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资管产品还要交税实际到手是多少
扩展阅读
厂房每年有哪些费用 2025-05-17 07:13:09
小学会用到哪些工具 2025-05-17 07:06:09

资管产品还要交税实际到手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10 07:27:44

1. 机构购买券商资管产品需要交税吗

个人不需要,因为没法监管,机构需要缴税

2. 杨春根:资管产品增值税带来的几个所

一、资管纳税人确认对所得税影响
将资管产品管理人作为资管增值税的纳税人,最大好处简单可确定可操作。资管产品增值税纳税人的确认,不影响资管的所得税纳税人的确认。
资管产品所得税主体。资管产品本身不是所得税的的纳税人,在明确资管产品简易征税时,已将合伙型基金、公司型基金等排除在外。所以按简易征收增值税的资管产品,主要是契约型等所得税上的纳税导管。
资管产品管理人所得税主体。资管产品管理人,主要有公司型和有限合伙型。公司型管理人,将资管管理服务收入并入企业所得额计缴所得税。管理人采取合伙形式的,其管理服务收入按合伙所得税“先分后税”原则,由各合伙方缴纳所得税。
投资人所得税主体。资管产品投资人是所得税纳税主体。投资人是公司型法人的,其从资管产品分回收益,计缴企业所得税,能享受免税优惠的,按有关规定享受。投资人是个人的,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其中有许多尚需明确空白。
资管产品征收增值税以及纳税人的确认,不影响资管的所得税征税机制和纳税主体确认。但资管产品征税也会给所得税带来一定影响,主要有: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管理人,将本不属于本公司的收入开了普通发票并申报增值税,其开票收入、申报的增值税收入会和所得税收入有明显差距。资管产品增值税管理规范后,有很多人担心,下一个会规范的是会不会是投资资管产品个人所得税管理。中间征收了一道增值税的投资收益,其收入属性有没发生变化?
二、银行业贷款利息的发票问题
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运用资管产品资产发放贷款取得利息收入,应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理论上,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资管公司等管理人,从今年1月1日起,在申报缴纳增值税同时,也应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给下家。
全面营改增后,银行等金融企业已是增值税纳税人,在提供贷款服务时应该开具利息的增值税发票。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有部份省的银行等机构拒绝开具利息普通发票。这给税务机关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托公司收的利息开普通发票了(还不是自己利息),基金公司也开了,连资管公司也开了,银行再不开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这几碗水如何端平,是摆在税务机关面前一个现实问题。
三、资管产品的货款服务增值税如何与所得税上混合性投资对接?
国税总局13年41号《关于企业混合性投资业务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规定同时符合5个条件的“假股”,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可判断为所得税上的“实债”。实际操作中,能完全符合5个条件的“假股”几乎没有。基层税务机关也陷入了“放宽没依据有压力,不放压力也很大”的被动局面。
资管产品征收增值税后,似乎给解决这个困境,从门缝里透了点亮光。“信托公司都按贷款服务缴了增值税,我都拿到了贷款的利息发票,你凭什么说这是股权投资,你凭什么不让我在所得税前扣”?面对较为简单的“保本即贷款”增值税政策,所得税上是坚守,还是适当放弃?这又是所得税管理上一个大大的难题。

3. 明税简析:资管产品如何缴纳增值税

税率: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暂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也就是说,简易计税方法是没有进项抵扣的。

税额计算:

纳税人:管理人作为纳税人。管理人是指各类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机构。但管理人可从产品的投资收益中提取,因为资管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本身归属于资管投资人,所以税负也同理。

按此估计,税负并不重。假设某资管产品获得了10%的收益,这笔收益全部要交增值税,那么税后实现收益为9.71%,与原来的10%差别较小。

计税时点:2017年12月31日之前买入持有的资产,2018年1月1日开始产生的利息收益要征税。或者,计算买卖价差收益时,以2017年12月31日或买入价更高者为准。这样可免得大家为了避税在年底疯狂抛盘。

4. 投资私募基金缴税吗

哪种私募基金需要征收增值税?

“140号文”的第四条明确提出,“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意思就是说,儿子发生了应税行为,由老子来交税。

对于契约型私募基金来说,其本身不缴税,但需要由私募基金管理人来缴纳增值税;而对于有限合伙型和公司型私募基金来说,则由其背后的合伙企业或公司缴纳增值税。

私募基金如何缴纳增值税?

超市购物需要缴纳消费税、买车子、房子需要缴纳购置税,这里的超市购物、买车买房就是所谓的应税行为。而此次新文件也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应税行为也做了规定。

私募基金简单说,就是客户把钱给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股票等投资品种,获得投资收益扣除固定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后,再返还给投资者。

而这其中就有两处应税行为:买卖股票(如果是买卖债券,会有利息收入,也属于应税行为,在后面会讲)、管理费。而对应到文件中则分别是金融商品转让和直接收费金融服务。

金融商品转让

金融商品转让很好理解,就是买卖有价证券、外汇、金融衍生品等行为,而买卖所获得的收益则需要缴纳增值税。这里说的交易是在未持有至到期的前提下。

直接收费金融服务

根据文件规定,“所谓直接收费金融服务,是指为金融业务提供相关服务、并且收取费用的业务活动。其中就包括提供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基金管理等服务。”而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即属于直接收费金融服务,因此也需要缴纳增值税。

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在哪里?

申购和赎回私募基金算不算金融商品转让?是否也要缴税?

文件中说的金融商品转让都是站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或合伙企业、公司层面上,而投资者申赎基金完全是个人行为,是投资者与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合同行为,不属于金融商品转让行为,并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而如果你是持有至到期赎回,也是不需要缴纳的。

私募基金缴纳增值税,会影响我们的投资收益吗?

首先你要记住:是否缴纳增值税和股权类或者证券类私募基金没有关系,只和投资标的和方式有关。

如果是FOF类,投资标的如果是资管产品的话,在开放日正常赎回,其中产生的赎回收益,是不需要按照金融商品转让缴纳增值税。FOF子基金根据投资情况判断增值税的,FOF母基金一般不会持有基金至到期,而是会根据市场趋势调整基金池。而如果是持有至到期的话,基金一般都是非保本,因此就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如果是普通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在持有期间有浮盈,也是不需要缴税的。因为股票的浮盈只有在变现产生差价收益,才需要缴纳增值税。买私募可以去私募排排网,私募排排网不收认购费。

5. 资管产品运营收入如何缴纳增值税

资管产品,是经专属监管机构批准的证券、公募基金管理等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客户资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运营受托资产,为资产委托人创造收益的一种金融产品。财税〔2017〕56号文件对资管产品作了进一步细化,资管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信托(包括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14类金融产品,比较常见的有银行提供的投资理财产品、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产品等,而文件明确的资管产品管理人有银行、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等9类单位组成,主要承担运营资管产品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责任。
一、简易计税优惠
财税〔2017〕56号文件首次明确,资管产品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取得的增值税应税收入,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例1:A客户与B银行签订了一份理财品种为“安富”的理财服务协议,本金100万元,期限1年,B银行负风险全责,享利润70%;A客户享利润30%及保底收益(等同协议期银行存款定期年息两倍)。银行存款定期年利率为3.5%,到期利润为17万元,B银行分得利润10万元,则B银行按财税〔2017〕56号文件第一条规定,应缴增值税=10 ÷(1+3%) ×3%=0.29万元。
二、其他收入按适用税率计税
根据财税〔2017〕56号文件第二条规定,资管产品管理人的其他业务收入和对受托资产提供的管理服务(接受投资者委托或信托),按照现行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如银行将资金贷给企业使用而取得贷款利息收入的业务活动、信托公司按信托合同对受托资产(包括银行存款、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客户贷款、固定资产等)提供管理服务应按6%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例2:C银行与D企业签定一份期限为一年的贷款合同,贷款年利率为8%,贷款额为100万元,到期取得贷款利息8万元,按上述规定这笔利息收入属于资管产品管理人的其他业务收入,应按照“贷款服务”计算缴纳增值税:
应缴增值税=8 ÷(1+6%)×6%=0.45万元。
例3:E信托公司受F投资公司委托为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受托资产价值1亿元,E信托公司按年收取0.5%管理服务费,按上述规定这笔收入属于资管产品管理人对受托资产提供的管理服务收入,应按照“直接收费金融服务”计算缴纳增值税:
应缴增值税=50 ÷(1+6%)×6%=2.83万元。
三、分别核算规定
根据财税〔2017〕56号文件第三条规定,资产管理人应分别核算资管产品运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销售额和增值税应纳税额。未分别核算的,资管产品运营业务不得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即从高适用税率。
例4:G银行2018年第一季度取得资管产品运营业务收入和贷款利息收入合计10万元(未分别核算),向主管税局申报时:
申报缴纳增值税=10 ÷(1+3%) ×3%=0.29万元
以上纳税申报经其主管税局检查后责令G银行按上述规定限期补缴税款:
应补缴税款=10 ÷(1+6%) ×6%-0.29=0.28万元。
四、汇总核算的选择
资管产品管理人可选择分别或汇总核算资管产品运营业务销售额和增值税应纳税额。
五、纳税期限
资管产品管理人要按照规定的纳税期限,汇总申报缴纳资管产品运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增值税。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适用于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
六、豁免条款
新规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对在2018年1月1日前运营资管产品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未缴纳增值税的,不再缴纳;已缴纳增值税的,已缴增值税税额从资管产品管理人以后月份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扣。

6. 资管增值税正式施行,3%到底如何征收

从2018年1月1日开始,资管产品增值税正式开始施行了。计税对象是谁?谁来缴纳税款?收多少?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有多大?很多投资者对此满腹疑问,不急,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Q:计税对象是谁?

A:资管产品在运营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包括在持有期间获取的保本性质投资收益)。

附:增值税新规涉及的法律条文一览

2016年3月,《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发布,明确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金融业纳入试点范围,对金融行业适用的增值税情况进行了框架性规范。

同年12月发布《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

2017年1月,发布《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政策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17〕2号),明确2017年7月1日(含)以后,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将资管产品运营业务增值税推迟到2017年7月1日征收。

2017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7〕56号,以下简称56号文)表示,资管产品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暂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7. 私募基金要交税吗交什么税

需要进行纳税的。

私募基金公司交税包括:

1、印花税

主要是开立实收资本账户需要交纳的营业税金。

2、契税

与被投资方签立投资合同,需要相应交纳契税。

3、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由于是合伙制企业,基金本身不用交纳企业所得税,但是,有限合伙人往往由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组成,基金往往会需要代扣代缴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私募基金层面的税收:

1、对于公司型基金,基金从被投资企业获得的收入因性质不同而税率不同。

2、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从被投资企业获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26条款规定,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3、对于私募基金退出时转让股权的收益,则并入基金的应纳税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7)资管产品还要交税实际到手是多少扩展阅读

私募基金公司交税优惠政策:

1、对于新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根据其注册资本的规模,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

2、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新购置办公用房等,给予购置补贴。同时免征契税,并免征房产税三年。

3、明确对个人按20%征收个人所得税,认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金融创新机构,享受相关财税优惠,包括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和办公场所补贴等。

对于合伙制股权基金的普通合伙人,以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投资入股的参与利润分配和股权转让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符合条件的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

4、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并购贷款业务,支持其依法依规以信托方式投资于股权基金。

8. 如何看待财政部宣布资管产品按照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6月30日,财政部宣布:资管产品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暂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2018年1月1日起征。管理人可选择分别或汇总核算资管产品运营业务销售额和增值税应纳税额。

新规明确,对资管产品在2018年1月1日前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未缴纳增值税的,不再缴纳;已缴纳增值税的,已纳税额从资管产品管理人以后月份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2017年财政部曾下发文件,将起征时间调整为自2017年7月1日起征。

据悉,一直以来,整个资管产品的运作都处在税收监管的盲区地带,极少有资管、信托产品交税的记录。而且目前在整个资管产品的相关合约中,对于资管产品运作中的税收问题都没有明确约定。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新规,核心是解决了进项发票抵扣和分摊的问题。但是仍然没有回答一些细节问题,尤其是何为应税收入的部分细节问题。如对于持有到期的定义,对于保本理财的界定,资管产品和自营之间交易是否参考同业往来业务收入等等。财政部再次推迟半年,直至2018年才实施,也是给自己预留了更多时间,进行这些细节问题的制定。

此次财政部资管产品增值税新规影响如何?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银行理财按照正常的增值速度大约是29万亿,信托规模19万亿,公募基金9.17万亿,私募基金实缴规模7.8万亿,基金专户17万亿,券商资管15万亿,保险资管1.6万亿,合计大约99万亿。去除公募基金9万亿、去除通道叠加部分(基金子公司一对一专户、券商定向资管、和大约估算的50%信托规模、一半的私募基金)36万亿,资管业务应交增值税范围大约54万亿,其中这54万亿投资范围以非标资产、债券资产、同业资产为主。据测算,如果这里再扣除部分利率债投资、国债、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估算应税税基收入大约为45万亿乘以5%为2.25万亿,按照3%增值税水平粗略匡算可能的影响规模在650亿的量级。

请参考

9. 解读财税140号文,什么是资管产品纳税人

资管产品底层根据投资性质不同分为贷款服务类,如:信托产品(提供贷款服务的,咱们的债权计划一样)或者金融商品转让(如买卖股票、债券获取差价),现在明确上述产品获得的收益由管理人作为纳税主体(注意是纳税主体,不是代扣代缴义务人)。
也就是说债权计划或信托计划利息由管理人全额缴纳增值税,而投资人获得的产品收益投资人不用作为纳税人缴税。
至于管理人实际税赋是否转嫁给投资人,由管理人通过产品设计和合同与投资人约定。
如果依据140号文,管理人作为纳税人,需要缴纳两个方面的增值税:第一是自身固有财产涉及的增值税,包括管理费收入的增值税、固有财产放款等利息收入的增值税等;第二是信托财产财产运营涉及的增值税,比如信托资金放贷产生的利息收入等,这部分法律规定管理人是纳税人,但是信托财产或者说投资人是最后的负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