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华为都有产品线的副总栽什么职务
华为的产品线就是华为的一个三级或者四级部门,副总裁应该就是这个部门的二把手吧
‘贰’ 华为 一级部门 企业业务BG是做什么工作的
企业业务BG是华为的四大业务集团之一,是华为公司重要战略方向。
主要提供企业基础网络、企业通讯、数据中心、行业应用等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会,提供基于云计算技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部分云计算企业应用。
主要面向的是行业客户,另外视讯产品也已经正式划归到企业业务BG。
(2)产品线总裁是多少级扩展阅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
华为Cloud BU于今年四月成立。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曾公开宣称Cloud BU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把公有云打造好”,而Cloud BU的成立被业界视为华为正式进军公有云的象征。
华为Cloud BU一位员工告诉《财经》记者,经由此次调整,Cloud BU营收不仅会单独核算,并将可能出现在华为2017年财报。
Cloud BU作为一级部门,与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平级,仍低于华为企业业务BG、运营商BG和消费者BG(这三大业务BG在华为内部层级实际超过一级部门)。
Cloud BU将有自己的HR部门、CTO办公室、战略与业务发展部和财经管理部门,这意味着华为云部门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减少来自其它部门的掣肘。
但此次调整并没有涉及核心管理层。在Cloud BU成立之初,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就开始兼任华为Cloud BU总裁。
‘叁’ 华为年薪百万的有多少人
年入500万的有千人
先来看看华为某位22级员工的收入,注意,先准备好擦口水的纸巾。
1、工资情况
2014年9月-2015年6月的每月标准工资为人民币6.5万(税前)。
2015年7月-2015年8月的每月标准工资为人民币8.25万(税前)。
2、分红情况
2014年度分红金额为人民币307万1160元(税后),发放时间为2015年4月1日。
2013年度分红为人民币237万6108元(税后),发放时间为2014年4月1日。
3、奖金情况
2014年度奖金为46.4755万(税后),发放时间为2015年4月20日。
2013年度奖金为46.4755万(税后),发放时间为2014年4月16日。
4、补助发放情况
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海外离家补助实发金额,84万3862元(税后)。
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海外艰苦补助实发金额,8万1957元(税后)。
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海外伙食补助实发金额,6261元(税后)。
也就是说,这位哥们,2015年工资一年税前99万(税前),分红307万(税后),奖金46.5万(税后),补助46.6万(税后),上述4项目加起来,收入500万。
据悉,这位华为员工,某地区部门销售副总裁,职级22级,在华为有千人左右,职务一般是地区部副总裁及以上,产品线副总裁级别及以上。
年薪百万的超过1万人
华为实行职级制度,一般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进入华为职级是13级,博士可以到15级,2年升一级,海外的升级速度略快,但都是越往上越难升,到17、18级一般是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21-22级则到了总裁、副总裁级别。
华为收入的大头在于股票分红,每年华为利润的大部分都会以分红和升值形势,返还给员工。“一般来华为2年后才有股票,不过现在针对15级以下员工已经不发股票了,改为发TUP,类似于股票,不要用钱买,但只有5年有效期,每股分钱是一样的。”
‘肆’ 统计一下,在论坛上混的人,有多少月收入是5000以上的
给大家看下社会上这些精英们的收入吧,都是工薪阶层的精英哦!比照下你自己是多少薪水,值不值的来这显耀?华为薪水总体分布情况 先看一下下面这个数据,以下数据仅根据华为2007年业绩和部门数量推测,不具有准确性(并且华为的待遇是绝对保密的,也不会有人得到准确的数据).当然,可供想钓华为大款的mm和已经是华为家属的MM参考: 0级高管30个平均年薪为6千万 6千万*30=18亿 1级高管(包括产品线总裁,机关一级部门总裁,地区部总裁,各个子公司的一把手等)120人,平均年薪为1500万. 1500万*120=18.8亿 二级部门总监(包括大代表处的代表,机关大二级部门总监,机关小一级部门总裁等)共600人 平均年薪为350万 350万*600=21亿 三级部门主管(如PDT经理,小代表处代表,地区部功能部门主管等)共1500人,平均年薪为100万 100万*1500=15亿; 四级部门正副经理(小部门机关三级部门领导,研发的开发部经理,副经理等)共5000人,平均年薪是50万50万*5000=25亿 基层员工(包括拿20万股票以下的老员工和没有股票的新员工,海外赚补助的普通员工等)共6万人,平均年薪16万. 16万*6万=96亿 仔细分析一下收入,基层员工的收入和管理者的收入几乎是相等的,但是管理者占了总人数12%,而基层员工占了总人数88%.按照100亿股票算,每个基层员工平均有4万股(有的老员工有,有的新员工没有,只是个平均值).那么基层员工的股票分红大概在4万*4万=16亿,而管理者的分红在44亿.就是说管理者的分红收入和基层员工的非分红收入大概是相等的.联想老总2005年的收入才400万,2006年才调到了2000万,在华为也就算是个1级高管水平,估计能排到60多位吧. 查看更多答案>>
‘伍’ 余承东年薪是多少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年薪必然超过千万,再加上股票分红,余承东年薪估计3-4千万元的年薪。
1、余承东是打造了华为的手机和消费零售,他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等,现担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在2013年联通移动等运营商减少了对手机的补贴,中华酷联都面临压力,而余承东却力排众议,放弃了低端机,转而做高端机,最终成就了华为。
2、余承东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对华为手机业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年薪自然不会低。华为年薪百万超过1万人,那么余承东等级保守估计为21级,年薪也最起码达到千万,再加上每年的股票分红,余承东年薪保守估计达到几千万元。
拓展资料:
一、华为实行职级制度,一般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进入华为职级是13级,博士可以到15级,2年升一级,海外升级速度略快,17、18级一般是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21-22级则到了总裁、副总裁级别。
二、余承东人物简介
1、余承东,1969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2、1993年加入华为,曾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营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地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
3、现任华为执行董事、消费业务CEO、云与计算BG总裁(兼)、CloudB智能U总裁(兼)、智能终端与汽车零部件IRB主任。
4、再之前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 这次调整后,余承东则同时负责华为终端、汽车、云计算三方面的业务。 据知情人士称,华为此次的人事调整目的是为了强化以手机为入口的“端”与云计算的协同,进一步提升内部运作效率,将核心能力进一步整合,加强互联网业务布局,促进生态发展。
‘陆’ 华为员工工资多少
你好,华为人均工资高达110万,不同级别薪资也不同。作为互联网大厂,这个人均工资是华为工程师的人均工资,还是包含了流水线员工的呢?
在华为近日某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到华为给1-3年经验的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开到了高达4万的月薪。其实不光是华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对于大数据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都给出了足够高额的薪资待遇,而经验要求却大多是区区1-3年。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市场需求和人才缺口导致的。如今无论是网易云音乐、抖音APP,或是各种视频推荐,都是根据大数据计算才得以实现的。而目前符合技能要求的人仅仅46万,与150万的缺口相距甚远,如果有想进入华为这样的大厂高薪就职的小伙伴这是非常好的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柒’ 华为有多少总裁,多少副总裁,分别管什么
华为到底有多少总总裁,多少副总裁,分别管什么其实总华为年报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华为作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2018营业收入超过7200亿,这个体量已经跟一个省级的GDP差不多得了,不过创造这么多营业收入华为只用了18万左右的员工。而在这18万员工当中,不同的人所属的部门是不一样的,因为华为有很多事业群,不同的事业群都有相关的负责人。
根据2018年华为财务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华为的高管具体如下:
一、集团总裁华为的总裁是任正非,目前任总没有参与到华为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他的工作更多是战略上的决策以及精神领袖,在华为拥有绝对话语权。
易翔出生于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本科。1998年加入 华为,历任巴基斯坦代表处代表、中东地区部总裁、区 域财经管理部总裁、公司副CFO、区域管理部总裁、美 洲片区总裁等,现任中东非洲片区总裁、ICT基础设施 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等。
(21)欧洲片区总裁——李健
李健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 2001年加入华为,历任尼日尔爾利亚代表处代表、加纳代 表处代表、西非地区部总裁、销售与服务体系总裁特别 助理、客户群及区域业务支持部总裁、东北欧地区部 总裁、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片区联席会议管理团队 常务成员、片区联席会议副总裁、LTC全球流程责任人 (GPO)、美洲片区总裁等,现任欧洲片区总裁、公司干 部管理团队成员、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五、副总裁N个目前华为包括总裁、董事长、副董事长、各事业群总裁在内总共有27个以上,如果按照每个总裁对应4个副总裁计算,那目前华为的副总裁数量至少在100个以上。
‘捌’ 华为高管年薪上百万的人工有多少
华为高管年薪上百万的有超过4千人。华为实行职级制度,一般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进入华为职级是13级,博士可以到15级,2年升一级,海外的升级速度略快,但都是越往上越难升,到17、18级一般是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21-22级则到了总裁、副总裁级别。
华为的起薪是非常高的,远超其他行业的水准,达到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水平。这样一来,身为华为公司的一员,就再也不会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发愁了,拥有了充足的可支配金钱,让华为员工生活更加从容。
(8)产品线总裁是多少级扩展阅读:
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分配体系,任正非不止一次在干部大会上强调不让奋斗者吃亏,以奋斗者为本的一个最基本表现就是薪资起点高,增长快。比如现在很多企业员工总是拥有很多苦恼,为房子、车子、子女教育等问题操心,但是对华为员工而言,相对较高的薪资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源,更具幸福感。
更重要的是,这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的高水准薪资,令华为员工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其社会地位的提升最终会大大激发华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013年,华为启动13和14级别基层员工的调薪计划,这两级员工工资平均涨幅为30%,部分甚至超过了70%。另外华为2014年新招收的应届毕业生起薪为1万元,大大提升了自身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据华为前副总裁刘平回忆,他在1993年刚刚加入华为时的工资为1500元,而之前在上海交大工作了八年,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00元,第二个月的工资就涨到了2600元,之后每个月都会上涨,1993年底他的工资已经上涨到了6000元,一年工资翻了两番,涨了4倍。
‘玖’ 华为 ipd 三大流程
华为在整个企业内部改革中最重要的两个项目一个是ISC(集成供应链),另外一个就是IPD。用任正非的话讲,这两项改革关系到华为的生死存亡。其中IPD的项目是先行项目也是重点。我在华为工作的两年间是华为推行IPD(集成产品研发)从初始试点到全面推广的阶段,并且先后担任过四个PDT的核心代表,因此对IPD的研发模式有些了解。在此,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华为IPD的粗浅认识,欢迎指正。
1.IPD的来源
众所周知,IBM在91-93年间发生企业危机,"扭亏大师"郭士纳入主IBM,他对IBM作大改造,其中在研发方面的改造措施就是今天高科技企业中流行的研发管理模式--IPD的前身。
2.IPD的特点
我认为IPD的模式本质特点是纵横管理,跨团队产品研发。IPD是将产品研发(这里的研发是指从立项一直到产品试验局验证之后,生产人员可以大批量复制为止)的相关环节统一到一个团队中--PDT(产品研发团队), 团队由核心组以及扩展组构成。一般而言,核心组包括开发、测试、中试(产品的小规模批量生产)、用服、市场、财务。各位核心代表虽然来自不同部门,但是在产品经理的领导下共同对一件或者多个产品负责,包括产品立项、设计、开发计划、产品发布情况等所有重大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的审核、评估都是所有核心代表一起商议决策,任何一个代表否决都不能通过。每个核心代表还负责领导一个扩展组,比如开发扩展组包括有资料开发,软硬件开发等项目经理。中试扩展组包括有产品数据,工艺,结构等项目经理。这里说的领导是产品研发组织活动上的领导不是资源关系上的领导。
IPD是对产品的最终市场效益负责而不是只对产品研发或者其他某个环节负责。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产品的最终的效益不好,整个产品线都要负责任(奖金自然低了很多)。一个IPD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独立运作的公司,不仅有财务指标,也有成本核算(华为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建立起一套模型,将整个公司的成本几乎都折算到了各个产品线上了),华为公司总共有大大小小约一百多个产品线,我们比较熟知的IOD实际上只是华为很小规模的一个产品线。类似的产品线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产品线,如无线产品,智能产品,交换产品等。每个大的研发产品线都有一个IPMT(集成产品研发管理委员会),他们是由总监级(现在改为产品线总裁)或者资深的产品专家组成,负责对旗下各个产品线的研发活动作关键环节(立项评估,计划决策,实验局评估等)的监控和评估,以决定是继续还是终止某个产品的研发活动。监控和评估的主要依据就是看这个产品研发成本投入和未来市场效益的比较,以及技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可行性。
‘拾’ 华为集团目前的高层人员有哪些,分别管什么
华为最高总裁只有一个任正非,下属业务部门还有N多总裁,华为现在执行的是董事长及副董事长的职务,从1987年创办至今,华为的组织架构图一共进行过四次调整,最近的一次调整为2013年度,一直沿用至今,具体的组织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6、常务董事:丁耘(运营商BG总裁)、余承东(华为消费者BG总裁)、汪涛(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
7、董事:徐文伟(战略研究院院长)、彭中阳(总干部部部长)、何庭波(华为2012实验总裁、海思总裁)、任正非(华为集团创始人及CEO,负责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陶景文(质量流程IT总裁)、阎力大(华为企业BG总裁)、姚福海(首席供应官、集团采购管理委员会主任、全球采购认证管理部总裁)、陈黎芳(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李英涛(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
8、候补董事:李建国(制造部总裁)、彭博(未知)、赵明(荣耀总裁)。由于候补董事未在华为的官网具体罗列其任职情况,网络上也搜不到候补董事彭博的任职,所以暂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