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主要进口美国那几种农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猪肉等大宗农产品。
目前国内大豆的产需缺口为9000多万吨,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补充。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产量在1亿吨左右,但其国内消费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赖出口国际市场。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国大豆产量11779万吨,比上年减产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总量的59%。据此估算,如无贸易摩擦,2018年度美对我大豆出口量将在3000万吨以上。
2016年,我国进口棉花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西作为我国棉花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进口总重量占全部进口量的88.5%,总货值占全部货值的88.9%。
对美国来说,虽然美国猪肉位列中国进口的第六位,但中国却是美国猪肉的第三大市场。过去十年间,美国的猪肉及制品出口到中国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近200亿美元农产品,其中美国的生猪产业对华出口11亿美元。
(1)美国出口中国多少肉食产品扩展阅读:
2017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241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2%;向美国出口农产品77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2%;我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164亿美元。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价值139.5亿美元、畜产品价值29.2亿美元和谷物价值15.1亿美元。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水产品价值32.2亿美元、蔬菜价值11.5亿美元和水果价值7.7亿美元。
在水产品方面,美国是我第二大水产品出口市场,2017年我对美出口水产品分别占我水产品出口总量的12.8%、出口总额的15.2%。水产品是我输美主要农产品,出口额占我输美农产品总额的42%。
果蔬产品方面,美国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场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场,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对美出口额分别为10.7亿美元和7.7亿美元,分别占我输美农产品总额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总额6.9%和10.9%。
人民网-怎么看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农业问题
人民网-2016年度全国进口棉花质量状况白皮书发布
② 中国进口的美国猪肉都销往那些城市
中国进口的美国猪肉都销往除去回族自治区外的所有中国一线城市。中国的猪肉需求量很大,国内生产的猪肉无法完全供给。中国每年会从境外进口猪肉,今年肯定也会从国际市场进口猪肉调剂供需关系。
2013年,我国进口猪肉58.49万吨,猪肉产品来进口绝大多数是猪杂。对比庞大的消源费量,不难发现,我国猪肉自给率接近99%,进口猪肉数量对我国猪肉的供需平衡影响很小。
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及主要的玉米生产国,其低廉的饲料原料及较高的养殖水平,使巴西猪肉在全球具有显着的价格优势。随着中国猪价进入“牛市”,全世界养猪的国家都盯上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及消费国,由于今年生猪产能下降,猪肉供应紧缺,猪肉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2)美国出口中国多少肉食产品扩展阅读
2018年,中国进口猪肉的全球购买总额为20.7亿美元。以下是2018年中国进口猪肉价值最高的前15个供应商。括号中的是自2014年以来每个供应国的价值变化百分比。
1、德国:3.92亿美元。
2、西班牙:3.85亿美元。
3、巴西:3.173亿美元。
4、加拿大:2.493亿美元。
5、荷兰:1.454亿美元。
6、丹麦:版1.404亿美元。
7、美国:1.294亿美元。
8、法国:1.053亿美元。
③ 美国出口中国商品多少亿
据国内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4298亿美元;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中美贸易顺差为2758亿美元。
而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全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359.7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303.7亿美元,自中国进口额5056.0亿美元,美方贸易逆差3752.3亿美元。
你可以看到,中美之间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造成数据上的巨大差异。如果按照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美国逆差的数据要打一半左右的折扣。此外,中国海关总署1月12日公布的中美贸易数据并不包含两国间的服务贸易数据。如果计入中国对美国在服务贸易上的巨大逆差,这个逆差数据也会小很多。
造成贸易逆差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除了统计口径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我国转移,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如很多外资企业或跨国制造业进入中国等。简单说,就是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的结果。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鞋、玩具、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则主要向中国出口飞机、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器件、通信设备和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以及服务贸易。实际上,美国通过进口廉价的日常消费用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使美国能够充分享受这种利益,而且可以获取巨额的“铸币税”收益。
④ 美国对中国出口有那些产品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植物产品和化工产品。
长期以来,美国在军品、军民两用品以及无线、芯片、软件、安全、雷达等高科技领域均对中国采取限制出口政策,导致中国从美国进口相关高新技术产品份额持续下降。
此外,美方还承诺通过适当的双边活动提高两国运输类飞机的适航性等。
中方承诺将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推进中央国有企业和大型国有银行软件正版化;适时启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修订程序;
平等对待外资企业,给予外资机构与内资机构相同待遇等。中美双方还同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贸易、农产品贸易、法律交流、贸易统计、交通运输、药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
(4)美国出口中国多少肉食产品扩展阅读:
2018年1-6月美国货物贸易概况: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矿产品和化工产品,1-6月出口132.3亿美元、125.0亿美元、70.9亿美元和61.1亿美元,增长7.7%、1.5%、72.9%和13.5%,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0.7%、19.5%、11.1%和9.6%。
运输设备中,航空航天器出口68.6亿美元,增长18.4%;车辆及其零附件出口56.1亿美元,下降13.5%。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1-6月进口1262.5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50.6%,增长10.3%。
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683.8亿美元,增长8.4%;机械设备进口578.7亿美元,增长12.7%。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1-6月进口额275.6亿美元、172.9亿美元和135.3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1.0%、6.9%和5.4%,增长6.0%、0.3%和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