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FCD和MRD基因有什么不同
恶性血液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点疾病,随着血液学的不断进步,联合化疗策略、特异性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显着改善。但是,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负荷、肿瘤的原发耐药等诸多原因仍使部分患者在取得完全缓解(CR) 后会出现疾病复发,CR后复发是目前困扰恶性血液病治愈的难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微小残留病( minimal resial disease,MRD) 与恶性血液病的复发有高度相关性。
“微小残留病(MRD)”到底是什么呢?微小残留病(MRD)是指在白血病经诱导化疗获完全缓解后或是骨髓移植治疗后,体内仍残留有少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它是白血病复发的首要原因,MRD的定量检测对于判断白血病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对白血病患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很多白血病患者在缓解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定期检测微小残留白血病是很有必要的。检测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意义:
(1) 有利于更早地预测白血病的复发;指导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根据体内白血病细胞多少以决定是继续化疗抑或停止治疗;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清除患者体内所有的白血病细胞,使患者得以长期无病生存并获治愈。根据患者体内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结果,可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方案,既可避免过度治疗(特别是过量化疗产生的严重的毒副作用),又可根据残留白血病细胞数量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是个体化治疗的极好依据;
(2) 有利于较早发现白血病细胞是否耐药,并依此指导临床选用更敏感、更具杀伤力的治疗措施;
(3) 有助于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净化效果。
二、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及稳定可靠的实验方法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定期MRD检测,对于评估疾病状态、判断疗效、预测复发、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 FISH)、流式细胞仪(FCM)、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细胞培养技术,免疫荧光等。
相关研究表明,适合于急性白血病MRD检测的技术敏感度至少需要达到10-4,即在10000个正常细胞中可以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因此,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残留检测方法是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FCM) 是基于对肿瘤细胞特殊表达的免疫表型( LAIP) 进行识别来定量检测MRD。RQ-PCR技术是常用的灵敏度较高的MRD检测方法,检测细胞水平达10-6 ,可对含有融合基因、突变基因和异常表达基因的亚型进行精确检测,但是仅对具有特异性分子生物学异常的患者适用,对于大部分发病时无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可供检测的患者,RQ-PCR 检测MRD受到限制。由于此类患者异质性明显,预后差别大,应有更适合的检测指标对其危险度进行分层。因此,具体哪一种检测方法适用于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医嘱进行检查。
三、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时间点与频率是?
由于白血病的遗传学背景、生物学特性不同,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不一致,因此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从分子水平复发到血液学复发所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所以,建议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和遗传学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检测频率。另外,在不同病种、不同年龄和不同治疗方案下,疾病缓解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同时,由于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的细胞起源、遗传学背景、生物学特征、药物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化疗后不同时期,骨髓和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清除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治疗措施,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标本及恰当的检测手段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尤为重要。
比如急性白血病,MRD检测时间点与预后判断具有相关性。化疗后不同时间点的MRD检测对于预后的指导意义不同,大致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诱导治疗后MRD监测,用于指导早期危险度分层和下一步巩固治疗策略的选择;第二阶段为巩固治疗后MRD监测,用于指导维持治疗的强度以及出现MRD水平复发时的挽救治疗策略。对于AML而言,在诱导治疗后、巩固治疗后、移植前以及移植后的任何时间点的MRD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预后价值,一旦出现阳性即意味着治疗不是完全有效并且预示复发的风险增大。而对于ALL而言,化疗后早期(3个月内)MRD阴性提示预后好,早期MRD≥10-2或10-3提示预后不良;在化疗后期(巩固治疗后、再诱导后及维持治疗的前期)任何水平的MRD阳性都提示预后不良。
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成功取决于精确诊断、动态监测和精准治疗。MRD水平不仅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调整治疗方案,而且是判断患者预后及预测复发的一个有效因子,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等技术的广泛展开,MRD的检测方法得到了较快的改进,MRD监测在恶性血液病的临床价值将越来越多的体现,因此,谨防白血病“卷土重来”,要重视微小残留病监测。
㈡ 谁知道3dmed思路迪肿瘤那个基因检测多少钱肿瘤检测那家比较便宜啊
佳学基因的检测价格最公道了费用和基因位点的多少相关,检测肿瘤30多种,重大疾病150种,还可以分析某种罕见病的致病基因,很专业科学
㈢ 思路迪诊断多重检测产品组合,能实现对哪些肿瘤的诊断
基因诊断又称DNA诊断,是7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应用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诊断,包括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肿瘤的基因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法医学鉴定中的基因诊断、疾病易感性的基因诊断、药物筛选和药物开发的基因诊断等,本文对基因诊断在临床的应用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基因诊断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是能从基因水平彻底揭示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二是可进行症状前诊断,能显着提早产前诊断的时间;三是取材少,来源广,微量标本即可进行诊断;四是可快速检测不易在体外培养(如艾滋病病毒、各种肝炎病毒等)和不能再实验室安全培养的病原体。因此,基因诊断迅速在临床诊断领域特别在遗传病研究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基因诊断在临床的应用 1.1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性疾病达数千种之多,分为单基因缺陷造成的遗传病(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X-染色体连锁遗传病等)、多基因缺陷导致的复杂因素遗传病以及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遗传病。随着对多种遗传病致病基因和突变类型以及许多可用于基因连锁分析的遗传标志的澄清,再加上基因诊断方法学的不断改进和更新,使得基因诊断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中。目前遗传病基因诊断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显着和突出。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的遗传性血液病。Drobyshev等用10聚体的寡核苷酸微集芯片,成功检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中的3个突变位点[1]。血友病B是凝血因子Ⅸ基因缺陷引起的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关节腔和肌肉出血是严重病例的特征性表现。目前只能对下列遗传病进行基因诊断:已知特定基因位点突变或缺失的单基因病;已知与特定突变基因突变处于连锁不平衡的DNA标记RFLP;检查癌细胞染色体重排;新生儿死亡一击基因已被克隆的或有DNA连锁标记的遗传性酶病[2]。 1.2肿瘤的基因诊断:肿瘤的形成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检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人群普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通过检测癌基因、抑癌基因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抑癌基因p53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约50%以上的肿瘤都存在该基因的突变,通过将p53基因外显子2-11区域内所有突变位点的突变探针以及对应的正常序列探针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制成p53基因芯片,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分类提供一条新途径。SPLUNCL蛋白、p16基因、p27基因等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诊断标志物,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3]。 1.3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采用形态学、生物化学货血清学诊断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感染性疾病,有时存在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及速度慢等不足之处,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克服这些不足,它既能检出正在生长的病原体,也能检出潜伏的病原体;既能确定既往感染,也能确定现行感染。 1.4法医学鉴定中的基因诊断:主要是针对人类DNA遗传差异进行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其中最常用的基因诊断技术是DNA指纹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以及检测基因组中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特征的PCR-STR技术和检测线粒体DNA的PCR-mtDNA技术。 疾病易感性的基因诊断:基因诊断在判断个体对某种重大疾病的易感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的多态性与一些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1.5器官移植组织配型中的基因诊断:器官移植的主要难题时如何解决机体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基因诊断技术能够分析和显示基因型,更好地完成组织配型,从而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4]。 1.6药物筛选和药物开发中的基因诊断:由于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规模、行性等特点,可以进行新药的筛选,尤其在对中药成分的真伪鉴定及有效成分的筛选、理学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药化作用。且用基因芯片作大规模的筛选研究可以省略大量的动物实验,缩短药物筛选所用时间。 1.7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GPD是体外获取卵子或植入前胚胎,经极体或卵裂球活检,检测胚胎的染色体和基因,将无病胚胎植入母体子宫,以获取正常子代的技术,是一项实现诊断时机前移、避免选择性流产、可应用于不育患者并能达到源头阻断遗传病传递的积极优生技术。目前在我国,该项目开展十分有限,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使用到的技术包括单个卵裂球荧光原位杂交、多色/多重FISH等基于单细胞的染色体分析技术;单细胞巢式/多重巢式PCR等基于单细胞的基因诊断技术;全基因扩增技术等[5] 。 2.基因诊断在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基因诊断中的伦理问题:目前使用基因诊断方法所测得的结果是否可靠?被诊断为基因缺陷阳性的人如何得到法律保障,使他们不受人寿保险、招聘单位和社会的歧视?等等,目前推广使用基因诊断方法是否合适还值得商榷。某些遗传疾病通过基因诊断技术虽然可以明确病因,但是,若不能给予有效治疗,这种基因诊断对患者自身的生活将可能意味着负担和麻烦。基因诊断可能导致新的种族歧视并最终使纳粹的人种改良企图死灰复燃[6]。 2.2基因诊断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历史较短,有的问世只有数年,最多也就20余年,故目前尚缺乏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认证体系,各研究机构之间、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之间尚存在方法不统一,质量难保证的问题[7] 。 综上所述,基因诊断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灵敏、准确、快捷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其他诊断方法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发挥其在疾病预测、预防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同时必须关注基因诊断在医学伦理和生物安全问题,并加强基因诊断技术的质量控制。
基因诊断方法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有着显着的优越性,它以基因的结构异常或表达异常为切入点,而不是从疾病的表型开始,因此往往在疾病出现之前就可作出诊断,为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及时治疗赢得了时间。另外,遗传病基因变异在全身各处细胞中均能一致体现,诊断取材极为方便,血液细胞及羊水脱落细胞等均可作为诊断材料,而不需要对某一特殊的组织或器官进行检测。由于以上这些优点,基因诊断从发展伊始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普遍欢迎,已应用于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
1 基因诊断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基因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简便、快捷,因此在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寄生虫感染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HPV(双链DNA病毒)难以用传统病毒培养和血清学技术检测,用核酸杂交、PCR等基因诊断方法则可迅速准确地检出HPV感染并同时进行分型。(2)肝炎病毒的检测:HBV(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其测定的只是病毒的抗原成分和机体对HBV抗原的反应,基因诊断则可直接检测病毒本身,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它高度敏感,可在血清学方法阳性之前就获得诊断,这在献血员的筛选中尤为重要,基因诊断方法可将HBV、HCV(丙型肝炎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窗口期分别由血清学方法60、70、40天缩短到49、11和15天,在防止输血后肝炎的发生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其次,基因诊断可对患者血中的病原体定量检测,对临床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指导用药,明确病毒复制状态及传染性有重要价值。如我科引进的定量PCR仪,应用实时在线检测反应管中的荧光信号变化进行病原体DNA的定量,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产物检测始终在密闭状态下进行,有效地解决了产物污染这一难题。基因诊断还可检出病毒变异或因机体免疫状态异常等原因不能测出相应抗原和抗体的病毒感染。(3)结核杆菌的检测:结核病是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传统的实验室诊断依赖痰涂片镜检和结核杆菌的培养与鉴定,但阳性率不高,所需时间长。目前应用PCR技术建立诊断方法,敏感度可达到少至100个细菌的水平,且应用针对在结核分枝杆菌中拷贝存在的特异性重复序列引物,既使菌株发生变异,也能准确检出。(4)基因诊断尚可用于HIV、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淋病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脑膜炎奈瑟氏菌、螺旋体及疟原虫、弓形虫等的检测,无不具有灵敏、特异,能反应现行感染的优点 [1] 。
2 基因诊断在遗传病中的应用 [2]
基因诊断本身是在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遗传病的诊断方面成绩最为突出,也最有发展前途,对许多已明确致病基因及其突变类型的遗传病诊断效果良好。即使不明确致病基因,也可利用遗传标志进行连锁分析来 诊断某些遗传病。现在已实现基因诊断的遗传病已不下百种,这里仅举几例加以说明。(1)血红蛋白病的基因诊断:大多数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缺失所致,应用DNA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法,或用PCR检测α珠蛋白基因有无缺失及其mRNA水平的方法进行诊断。(2)苯丙酮尿症的诊断: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因的分子基础是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点突变,可针对突变的类型应用PCR方法与RFLP(限制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分析)联合检测。(3)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约65%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有X染色体Xp 21.22-21.3 区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内部DNA片段的缺失和重复,由此导致移码突变,用针对Xp 21 区各不同部分的多种DNA探针,内切酶酶谱分析,多重PCR等方法均可诊断出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的异常。
3 基因诊断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肿瘤是一类多基因病,其发展过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到多个基因的变化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相对于感染性疾病及单基因遗传病来说,肿瘤的基因诊断难度更大得多。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离不开基因的变化 ,所以基因诊断在肿瘤疾病中也会有广阔的前景。其重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2)肿瘤的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判断。(3)微小病灶、转移灶及血中残留癌细胞的识别检测。(4)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另外检查癌基因的变化不但有助于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在判断手术中肿瘤切除是否彻底、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方面也很有优势。在白血病诊断方面,PCR阳性诊断结果可比传统的细胞学方法及临床症状出现早5~8个月,可检出1×10 6 个有核细胞中的一个白血病细胞,在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临床化疗后残留白血病的监测方面有着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基因诊断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非常重要、非常有前景的一种手段。纵观目前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现状,除了病原体的PCR检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外,其它领域的应用非常有限,即使在条件较好的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的项目也不多。
㈣ 思路迪诊断NGS的检测流程是什么
现在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抗肿瘤领域的治疗更加的多元化。比如精准医疗方面,如今NGS(二代测序)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路上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工具。流程如下:
对于接受NGS检测的患者来说,只需要提供组织标本以及无创ctDNA标本,NGS的检测流程非常严格,从样本接收到最终生成报告,思路迪其实需要经历10个流程:接收样本、查病理核查、溶血分离、核酸抽提、文库构建、自动化捕获过程、测序、分析加注释、复核发报告。
在经历严格的复核环节之后,最终的报告就以严谨、可信的姿态呈现到医生和病人的面前了,得出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师后续肿瘤治疗的策略提供参考。
官方信息显示,思路迪诊断自思路迪集团分拆而来,专注于精准诊断,目前拥有包括NGS(基因二代测序技术)、qPCR、外泌体核酸/蛋白检测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还拥有多家第三方检验所,旗下研发人员超过200名。
目前,思路迪诊断拥有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以及IVD设备和试剂两大业务线,布局了包括肿瘤(从早期诊断、伴随诊断到动态监测)和微生物诊断领域的一系列产品研发管线。
其中在肿瘤早期诊断领域,思路迪诊断基于自主的外泌体标志物开发平台,研发出的卵巢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已经进入注册临床试验。
另外,在肿瘤伴随诊断和动态监测领域,思路迪在2018年完成了全自动化数据分析系统。紧接着在2019年,旗下研发的具备全自动化封闭式基因文库制备功能的ANDiS400获得中国药监局上市许可。
目前思路迪诊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全自动化平台研发管线,并建立了相应的伴随诊断和动态监测自动化产品开发注册管线。未来随着该管线产品的陆续上市,有助于突破肿瘤NGS技术因为过于复杂而无法规模化在国内医院落地的瓶颈。
㈤ 思路迪诊断基因检测在国内能排名第几呢
目前我国基因检测的主要机构有:思路迪诊断、燃石医学、泛生子、华大基因BGI、贝瑞和康、药明康德、博奥生物等等。思路迪诊断算是属于行业比较领先的医学检测公司了,也是最早在中国开展肿瘤精准医疗检测服务的公司之一,他们比较专注于肿瘤检测领域。并且肿瘤基因检测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基因检测最具应用潜力的,也是具有市场规模的领域。不知道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
㈥ 思路迪诊断近期在外泌体早诊科研方面有什么突破
思路迪诊断在外泌体早诊科研方面积累了多项重要成果
㈦ 思路迪港股上市时间
思路迪港股于2021年11月16日上市。早在2021年6月30日,来自上海的思路迪 3D Medicines Inc.(简称”思路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就已经准备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思路迪(3D Medicines)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通过对肿瘤生物学特征、临床诊疗及药物研发数据进行整合并挖掘运用,开展肿瘤诊疗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成为肿瘤诊疗一体化的中国践行者,目前在中国和美国拥有超过650名员工。与国内200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在同伴诊断领域,为不同人群提供完善的肿瘤诊疗一体化产品和服务(覆盖肿瘤组织和血液来源样本的用药同伴诊断检测);在肿瘤药物开发领域,抗肿瘤新药研发管线涵盖免疫治疗及其它标志物变异驱动的靶向治疗,目前合作开发的全球第一个皮下注射抗PD-L1肿瘤免疫治疗抗体新药项目已经进入全球(中国、美国和日本)同步临床开发阶段。
拓展资料:
1.思路迪诊断基因检测在国内能排名第几?
目前我国基因检测的主要机构有:思路迪诊断、燃石医学、泛生子、华大基因BGI、贝瑞和康、药明康德、博奥生物等等。思路迪诊断算是属于行业比较领先的医学检测公司了,也是最早在中国开展肿瘤精准医疗检测服务的公司之一,他们比较专注于肿瘤检测领域。并且肿瘤基因检测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基因检测最具应用潜力的,也是具有市场规模的领域。
2.国内基因检测十大公司有哪些?
国内基因检测十大公司排名分别有华大基因BGI、贝瑞和康、药明康德、博奥生物、达安基因、华因康HYK、碳云iCarbonX、西比曼CBMG、中源协和、安诺优达ANOROAD。其中较好的两家是,华大基因BGI,华大基因属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基因检测机构,成立于1999年从事高端仪器研发和制造以及基因组研发等领域在国内基因检测十大公司排名第一主要应用于资源保存以及医学健康等多个领域造福于广大市民。贝瑞和康,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高质量的基因检测技术公司成立于2010年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无创式解决方案,将基因测序技术转化为临床行业的开创者对个体基因组和群体基因组进行分析等服务。
㈧ MRD微小残留和融合基因什么区别
MRD微小残留是看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否存在以及存在多少,如果是阴性的,那么患者的预后就越好。
MRD检测可以用很多方法检测,例如:流式检测白血病细胞,RT-PCR检测融合基因,或者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等;
当一种白血病有标志性的融合基因时,就可以通过检测这种标志性的融合基因来判断MRD微小残留的情况。
所以,MRD微小残留检测是一项临床目的,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检测融合基因是一种手段。
㈨ 思路迪诊断快速核酸检测试剂产品怎么样
思路迪诊断快速核酸检测试剂,是在今年的3月16日,经上海药监局推荐,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优先审评审批后获批上市的。产品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扩增时间短,区别于一般产品PCR反应时长需要80-120分钟,这款检测盒,将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二是,检测灵敏度高,保持了200拷贝/ml国内一线水平。对于日常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尤其是大规模的集体核酸检测,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帮助地方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网络能查到相关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