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产品经理的需求从哪里来
产品的日常工作有四大环节:需求、生产、销售、协调
虽然这四个名词都很好理解,但如何定义好需求,协调好各部门之间共同对产品进行生产,并为销售结果负责,却是产品经理工作生涯一直要琢磨的内容
而在这四件事情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需求,4月份中信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问题即答案》,它的观点是, 提出一个好问题是找到正确答案的关键
埃隆·马斯克也曾说过,在很多情况下,提出问题比找到答案更难。 如果你能提出正确的问题,那么答案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需求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何定义一个需求比需求的解决方案更关键。
今天我想分享下我理解的“需求到底来自哪里?”
你很自然会想到,需求来自用户,来自产品本身,来自老板,来自运营部门……
我觉得这些都不正确。需求的提出者是各个角色,但 需求的原始来源并不是这些角色,而是来自对社会潮流的感知。
你会感觉这似乎很虚,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之前和快时尚品牌ZARA的一名设计师进行过沟通,聊ZARA是怎么设计服装的,为什么可以如此高效率进行服装样式的迭代?
他说ZARA有好几百个设计师,这些设计师有一个工作是“花钱”。不断来往于米兰、巴黎等各种时尚中心的时装发布会参展,去看展会上的时装都是怎么样的。然后还要去全球各地去买各式各样的衣服。
通过做这些事情来给设计师带来灵感,从而设计出“时尚”的服装。他们是通过这种形式去和世界潮流近距离接触,通过这些展会和各种奇装异服去感知什么是时尚,什么是潮流
自营电商里有一个公式: 70%的选品能力+30%营销能力=100%交易额
良好的选品能力是自营电商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们会发现,市场上的选品方式,基本只有3种。
数据辅助选品
经验型选品
造品
数据辅助选品是利用一些数据标准来找到有机会大卖的商品。
比如通过飞瓜、生意参谋等来进行数据分析,找到市场上的“蓝海”商品来进行销售。
曾经我还见过用舆情系统进行选品的,他们根据微博上的数据信息,当某些关键词(虎牌电饭煲)被频繁提及的时候,该商品就会进入选品池。
经验型选品说白了是靠选品团队的个人经验,因为一般来说选品团队的人都是在某个品类下长期和供应商,和市场去接触。他们了解市场,大面上知道某一个时间段卖什么商品更合适
造品就很神奇了,这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方式。比如说某一款杯子,市面上卖得非常好。当你发现这款杯子有某些缺点,那么你接下来会做4件事:
在这款杯子上进行微创新,增加一种能力。
去工厂开模。做出样品。
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分发各种视频,并通过投放等方式将视频引爆
批量生产,卖货
这是一种赌性非常大的选品方式。
这三种选品的方式其实都有一个共性: 市场流行什么,就选什么。 因为这是市场反馈(数据、人)所得到的需求。
回归到产品经理本身,我们日常工作会围绕着需求进行。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 需求是被发现出来的,从来都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年轻的产品总有雄心壮志,想要自己创造一款牛逼的产品,颠覆某一个行业。但实际上,创造是造不出市场需求的。
搜索引擎第一人俞军曾说到,产品经理的工作是理解用户,理解世界。
而 理解世界的过程就是融入到世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挖掘深藏在世界里的需求。
我们每天都穿的鞋子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是否合脚,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产品经理想要挖掘需求,就应该站在其他人的鞋子里面去感受才行,而不是在自己的鞋子里去想象着其他人穿鞋子的感受。共勉
·······END·······
我是宁叔爱思考,期待和你的交流
今天是保持日更的第 61 / 100 天。
如果有收获,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一键三连
感谢你的慷慨~
㈡ 如何查找某个产品在各个城市的生产量和需求量
依据当地的消费者情况、竞争品牌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价格; 规划好渠道,根据经销商的经济实力、品牌意识、控制的市场范围、品牌忠诚度、诚信度选定适合自己公司的经销商; 举办一些有效的促销活动; 利用地方媒体加强宣传; 提高终端形象、增加单品出示率、聘请好的导购员(加强对导购员的培训);首先了解你的产品优势
其次就是分析用户群体
第三分析你的用户群体活跃的地方
第四软文,活动的策划
第五全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市场容量调查中,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同类产品在目标市场中销售的具体数字和、规格、来源、生产厂家、价格,并根据当地的有关统计人口、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寻找出过去和现在发生的变化情况,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其次,要了解当地市场有关产品的消费变化,主要查清当地同类产品的生产数量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当地产品的就地销售数量、当地的工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综合地分析产品今后的消费变化趋势。
第三,查明同类产品在当地的年消费量、消费者数量和产品的消费方式、产品消费范围的大小、消费频度、产品用途,以及具有什么竞争性代用品等因素。
第四,为了对产品今后的消费情况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还应查明产品在当地市场上的生命周期状况,并结合其他因素同时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断。产品的生命周期状况分为五个阶段,并总是以某种形式在流通当中反映出来:导入期,产品刚进入市场,销售增长缓慢;增长期,产品销路渐开,如果产品适销对路,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销售将会有迅速的增长;成熟期,产品销售增长势头不明显,并有迹象表明产品销售即将下降;停滞期,产品销售已达峰点,并逐渐发生缓慢下降;衰退期,市场表现出对产品的需求减少,产品销售量也持续下降。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以某种形式经历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但不同类型的产品或同类产品中的不同的产品的变化速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查明产品在市场周期中所处的阶段是重要的。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产品销售利润的下降通常要比销售量下降得早,也下降得快些。
此外,由于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取决于需用它作为生产原料的产品需求量,或用货单位本身生产业务的发展状况,因此,对这类“派生”产品的需求量的研究,就必须查明这些用户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产品的需求量作出较为准确的推测。
所谓市场潜力调查,是指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销售前景,其目的是通过调查查明直接影响产品在目标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因素,明确地分析在目标市场上组织销售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以便更好地选择产品的目标市场。一般而言,影响产品的市场潜力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市场所在地的政策、法规;市场容量、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增长情况;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以及市场竞争等。在我们对某一市场的潜力进行调查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产品,围绕上述要点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㈢ 产品的需求来源有哪些
不仅是在新产品开发时需要通过市场调查研究获取用户需求,从而转化为产品需求,产品上市后需要定时对产品迭代升级(特别是互联网产品),同样需要收集用户需求,还包括运营需求。切记,无论在任何时候,需求都不能是产品经理或领导层的“拍脑袋”决定,即使在产品上市后。产品上市后的需求来源更加,呈现出多元化,因此需要产品经理对需求来源进行梳理,确保不要遗漏,从而更好的做出需求管理及迭代计划,避免临时抱佛脚,到处救火。结合我10年的工作经验和社群其他产品经理的经验,我们汇总了产品需求的主要需求来源途径,供大家参考,如图7-1所示。
图7-1 产品需求主要来源途径
以上的需求来源方式多数已在前文中做过介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详加阐述。在此我将产品上市后的需求来源分为四类:用户体验反馈、业务发展需要、产品数据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具体实践如下。
1. 用户体验反馈
产品在上市后交付用户后,用户的使用情况、体验、满意度反馈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是衡量产品价值及成功的最直接体现。通过用户反馈,我们可以及时的对产品进行改进提升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赢得口碑。为避免产品缺陷带来的市场灾难,试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即使产品全面上市后,依然要对定时进行市场调研获取用户反馈,对B端客户更要亲临现场听取客户意见和观察用户使用情况。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一定要提供在线用户反馈通道,确保7*24小时听取客户意见及建议。来自客户的反馈是最真实的,最有效的需求,一定要高度重视,但同时要避免用户带有感情色彩,以偏概全。建议针对用户反馈的问题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是缺陷的要立刻补救;是体验的要尽力提升;是个性化需求的要研究分后再做决策。
2. 业务发展要求
在市场环境下,企业根据战略要求,按照既定的产品路线图和技术路线图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比如比如苹果手机每年都会推出新款手机,增加性能或提升性能。这一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为了加强市场竞争力。在互联网领域,由于产品和运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运营人员为了推动产品发展,也会提出大量需求,用户看到的是前端服务,而为了支持前端服务需要一个庞大的后台,比如电子商务类产品,很多功能结构都需要依赖于自身的业务决策,并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这些都是业务发展的具体需求表现,通常都是由内部提出来的。
3. 产品数据分析
产品上市后就要严密的关注产品各项表现数据,为产品的迭代升级提供支撑,为产品经营策略决策提供依据。非互联网行业可以通过ERP等产品流通数据管理软件来收集分析产品经营数据,互联网行业可以通过专业的统计工具来收集,如Google、Anlystic、网络统计、站长统计、友盟统计等等,再有用户的访问数据,包括浏览痕迹、点击痕迹、在每个页面上的浏览时长,整体的浏览顺序等等,这些需要预先埋点,等于说必须要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的这种数据收集的需求,从而为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否则获取不到数据,何谈分析呢?有了数据之后还要注意分析的方法,所以产品经理要稍微知道一点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知识,能够从数据当中寻找关联,发现关系,从而得出结果)。另外,还可参考一些公共调研机构出具的一些数据分析报告,比如艾瑞资讯等对互联网行业里面所做的一些数据分析,很多都很有参考价值,有些数据是我们收集不到的,但这些专业的调研机构可以,这样就能形成互补。
4. 竞争对手分析
谈到竞品分析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研究同类产品,从中找出别人产品的优劣势,进而发现产品的突破口,即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可是还有一种竞品分析是大家不常用的,那就是跨行业做竞品分析,而且这种方式在创新应用上要强于同业竞品分析(同业的竞争度太高,同质化太严重)。这种方式是我在500强企业工作时,CEO教会我的。当时我们在做一款保险代理人科技赋能APP,在上一家单位的时候我主要是通过同业竞品分析,采用差异化来提升产品,当CEO要求我去做异业体验报告和竞品分析的时候,我表示非常的不能理解,但还是去执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比如,我们通过研究自媒体营销,将自媒体营销工具植入到我们的APP里,开发“自媒体助手”帮助代理人构建自媒体营销矩阵传播保险内容来获取保险客户。这是非常好的跨界借鉴应用,慧择网通过这种方式构建了18000余个个人代理保险营销账号,其影响力和范围远超企业官方账号,成为保险界营销创新的一大亮点,为慧择的成功上市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由此,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希望大家能将目光放的更远一些,范围更大一些,去寻找灵感,寻找有竞争力的需求点。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需求获取的来源,可能并不止于这些,还有别的方法这里没有提及到,日后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补充。需求获取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有需求了才能进行需求分析,才能进行产品定义,因此做好需求获取至关重要。
㈣ 软件开发行业的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和供应量的数据要在哪里才能找的到啊
这个一般都是很难找的,所以建议还是别想了。
㈤ 如何发现目标产品的市场需求
本系列文章共13篇
本文为第9篇
经过前面的两篇文章,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全面评估产品细分市场的方法和标准,如果经过了评估,你的目标产品仍然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那么这一章我们继续探寻目标产品的潜在市场。
在进入正文之前积加要先提醒朋友们,如果你的目标产品是一个 新产品 ,或者是一个 老产品的新用途 ,这些情况下你可能无法看到明显的市场需求,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产品它不存在市场需求或还没有形成市场需求。
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是建立在你的产品有人会主动去搜索的前提下的,这样的产品本身已经存在了一定的市场需求,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挖掘它潜在的需求,但是以下的一些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 新概念产品 。
01
Google's Keyword Planner Tool
通过Google's Keyword Planner Tool工具来开启我们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之旅。
以之前的椰子油为例,我们了解到椰子油可以用于护发,通过Google's Keyword Planner Tool进行关键字搜索,可以看到每月的搜索量、竞争激烈度、相关搜索词等,这对了解产品潜在的市场有很大的帮助。
要使用Google's Keyword Planner Tool,需要先注册一个Google Adwords,这个是可以免费注册的。
需要注意的是,谷歌现在能搜索出的关键词搜索量,只对 Google Adwords付费用户 显示具体搜索量,非付费用户显示的只是大概的搜索范围。
登录账户之后在顶部的菜单栏选择Tools,接着选择Keyword Planner,在下个页面中点击Search for new keyword and ad group ideas.
接着输入你的产品的关键词,可以多试几个相关或类似的关键词,还可以根据你的想法设置地区,这件产品你打算销往哪个地方或者国家。我们输入的是“Coconut Oil for Hair”,并选择了美国和加拿大。
下一步把默认选项切换到Keyword ideas。
第一栏 显示的是你搜索的关键字,以及相关的关键字的各种词组。
第二栏 显示每个月在你选择的地理区域内的搜索量。
第三栏 显示(Google Adwords付费广告)每个关键字的竞争水平。
在结果列表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 长尾关键词 ,一个是 高搜索量 。
长尾关键词 是由3个或以上的字组成的关键词,比如“Coconut Oil for Hair”,长尾关键词与产品和细分市场紧密相关。
高搜索量 显然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寻找这个产品,这也能让你更加了解你的产品需求,很多长尾关键词的搜索量也会出奇的高。
来看看我们搜索的“Coconut Oil for Hair”的搜索结果:
看清产品目前的潜力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我们的产品理念,每月超过10万的搜索量,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就非常的强劲了,特别是与之相关的很多关键词都显示较低的竞争力,那就更棒了,竞争度较低的关键词会更容易获得排名,这也表示这些关键词的购买成本会比较低。
02
哪个地方更有市场?
我们看到,很多的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在寻找椰子油护发的信息和产品,但是这些人具体在哪些地区或城市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 谷歌趋势 ,谷歌趋势不仅可以显示关键字的整体趋势,也可以告诉你有哪些热门国家和城市的人在寻找你的关键词。
我们可以看到,菲律宾和南非是寻找我们产品人数最多的国家,我们应该马上向这两个国家进行市场开拓吗?不,菲律宾本身就是盛产椰子的国家,很有可能他们热搜这些词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销售这个产品,这时候我们就要先考虑 市场和发货 等问题了。
可以点进去看看哪些城市搜索的人数最多。
03
社交媒体上的需求
我们从搜索引擎偏好的角度研究了用户的搜索兴趣,现在来看看社交媒体上的需求。
Twitter 是一个发现市场潜力和产品兴趣的有效来源,可以使用类似 Topsy 的服务搜索每天你需要的特定关键字总量。
我们用Topsy搜索Twitter中每天提到的 “coconut oil”和“hair”。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天大约有 150-250 人 在Twitter上搜索我们的关键词,想要更加了解这一人群,我们从Twitter上搜索了他们的推文,以下的几个例子都表现出了购买意图:
利用社交媒体研究我们的目标产品,不仅能够看到产品的潜在需求,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潜在客户的想法的感受,对卖家朋友们写文案和做广告都有很大帮助。
本篇文章我们一共讲到了三个方面:
1、如何使用Google's Keyword Planner Tool,通过搜索相关的关键字,发现产品理念和搜索需求;
2、如何使用谷歌趋势,更好地了解潜在客户居住的国家和城市;
3、如何使用社交媒体来了解和发现潜在客户对你的产品的想法和感受。
现在,你对你的目标产品市场需求应该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了吧~
积加解读
毫无疑问, 搜索引擎 是最重要的大数据来源,用好搜索引擎是做好电商的必备法宝!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为大家带来 如何分析和评估竞争对手 。
敬请期待~
更多跨境干货 请戳一戳
如何研究目标产品的细分市场?
电商选品:在上一款产品时应该根据哪些要素进行市场调查?
电商选品:如何全面评估一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