水硬铝石型矿石占全国总储量的98%以上。在保有储量中,一级矿石(w(Al2O3)为60%~70%,铝硅比值≥12)只占1.5%,二级矿石(w(Al2O3)为51%~71%,铝硅比值≥9)占17%,三级矿石(w(Al2O3)为62%~69%,铝硅比值≥7)占11.3%,四级矿石(w(Al2O3)>62%,铝硅比值≥5)占27.9%,五级矿石(w(Al2O3)>58%,铝硅比值≥4)占18%,六级矿石(w(Al2O3)>54%,铝硅比值≥3)占8.3%,七级矿石(w(Al2O3)>48%,铝硅比值≥6)占1.5%,其余为品级不明的矿石。
5)中国铝土矿适合露采的矿床不多。据统计,露采矿床只占全国总资源储量的34%。
6)与国外红土型铝土矿不同的是,中国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常共生和伴生有多种矿产。在铝土矿分布区,上覆岩层常产有工业煤层和优质石灰岩。在含矿岩系中共生有半软质粘土、硬质粘土、铁矿和硫铁矿。铝土矿矿石中还伴生有镓、钒、锂、稀土金属、铌、钽、钛、钪等多种有用元素。在有些地区,上述共生矿产往往和铝土矿在一起构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铝土矿中的镓、钒、钪等也都具有回收价值。
2. 广西百色是个怎样的城市,发展的怎么样
一、基本情况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邻,东与南宁市相连,南与越南交界。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百色地区,成立地级百色市。全市现辖12个县(区)135个乡(镇、街道),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98万人,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以铝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广西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在全国具有特殊性、典型性。
——作为革命老区,这里是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5000多红军将士和无数革命群众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全市有126个老区乡镇,占全市乡镇的93%;有1542个老区村,占全市行政村的87%。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这里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边境地区,百色与越南的边境线长360.5公里,从近代至1986年,这里是抗法、抗美援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百色各族人民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靖西、那坡两县边境地区群众长期承担着守边和发展的双重任务,付出巨大奉献和牺牲。
——作为大石山区,百色山区占总面积的95.4%,平地台地只占4.6%,且土地石漠化严重,全市有近1300万亩的石漠化土地,其中强度以上石漠化土地近700万亩。
——作为贫困地区,百色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全市12个县(区)中有10个是国家重点扶贫县,2个是自治区重点扶贫县。经过多年扶贫攻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总体上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发展基础、自然条件等影响,到2010年底,全市还有贫困人口约59.26万人,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作为水库移民区,百色境内目前在建、新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7个,地方老水库188座,全市水库移民人口达12万多人,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百色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我市已探明矿产有57种,是我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其中铝土矿已探明储量7.8 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煤的储量在4.5亿吨以上,现已成为广西产煤的主要基地,此外还有锑、铜、石油、天然气、黄金、水晶等十多种矿藏名列广西前茅。目前,我们正按照国家关于“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的发展定位,着力把百色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二是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土山面积3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9%;野生动物资源100多种,植物资源2775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多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
三是水能资源丰富。全市境风水资源总量约为216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有600万千瓦以上,已经开发的水电资源460多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基地。
四是旅游资源丰富。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等红色旅游,天坑、峡谷、原始森林等绿色资源,壮、汉、瑶、苗、彝、仡佬和回七个民族的多彩风情资源等,国内一流、世界少有。现拥有6个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五是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气候资源。右江河谷是与海南岛、西双版纳齐名的中国最好的三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之一,被誉为“天然温室”、“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是我国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拥有“中国芒果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八渡笋之乡”、“中国茴油之乡”的美誉。广西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坐落在这里。
六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百色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南宁—百色—昆明高速公路、隆林—百色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363公里,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高速公路共7条约530公里;南昆铁路贯通百色,目前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铁路共5条约630公里;百色机场已开通百色—广州、百色—桂林、百色—重庆三条航线(航班);右江航运正在加快形成1000吨级航运能力,可直达广州、香港;与越南有国家一类口岸1个、二类口岸2个和6个边贸点。目前百色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
近年来,百色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机遇,认真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立市战略,围绕建设“四地一带一枢纽”的战略目标,加快资源开发、产业振兴步伐,逐步形成了铝、电、煤、糖纸、石化、铜、锰、食品加工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63.5亿元,同比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6.2亿元,同比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亿元,同比增长20.7%;财政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461元,同比增长13%。
3. 广西百色在什么地方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介于东经104°28'-107°54',北纬22°51'-25°07'之间。总面积3.6252万平方公里,西与云南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兴义市毗邻,
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
(3)百色市铝土矿资源占广西多少扩展阅读
百色市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
百色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9.0°C 至22.1°C ,最高气温36.0°C-42.5°C,最低气温-2.0°C-5.3°C,年平均日照1906.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14.9毫米,无霜期为357天。
百色市境内地表河流分属两大流域、两大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有西江水系,主要为西江干流上游南盘江、红水河、西江主要支流郁江上游——右江;属红河流域的有西南国际水系百都河,经越南流入北部湾。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2.4亿立方米。
百色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煤、锰矿、石油、金、铜、锑等查明资源储量在广西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6种,重要矿区(床)198处,其中大型矿区(床)29处,中型矿区(床)50处,小型矿区(床)119处。
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矿、煤矿、锰矿、金矿、铜矿和锑矿。
截至2015年末,百色市主要地类面积数据如下:耕地总面积448555.87公顷,园地总面积212824.82公顷,林地总面积2263201.95公顷,草地总面积227228.50公顷;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面积66157.1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总面积34510.5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总面积68441.05公顷;其它土地总面积299211.75公顷。
4. 百色什么资源丰富
百色矿产资源最丰富。
百色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煤、锰矿、石油、金、铜、锑等查明资源储量在广西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6种,重要矿区(床)198处。
其中大型矿区(床)29处,中型矿区(床)50处,小型矿区(床)119处。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矿、煤矿、锰矿、金矿、铜矿和锑矿。
地势:
百色市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
5. 百色什么资源丰富
百色铝土矿资源丰富。
百色市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
百色市是全国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
百色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煤、锰矿、石油、金、铜、锑等查明资源储量在广西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6种,重要矿区(床)198处,其中大型矿区(床)29处,中型矿区(床)50处,小型矿区(床)119处。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矿、煤矿、锰矿、金矿、铜矿和锑矿。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5年广西全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保护资源、支持发展、维护权益”的职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05年全区国土资源管理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严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力度;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管理。①编制了《广西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②全面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③稳步推进和实施专题规划;④较好地完成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保障工作成效明显。保障了自治区重大项目以及高等学校、中国—东盟博览会配套项目、重点工业园项目等用地;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占补平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地籍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国土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进一步开展了海洋管理工作;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加大;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队伍建设。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截至2005年11月底,全区共有农用地17 891 430.01公顷,建设用地909 682.87公顷,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678 669.5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2 191.15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48 822.15公顷,未利用地4 954 696.92公顷。2005年广西土地利用情况见图1。
2005年广西各类用地面积变化总量为117 607.3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5%,其中农用地净减103 481.93公顷,净减0.06%;建设用地净增19 600.74公顷,净增2.20%;未利用地净减9 252.55公顷,净减0.19%。
图9 2000~2005年广西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对比
全区通过土地动态巡查发现土地违法行为3 060件,涉及土地面积231.82公顷,涉及耕地面积94.24公顷。动态巡查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中,被及时制止的2 703件,制止率88.33%。直接挽回经济损失310.32万元。
2005年全区共拆除违法占地建筑物2 799.56平方米;没收地面构建物2 206.28平方米;收回土地10.78公顷,其中耕地 3.10公顷;吊销采矿许可证 5件,收缴罚没款3 890.35万元。
全区追究有关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责任人6人,其中给予3人行政警告处分,3人党纪警告处分。全区刑事案件移送30人,受刑事处罚12人。此外,因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被公安部门治安拘留70人以上。
(二)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主要类型
2005年广西全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发生的形式多样,土地方面主要有: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破坏耕地、非法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矿产方面主要有:无证采矿,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非法转让采矿证,越界采矿等。
1.未经批准占用土地
2005年,立案查处未经批准占用土地案件1 840件,占当年发案当年立案总数的78.36%。从违法主体上看,个人未经依法批准占用土地建房依然是该类违法行为的主体,占95.89%。从案件涉及土地面积看,只占该类涉案土地面积的45.53%。虽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未经批准用地案件宗数不多,但案件涉及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占了全区未经批准用地的54.47%。
2.破坏耕地
2005年立案查处的破坏耕地案件374件,涉案耕地面积为10.14公顷,虽然,破坏耕地的案件仍占了一定的数量,但涉及破坏耕地案件的土地面积已大幅度减小。破坏耕地主要是耕地的使用权人,占破坏耕地案件数的99.2%。
3.非法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
非法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立案169件,占当年发生案件立案总数的7.2%,与2004年度相比,减少了17.56%。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仍主要是个人行为,占当年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立案总数的95.8%。该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城镇和城郊以及城乡结合部。
4.无证采矿
2005年全区立案查处的矿产违法案件 603件,无证开采案占了当年立案总数的84.41%。个体采矿者仍是无证开采的主体,占无证开采立案总数的97.44%。无证采开行为多为个人非法采煤、采沙、抽沙、采锰等。
(三)2005年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分析
1.2005年发生的违法案件减幅明显
与2004年度相比,2005年全区违法行为发现数减少2 038件,立案数减少976件,减幅分别达26.69%和15.49%。当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涉及的面积也比去年减少近65%。
2005年发现违法案件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1)通过近两年的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宣传,社会公众对土地管理的支持度增加,个人和集体依法用地的意识提高,土地执法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2)近两年来,土地市场秩序和矿业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中狠抓了违法案件的查处:一方面通过加大对违法建筑、违法矿井的拆除、炸毁力度,从严从重给予违法者经济处罚,使潜在的违法者不敢轻易违法;另一方面积极追究有关违法责任人的党政纪、刑事责任,从而提高了执法的威慑力。
(3)执法监察力量加强。
2.个人仍是国土资源违法的主体,涉及个人的违法案件量大面广
2005年发现的个人土地违法案件4 343件,占当年违法案件数的92.01%,个人违法的矿产资源案件582件,占当年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的96.52%。个人为主体的违法案件比重依然较大,说明一些地方的动态巡查工作还未落实到位。
3.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根据统计,企事业为主体的违法行为主要是偏远地区的小水电站项目、火力发电厂项目、煤矿项目等,如2005年百色市立案处理的驮娘江西林段十一个梯级小水电项目、田林段两个水电站项目,北海火力发电厂项目违法用地,百色右江矿务局十二个煤矿非法采矿行为等。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
2005年,全区行政复议申请88件,其中受理70件,审结65件(含上年未审结案)。在申请的行政复议案件中,有行政处罚42件,行政许可17件,行政强制措施3件,行政不作为1件,行政收费1件,其他24件;在审结的案件中,维持36件,变更6件,撤销11件,撤回申请11件。
与2004年相比,全区行政复议案件有较大增加,申请数、受理数、审结数,分别上升了66.04%、48.94%和35.42%。说明社会公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2005年末,自治区、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有从业人员3 869人,其中行政编制1 927人(占总数的49.81%)。在所有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学历74人,本科及大专2 545人,高中及中专1 123人,初中及以下127人,研究生、本科和大专以上学历较2004年有一定的增长,分别增加了15.63%和11.67%,高中以下学历则减少了22.22%。本科以上学历占了总从业人数的67.69%。
2005年,全区国土资源系统及所属事业单位收入总额43 977.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222.00万元,地方财政拨款30 666.71万元,其他收入13 088.44万元。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 306万元。
全区国土资源系统共有直属单位495个,职工人数5 317人;有乡镇土地所1 131个,从业人员5 257人,其中专职5 037人,兼职220人。
2005年,全区共有1 268人次参加培训,其中党校培训383人次,行政学院48人次,其他培训837人次。此外,还有1 046人次参加学历教育,其中硕士教育36人,本科教育491人,大专教育519人,并有2人取得硕士学位,2人取得学士学位。
七、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占补平衡的任务比较艰巨。
(2)体制改革工作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的改革不彻底,矛盾不少。
(3)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资源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面临巨大压力,未批先用、乱占耕地、违法圈地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4)执法监察的手段和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案件查处工作难度大。
(5)由于一些矿产资源受市场因素影响,监管难度增大。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1)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2)继续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的修编和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3)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的管理,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
(4)继续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使有关法律法规更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全民依法用地、用矿、用海的意识。
7. 铝矾土的产地分布
我国铝矾土分布很集中,山西、贵州、河南和广西四个省(区)的储量合计占我国总储量的90.9%(山西41.6%、贵州17.1%、河南16.7%、广西15.5%),其余拥有铝矾土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储量合计仅占全国总储量的9.1%。
山西的铝矾土主要分布在孝义、交口、汾阳、阳泉、盂县、宁武、原平、兴县、保德、平陆等5大片42个县境内,面积约6.7万平方千米。
河南的铝矾土集中分布在黄河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巩县、登封、偃师、新安、三门峡、陕县、宝丰、鲁山、临汝、禹县等三大片10多个县境内,面积3万多平方千米。
贵州的铝矾土床主要分布在“黔中隆起”南北两侧的遵义、息峰、开阳、瓮安、正安、道真、修文、清镇、贵阳、平坝、织金、苟江、黄平等十几个县境内,面积2400平方千米。
广西的铝矾土集中分布在平果、田东、田阳、德保、靖西、桂县、那坡、果化、隆安、邕宁、崇左等县境内。
山东的铝矾土主要分布在淄博、新泰、洪山等县境内。
此外,在海南、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新疆、宁夏、河北等省(区),也有铝矾土矿床产出。
8. 中国铝矿储量
我国已探明铝土矿矿区310处,分布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铝土矿保有储量达到22.73亿t,其中A+B+C级7.05亿t,占总保有储量的31%。
全世界铝土矿储量为230亿t,储量基础为280亿t,其中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储量基础79亿t)、几内亚(储量基础59亿t)、巴西(储量基础29亿t)、牙买加(储量基础20亿t)、印度(储量基础12亿t)、匈牙利(储量基础9亿t)。我国铝土矿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及上述国家
我国铝土矿分布高度集中,山西、贵州、河南和广西四个省(区)的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0.9%(山西41.6%、贵州17.1%、河南16.7%、广西15.5%),其余拥有铝土矿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储量合计仅占全国总储量的9.1%。
山西的铝土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孝义、交口、汾阳、阳泉、盂县、宁武、原平、兴县、保德、平陆等5大片42个县境内,面积约6.7万km2,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一,该区的资源总量估计可达20亿t。
河南的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黄河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巩县、登封、偃师、新安、三门峡、陕县、宝丰、鲁山、临汝、禹县等三大片10多个县境内,面积3万多km2,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2位,预测资源总量可达10亿t。
贵州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在“黔中隆起”南北两侧的遵义、息峰、开阳、瓮安、正安、道真、修文、清镇、贵阳、平坝、织金、苟江、黄平等十几个县境内,面积2400km2,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3位。预测资源总量逾10亿t。
广西的铝土矿集中分布在平果、田东、田阳、德保、靖西、桂县、那坡、果化、隆安、邕宁、崇左等县境内,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4位,预测铝土矿储量在8亿t以上。
山东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淄博、新泰、洪山等县境内,其探明铝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
此外,在海南、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新疆、宁夏、河北等省(区),也有铝土矿矿床产出。
9. 百色什么资源最丰富
百色矿产资源最丰富。
百色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煤、锰矿、石油、金、铜、锑等查明资源储量在广西占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6种,重要矿区(床)198处。
其中大型矿区(床)29处,中型矿区(床)50处,小型矿区(床)119处。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有铝土矿、煤矿、锰矿、金矿、铜矿和锑矿。
地势:
百色市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色
10. 广西最大的工业项目是
新桂网-广西日报讯(记者刘卡玲)2005年6月18日,这是广西工业发展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一次性投资最大、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铝工业项目,也是解放以来我区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最大工业项目——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一期工程在这一天全面开工建设。上午11时38分,在百色市德保县马隘乡,随着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的一声:“我宣布,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一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顿时,喧天的锣鼓声、鞭炮声和着推土机、装载车等施工机械的轰鸣声,把现场万众欢庆的气氛推向高潮。
出席开工典礼的还有陆兵、马庆生、郭声琨、车荣福、韦家能、杨道喜等自治区领导和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肖亚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开工典礼由郭声琨主持。国土资源部、铁道部的领导,自治区有关厅、局、办领导,自治区有关企业、中央驻桂机构、金融机构领导,百色市的领导以及德保县和施工单位职工上万人参加了开工典礼。
自治区主席陆兵在开工仪式上致辞。他说,把百色建设成为以铝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基地,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根据百色工业发展资源条件、现有基础,以及全区工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的重大举措。华银氧化铝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以铝工业为主的百色新工业基地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对于加快百色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对于壮大广西经济总量,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广西华银铝一期工程由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按34%、33%和33%的股比共同投资建设。项目规模为年产氧化铝160万吨,总投资85亿元,加上广西地方的外部配套工程,投资将达110亿元。该项目由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实施工程总承包,计划于2007年建成投产。铝材是当今世界的紧俏材料,在飞机、轮船、汽车制造以及医药、食品等包装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我国铝材相当一部分依赖进口。而百色市目前已探明的铝土矿储量约1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2左右。它以储量大、品位高、矿层厚、易开采而闻名。华银氧化铝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将大大缓解国内氧化铝供应短缺的现状,同时将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强劲的竞争力。
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肖亚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名汉,中铝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栾书伟和百色市委书记梁春禄在开工典礼上先后讲话表示,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保证工程按时建成投产,早日抢占市场,为建设百色铝工业基地打牢基础,打造精品工程,创造国际一流的氧化铝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