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石油产品热值哪里有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石油产品热值哪里有

发布时间: 2023-04-15 20:08:49

① 我想知道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能等能源,它们的热值和热效率从那本数据手册上可以查到

在我们唱响“节能进行曲”时,检讨一下我们的日常行为,问一问自己能为节能作些什么?本报记者为此对家庭节水、节电等方面展开了调查,目的是唤起更多人的节约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希望更多的家庭自觉选择节能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节电,你先行行举手之劳
“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浪费电的现象?”在刚刚过去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记者以同一个问题询问了所有的受访者,几乎每个人都能略举一、二,并且都无一例外地认同生活中不少浪费电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也欣喜地感觉到,普通百姓对于供电、节电比平时更多了一分关注,但愿这样的关注能让节能意识渗透到每个家庭、每个人。
家庭用电 浪费现象普遍
随便走访,这样的现象我们并不少见:
多台电视机同时开,多个电脑同时用;
电视没看时不切断电源,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几十上百瓦的白炽灯同时开好几个;
声控灯感应器坏了,灯就没日没夜地亮着;
饮水机24小时运作;
有的电热户冬天用几个上千瓦的大电炉眼睛眨也不眨;
打开水龙头哗哗一放就是好几分钟,等到热水出来了,才慢悠悠地洗漱……
点点滴滴,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使居民区能源浪费现象显得相当突出。记者采访后,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相对而言,年轻家庭比老年人家庭浪费多些,家电多的家庭比家电少的家庭浪费多;很多人都知道该怎样才节电,但缺乏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像电视机长期待机,很多时候也就是一个“懒”字,嫌开来关去麻烦。
检点我们的行为,司空见惯的“无意识浪费”,在家庭生活中浪费掉的宝贵能源实在太多了。习惯成自然,且有很多浪费现象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习惯,又习以为常,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浪费,在节约用电方面考虑得不多。采访中,不少人透露出这样的观点,贵州省作为西电东送的输出省,不缺电,不用省;我用多少电都反映在自家的电表上,付钱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以每度电几角钱的物质价值来衡量资源的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只能是空话,这不仅只是各家各户的小钱,这要从国家形势、整体形势考虑。”市节能监测站的盛如康、江品生两位“老节能”无不忧虑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诚然,近几年在林城,城市居民几乎未感受到电供应亮起红灯时的拉闸限电,但实际上,近年来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使全省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我市的一些企业在用电高峰被限电停产的时候并不少,一般人不会计算因此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给国家带来的损失,记者曾接触一些企业家,他们说最怕的就是接到供电局的停电限电通知,产量受影响,来电时加班加点,赶产值不说,影响最大的就是企业开开停停,用电单耗上升。
敞开用电方便了市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许多无节制的普遍浪费现象。“由家庭用电情况可以估算出家庭生活用电的浪费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突出表现为节能灯具的使用普及不够和家电待机耗能浪费上,要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用电行为习惯,必须唤起人们的节电意识。”在贵阳市节能监测站盛站长的办公室里,在一盏已用了头10年的节能灯下,这位身体力行做着节能推广工作的老同志反复强调:节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节电空间无处不在
国家要求逐步淘汰白炽灯,用能省电80%的节能灯代替,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推广的效果并不好。头10年前,记者曾在不少家庭看见过使用节能灯,但现在使用的并不多,有不少家庭除了置疑节能灯的质量、美观外,还认为节能灯购置费高,使用下来并不省电省钱。记者请监测站盛站长给普通市民家庭算了一笔电账:以某家客厅6盏吊灯为例,每盏40瓦,每晚点5小时,一月按30天算,耗电36千瓦,电费14.50元,如改用6盏节能灯,每盏9瓦,保持客厅同样的亮度,每晚点的时间相同,一月耗电8.1千瓦,电费才3.26元,每个月仅此一项就能节约电费11.24元(相当于一支节能灯的价格),6个月后购置费就能全部回收。不过盛站长告诫,家庭中不常开灯或潮湿的地方不宜使用节能灯,并且节能灯不宜经常开关,一开一关影响其寿命。一般来说,普通白炽灯的有效寿命是1千小时,而节能灯的有效寿命是8千小时。
据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的调查显示,城市家庭平均每天的待机能耗为0.36千瓦时,相当于使用一盏15瓦至30瓦的长明灯。一年下来,每户人家的待机耗电量为131.4千瓦时。在央视6月11日的一个节能宣传节目中,一位节能专家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全国所有电视机的待机能耗加起来,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厂的发电量。可见我们并不能小视每台电视机的待机能耗。
一些市民也对家庭中的一些浪费现象表示了不满。家住蟠桃宫的陈老伯在家是个节约模范,“以前我们几兄妹挤在一盏几瓦的白炽灯下学习,现在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到处点得亮堂堂的,而今的年轻人钱多了,口袋鼓了,用电等方面不再讲究节约了,但我认为节约的好习惯还是不能少。”
记者在一户熟识的朋友家数了一数,大小电器20样,据说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在冬季时,一个月的电费竟达到500多元。除了淋浴器、饮水机、电视机、电冰箱常年未切断电源外,高分贝地放着音乐,冬天开几个取暖器是常事,甚至有的时候,只要有人在家,所有的屋子都会大开着灯。别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权干涉,但如何科学用电、节约用电还是应该互相提醒的。
有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好事,但我们更提倡在富裕的情况下过紧日子,提倡节俭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时尚。市民张莉是环保主义者,她家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都是节能环保型产品。她说:“虽然价格贵了点儿,但能省不少水电。”
在现实生活中,改掉那些不经意的浪费“习惯”,有时只需要举手之劳。比如说少开一盏灯、随手关灯、随手关闭一切可以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
节电的空间很大,要挖掘其中的潜力,看来市民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很关键。
节水不应该讲时宜
提到节水,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尤其是每年的节水周,有关节水的宣传包围了人们的眼球。这样看来,节水似乎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但是,观察我们的行为和意识,我们是否真的从点滴言行中做到了节约用水,节约资源了呢?通过采访和观察,记者发现情况并不那么理想。
记者在走访有关部门时,竟听到这样一种言论,“现在谈节水好象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现在这个节能周主要是针对气、电等能源,而不是水;目前又正值汛期,防洪是重点。”这样的言论看来是基于这种认识:“节水要讲时宜,特定的时期我们讲节水,不特定的时期我们就可以暂时把节水放一边。”显然,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的节水意识已经到位了。节水不应该讲时宜,而要时时提醒我们自己。
至于行为方面,记者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浪费水的现象依然很容易找到:某单位清洁工在冲拖把时找到这样一个“窍门”,从第一层楼开始把拖把放在水池里,然后一直把水龙头开到最大,再依次到二、三层楼重复同样的动作。之后,这位清洁工才开始扫地,大概半小时以后,他才将每层楼的水龙头关掉。冲拖把的工夫他倒是省掉了不少,可自来水也大量被浪费掉。
据了解,与家庭用水相比较,单位用水的浪费情况较为普遍。因为家庭用水始终要掏自己的腰包,而单位用水和个人利益扯不上直接的关系。所以,单位用水给水资源撕开了一个浪费的大口子。
家庭用水当然也不乏浪费现象。有的人喜欢用水时把水龙头大开,长时间冲洗,这样就产生了大量不能使用的水花。有人洗脸时为图方便,不喜欢使用脸盆,而是将毛巾对准水龙头直接冲洗,这同样会浪费大量的水。有的家庭遇到停水情况时,事先有蓄水的准备,可当水再来时,未用完的蓄水并不做任何使用,就直接放掉。
对于节水的宣传,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至少每年的节水周我们都要谈节水、讲节水。然而,为什么浪费的行为依然存在?节水的意识依然不到位呢?让人首先想到的是北方大旱,不少城市的水限量供应,花高价买水喝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有的城市还出现了隔天供应自来水的状况。这些对于贵阳的市民来说,似乎很遥远。
实际上,贵阳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贵阳地处长江、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形,分水岭即是两大水系的源头山脊,只有自然降水形成溪流,而无大江大河,仅靠大气循环降水,通过径流汇于水库蓄水,水量相当有限。全市年降水量900到1200毫米,六城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3.2亿立方米。六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7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值的三分之一,属于资源缺水地区。
目前正在热播的美国大片《后天》中有这样的场景:科学家预言某种气候灾难将会在今后的几代子孙中出现,结果,灾难却发生在了当代,而且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而造成灾难的原因就是人们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的结果。
节水也是一样,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时,也许我们会认为采取节水行动并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要等到我们看到节水的必要性时,也许节水就不再那么容易了。
绿色节俭新生活
现代都市里的人们,充分享受着物质生活带来的种种便捷和文明。在物质产品快速膨胀,并以各种新奇的方式吸引、满足并挖掘人们消费欲望的今天,似乎只要消费得起,人们似乎可以想用什么就用什么,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并且可以底气十足地声明:“我可不在乎那几个钱!”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开始被另外一种理性的节俭方式所取代,甚至形成一种简朴主义的消费方式。美国作家萨维吉《简朴生活读本》的畅销也说明了这一趋势。在中国,这种理念首先在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家庭中有所体现。
绿色家庭是指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带头实施绿色生活方式的家庭。绿色生活方式包含5个“R”,Re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种,保护自然。在这五个概念中,前四个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除了我们耳熟能详从小就受教育的节水节电外,还有许多绿色生活的细节被我们忽视了。
少用一次性制品
现代化生活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环境污染。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应当成为新的社会风气,新的生活时尚。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让我们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我们可以用充电电池代替普通电池;用手绢代替纸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纸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用自动铅笔代替木杆铅笔。如果你经常在外出差吃饭,可随身带双筷子、带个勺子,带上牙刷、牙膏、剃须刀、洗发水等等,使生活处处皆环保。
自备购物袋
在我们的生活里,塑料袋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无论是在筑城的大小超市,还是在菜市场和街边的小摊贩那里,提供给顾客塑料袋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相对照的是,一些消费者在购物时过度依赖塑料袋。一位在贵阳某家大型超市收银台工作的小孙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用一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围之内加大撑开,一些顾客却硬是要求多拿一两个袋子。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大部分消费者把超市塑料袋带回家中当垃圾袋使用,丢弃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大敌。在德国,不少超市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此举正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一些家庭主妇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着硕大的藤篮上街购物。在中国内,上海一些超市塑料袋也开始实行有偿提供。
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贵阳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克聚乙烯膜,仅原料一年就扔掉500多公斤。如果平均每个塑料袋铺开是0.6平方米,那么每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薄膜面积达240平方米?熏贵阳三百多万人口每年弃置的塑料袋将接近于整个市区总面积。而一些街头小贩用的塑料袋还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应该是我们首先倡导的绿色生活。
自备餐盒
如今在筑城,无论是在外面吃早餐还是夜宵,总是有一大堆一次性的东西摆出来,塑料或者泡沫饭盒,塑料杯和卫生筷,甚至有些还为了方便洗碗,在碗上套上了塑料袋。而这些一次性餐具的卫生问题也十分突出。在一些小吃摊上,一次性木筷放在锈迹斑斑的筷筒里,不时会有蚊蝇恋恋不舍的“香吻”,还有无数双手挑剔的“抚摸”,而那些颜色不均的塑料袋也不那么令人放心。自备餐盒,首先是对自己身体的健康负责。
而一次性木筷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也成为一大突出的问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节约资源,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
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
逢年过节,不论是筑城的各大超市商场还是街头的小摊小贩,各种包装十分夸张的礼品都摆到了很显眼的位置上,但质量如何却让人心里犯嘀咕。这种过度包装的风气已延伸到日常商品。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每次买完东西回家,光包装的垃圾就要扔一大堆。
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大约是1989年的四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包装造成的。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如月饼、元宵等包装过于豪华,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因此,我们提倡购买简装或大包装大瓶装的商品,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专家认为,塑料包装废弃物增加,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包装产品中,塑料包装品的年消耗量正在以14%的速度增加,而其回收率是所有包装物中最低的。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塑料废弃物所占的比例已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塑料包装废弃物因为轻,加之在环境中又不易分解,在流失的垃圾中特别明显,它不仅对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造成污染,还对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包括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等。
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
目前,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国造纸业年需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我们使用、消耗大量的纸张,实际上是在消耗森林资源。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气候变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等。保护森林,减少开采量,就需要削减木材的需求量。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废纸至少可以回收再生两次。因此,应提倡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和双面用纸。节约用纸则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最好措施。
交流捐赠多余物品
生活好了,一些家庭里的家什更新换代也加快了,很多人家都会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其实可以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使它在别人那里得到再利用。如果能将这些物品送到贫困地区或受灾地区,那就更能物尽其用了。大学和社区可以经常组织物品交换捐赠会,将各人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互相交换,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② 烧火醇基燃料油热值是多少

烧火油燃料油的热值有多少大卡,一般的有5000大卡到1万大卡,YPZR-2型油品燃料燃烧热值测试装置,北京鑫生卓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油品燃料燃烧热值测试装置,该油品燃料燃烧热值测试装置用于测定各种燃料油热值,石油、轻油、重油、柴油、煤焦油、沥青、酒精、化扮宴工油、石蜡油、蓖麻油、老宽奥里油、轮胎油、植物油、烧火油、石脑油等甲醇燃料厅含银等可燃性固体或粘稠液体物质的发热量。油品燃料燃烧热值测试装置符合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检验国标的要求。

③ 石油产品热值检测为什么油品中不能含水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一:准备内筒水:适当调节小筒水温,一般要使小筒水温低于外筒温度1K左右,这样才能到试验终点时内筒比外筒高1K左右,作标定或测发热量做平行样时。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二:准备氧弹,将饶制好的点火丝紧固在氧弹的两个点火电极上,确保接触良好,点火丝的阻值一般取4~6Ω。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三:将小筒小心放入套筒中,把氧弹平稳放入小筒的支脚上,轻轻合上上盖,使上盖上的中心电极与氧弹弹头良好接触,否则可通过调节中心电极螺钉露出长度来实现。调节好后,上盖压下时密封圈圆周与方箱上面应均匀接触。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四:选择试验的项目(标定或测量),输入试样数据,开始进行试验。整个试验过程参见上述相关内容。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五:试验结束,屏幕显示试验结果,当打印选项设为“自动”时,还将自动打印输出试验报告。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使用步骤六:掀起上盖,取出小筒和氧弹将氧弹放气后打开进行清洗,为下一次试验作准备。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仪技术特点:

* 采用高级单片机系统来控制仪器实验自动充水、自动调节水温、自动定量水、自动搅拌、自动点火等功能,操作简便。用户只需装好氧弹并输入相关数据即可自动完成测量全过程。可长时间连续进行测量。中文菜单式操作界面,直观、友好、易学易用。

* 自动跟踪环境温度,不需要测量外桶水温

* 自动测量,换算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

* 内置大容量电子记录仪,保存近4000组数据

* 内置水循环系统,自动换水,自动称水重,减少认为误差

* 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提示,对操作人员素质无要求

④ 甲醇,柴油,汽油热值分别是多少

甲醇热值约4800大卡,乙醇热值约6530大卡,汽油热值约10490大卡。

甲醇由甲基和羟基组成的,具有醇所具有的化学性质。甲醇可以与氟气、纯氧等气体发生反应,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石油产品热值哪里有扩展阅读:

甲醇具有饱和一元醇的通性,由于只有一个碳原子,因此有其特有的反应。

将粗手并裤甲醇净化,净化过程包括精馏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用碱破坏在精馏过程中难以分离的杂质,并调节pH值;精蔽碧馏主要是脱除易挥发组分如二甲醚,以及难挥发的乙醇、高碳醇和水。粗馏后的纯度一般都可达到98%以上。

根据密度的不同,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一般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

由于高速柴油机燃料耗量(50~75g/MJ)低于汽油机(75~100g/MJ),使用柴油机的大型运载工具日益增多。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主要用作柴油机的液体燃料,柴油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特性,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毕简改用柴油。

柴油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柴油使用性能中最重要的是着火性和流动性,其技术指标分别为十六烷值和凝点,我国柴油现行规格中要求含硫量控制在0.5%-1.5%。

⑤ 甲醇,柴油,汽油的热值分别是多少

甲醇热值约4800大卡,乙醇热值约6530大卡,汽油热值约10490大卡。

⑥ 石油焦与焦炭的热值对比

石油焦和焦炭的热值对比如下虚磨:
石油焦的热值约为42000~45000卡/千克,而焦炭的热值一般在25000~30000卡/千克之间,可以看出石油焦的热值明显高于焦炭。
石油焦的比热拦誉歼容比焦炭高,比热容的高低反映了燃烧的程度,这简冲也是石油焦热值高于焦炭的原因。石油焦的比热容大,也就意味着它的热值高,能够产生更多的热量。
此外,石油焦的发热量也比焦炭高,其发热量范围在39000~42000卡/千克,而焦炭的发热量一般在30000~36000卡/千克之间,由此可见,石油焦的发热量也比焦炭要高一些。

⑦ 液化石油气、柴油、煤油它们的热值各是多少大卡

大卡:

液化石油气(气态):21100~24120大卡/公斤

液化石油气(液态):10853~12055大卡/公斤

柴油:11050大卡/公斤

煤油:11066大卡/公斤

热值:

液化石油气(气态):87.92~100.50MJ/kg

液化石油气(液态):45.22~50.23MJ/kg

柴油:46.04MJ/kg

煤油:46.11MJ/kg

轻质石油产品,是复杂的烃类混合物,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燃料。

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还需经精制和加入添加剂);由原油、页岩油等经直馏或裂化等过程制得。根据原油性质的不同,有石蜡基柴油、环烷基柴油、环烷-芳烃基柴油等。

热值为3.3*10^7J/L。

沸点范围和黏度介于煤油与润滑油之间的液态石油馏分。易燃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是组分复杂的混合物,沸点范围有 180℃ ~370℃ 和 350℃ ~410℃ 两类。

沸点范围和黏度介于煤油与润滑油之间的液态石油馏分。

主要指标是十六烷值、黏度、凝固点等。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⑧ 石油的物理性质

石油的化学成分将决定它的物理性质和经济价值,而石油没有固定的成分,因此也就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但通过对分布广泛的石油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还是能归纳出反映石油总特征的物理性质或相关物理性质的变化范围。了解这些性质对认识石油、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品质及经济价值是很有用的。

( 一) 颜色

在透射光下石油颜色可以呈淡黄、褐黄、深褐、淡红、棕、黑绿及黑等颜色。原油颜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其含量愈高,则颜色愈深。

( 二) 密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石油密度一般介于 0. 75 ~ 0. 98 之间。通常把密度大于 0. 90 的称为重质石油,小于0. 90 的称为轻质石油。世界各国的原油大多为轻质石油,重质石油居次要地位。石油密度最大的可达 1. 00 以上,这种石油用一般方法难于开采。

石油的密度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就烃类而言,密度随碳数增加而增大。碳数相同的烃类,烷烃密度小些,环烷烃居中,芳烃密度较大。

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一般用 g/ml 或 g/cm3表示。密度与物质本身的成分和体积变化相关。液体石油的体积,在常压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增加1 ℉,单位体积所增加的体积数称为膨胀系数。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随密度减小而增大 ( 表 1 - 4) 。压力对石油的体积也有影响,随压力增大体积将因被压缩而减小。压力每增加 101325Pa,单位体积被压缩的体积数称为压缩系数。压缩系数也不是一个常数。

显然,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石油体积的两个主要因素。考虑原油是气、液、固三相物质的混合物,以液态烃为主体的石油中含有不同数量的溶解气态烃、固态烃及非烃。实际上,在地下油气藏中,温度和压力不仅影响石油的体积,同时还影响到石油本身的物质组成,从而影响其质量。一方面,温度的增加有使溶解气逸出液态石油的趋势; 另一方面,压力的增加,将使原油中溶解气量增加。在地下油气藏中,温度、压力同时增加,而压力增加使溶解气增加的效应远大于温度增加使溶解气逸出的效应; 与此同时,溶解气量增加引起体积增加的效应远远超过随压力增加而使体积减小的效应。因此出现压力增加体积不是缩小而是增大,直至达到饱和压力为止 ( 图 1 -5) 。

表 1 -4 不同密度石油的膨胀系数

图 1 -5 在有气顶气条件下石油体积随压力增大而变化的情况( 转引自 A. I. Levorsen,1954)

由此可见,地下石油的密度不仅与温度、压力有关,还与溶解气量有关,且后者才是影响石油密度的本质因素。溶解气量增加则密度降低。地表与地下温度、压力条件不同,不仅影响石油体积,更主要的是由于溶解气量的差异,导致石油物质组成的差异,实质上是改变了石油的质量。地下石油含有较多的溶解气,这是地下石油密度比地表石油密度低的根本原因。

( 三) 黏度

黏度是反映流体流动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参数。黏度值实质上是反映流体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内摩擦力的大小。黏度大则流动性差,反之则流动性好。石油黏度是制定石油开发方案、油井动态分析及石油储运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黏度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

动力黏度又称绝对黏度。在国际计量单位SI制中,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其定义为:流体通过长度(L)为1m,横截面积(F)为1m2,渗透率(K)为1μm2的介质,当压差(ΔP)为1Pa,流量(Q)为1m3/s时,流体的黏度(η)为1Pa·s。其表达式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1Pa·s相当于C.G.S制10P,1mPa·s=10-3Pa·s。在101325Pa,20℃时,水的动力黏度为1mP·s。不同温度下的动力黏度用ηt表示。

动力黏度/密度,称为运动黏度。其单位为m2/s,称二次方米每秒。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用νt表示。

相对黏度又称恩氏黏度,是在恩氏黏度计中200mL原油与20℃时同体积的蒸馏水流出时间之比。常用Et表示。根据实验室测定的Et值,可以通过查换算表获得运动黏度,并计算出动力黏度。

石油地质学上通常所用的黏度多指动力黏度。石油黏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如果小分子的烷烃、环烷烃含量高,黏度就低;而如果石蜡、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黏度就高。

石油黏度随温度升高、溶解气量增加而降低。因此,地下石油的黏度常低于地表。在地下1500~1700m处,石油的黏度通常仅为地表的一半。如我国克拉玛依的原油,在地下温度为50℃时,η50=19.2mPa·s,在地表20℃时,η20=64.11mPa·s。

(四)溶解性

石油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醚等。石油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实际上各种化合物都可以看做有机溶剂,换言之,各成分之间具有互溶性。其中轻质组分对重质组分的溶解作用可能更明显些,也更容易理解。有可能这种溶解作用正是重质组分得以实现运移的有效途径。

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很低,通常随分子量的增加很快变小,但随不同烃类化学性质的差异而有很大的差别。其中芳烃的溶解度最大,可达数百到上千微克/克;环烷烃次之,一般为(14~150)微克/克;烷烃最低,仅几个到几十微克/克。在碳数相同时,一般芳烃的溶解度大于链烷。如己烷、环己烷和苯分别为9.5mg/L、60mg/L和1750mg/L,差别是非常明显的。苯和甲苯是溶解度最大的液态烃。

当压力不变时,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芳烃更明显,但其随含盐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变小(McAuliffe,1979)。当水中饱和CO2和烃气时,石油的溶解度将明显增加。

(五)凝固和液化

石油的凝固和液化温度没有固定的数值。在凝固和液化之间可以出现中间状态。富含沥青的石油在温度降低时无明显凝固现象。石油的凝固点与黏度和重质石蜡的含量有关,尤其与后者关系密切。富石蜡的石油在温度下降到结蜡点时,即伴随石蜡晶出而出现凝固现象;高黏度原油一般富含石蜡,10℃左右便会变成黏糊状或固体状;石油凝固点的高低与含蜡量及烷烃碳原子数具有正相关性。凝固点高的原油容易使井底及油管结蜡,这给采油增加困难。轻质石油凝固点很低,所以一般低凝固点的石油为优质石油。

(六)蒸发与挥发

蒸发和挥发都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二者可视为同义词。蒸发侧重于气化现象本身,而挥发则是侧重于表述这种现象的动态过程和结果。石油蒸发时轻组分优先逸出;而通常石油的挥发性即指其轻组分以气体形式离开石油散发掉的现象和事实;其结果使石油的密度增大。

(七)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荧光的特性称为荧光性。石油中只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荧光性。这是因为它们能吸收紫外光中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光子,随后放出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光子,产生荧光。饱和烃不发荧光。荧光性可能与存在双键有关。

荧光色随不饱和烃及含双键的非烃浓度和分子量增加而加深。芳烃呈天蓝色,胶质为黄色,沥青质为褐色。利用石油具有荧光性,可以用紫外灯鉴定岩石中微量石油和沥青类物质的存在。在有机溶剂中只要含有10-5沥青类物质即可被发现。

(八)旋光性

大多数石油都具有旋光性,即石油能使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性能。石油的旋光角一般是几分之一度到几度之间。绝大多数石油的旋光角是使偏振面向右旋移而成,仅有少数为左旋。石油的旋光性主要是与组成石油的化合物结构上存在不对称碳原子(又称手征碳原子或手征中心)有关。而通常存在手征碳原子的甾、萜类化合物是典型的生物成因标志化合物。因此旋光性可以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证据之一。

(九)导电性

石油及其产品具有极高的电阻率,石油的电阻率为109~1016Ω·m,与高矿化度的油田水(电阻率为0.02~0.1Ω·m)和沉积岩(1~104Ω·m)相比,可视为无限大。石油及其产品都是非导体。

(十)热值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其主要经济价值就在于它的热能。石油的热值因石油的品质差别而有所差异,密度在0.7~0.8kg/L的原油为44.5~47MJ/kg;密度为0.8~0.9kg/L的原油为43~44.5MJ/kg;密度为0.9~0.95kg/L的原油为42~43MJ/kg。与煤比较(煤的热值为22~32MJ/kg),大约1.5t煤的热值才相当于1t石油的热值。

⑨ 什么是燃料油|燃料油的热值检测

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和物,主要用作蒸汽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C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al Fuel 011,亦称Heavy Fuel 011)也可是馏分燃料油(Healing 011)。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燃料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倾点(Pour Point)等供发电厂等使用的燃料油还对钒(Vanadium)、钠(Sodium)含量作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