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互联网产品代言哪个强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互联网产品代言哪个强

发布时间: 2023-04-11 03:18:52

A. 王一博代言王饱饱,他的带货能力有多强

9月8日上午王饱饱品牌官宣了王一博成为新任的代言人,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其实自从王一博火了以后王一博就收获到了很多的代言,无论是香飘飘牛乳茶还是上好佳等等这一系列的代言都体现了王一博的带货能力。其实这些品牌之所以会找明星代言,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明星的知名度将自己的品牌推广,然后再小小的割一波韭菜。

理智追星

但是粉丝们在追星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把握好度,千万不要为了支持偶像的发展就去购买自己没有办法承受的东西。如果说偶像的代言正是自己所需要的话那么自己确实可以选择购买,但是如果自己并不需要只是想要支持偶像发展的话那么也应该尽力而为。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冲动就做出了大量购买代言的举动,最终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这是非常漏悔早不理智的行为。

B. 互联网保险哪家强看这个就知道了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现在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险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入越来越多寻常百姓家中。当互联网遇到保险会发生呢,如今,已经有很多传统保险公司和创业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带来一些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科普知识, 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能够带来一些参考。

1、众安保险

2013年众安保险由腾讯、蚂蚁金服、平安联合发起成立,作为国内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不设分支机构,销售和理赔均在线上进行。

众安保险定位是"服务互联网",客户主要面向电商卖家、互联网运营商、互联网消费者等互联网端的企业和用户。

2、泰康在线

作为行业内首家由国内大型保险企业发起成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人寿的全资子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正式在武汉挂牌成立。

泰康在线在全国性养老社区、医疗资源、医院等大健康产业链上均有战略布局,并与阿里、腾讯、携程等互联网公司保持合作。

3、安心保险

安心保险于2015年6月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备,由北京洪海明珠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玺萌置业有限公司等7家股东发培唯起设立,主要包括三项业务,一是场景化、碎片化的保险产品;第二是短期健康散圆险和医疗保险;三是 车险 以及中小微企业财产险。

4、易安财险

易安保险是保监会于2015年6月批准筹建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并于2016年2月6日冲中塌正式获得保监会开业批复。

现在易安保险主要包括企业/家庭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等。

5、度小满保险等新兴互联网保险

除了传统金融公司,新兴的互联网保险也受到很多人关注,实力较强等比如 支付宝 、微信、度小满金融的保险。

度小满保险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保险业务。度小满金融是原网络旗下金融平台,依托于网络AI优势和大数据能力,度小满保险展示出了强大的产品定制基因。

作为是全国首批互联网创新型保险平台,度小满保险携手多家国内知名保险机构,为用户提供更合适、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平台产品涵盖: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等,类别还是非常全面的。

综上就是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对互联网保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自身情况考虑合适自己的产品。

C. 你记忆中哪种产品因为选对代言人而大火的

我记忆当中因为代言人而大火的产品,必须是成龙大哥代言的霸王中药洗发液。尤其是那个“Duang~~很柔,很黑......”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在网络词条搜索“Duang”这个关键词,你会深刻体会到这完美的效果,就像当时我们通过电视机看到他说广告词时候的心灵触动一样。由此也派生了一个新生的字“成龙Duang~”,并且被大家伙儿释义为特效音。当然不仅仅如此,连表情包也因为成龙大哥自产特效音变成了抢手货。

这就不得不说的是,一个好的广告要有好的传播性,但一个好的演员一个出彩儿的表现,能够造就的远不止是长久的广告效益,还有前所未有经久不衰的经典。在这霸王中药洗发液这件事儿中,从始至终都是拖了很“Duang~”的成龙大哥的福气。当然作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很感谢成龙大哥和洗发水的品牌商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儿的表情包和欢乐。

D. 互联网三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谁最强

网络
如果中国有一个企业能与腾讯在中国互联网之王的位置上一较长短的话,那一定是网络。网络的受众甚至比腾讯更广更深,只要是华人网民几乎都会用到网络,而且使用频率极高。网络作为中国搜索引擎的绝对领先者,对客户有较强的粘度,依靠搜索这一平台,网络可以象腾讯一样向互联网任一领域扩张,可以不腊伍断挖掘出新的盈利模式,google就是最好的榜样。
但相对而言,腾讯对客户的粘着力比网络更强,也更稳定。腾讯客户转换即时通讯商则原来建立起来的通讯网络将全部作废,因此转换障碍远高于网络。同时由于腾讯的活跃客户大部分为年轻人,对新功能接受程度与兴趣较高,使用频率也较高,这种客户结构使腾讯在拓展新的互联增值业务过程中比网络更容易,网络的优势则在于商用领域。
网络强大的品牌效应使新进入者难以入侵,网络最大的竞争对手也许就是google了。由于汉字的复杂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外来者的google在本土化上也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因此中短期难以撼动网络的地位,其他领域的互联网大佬纷纷铩羽而归也可看出跨国巨头们的文化障碍。网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仍然是中国互联网的佼佼者。
下面是两年前我对腾讯与阿里巴巴的分析:
腾讯控股
作为国内即时通讯的垄断巨头腾讯控股,占据了即时通讯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用户包括国内、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其活跃账户高达2.6亿(国内网民数只有1.62亿人),市场占有率高达79.1%,第二位的MSN只有13.4%,。而且腾讯的占有率仍在不断地提高,跨国巨头MSN的市场份额却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可见腾讯的垄断地位多么地强大,用“中国即时通讯的微软”来形容腾讯并不为过。
网络虚拟世界中即时通讯类似于现实中的电话,使饥局纯用频率高,普及范围广。使用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捆绑性,就象更改电话号码一样,更改QQ号会引起很多的麻烦。同时与移动通讯和电话不同,腾讯公司与其他竞争对手并未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如果选择了其他的供应商,就意味者与所有腾讯用户联系不上。试想一下如果联通用户不能给中移动用户打电话,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腾讯已经设立了一个很高的转换障碍,使新进入者难以把腾讯用户抢夺过来。对竞争对手而言,腾讯的规模也是一种壁垒,由于腾讯拥有绝大部分的即时通讯使用者,新用户选择服务商时会考虑方便性和可用性,自然优先选择腾讯,这样就形成烂咐马太效应,腾讯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垄断地位越来越稳固。跨国巨头MSN和雅虎通丝毫不能威胁腾讯,国内其他潜在竞争者更难以撼动其垄断地位。
腾讯垄断的是即时通讯用户,即时通讯并不能产生很高的收入,要获取更高的利润,就必须依托QQ平台,不断拓展新业务,把垄断资源转化为收入和利润。腾讯在稳固垄断地位后,开始向众多的其他业务四处出击,包括互联网增值业务、移动通讯增值服务、广告等领域。凭借庞大的垄断资源优势,腾讯在进军网游、短信、拍卖等新业务中所向披靡,捷报频传。短短的几年腾讯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即时通讯服务商发展成为集休闲游戏、资讯门户、搜索等为一体的网络巨头。
腾讯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如下:
报告期 2003年12月 2004年12月 2005年12月 2006年12月
营业额 734,957 1,143,533 1,426,395 2,800,441
税前盈利 338,209 463,653 437,055 1,116,771
净利润 322,196 441,119 485,362 1,063,800
ROE(%) 19.3 17.39 32.01
经营利润率(%) 40.21 33.96 41.54
毛利率高达70%以上,净利润率高达30%以上(与茅台相当),净利润呈现出稳步攀升的态势,2006年更是大幅上升10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7%以上,2006年高达32.01%,财务状况良好。
虽然腾讯拥有强势的垄断地位,但是作为互联网行业仍然具有比传统行业垄断性企业更高的风险,行业易变性更高。
1.由于腾讯的主要利润来源并非具有垄断性的即时通讯业务,QQ平台只提供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并不直接带来巨大的利润。真正的盈利部分是网游、短信、广告等竞争激烈的领域。腾讯在这些领域虽然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还没有达到垄断地位,这些领域的竞争历来是白热化的。腾讯能否在这些领域持续取得领先优势存在不确定性。
2.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稳固的垄断地位是由于腾讯拒绝互联互通而形成的,若政府根据反垄断法强制互联互通,腾讯的垄断地位将受到挑战。现阶段其主要竞争对手MSN与雅虎通已经进行互联互通,而且腾讯也曾经被竞争对手以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告上法庭。腾讯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是强制捆绑相关软件获得的,若被裁定垄断及不正当竞争,取消捆绑对腾讯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
3.对竞争对手的过度挤压已经使腾讯成为“公敌”,形象在行业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垃圾信息和账户被盗现象严重。
5.未来出现替代QQ的新的商业模式。
6.收入增长率波动性较大。
瑕不掩瑜,腾讯对用户的垄断和粘着度使它区别于其它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新生代网民QQ应用率的提高,腾讯的客户资源也将高速成长。同时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增值业务,腾讯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B2B企业,也是中国B2B行业的寡头垄断者,按照营业收入计算占据了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二位的环球资源只有20%。按照注册用户计算,阿里巴巴更是无人能敌,高达两千多万,而第二位的慧聪资讯只有300万,相对应慧聪的营业收入不到阿里巴巴的十分之一。环球资源则只有65万的注册用户,其目标为高端客户。其它的中小网站和中国化工网、中国服装网、全球五金网等行业垂直网站更难望其颈项,垄断地位超然。
阿里巴巴能成长为全球B2B王者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这里拥有世界数量最庞大的产品供应者,蜂拥而至的世界各国采购者。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B2B网站为它们提供了高效而低成本的营销渠道。马云前瞻性地发现了这一商机,并紧紧地把握住了这一机遇。马太效应将使阿里巴巴的会员数量增长得更快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的第一法则将使阿里巴巴活得更滋味。
B 2 B网站的主要客户是中小企业,习惯于享受互联网的免费大餐,现在大部分的注册者都不愿意购买付费服务,包括慧聪资讯在内的国内大部分B 2 B网站处于烧钱、亏损的状态。B 2 B收入模式以会员费和广告费为主,由于免费客户也可以发布、搜索信息和使用一些基本的服务功能,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中小企业选择免费服务,付费会员比率一般只有10%左右。行业盈利的艰难、阿里巴巴遥遥领先的优势和良好的财务状况,将使其它B2B网站难以撼动阿里巴巴的领先地位。
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加,现阶段使用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占比不到三成,而这一比率呈现出快速提高的趋势,也就是说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选择这一服务。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收费服务将越来越为用户所接受,更多高价值的B2B增值产品的出现也将使客户更心甘情愿地购买付费服务,阿里巴巴近年注册和付费会员的高速成长说明了这一点。会员收费为阿里巴巴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马云常常高调出现在各类媒体,是阿里巴巴的代言人,其雄辩的口才和频频的曝光成为阿里巴巴最好的营销广告。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是其优势之一,两大外资股东雅虎和软银对国际化战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国外客户更习惯于使用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的阿里巴巴,而很少使用中文进行搜索。近期阿里巴巴的国贸易内和海外扩张已经开始,上市后将加快扩张速度。阿里巴巴中短期高速成长无庸置疑,远期也拥有着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
阿里巴巴的主要数据:

营业收入(亿) 盈利(亿) 注册用户(万) 收费会员(万)
2004 3.59 600 7.7
2005 7.38 0.7 1100 14.1
2006 13.63 2.19 1980 21.9
2007上半年 9.57 6.22(预测) 2460 25.5
阿里巴巴并非高枕无忧,相反远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相对于阿里巴巴的企业用户,腾讯绝大部分用户为个人消费者,其消费品牌特性更明显,阿里巴巴用户的网站品牌忠诚度要低于腾讯。阿里巴巴的庞大规模已经在B2B细分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壁垒,但对客户没有独占性

E. 网络推广哪家好

一、网络品牌推广常见的四个误区:

1、认为品牌推广是资金雄厚时才做的事。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个企业无论何时都处于直面消费者的状态下,用户足不出户都可以通过第三方或他人评论看到关于你企业的动态评价;同时由于行业竞争的高度饱和,大家都拼命的去在用户面前曝光,以求更快占领用户心智。假如抱着等到“有钱”了再去做品牌推广这种想法,你的企业早已湮灭在当今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2、企业对自身的品牌价值认识不清。网络推广是把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亮点,通过专业人士操作去放大给消费者,假如你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的亮点是颂亮什么,那就是越俎代庖主随客便了。目标不明晰,推广的结果与实际需求不符,这种推广只能叫“无脑烧钱”。做品牌推广,需要专业人士来深挖产品特色,而不是王婆卖瓜式的“自嗨”。

3、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推广方式。推广方式只是一个辅助腊搭手段、只是表象,深层出发点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调性和当前的战略侧重。因此使用什么推广方式,是需要量体裁衣的,照搬照抄不仅达不到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且一味照搬,会让消费者产生厌恶的排斥心理。小马识途营销机构自2009年从事网络营销项目以来,一直倡导企业宣传要私人定制,团队配备有相应行业经验的项目经理为企业进行需求分析和评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网络推广方案。

4、短时间内要推广效果。很多企业主认为花了钱就要立马出效果——这不是钟点工,付出立刻就有回报,哪怕是最基本的SEO优化,也需要一个搜索引擎收录的时间过程。一次推广的考察期理论上是1~3个月。很多企业因为这种心理,对网络品牌推广浅尝辄止,造成之前的投资变成了“沉没成本”,同时进入排斥网络推广的恶性循环。

二、重新认识网络品牌推广

必须明轮樱拿确一点:网络品牌推广不是一种结果或者单独的技术,它同“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一样,是多种营销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整合,比如:分析自身竞争优势、卖点/差异化提炼、建网站、做SEO优化、文案撰写、精准投放、线上线下联动、用户反馈等等。

从企业的角度,网络品牌推广对应着4P理论中的“promotion”,即“促销”。这个词在最近几年被用烂了,事实上它的真正意思是:企业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用户的角度,网络品牌推广又对应着4C理论中的“communication”,即“沟通”。用户的购买行为只是结果,促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其实是企业将自身的产品、服务通过更方便易接受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的反复长期沟通。而网络品牌推广先天就很适合去达成这种沟通效果。

所以网络品牌推广只是企业本身营销活动的一环,目的与传统营销本无二致,假如你花钱找了一家网络推广公司,它却只帮你做到了宣传产品或服务,而不能显着的帮你带来客户、提升销售、传播口碑、升级品牌价值,那我们完全可以说:这家推广公司就是在“耍流氓”。

三、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们平时在媒体或互联网上看到的那些营销热点,大到百万人传播的病毒式营销、小到一则引人主动转发的微博段子,其实背后都是一个个团队的集体工作成果。一个网络品牌推广团队至少要包含:客户经理、营销策划、文案创意、媒介合作、项目经理这些基本角色,绝大多数公司不愿意也不可能单独花成本去养一个这样的专业团队。

所以企业想要真正做好网络品牌推广,让网络品牌推广成为企业提升效益的利器:寻求专业的推广公司是必不可少的,把这个专业的事情外包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样才不至于花了财力人力,结果却不理想,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四、如何甄别挑选网络品牌推广公司?

其实在建立网络品牌推广外包之前,企业自身应当首先品牌信息平台的建设,像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这是企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是网络品牌推广的最终落脚点。微博、微信公众号由于其已是用户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所以建议作为标配;网站现在看来虽然显得有些落伍,但它具有正式公开和结构清晰的特点,所以也还是建议企业需要有自己的网站。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公司会犯一些相同的错误:只认“大公司”、不重视推广公司的文案实力、不知道如何考量推广效果等等。那么下面就重点说说如何甄别挑选网络品牌推广公司,我们总结出五大方面供参考。

1、看公司背景。在网络推广这个行业,虽然都是网络推广,但是各有侧重,有的侧重搜索付费广告或者移动广告(这一类的公司规模相对都较大,且八成以上都是销售人员);有的公司侧重网络公关,也就是内容营销(这类的公司规模尤其是人数会偏少,但是此类的好公司都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具备综合能力的顾问,这也是能把内容营销做好的基础);的公司是侧重技术的,其实好多以前的建站公司转型开始做网络推广,此类公司的营销策划能力有待检验,而技术开发能力可能高于一般推广公司。

3、看文案水平。传统营销里品牌推广是通过客户经理或类似职能去完成的,而在网络推广中这个重要的角色就是文案。考察一家推广公司的文案实力,首先可以从他们的自媒体或者网站入手。同时很重要的一点:目前的文案也处于严重的同质化阶段,很多公司对同行业内不同的客户拿不出有针对性的文案。

4、看推广案例。查看潜在服务商的成功案例这个十分重要,而且要深入查问,具体看看项目的执行报告和项目档案,以防服务公司拿子虚乌有的案例来糊弄。此外,注意案例的行业特征是否与自己公司的行业相吻合,综合评估下服务商是否有能力服务好自己的公司。

5、看执行团队。一般网络推广公司跟企业前期对接的是客户经理,后期对接的才是执行人员,客户经理沟通能力强但具体业务执行方面了解得少,往往造成客户经理承诺的到执行环节无法兑现的尴尬。小马识途针对行业这个问题独创项目经理负责制,没有纯粹的销售经理或客户经理,而是项目经理代劳,项目经理是一个懂营销、懂管理、懂策划、懂执行、懂媒体、懂企业业务的综合型顾问人才,前期负责跟客户沟通、提案,后期负责给客户把关执行,前期承诺之效果尽可实现,也是因此小马识途损失了不少客户,因为项目经理只能说实话,不能做没有把握的保证,但也是因此小马识途的客户满意度是100%,留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客户,小马识途的团队已经接近他们的自有团队,提供管家式的服务,包括合同外的很多服务,如营销咨询、日常文案审核、网络品牌监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