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他们没有什么资源是丰裕的。他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
这个论点没有区分一国的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重点是在于要素相对丰裕度。与其他较发达国家相比,穷国通常拥有较为丰裕的劳动而不是资本。
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推行比较优势战略,那么,首先,政府需要建立并维持竞争性的市场制度,以确保相对要素价格能够反映经济体中要素禀赋相对丰裕度的变化,借此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实现产业和技术的动态升级。其次,政府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产业政策的形式收集并传播技术和产业的相关信息,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协调,对外部性进行补偿,并通过对法律、金融和社会制度的强化,推动企业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如果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国家就能够得益于后发优势,以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更快的速度实现自身的禀赋、产业和技术结构升级。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最终将成功实现同发达国家的收敛。
一、什么是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 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可能成千上万,每个地方的资源不可能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这就必须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