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销售毛利率在多少是比较合理
销售毛利率在2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Ⅱ 各行业的毛利率标准是多少
各行业的毛利率标准都不一样,下面为两种测算结果: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统计数据测算。各行业平均利润率测算结果如下:工业:7%;运输业:9%;商品流通业(包括批发和零售):3%;施工房地产开发业:6%;旅游饮食服务业:9%;其他行业:8%。
二、分不同地区进行测算。为了慎重起见和准确掌握实际情况,选择山西、山东、广东、黑龙江、重庆、甘肃等6个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省市,对各行业平均利润率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如下:工业:5%-13%;交通运输业:9%-14%;商业(批发):4%-7%;商业(零售):4%-9%;建筑业:6%-15%;餐饮业:8%-15%;服务业:9%-15%;娱乐业:15%-25%。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
分类方式:
按商品大类分:单项商品毛利率、大类商品毛利率、综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业分: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毛利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业毛利率、交通运输业毛利率、旅游饮食服务业毛利率
按区域划分:区域销售毛利率、按项目划分的项目毛利率
.
Ⅲ 正常商品毛利率多少可以卖
毛利率有多种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大宗批发税后毛利率15%-20%是合理的. 常规流通企业税后毛利率在30%左右为合理. 零售企业税后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
Ⅳ 毛利率是多少合适
毛利率有多种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大宗批发税后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 常规流通企业税后毛利率在30%左右为合理. 零售企业税后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
拓展资料:
一、基本定义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成本×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
二、基本分类
按商品大类分:单项商品毛利率、大类商品毛利率、综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业分: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毛利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业毛利率、交通运输业毛利率、旅游饮食服务业毛利率
按区域划分:区域销售毛利率、按项目划分的项目毛利率
三、计算公式
1.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毛利率=(1-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综合毛利率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
Ⅳ 制造业毛利率多少合适
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因为制造业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每个领域的利润不一样,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下,制造业的利润有多少。
1、过去制造业利润:40年前,中国制造业生产力处在很低的水平,这体现在设计、制造、质量管理、效率都不是特别好,在后面的发展中,我们用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人的拼搏弥补自己的短板,逐渐具备竞争力,成为制造大国,那个时候中国的制造业的利润基本维持在5-10%之间,而当时的渠道利润却高达20-2000%,由于新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的人力资源,成为制造业一大优势,吸引全球工厂企业集聚在中国沿海地区,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中国制造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代表。
2、现在制造业利润:随着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道路,逐步走到制造业大国,甚至成为制造强国,从原来粗加工和代加工制造,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制造,从原来的低端技术制造到现在逐步进入高端产品制造,中国制造在经历发展红利,整个制造业利润从5%到20%实现巨大突破。
3、未来制造业利润: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如果按照李总理的提出的宏伟计划,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利润有望突破20-38%的利润值。
总结下,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出路,是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巨变正在席卷全球,3D打印,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服)务联网,智能工厂接踵而来,"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工业4.0"等概念会层出不穷,中国的制造业利润也将会出现历史上最好的红利时代。
Ⅵ 做生意多少利润才算正常,超过多少利润算暴利
因为行业的不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合理的利润,甚至是同一行业,不同的渠道,利润也是不一样的。分析如下:
1、就实体行业来说,利润能到达到6%以上算是及格
利润不是毛利,虽然很多实体行业的毛利很高,但是真正算下来的毛利却是很低的,比如拿餐饮行业来举例。
餐饮行业的毛利率算是比较高的,平均能达到45-60%左右,但是,餐饮行业也是一个用人较多的行业。扣除掉房租租金、人工费、水电杂费等费用,实际上最后的净利能在15%,就算是比较高的了,一般在8-12%之间还能有的赚。
其他商业方面,利润更低,能达到8%利润的商品就算是比较优秀的。商品从工厂经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基本上会产生40%左右的附加值。但是,各种费用相抵,最终的利润也就是6%左右,基本上靠商品流量来赚钱。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商品,利润相对要高一些,比如药品、保健品等,这类商品的毛利率有的高达60%以上,最终的利润也会在30%左右。
以上大部分属于快消品类,利润更低。那么,消费品方面利润也在不断下降。
因为利润的来源除了高毛利率外,还需要高周转率,有毛利有周转才能产生利润。而消费品虽然毛利高,但是周转要比快消品慢很多,比如服装、家居、家具、日用百货、汽车、手机、电器等。
消费品市场现在的利润空间压缩除了提高周转而进行的优惠外,还有竞争对手的相互压价导致,除了有自己品牌知名度和技术壁垒的商品,其他都存在竞价的压力。
2、即使是同一行业,渠道不同,利润也千差万别
就比如服装行业来说,电商和实体店的不同渠道,也是此行业的利润不同。电商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去除中间渠道,直达消费者,而省去的这部分费用,投入到电商就可以在电商上获得较好的流量,相对实体店来说,价格就会低一点。
而流通环节的中间商这一块的利润就变得更低,很多做服装的利润竟然来自季节末的剩余服装的处理款。不得不说,时代的发展太快,服装批发商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3、超过行业平均利润50%的行业,都算是暴利行业
现在,除了有高科技和垄断行业,基本上很少有暴利行业,这些行业要么就是没有竞争对手,要么就是某一领域的寡头,有定价的权限,其他行业能超过行业平均利润50%以上的,都算是暴利行业了。
总之,现在做实体行业很多都是在夹缝中生存,有的商业眼光好,能获得一段时间的高利润,但是从长远的来说,以后的生意很可能会进入微利时代!