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成货 » 产品成本比例是多少
扩展阅读
ps磁吸工具怎么调标点 2025-05-13 17:51:52
150吨地磅什么价格 2025-05-13 17:51:15

产品成本比例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4-08 11:40:46

Ⅰ 出口产品成本占销售额比例多少合适呢

出口产品成本占销售额比例合适的范围一般在50%-60%左右。如果比例太低,则表明升配出口商获取的收入不足以进行正吵迹指常的经营活动;如果比例州穗过高,则说明出口商的利润空间受到限制,无法提高收入和实现赚钱的目的。

Ⅱ 产品成本比例是怎样计算的

单一产品的产品成本比例应该是成本项目中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制造费用等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先按费用性质分别归集入各成本项目,分别用成本中一个成本项目的当月发生额合计除当月总成本合计,就得出一个成本比例。 多品种产品成本,除按直接费用直接归集入各成本项目外,有些费用要根据各种产品的产量比重进行分配,分别计入每种产品的成本项目,这里的比例有两个:1.每种产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即各品种产品成本与企业总成本之比得出产品成本比例尺;2.每种品种产品成本项目占该品种产品成本总额的比例,计算方法同单一产品。

Ⅲ 企业中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比例是多少才合理呢

企业中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没有固定的比例,跟产品类型及生产规模有关。
不同的产品类型和生产规模会有不同的比例,例如餐饮服务行业,客户量越高,变动成本就越高,所以比例是不固定的。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可将总成本费用分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各项成本费用。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有些成本费用属于半可变成本,如不能熄灭的工业炉的燃料费等。工资、营业费用和流动资金利息等也都可能既有可变因素,又有固定因素。必要时需将半可变(或半固定)成进一步分解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使产品成本费用最终划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长期借款利息应视为固定成本,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可能部分与产品产量有关,其利息可视为可变半固定成本,为简化计算,一般将其作为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又称变动成本,是指在总成本中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项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当一定期间的产量增大时,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会按比例相应增多,所发生的成本也会按比例增大,故称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等于总成本减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只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才是固定的,这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条件的。这里所说的一定范围叫做相关范围。如业务量的变动超过这个范围,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动。

Ⅳ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一般占售价的百分比在多少是合理的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一般占售价的百分比在多少是合理的的问题是没有确切的数字,一般情况下与下列因素有关:
1,经营方式有关
2,经营品种有关
3,竞争能力有关
4,产品技术含量有关
但是要是按照正常生产情况下,和当前市场供需情况下,应该以下比例:
1,材料费占售价的50%、
2,人工费占售价的20%、
3,机械费占售价的10%、
4,管理费占售价的3%、
5,税金占售价的5%
6,利润占售价的12%

Ⅳ 原材料占成本比例

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指标是从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标演变而来的,主要是反映企业收入中成本费用所占的比重,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越好、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如果你想要咨询“原材料占成本比例”法,也给你解答一下。原材料成本比例法指制造费用按照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作为标准分配到产品成本上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比较方便。特别是有些生产车间,使用同一种原材料生产各种产品,或者原材料成本占有较大比重,加工过程比较简单。制造费用的发生主要用于原材料的加工处理,最适宜采用原材料成本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但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车间,各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差别较大,则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
如果你还想了解,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如何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的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尚未面临产品更新的风险,属于成长型公司,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主营业务利润开始滑坡,如果没有已开发好的新产品,将步入衰落。

Ⅵ 完工产品成本是一般会是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家用电器类快消品通常4倍关系,一些知名品牌可以做到7到8倍
目前市场,如果做纯电商,2倍或者2.5倍
线下和线上同时销售,3.5倍
举个例子,一个电饭锅,工厂生产出来物料成本是100元,那么输送给销售公司是1.6倍也就是160元,这60元就是工厂人工工资,运营费用和利润,发完工资和运营,利润估计只有160元的10%也就是赚16元。销售公司给经销商也就是门店,理应是售价的5折或者6折,比如售价是400元,那么给到经销商是200元。40元就是销售公司的人工工资,运营费用和利润。多数情况,这一级得的销售公司和工厂是同一老板。
门店售价就是400,或者有些优惠打8折就是320元出售。多出的200,或者130就是门店收入,门店看上去一台能赚200,但是门店每月可能只卖出200台,并且需要店铺租金,人员工资,余下的才是利润。 工厂看似差价只有60 ,利润只有16元,但是每月可出货几千几万台,量多。
目前大部分快消品都接近这个数值,服装比如T恤衫,多数可以达到10倍。成本20一件,卖200.
汽车15万售价,物料成本也在3到6万左右。 这是物料成本,不含人工和利润,不是出厂价。
进口产品不能用4倍算,比如奥迪Q7 国内售价68到96万,在美国售价是5万美金起,差不多是30万出头起卖。 若推算物料成本,也仅仅是15到20万出头。物料成本不含运费,运营费,利润
研发成本,就是在工厂那1.6倍里面,不同工厂不同算法,多数可以用1.6到2倍之间。
即便研发投入很多但是这一年没出成果,但是产品出厂系数还是按照1.6到2倍之间算,因为贵了,你就卖不动,产品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你的运营成本。你这一年的利润只能减少。
如果是高科技行业比如芯片,液晶屏,研发成本比较难算,或许投资数亿无成果也有可能。这就需要大量融资,找人投资,国家帮助
以上是粗算,另外涉及到税费和退税,这里无法举例

Ⅶ 正常食品零售价与成本价的比例是多少

比例应该为1.5:1。也就是说零售价应该是成本价的二分之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利润。

Ⅷ 餐饮各成本比例是多少

1、老板利润:15%-20%,低于20%说明管理不力,要调整。低于15%属于投资失败。

2、人员工资:17%-22%,高于22%需要减员增效,高于20%需要调整。

3、材料成本:20%-25%,高于25%会亏损。

构成:由于生产、销售、服务统一在售价里实现,除了原料(主料、配料、调料)成本和燃料成本之外,其他费用,如职工工资、租金、税金、水电费用、经营管理费用等,很难在售价里将其逐一划分清楚。

餐饮业传统的习惯是产品成本就只算主料、配料、调料、燃料费用。经营管理费用则另用百分比来表示,例如,用销售毛利率30%、40%、50%、60%等来实现。

餐饮各成本比例特点:

1、变动成本比重大餐饮部门的成本费用中,除餐饮产品饮料外,在营业费用中还有物料消耗等一部分变动成本。这些成本和费用随销售数量的增加而成正比增加。这个特点意味着餐饮价格折扣的幅度不能像客户价格那么大。

2、可控制成本比重大除营业成本中的折旧、大修理费、维修费等不可控制的费用外,其他大部分费用成本以及餐饮原料成本,都是餐饮管理人员能够控制的费用。这些成本发生额的多少直接与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好坏相关,并且这些成本和费用占营业收入的很大比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餐饮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